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每月为什么要计提工资以什么标准去计提
计提的目的是将工资费用计入有关的成本费用,计提的标准是应付工资总额。
因为企业会计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的原则。按照权责发生制来说,只要是本月的费用,不管是否收到或者支付,都要作为本月的费用。
由于企业工资一般是下月发放,也就是先工作到下月才发工资,按照权责发生制的要求,要将本月已经产生的工资费用先计提,以便准确计算本期的损益。
计提功能
1、在权责发生制前提下,预先计入某些已经发生但未实际支付的费用。
2、根据制度规定,计算、提取有关的(留存、减值)准备。
3、预计某些应付账款。
4、其他符合会计制度的预计项目。
(1)金融公司薪资核算标准扩展阅读
计提时机
1、在权责发生制前提下,预先计入某些已经发生但未实际支付的费用。
2、根据制度规定,计算、提取有关的(留存、减值)准备。
3、预计某些应付账款。
4、其他符合会计制度的预计项目。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计提
2. 金融公司的薪酬制度
不同公司制度不尽相同。
具体的还是要了解公司具体说明。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3. 哪些薪资计算公式在企业中最常见
(一)一线操作工人工资核算 1、计件制工资 A.按照单位产成品的标准总工时(参考行业数据或者经过使用现场秒表核对),推算每道的工序标准工时。 B.按照单位产成品的预定人工成本(可以根据产品销售价格的一定比例核定)和上述标准工序工时,推算出每道工序的标准人工工资。 C.按照不同级别操作工人的档次,核定工资倍数,乘以B中的标准工资算出每个工人的应得工资,以兹对熟练员工的鼓励。 D.按照生产部门规定的奖惩标准(如出勤率、产品质量、返工率等),最终计算出月度实得计件工资。 2、计时制工资 对于部分工作,如返工、停工待料、清理流水线、搬运工作等,无法使用计件工资进行核算。可以使用计时工资对计件工资进行补充。 A.标准计时工资的核定 参考当地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和企业的实际情况,推算出单位计时工资。 B.按照A中的标准计时工资,参考1/C的相应规定,根据车间统计员的统计结果,计算出每位工人的实得计时工资。 (二)二线操作工人的工资核算 对于非一线操作工人,如品质人员、配料员、仓库工人等,可以参考计时工资来进行核算。若企业的工资核算比较健全,可以进一步采用与一线工人工资挂钩的方式来核算: 1.设定一定的参考标准,如一次验货合格率、返工率、产量完成率等与不同岗位二线工人的相关性指标。 2.在每月核算出一线工人工资以后,在计时工资的基础上乘以上述相关性指标,计算得出二线工人的应得工资。 3.参考考勤、日常表现等情况,最终计算出二线工人的月度实得工资。 (三)其他生产管理人员工资 管理人员的工资,应该由人资部门单独按照月度来确定,一般不需由财务部成本核算人员来计算。 由于生产部门的工资关系到生产成本的核算,因此必须不厌其烦地逐月仔细核对,其中车间统计员的工作是重中之重,也是最难且要求最高的,是财务人员必须把握好的一项工作。至于上述提及的一些指标和参考数据,则应由生产部、开发部、品质部、人资部和财务部共同制定,最终由公司高层拍板。
4. 工资的标准计算方法
1、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2、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4)金融公司薪资核算标准扩展阅读:
国家劳动法并没有规定一天工资标准的计算方法,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规定:
月制度工作日=(365天-104天双休日-11天法定节假日)÷12个月=20.83天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个月=21.75天。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21.75(月平均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21.75×8小时)
所以一天的工资标准应该是月工资/21.75。
5. 金融界的薪资是如何来计算的
金融业分很多方向的,学这个将来从事的也不一定是这个工作,以我的经验来说的话,总的是信托>基金>券商>银行>保险,但是个方向内部也是两极分化的薪资水平,不分岗位谈薪资是没法谈的。有年薪几百万的,还有年薪几万的,反正一般进银行的拿的没有很多,一进去几千块钱的月工资。
6. 一个标准企业允许薪资核算的错误率应该控制在多少之类
一个标准企业允许薪资核算的错误率应该控制在多少之内,这个没有硬性规定。一般企业自己掌握即可。
薪资核算为敏感问题,会极大地影响员工的情绪,建议做的越准确越好。即使有差错,也要做到及时更正。
7. 员工的薪资核算标准是什么
【工资 折算】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8)3号第二条规定“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十一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加班工资】加班工资计算方法为:
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小时工资×1.5×实际延长小时
休息日工作时间工资报酬:日工资×2
法定节假日工作时间工资报酬:日工资×2(本人原工资不扣减)
8. 工资如何核算才正确
1、休假天数:月出勤工资=月工资标准×(1-1/21.75×事假天数)。
2、新员工及休假天数大于出勤天数的员工:月出勤工资=月工资标准/21.75×出勤天数。
固定月薪属于计时工作制,奖金的作用是奖励与生产或工作直接相关的超额劳动,劳动者创造超出正常劳动定额的社会所需劳动成果时给予的物质补偿,津贴是对劳动者在特殊情况下的额外劳动消耗或额外支出进行补偿的一种工资形式。
(8)金融公司薪资核算标准扩展阅读:
工资表的常见格式:
1、在实际工作中,企业通过编制《工资结算表》支付职工工资并办理工资结算。
2、工资单一式三份。一份由劳动工资部门保管,一份按第一名员工剪成“工资条”,随工资发放给员工;
3、表由各车间、各部门编制,只能反映各车间、各部门的工资结算和支付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