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隶属于金融政策还是经济政策
属于宏观经济政策的金融政策
经济政策市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它泛指政府为了调节宏观经济运行而采取的一切手段。有金融政策、地区政策、产业政策等等。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属于金融政策的范畴,前者侧重于调节总供给和总需求,属于凯恩斯学派的。
后者侧重于通过改变货币供给量来影响宏观经济运行,属于货币学派
❷ 货币政策、金融政策、财政政策三者有什么区别只要区别~~谢谢
1、概念不同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用量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的总称。货币政策的实质是国家对货币的供应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而采取“紧”、“松”或“适度”等不同的政策趋向。
金融政策是政府或中央银行所采取的货币与信用政策的统称。就狭义的观点而言,中央银行所实行的金融政策与调节货币供给量的货币政策有重要的关系,这是因为中央银行是直接担任发行货币的金融机构,它向社会发行银行券,而在所有的货币中,其流通量最多的为存款货币,存款货币的多寡又决定于银行券发行额的多少。
财政政策是国家制定的指导财政分配活动和处理各种财政分配关系的基本准则。它是客观存在的财政分配关系在国家意志上的反映。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又是国家干预经济,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工具。
2、内容不同
凡是有关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政策,如税收的变动,发行国库券,国家规定按较高的保护价收购粮食,政府的公共工程或商品与劳务的投资的多少等都属于财政而和银行有关的一系列政策,如利率的调整则属于货币政策。
3、政策的制定者不同
财政政策是由国家制定的,必须经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通过。而货币政策是由中央银行直接制定的。
❸ 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的关系是什么
财政政策是指国家财政,由国X院主管,制定政策,金融政策是指银行有关政策,又人民银行制定政策。
❹ 哪些属于货币政策,哪些属于财政政策
当财政收支出现赤字时,采用特定的方式弥补赤字时,会影响货币供给量的变化。例如从历史上看,政府经常会由于战争、自然灾害,或过去庞大的皇室支出导致财政赤字,经常增加铸币来弥补赤字,直接增加了货币的投放量。
在不兑现信用货币流通的情况下,财政赤字的弥补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向社会公众借款,二是向银行借款。下面分析一下这两种途径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
(一)向社会公众借款
社会公众用闲置资金购买政府发行的债权,使社会公众手中的闲置资金转移到政府部门,在这个过程中,现金和存款货币从社会公众手中转移到政府的存款账户上,货币供给量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如果个人或企业不是用闲置资金购买政府债券,而引起借款增加,而且银行为满足他们的贷款需求,增加从中央银行的贷款,就引起了货币供应量的增加。
(二)向银行部门借款
它又分为向商业银行和向中央银行借款两种情况。
1.向商业银行借款
政府以发行债券的形式向商业银行借款。如果商业银行用超额存款准备金购买政府债券,并没有因此增加它向中央银行的借款,货币供应量不增加;如果由于商业银行购买政府债券,引起商业银行超额存款准备金不足,然后向中央银行进行再贷款、再贴现或者卖出中央银行票据,这样就会增加货币供给量。
2.向中央银行的借款
当财政向中央银行借款时,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非常直接。如财政向中央银行出售债券,中央银行购买国债的结果是:中央银行持有政府债券数量增加,同时财政存款增加,随着财政支出的过程,现金货币增加、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增加,即基础货币增加,并在货币乘数作用下使货币供应总量按乘数成倍扩张;如果财政以借款方式从中央银行取得资金,则中央银行对财政的贷款增加,同时财政存款增加,随着财政支出的过程,基础货币增加,同样在货币乘数的作用下,货币供应量成倍地增加。
货币乘数:
也称货币扩张系数,是用以说明货币供给总量与基础货币之倍数关系的一种系数。在基础货币一定的条件下,货币乘数决定了货币供给的总量。
五、货币供给的理论模式
根据以上对货币供给过程的分析,我们可以用一个公式表示货币供应过程中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第一层次的货币供给等于第一层次的货币乘数乘以基础货币,即m1=
k1·b
其中m1为第一层次的货币;b为基础货币;k1表示第一层次的货币乘数。
公式中,b是中央银行可以基本直接控制的量。在m1目标值一定的条件下,中央银行根据各时期测定的k1,确定此期间对b的调节量并通过调节b达到调节m1的目的。
确定货币乘数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根据历史资料建立回归方程,确定货币乘数。但货币乘数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变量,如果这些因素变化不定,k1也就不能准确确定,中央银行通过控制基础货币来调节m1的计划就会落空。二是通过公式法:
k1=
(c+1)/(c+e+rd+rt*t)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
货币乘数的决定因素共有5个:活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比率(rd)、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比率(rt)、定期存款比率(t)、超额准备金比率(e)及通货比率(c
)。这些决定因素本身又分别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它们对货币乘数,从而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则更是纷繁复杂的。
❺ 金融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区别
1、概念不同:财政政策是国家制定的指导财政分配活动和处理各种财政分配关系的基本准则。金融政策是政府或中央银行所采取的货币与信用政策的统称。
2、政策不同:财政政策是一切剥削阶级国家的财政政策都是为着维护其超经济的剥削关系。金融政策必须考虑财政需要,以求创造有效需求,稳定物价,保持充分就业。
3、分类不同:金融政策主要包括三大政策:即货币政策、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财政政策分为自动稳定财政政策和相机抉择财政政策,是根据财政政策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来划分的。
(5)金融服务属于财政政策吗扩展阅读:
财政政策注意事项:
1、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有政策滞后问题。所谓政策滞后是对经济运行采取的财政政策发挥作用的时间对这一运行状态的滞后。
2、对经济形势的判断需要时间,研究和制定对策需要时间,政策实施需要时间,政策发挥作用又需要时间。由于这种时滞的存在,针对某一经济形势制定的经济政策措施到发挥作用时经济形势已经改变,甚至相反,因而限制了财政政策的效果。
