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国目前有多少家汽车金融公司
截至目前,中国共有外商独资或控股的汽车金融公司9家。大众、丰田、菲亚特、福特专、标致雪铁龙、戴属姆勒-克莱斯勒、沃尔沃、日产等,他们纷纷试水中国的汽车金融市场。大的汽车公司也有自己的金融部门,但现在在国内开展的不是很多,比较有名的还是一汽-大众的“金融引擎“。
汽车金融服务是一汽-大众的重要战略举措。第一,选择一些高品质、精挑细选的产品放在平台上。从客户的角度出发对金融机构进行筛选,把优秀的金融公司的优质产品呈现给客户,这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对客户利益的保护;第二,它是一个量体裁衣的概念,希望为客户提供的不仅仅是一些金融产品,而是完整的金融解决方案,根据客户不同的状况和偏好,从专业的角度对金融产品进行优化组合,真正做到量体裁衣;第三个特点,就是一站式,我把它理解为金融超市,这个超市包含多家金融公司的优质产品,突破了一家金融公司产品较单一的局面,因此,围绕着汽车消费的任何金融需求,在这里都能得到满足。
2. 我国汽车金融服务体系面临现实挑战有哪6个方面
我国汽车金融服务体系面临现实,挑战有哪六个方面,我国的金融体系的话面对挑战,必须要面对过国外的一些金融服务体系的一些排期,所以一定要提高自身的能力。
3. 汽车金融的多样化特点,汽车金融的前景怎么样
言归正传汽车金融,行业内也不再仅仅是银行和厂家金融梅开二度,各类玩家纷纷入局,一时间形成百舸争流场面。整个汽车金融在经历了坎坷之后,从2012年开始就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到今天无论是新车二手车的分期、抵押贷款、库存融资,还是蓬勃发展的融资租赁,汽车金融战场竞争格局逐步扩大,业务形态越来越多元化,一时间发展火爆。
映入消费者眼帘的譬如二手车的广告刷屏,汽车新零售玩直播答题,甚至花重金请来不少一线大明星纷纷做代言,汽车金融正可谓一时爆红。我们来看目前消费者在4s店买车,提供的金融贷款方案主要有这样几种:厂家金融、银行按揭、信用卡分期、担保按揭和融资租赁。一般来说厂家金融、银行贷款以及信用卡分期是风险最低的,而最近被曝光的问题集中在担保按揭和融资租赁比较多。诸如:空白合同、捆绑销售、罚息问题、五花八门收费问题等,还有些宣传低首付但是月供利息很高。
当然身处水深火热的汽车金融行业玩家也有一肚子苦水,一面是被竞争对手不断攻城掠地,而另一面是久攻不下的地域城池,先入者根基深厚难以撼动,一线肉搏厮杀竞争激烈。
2018年毫无疑问是处于监管风暴的一年,2018年1月13日银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的通知》,明确2018年重点整治8个方面22条。颁布后一周不到时间,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被重罚4.62亿。同时部分汽车金融公司因为贷款规模受到限制,宣布暂停放款。在大力推进金融去杠杆化的今天,不少汽车金融公司急功近利,乱象丛生的市场,将会在强监管大势所趋下优胜劣汰。对于已经正规化操作的公司以及规模较大的金融机构,也许是一个利好的信号,监管让搅局者打回原形,该整改的整改,该取缔的取缔。
4. 你觉得我国汽车服务行业未来的方向是怎么样的
汽车服务市场主要包括:汽车的售前、售中和售后三个环节。
汽车的售前服务主要包括汽车成品出厂前的一系列服务,例如:外形设计、材料质量评估等,代表企业为中国汽研;
汽车的售中服务主要包括广告宣传、汽车咨询、汽车金融等;
汽车的售后服务主要包括汽车维修、汽车养护、汽车改装、汽车饰品、汽车电子等。
汽车服务的三大产业中,最重要的就是汽车的售后服务。
近年来随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依赖投资和人口,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不再,信息化和精细化管理成为企业从日益激烈竞争市场中的破局关键。
汽车新四化下,行业跨界合作频频
目前,中国汽车服务市场主要存在以下几大问题:
一是服务理念淡薄。随着汽车消费市场进入个人家庭时代,汽车消费需求特征产生较大变化。例如:需求价格弹性大,质量保证需求细,售后服务要求高等,但在国内从事汽车服务产业的人员,尤其是清洗,保养,维修人员,基本文化素质都比较低,造成某些车主汽车服务体验差。
二是缺乏知识型人才。目前汽车售后服务普遍缺乏有专业知识、懂原理、熟仪器,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汽车养护技术人才,一些汽车服务项目无法展开,只能提供简单清洗、补漆维修。
三是汽车行业“新四化”(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带来的挑战。随着汽车行业“新四化”的迈进和用户需求的升级,汽车服务领域也迎来全领域进化。如何利用互联网、智能化等先进技术为客户提供更良好的服务体验是汽车服务企业均要面对的难题。
