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开展违规放贷风险排查时,重点关注哪些领域
根据《关于加强信贷管理严禁违规放贷的通知》,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开展违规放回贷风险排查时,重点关答注哪些领域( )
A、近年新增加的不良贷款
B、关注类贷款和违约客户情况
C、银行员工帮助客户规避制度获取贷款情况
D、信贷资产转让情况
答案:ABCD
❷ 整治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规范经营自查报告
为贯彻落实银监会整治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规范经营问题的工作部署和总行整治不规范经营问题视频会议精神,****行党委高度重视,行动迅速,2月13日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整治不规范经营问题专项工作,成立整治不规范经营问题工作领导小组,根据省分行实施方案,结合本行实际,研究制定了“****分行整治不规范经营问题工作实施细则”,进一步丰富和细化了活动内容,把各阶段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和各岗位,把各阶段的安排细化到每月和每周。按照有序、有力、有效的原则,扎实开展“不规范经营”问题专项整治活动。现将整治活动情况汇报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党委及时组织召开行务会议进行贯彻部署。组织学习了银监会周慕冰副主席对全国银行业开展不规范经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的动员讲话和总行刘梅生副行长视频会议讲话精神,充分认识到此次整治工作关系到我行形象品牌的树立,关系到我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关系到我行支持“三农”的实效,做好此项工作意义重大。
二、加强领导,成立机构。成立了以******行长为组长、各分管行长、纪委书记为副组长,计划信贷、客户业务、财会信息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计划信贷部,由****同志担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办公室承担整治不规范经营问题工作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负责落实银监部门和总行的有关要求。
三、明确任务,细化措施。结合总行和银监部门工作要求,成立了自查小组、以部室自查为小组,将清查任务层层分解。同时抽调人员组成检查小组,对各部室开展情况按照时间和步骤进行督导检查。重点要求各部门自查自纠,边查边改,规范经营,开展贷款行为和收费服务的自查自纠工作,要求自查面必须达到100%,同时加强对营业室自查发现问题整改的指导,帮助营业室规范收费服务,并以此自查为契机,进一步强化贷款行为和中间业务收费合规意识,更好地服务社会防范各类合规风险和重大负面舆情。
四、自查基本情况
(一)贷款业务收费自查情况
对照银监会“七不准”要求,我行严格按照文件要求的“七不准”和“四个公开”对中长期贷款业务进行了自查自纠、情况汇总如下:
(1)不得以贷转存。我行严格按照“三个办法一个指引”要求,在贷款叙做过程中严格贯彻实贷实付和受托支付原则,将贷款资金足额直接支付给借款人的交易对手,不存在将贷款资金转为存款作为贷款受理、审批、签约、授信、放款和贷后管理的前提条件。
(2)不得存贷挂钩。我行以企业客户在我行存款作为企业贷款受理的建议,但不存在作为受理、审批、签约、授信、放款和贷后管理的前提条件。
(3)不得以贷收费。我行不存在企业贷款受理、审批、签约、授信、放款和贷后管理过程中,强制企业客户接受与贷款业务无关的服务项目并收费的情况。
(4)不得浮利分费。我行不存在收取企业贷款申请审批手续费和企业贷款资金安排承担费,我行接通知后及时通知相关从业人员组织学习,禁止收取企业贷款申请审批手续费和企业贷款资金安排承担费,严格约束,防止出现误操作收取费用的行为。
(5)不得借贷搭售。我行不存在企业贷款受理、审批、签约、授信、放款和贷后管理过程中,强制向企业客户捆绑搭售理财、保险等金融产品,以及购买理财、保险等金融产品作为企业受理、审批、签约、授信、放款和贷后管理的前提条件的情况。
