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农业银行践行普惠从未停歇吗
2017年6月30日,农业银行正式出台《普惠金融事业部建设实施方案》,此举标志着具有农业银行特色的、城乡全覆盖的、“三农金融事业部+普惠金融事业部”双轮驱动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全面建立,农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发展步入快车道。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政府为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在区间调控的基础上实施了一系列定向降准、定向再贷款、定向减税等调控政策,力图为小微企业增资减负。与此同时,农业银行亦在加大小微企业信贷支持力度,降低小微企业融资负担,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效率等方面不断努力,取得显著成效。
2. 金融改革 是什么
金融改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将允许投资者做空股票的试验方案的规模扩大了3倍;
2、采取措施支持地方政府发行债券;暗示允许更多私人资本进入银行领域;
3、将严密管制的资本账户略微放松。
在A股市场上,金融体制的一系列改革对银行、保险和券商信托等板块形成了反复向上的刺激动力,在利好政策刺激下,金融股的企稳走强将对整个A股的趋势见底回升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而伴随着金融业垄断门槛的降低,部分优秀的商业银行、创新能力较强的券商以及与互联金融相关上市公司的未来发展预期将产生逆转,优秀金融公司或参股金融公司的估值有望出现价值回归行情。
2015年12月2日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会议认为,坚持突出特色、重点推进,选择一批条件成熟的地区分类开展金融改革创新试点,可为深化金融改革开放积累经验,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会议决定,一是建设浙江省台州市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试验区,通过发展专营化金融机构和互联网金融服务新模式、支持小微企业在境内外直接融资、完善信用体系等举措,探索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二是在吉林省开展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围绕分散现代农业规模经营风险、盘活农村产权,对农村金融组织、供应链金融服务、扩大农业贷款抵质押担保物范围、优化农业保险产品等进行探索。
3. 怎样做好银行的小微贷款客户经理
初出校门的很多人第一次接触小微贷款客户经理这种职位,总是一头雾水,不知道自己具体要怎么办。该在那些方面培养自己的呢?加强哪些方面的能力呢?如何加强呢?
1、要熟知本行的产品特点和优势。在市场里跑业务必然会碰到同业竞争者,你必须要明白本行的特点和优势是什么,要拿自己的优势去对抗竞争对手的劣势。另外,只有你熟悉了本行的业务品种和特点,才能在客户有疑问的时候第一时间进行解答。试想一下,当客户对具体业务有疑问,你的回答是我回头问问领导和同事,客户会信任你的能力吗?
2、提高识人的能力。既然是放贷,就会涉及贷款本金和利息能否完全收回,这个问题也是关系到你职业生涯长短的关键,试想做了两年业务,不良贷款超20%,你这个客户经理就别想做了,银行圈你也很难待下去了。本人做了这么多年的审批,认为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审人,人审对了,企业再差,款也能回来;人审错了,企业再好,款也回不来。这个能力只能多多接触客户,各式各样的客户,慢慢积累社会经验,没见过骗子你是不会知道怎么防骗子的。
3、搞好内部沟通。和客户打交道那是外部营销,和行内管理部门打交道那是内部营销,有时内部营销和外部营销同样重要。但内部营销不是让你天天请客、送礼。而是要把自己的专业精神传递给内部同事,如果你报的贷款资料,审批人员都不会提出太多修改意见,你想他以后会先看谁的件?会先放谁的款?疑难的件要提前和管理部门做好沟通,如果自己沟通有难度,要学会借助上级领导的力量帮你去做内部沟通。不搞好内部沟通,想做大业务是很难的。
4. 中小微企业融资难有上面解决办法
小微企业以其数量众多,在解决就业、税收贡献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小微企业又是经济生活中的毛细血管,润滑着国家经济的正常运行,因此,受到政府越来越多的重视。但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原因多种多样,其中有一个原因:小微企业的信用累积和记载没有得到较好地实施,影响了小微企业持续融资的机会,需要引起有关部门和社会的重视。
为了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财政部《关于扩大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范围的通知》财税〔2017〕43文规定,自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将小型微利企业的年应纳税所得额上限由30万元提高至50万元,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50万元(含50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2018年4月25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推支持创业创新和小微企业发展的7项减税措施,其中包括:将享受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小微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上限,从50万元提高到100万元,实施期限为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根据《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延续小微企业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7]76号):为支持小微企业发展,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继续对月销售额2万元(含本数)至3万元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为激励银行金融机构开展小微企业信贷业务,《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延续小微企业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7]77号)明确,1、自2017年12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对金融机构向农户、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发放小额贷款取得的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2、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对金融机构与小型企业、微型企业签订的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税。银监会也先后出台“三个不低于”、“两增两控“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向小微企业倾斜信贷支持力度,“三个不低于”是指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小微企业贷款户数不低于上年同期户数、小微企业申贷获得率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两增”即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以下(含)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同比增速,贷款户数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两控”即合理控制小微企业贷款资产质量水平和贷款综合成本。
银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广义小微企业贷款总余额达30.7万亿(含小型、微型企业、个体工商户贷款和小微企业主个体经营性贷款),比2016年新增4.0万亿,增速15.1%,较上一年提高了1.3个百分点。总体来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在经历2015年的相对低点后,逐年逐步回升。2017年全国小微企业贷款户数达1520.92万户,较上一年增加172.8万户,增速13%,较2016年大幅提高了11.1个百分点。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整体稳步上升,贷款余额增速与贷款户数增速双双回升。(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发展报告(2018)》)
国有银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以及地方城市商业银行和农商银行,互联网贷款公司、小贷公司、部分消费金融公司、P2P公司和民间借贷,其中银行类机构服务的小微企业,一般偏向小,而非银行类机构贷款客户会进一步下沉,偏向微,包括个体工商户、非执照的个体经营者。银行在向法人主体、个人主体发放的用于经营的贷款,一般都能够进入人民银行的企业或个人征信系统,而非银行机构大多没有接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或已经接入,但并没有上报,或虽上报了,但没有准确分类。目前市场上已有的征信服务机构,重点关注小微企业主在不同贷款机构申请贷款的查询次数统计,由于没有后期的贷款质量表现记录,这些统计数据就成为拒绝贷款的判断理由。由于部分小贷公司贷款的不规范,部分银行金融机构将客户通过小贷公司的融资次数设定为准入门槛,但假使这些银行金融机构同时可以获得客户可信的贷后表现信息,他们将有可能不再设定这种带有一定“歧视”的政策。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小微企业、小微企业主的信用状况,在大多非银行贷款公司难以接入人民银行企业、个人信用数据库的情况下,新设立的信联理应承担起责任,督促信联所接入机构严格按照数据报送要求报送相关数据,同时要求各接入机构履行社会责任,对贷款进行科学准确的分类,确保在信联信用数据库系统中的经营性贷款的准确识别和统计,实现数据共享,让更多的机构敢于为小微企业融资。对于已经接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的银行、非银行机构,要仔细甄别个人消费贷款、个人经营性贷款,确保上报的贷款分类准确,为小微企业信用数据的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5. 在小额贷款公司借了一万到后来要我还三万,有什么办法经过法律途径解决
根据今年九月一日起实施的关于民间借贷新的司法解释,年利率在24%以下,会受到法律保护,超过24%不超过36%的,已经给付的不再返还,没有给付的不受法律保护,可拒绝给付。超过36%的,法律不予支持,借款方有权拒绝支付。借款方可结合借款合同上标明的借款利率,比照上述规定,分情况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