⑴ 金融机构信息安全包括哪些方面
(1) 信息泄露:保护的信息被泄露或透露给某个非授权的实体。
(2) 破坏信息的完整性:数据被非授权地进行增删、修改或破坏而受到损失。
(3) 拒绝服务:信息使用者对信息或其他资源的合法访问被无条件地阻止。
(4) 非法使用(非授权访问):某一资源被某个非授权的人,或以非授权的方式使用。
(5) 窃听:用各种可能的合法或非法的手段窃取系统中的信息资源和敏感信息。例如对通信线路中传输的信号搭线监听,或者利用通信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电磁泄露截取有用信息等。(6) 业务流分析:通过对系统进行长期监听,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诸如通信频度、通信的信息流向、通信总量的变化等参数进行研究,从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和规律。
(7) 假冒:通过欺骗通信系统(或用户)达到非法用户冒充成为合法用户,或者特权小的用户冒充成为特权大的用户的目的。我们平常所说的黑客大多采用的就是假冒攻击。
(8) 旁路控制:攻击者利用系统的安全缺陷或安全性上的脆弱之处获得非授权的权利或特权。例如,攻击者通过各种攻击手段发现原本应保密,但是却又暴露出来的一些系统“特性”,利用这些“特性”,攻击者可以绕过防线守卫者侵入系统的内部。
(9) 授权侵犯:被授权以某一目的使用某一系统或资源的某个人,却将此权限用于其他非授权的目的,也称作“内部攻击”。
(10)抵赖:这是一种来自用户的攻击,涵盖范围比较广泛,比如:否认自己曾经发布过的某条消息、伪造一份对方来信等。
(11)计算机病毒:这是一种在计算机系统运行过程中能够实现传染和侵害功能的程序,行为类似病毒,故称作计算机病毒。
(12)信息安全法律法规不完善:由于当前约束操作信息行为的法律法规还很不完善,存在很多漏洞,很多人打法律的擦边球,这就给信息窃取、信息破坏者以可趁之机。
⑵ 金融信息安全如何解释
金融指金融行业,包括银行、证券、保险等。
金融行业的信息安全要从安全管理、安全技术和业务连续性进行阐述。
安全管理可以从以下方面:安全策略、制度、组织、人员等
安全技术可以从以下方面:物理、网络、系统、应用、数据等
业务连续性可以从以下方面:业务连续性分析、风险、应急等
⑶ 求推荐一个安全的金融信息服务平台
给你推荐银户通金融服务,这个背后有腾讯和长亮科技背书,非常的安全
⑷ 目前金融信息安全的主要威胁有哪些
次贷危机对中国出口的影响 1、对美出口金额大幅下降 2008年1-6月,中国对美出口金额比上年同期增长8.88%,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也低于2007年同期对美出口增长速度。但从出口数量看,2008年1-6月比去年同期增长16.62%,远远高于全国8.84%的水平。可见,2008前半年,我国对美出口数量的增长大大高于出口金额的增长,这可从次贷危机发生后,尤其是美元大幅贬值,使得美国国民财富收缩,增加了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而减少了对高档次的耐用品和奢侈品的需求,使得中国对美在价值较低的生活必需品方面的出口增长较快,而价值较高的耐用品和奢侈品的出口增长动力不足。 2、全国出口呈现减速迹象 2007年下半年以来中国出口增长开始减速,2008年1-6月延续了这种趋势。从出口金额看,2008年1-6月比上年同期增长21.87%,虽然比2007年同期27.55%的增长速度有所降低,但仍与2007年全年20.39%的增长速度持平。随着这种趋势的进一步发展,预计中国2008年的出口增长速度将回落到15%-20%的水平。从出口数量看,2008年1-6月,中国比上年同期增长8.44%,也明显低于2007年同期10.11%的增长速度。导致中国出口增速下降的原因很多,次贷危机产生的综合效应,导致外部市场需求不足,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 3、对发展中国家市场出口增长仍然强劲 次贷危机对中国出口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美国为主的发达国家市场,相反,中国对发展中国家市场的出口增长仍然十分强劲。2008年1-6月,中国对拉美、非洲出口金额增长都在40%以上,远远高于对欧洲和北美的出口金额增长速度。但对大洋洲的出口增长也保持了30%的较高速度,而对亚洲的出口增长21.12%,与全国出口总体增长速度持平。 从出口数量的增长看,除北美地区以外,中国对其他各大区域的出口数量增长都低于出口金额的增长,表明我国出口产品的单位价值在增加,这种发展趋势符合我国国内贸易政策调整的预期,即加快外贸结构的优化,进一步提高出口产品质量与效益,这有利于促进我国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但对美国的出口数量增长却超过了出口金额的增长,这主要是因为美国次贷危机导致国民财富下降,使得对中国低价值产品的生活必需品消费相对增多所致。
⑸ 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什么个人金融信息时应当严格遵守法律规定确保信息安全
银行业金抄融在收集、保存、使用、对外提供个人金融信息时,应当严格遵守法律规定,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个人金融信息保护,确保信息安全,防止信息泄露和滥用。特别是在收集个人金融信息时,应当遵循合法、合理原则,不得收集与业务无关的信息或采取不正当方式收集信息。
同时,银行业金融应当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对易发生个人金融信息泄露的环节进行充分排查。央行要求,银行业金融不得篡改、违法使用个人金融信息。使用个人金融信息时,应当符合收集该信息的目的,而且不得出售个人金融信息;不得向本金融以外的其他和个人提供个人金融信息等。
⑹ 金融计算机系统信息安全目标主要有哪些
1、 要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秘密性 。网上银行系统的信息传输完全向互联网开放,任何合法用户都可以在这里进行信息的交换和获取。为了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秘密性,可以通过对动态信息进行签名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并使用密钥加密的办法保证信息的秘密性;可以通过对静态信息进行特别保存,利用密码对文件进行锁定,以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秘密性。
2、 对网络访问用户身份进行强鉴别。 可以利用公开密钥机制(PKI)来对访问用户进行身份强鉴别。
3、 建立网络防计算机病毒机制 。建立严密的防病毒系统,对所有服务器进行病毒监测,同时建立病毒监测系统,对感染了病毒的流动信息给出预警,并有相应的强制性手段。
4、 非法入侵的安全审计与跟踪 。网上银行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防止非法入侵,防火墙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不可能防止所有的入侵,因此应加强安全审计和事后追踪的力度,对入侵者起到威慑作用和追查作用。
5、 信息系统安全 。主要是解决信息系统安全设计、生产、测试、运营、维护等方面的安全问题,其对象包括集成电路、智能卡、计算机设备、通讯设备、视象设备、控制设备、控制系统、网络设备、终端设备、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和应用系统等。
⑺ 金融信息安全主要内容和技术
个人言论 姑且观之
就IT技术而言,包含但不限于如下方面:
身份与访问管理:身份认证、数字证书、堡垒机/运维安全;
内容安全:舆情监控、邮件安全、反钓鱼、不良信息检测与过滤;
数据安全:文档安全、数据库安全、数据防泄漏、VPN ;
应用安全:代码安全、网页防篡改、漏洞扫描、WEB应用扫描与监控、WEB应用防火墙;
终端安全:终端检测响应、终端防护/防病毒;
基础设施安全:UTM、防火墙&NGFW、IDS/IPS、主机防护、网络准入、抗DDOS、网闸、容灾备份、上网行为管理;
业务安全:反欺诈、工控安全;
移动安全:移动app安全、移动终端安全、移动业务安全;
安全管理:SOC&NGSOC、等保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