(6)不得一浮到顶。我行不存在将企业贷款利率笼统上浮至最高限额的情况。
(7)不得转嫁成本。我行不存在金融业务中银行应承担的尽职调查、押品评估等相关成本转嫁给客户,严格约束,防止出现收费的行为。
(二)结算业务收费自查工作情况
❸ 当前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主要有哪些风险
银行业金融机构融资性担保贷款业务的风险种类
(一)外部风险。
融资性担保贷款的外部风险主要是客户信用风险,是借款人不能履行还本付息的责任而使银行业金融机构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既包括借款人的信用风险,又包括融资性担保公司的信用风险。主要表现为:借款人与担保公司恶意串通骗取贷款;借款人将贷款挪作他用;担保公司股东虚假出资、抽逃出资,实收资本金不实、结构不合理;担保公司经营范围不限于贷款担保,更有甚者发放“高利贷”,从事非法违规活动等等。
在银行业务实际中,融资性担保公司常需要存入一定额度的保证金,但部分担保公司为了自身的利益,将借款公司的贷款提出部分作为保证金存入银行保证金账户,如此一来,担保公司未动一分一厘,既收取了借款公司的担保手续费,又在银行保证金账户存入足以使银行信任的保证金数额,事实上降低了担保公司的代偿责任,增加了企业的还贷负担。如某担保公司在银行不知情的情况下,让借款人将贷款的百分之二十作为保证金存入担保公司的保证金账户,担保公司法定代表人携款出逃后,借款人对自己的贷款产生抵触情绪,要求只归还百分之八十,其余百分之二十由保证金偿还。但保证金账户因涉及经济案件被法院查封,保证金无法用于偿还该笔贷款,致使银行的资金面临损失的巨大风险。尽管上述行为在各融资担保管理规定中明文禁止,但担保公司为利益钻空子,最终破坏了金融秩序。
(二)内部风险。
首先,贷款审批制度不完善,银行业金融机构发放贷款存在不落实信贷审批条件,贷前调查留于形式;贷中调查审查忽视对第一还款来源调查,过于相信第二还款来源,而第二还款来源又多被融资性担保公司转嫁保证金,掩盖了信贷风险;贷后检查不到位,过于相信担保公司的代偿能力。照顾人情,发放贷款时手续、材料不真实,加大了不良贷款形成的风险,加剧了信贷资金损失的可能。
其次,银行业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有待提升。有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信贷人员吃老本,不及时更新知识与时俱进;有的员工主观故意或过失不当操作或未尽调查职责致使贷款可能受到损失的风险;有的员工不仅不学习法律法规,甚至连本单位的规章规定都不是很清楚,违规操作时有发生。
再次,银行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有待提高。一些信贷人员存在利己思想、拜金主义等道德风险,这些败坏工作和社会风气的思想不去除,信贷风险中的各种风险都将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
❹ 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开展违规放贷风险排查时,重点关注哪些领域
重点关注以下六大领域:近年新增加的不良贷款;关注类贷款和违约客户情况;信贷资产转让情况;银行员工帮助客户规避制度获取贷款情况;贷款抵押和担保落实情况;展期贷款和借新还旧贷款情况等。
❺ 论银行业金融机构如何防范影子银行业务风险
加强中国影子银行风险防范的措施及建议 中国应当充分吸收欧美等过在影子银行问题上的前车之鉴,在承认其具有合理性的基础上,用其所利,避其所害,按规范运作、有效监管、分类指导的原则,强化对影子银行的监督管理,从而促进中国银行体系健康稳定的发展,有效防范影子银行可能带来的风险。
1 促进金融机构的改革进程 必须承认影子银行其存在价值及为经济发展带来的积极作用,逐步将其纳入监管范畴。尤其像民间信贷,是一种在野的金融运作模式。对身处困境的中小企业来说,资金吃紧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相对于从银行贷款要等很长时间,而且提前还贷还得支付违约金,因此,中小企业更倾向于依赖影子融资,是因为这个市场更加灵活。此外,这些影子银行,尤其像民间信贷机构,本身掌握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它对草根层面的资产情况的了解,肯定比银行要多。所以,在不允许吸收公众存款和加强监管的前提下,通过承认其存在的合法性,让有一定规模的影子银行和地方性的、有合法经营牌照的金融机构进行合作,规范化运作,积极培育有竞争性的信贷市场体系,同时监管部门要制定具体监管办法,防止关联交易,从而促进金融机构的改革进程。