3、由于增加政府投资可能导致财政赤字,如果用发行公债的方式弥补赤字,结果可能因公众投资转向公债而减少私人投资,所以增加政府投资所增加的国民收入可能因为私人投资减少而被全部或部分地抵消。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财政政策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金融政策
❻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金融政策的区别和联系
财政政策(fiscal policy)与货币政策(monetary policy)区别和联系 区别:
(1)含义不同。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它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货币政策是指一国中央银行(货币当局)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所采取的指导方针及其相应的政策措施。其特点是通过利息率的中介,间接对宏观经济发生作用。
(2)内容不同。凡是有关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政策,如税收的变动,发行国库券,国家规定按较高的保护价收购粮食,政府的公共工程或商品与劳务的投资的多少等都属于财政政策,而和银行有关的一系列政策,如利率的调整则属于货币政策。
(3)政策的制定者不同。财政政策是由国家制定的,必须经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通过。而货币政策是由中央银行直接制定的。
联系:
(1)二者都是经济政策,都属于宏观调空的重要方式。
(2)在一般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相互配合起作用的。由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经济生活的作用各有其特点,在货币政策收效不明显的严重萧条局面下,财政政策则显得比较有力,如扩大财政赤字,支持大规模的公共工程建设,本身可以吸收一部分失业人员,又可以带动相关部门的发展;在抑制经济过热方面则相反,因改变税法或采用增税等财政政策都需要时间,这就使财政政策不可能具备货币政策所具有的灵活性和及时性
。
金融政策(financial policy)与货币政策的区别和联系
货币政策也是各种媒体以及经济研究文献中使用频率很高的经济词汇,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基本概念,成为国家整个宏观经济政策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货币政策的走向、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以及货币政策调控力度的改变等与货币政策运行相关的问题,受到经济社会和公众的高度关注,常常成为人们议论的热点。从理论上讲,货币政策与市场经济是有着本质的内在联系的,货币政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从这个意义上说,货币政策受重视程度及其在宏观经济政策体系中地位的提高,是市场经济发展所使然,是体制进步的表现,是值得人们欣喜的一件事情。
货币政策与金融政策的关系
(1)联系:货币政策与金融政策都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工具。都是为了维护金融稳定,促进金融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2)区别:①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合。金融政策是指政府、中央银行和其他有关部门所有有关货币方面的规定和采取的影响金融变量的一切措施,包括货币政策。还包括金融体制改革,也就是规则的改变等。
②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在稳定的体制中利用贴现率,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达到改变利率和货币供给量的目标。金融政策的政策制定者包括政府及其他有关部门,他们往往影响金融体制中的外生变量,改变游戏规则,如硬性限制信贷规模,信贷方向,开放和开发金融市场。
③货币政策则是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采取的调控货币供应量的策略和措施的总和,着眼于货币需求的调节,是调控货币供应量的政策。金融政策和农业政策、外贸政策、环保政策等一样,是依产业政策的对象领域划分为标准而形成的政策,着眼于金融业的未来发展,是关于金融产业发展的政策。 ④金融政策影响所有的金融活动、金融资源配置方式和所有金融行业,同时也影响一国金融开放程度和金融业的整体发展进程,而货币政策只对形成货币需求的那部分金融活动发挥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的调节手段主要包括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数量调节和运用利率、汇率等政策工具变动影响市场主体行为的价格调节两类,而除了货币政策可以使用的间接调控性的经济调节手段外,金融政策的调节手段还包括以政府直接干预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行政调节和法律规制。
在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方面,传统的观点认为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目标。实践证明这一思考路径是不全面的。经济金融中的制度问题、结构问题和效率问题愈来愈成为宏观经济的重要影响因素。有必要把金融政策纳入宏观经济政策框架。金融政策是货币政策的深化和制度保证,没有这一保证,总量的均衡往往隐含结构的不合理和低效率。两者虽然都属政府的宏观政策范畴,具有一定程度的联系,但就作用范围、功能以及调节手段而言,却是存在明显差别的。因此,在一国社会经济生活中,金融政策与货币政策各自具有特定的任务和使命,两者不能相互替代,缺一不可。
❼ 政府进行金融调控的主要政策手段是财政政策吗
政策手段有很多,但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包括:税收、政府预算、政府转移支付等
货币政策包括:利率的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等
目前我国运用比较多的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这两个指标。一般主要的还是货币政策为主
❽ 金融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关系
金融政策属于货币政策的范围
货币政策包括:利率、再贴现率、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货币供应量等
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支出政策、税收政策、转移支付政策等
一般宏观调控经济需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结合使用,互相配合
❾ 哪些属于财政政策
答案选B,扩张性财政策是国家为了抑制通货紧缩而采取的,通常有增加国债发行、增加纸币发行等;紧缩性财政政策指的是国家为了抑制通货膨胀而采取的宏观调控,通常会少发国债,减少纸币发形
希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