近年来汽车服务市场呈现多品牌、集团化、跨区域、跨行业趋势。在汽车服务前中端市场,大型经销商集团在资源整合方面独具优势。在汽车后市场,中小企业众多,且在汽车产业链环节产值占比逐渐上升,未来汽车产业重心将逐渐从前端市场向后端市场转移。
汽车服务后端市场中,如何提升客户服务体验,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除了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员工服务理念,完善服务环节外,汽车服务企业与互联网技术企业、金融企业合作,实现线上线下联动,共同开拓汽车后市场也不失为企业突围有效方式。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互联网对中国汽车后市场行业的机遇挑战与应对策略专项咨询报告》。
5. 中国汽车金融业如何突破瓶颈
汽车金融服务如何破瓶颈
加大国内汽车厂商、经销商、银行、保险公司等机构的相互合作,促进汽车金融服务主 体的多元化。
鼓励汽车经销商、保险公司和客户联手就汽车消费信贷签署协议,这是目前各 汽车经销商普遍采取的服务模式。银行选择实力较为雄厚的经销商开始进行更为紧密的合作 ,加之保险公司的介入,逐步形成了“经销商-银行-保险”三方联手并共同承担贷款风险 的信贷模式
鼓励银行撇开汽车经销商向客户提供车贷服务。商业银行资金雄厚,且银保联 合可以将车贷手续和成本大幅度地降下来
鼓励汽车厂商与银行、经销商、保险公司合作。 如中国建设银行近日在长春与一汽集团公司签署银企合作协议。建行将对一汽集团重点项目 给予融资支持,并协助一汽集团进入汽车服务贸易领域,共同建立汽车金融服务体系。双方 的合作既有助于一汽不断提高资金运作能力,又有利于建设银行的资金周转,双方的竞争能 力和经济效益都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重点扶持知名汽车生产商拥有自身独立的汽车金融公司,从而形成专业化金融服务机构 。专业化是汽车金融服务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在美、德、日等汽车消费大国,向用户提供 金融服务最多的部门往往不是银行这样的综合授信机构,而是各大汽车厂商附属的金融公司 。像通用、福特、大众等汽车巨头,它们不仅拥有出色的汽车,而且拥有同样出色的汽车金 融服务。一般而言,汽车金融服务虽然在性质上和其他金融业务没有本质的不同,但由于利益动机、消费特点及风险评估的差异,往往更适合由专门的金融公司从事经营。和商业银行 相比,汽车厂商附属的金融公司当然和汽车厂商的利益关联度要紧密得多。正由于汽车商附 属金融公司和其母公司利益的紧密关联,迫使它们不断改善相关的金融服务,从产品设计、 风险评估到业务营运和催收系统,都已实现了高度的专业化,从而使汽车消费者能够真正享 受到高效和低成本的金融服务。
加强与国外汽车金融机构的合作。虽然中资金融机构的营销策略、贷款价格与外资相比 可能有较大差距,但在网点分布、筹资成本、人力成本方面略占优势。中外资各有优势,因 而在即将到来的汽车信贷市场争夺中,借用国外汽车企业的丰富操作经验和业务能力来给我 们“念念经”成了业内的某种共识。外资金融公司的最大优势是信用度高,有一整套完善的 经营管理经验。这种全新汽车价值理念,通过消费信贷、汽车租赁、日常保养维修、旧车置 换等方式,把一系列终身服务固定在产品上,从而培养出一批永远依赖企业提供服务的客户 群。不过作为一项庞大的业务,汽车金融的竞争某种程度上是营销体系的竞争。所以在经营 模式的选择上,大多数的外资汽车金融服务公司都倾向于选择和国内企业合作的模式,以共 享未来巨大的利润增长空间。
目前,包括通用和福特在内的大多数外资汽车金融服务公司的思路都倾向于合作。但让 外资进入中国汽车金融领域的同时,我们也需考虑如何保护中国利益的问题。中国目前还没 有专业的汽车金融服务机构,因此现在有些外资机构想以独资形式来争夺市场,其实这种步 骤是超前了。但若让中资机构光凭自身力量在这个市场中角逐,因缺乏经验,而效果不佳, 所以以合资形式起步是比较合适的。据以上分析得出,入世后,选择合资作为汽车金融服务 的起步方式不失为发展我国专业化汽车金融服务的适时之策。
6. 汽车金融服务问题
这个问题,有难度。
7. 汽车金融服务哪个比较好
汽车金融服务业在我国还算是比较幼小的新兴产业。目前,我国以消费信贷方式实现的整车销售还不到新车销售的20%,这给以消费信贷业务为主体的汽车金融市场留下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据我所知,一汽-大众推出的以“金融引擎”为名称的汽车金融服务还不错,每家4S店里都有个金融保险经理,服务很周到,手续也简便,一汽-大众的车也比较有保障,建议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