2 建立金融体系市场化竞争和退出机制 目前在许多地区农村信用社事实上成为县城以下唯一的金融供给主体,社区银行等小型机构发展不够,缺乏存款保险制度,一些经营亏损、资本充足率不足的金融机构仍在经营。此外,在同商业银行的较量中,投资银行从人才、创新手段和技术水平都胜出一筹。不仅在资本市场上独领风骚,在衍生品和大宗商品交易方面也是占据主流。因此商业银行应依靠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网络银行、手机银行、短信金融等金融服务改进对中小企业贷款项目分析和管理,提升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水平。银行有了足够的动机贷款给中小企业并实现贷款的多样化,从而降低黑市的重要性和生长。
3 加强理财产品的管理与运作 在过去几年,储户的资金逐渐地从储蓄向理财产品“搬家”,尤其是个人财富价值比较高的客户,他们逐渐将财富向理财产品转移。理财产品现在恰恰又是在整体监管环境方面,监控比较弱的一环。资金进了理财渠道之后,最终去向是哪里,如何去运用,怎样产生收益,都缺乏一个非常系统的管理模式。而影子银行的赢利模式是有其商业逻辑的,有非常清楚的市场需求,有非常清晰的客户定位。监管单位在对此类产品进行监管时,不能只去想围堵这些民间信贷,而是如何规范其资金来源。所以,要控制民间信贷,或者说这种影子银行迅猛发展的规模,最重要的一点是在上游规范其行为。要严格地监管理财产品的资金走向,甚至可以借鉴一些反洗钱的资金监管思路。
4 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 整个影子银行体系的存在,其实是和从量调控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大背景、中国特色息息相关。温州现象的出现,将利率市场化推向前台,金融结构性改革难以回避。近十年来,随着中国经济规模扩大,管制利率进一步扭曲了资金价格,导致宏调传导不畅、资金配置无法优化、金融机构创新动力不足等。如果没有这样从量调控的大背景,如果是完全用价格杠杆来调控资金供需,影子银行生存的空间就要小很多。虽然从量调控有它短期调控的效果的优势,但这种粗放的调控手段扰乱了价格信号,甚至会出现不符合市场规律的现象。这也就为影子银行的存在和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空间。因此,当前的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利率市场化是一对孪生兄弟,应该同时推进利率市场化,通过推进利率市场化促进结构调整。无论是为了避免“表外”风险失控,还是为了宏观调控的有效性,中国都应该加快利率市场化的尝试,实现数量调控向价格调控转变
❻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首先是理论综述抄,这个都差不多。
接下来看你是写哪些方面,现在比较关注的是架构和流程(贷前调查到贷后)、风险计量中评级授信、额度管理中行业、地区、客户、品种等维度、监测与监督、风险文化。主要的方向就是这些了。
比较权威的是巴塞尔2有关信用风险的规定、银监会这几年的文件要求,这些你要熟悉一下,才知道现在的标准是怎样的。
最后是要找好视角,你是从总行的角度、还是分行的角度;是涉及所有的商业银行呢,还是写股份制或国有商业银行,这些范围定了,才好确定问题。
❼ 银行业金融机构内控管理存在哪些缺陷
某些银行业金融机构内控管理存在诸多缺陷:
一是贷款“三查”形同虚设。相关银专行业金融机构贷前调查不尽职属、贷款审查不严格、贷后管理缺位,部分基层机构在业务办理过程中有章不循、违规操作,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
下一步,银监会将继续坚持依法监管、严格监管、公正监管、廉洁监管,坚决刹住乱象,坚决治愈沉疴,着力防范化解银行业风险,引导银行业回归本源、专注主业,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