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财务管理中衡量风险的指标有哪些
在财务管理中经常用来衡量风险大小的指标有收益率的方差、标准差和标准离差率等。财务管理中的风险指企业在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无法控制的因素作用,使企业的实际收益与预计收益发生背离,从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学习之前先来做一个小测试吧点击测试我合不合适学会计❷ 财务预警六大指标分析
财务预警六大指标分析 你需要找专业的财务部门或者是代理公司去分析一下 肯定是要掏钱的
❸ 财务管理学中盈亏临界点和安全边际还有安全边际率的含义
财务管理学中的盈亏临界线和安全边际他们之间的安全边际率的含义,你直接可以从课本中查到有。概念的,具体呢,我就不在这里给你重复了。
❹ 有关于“财务风险临界点”
盈亏临界点的计算,可以采用实物和金额两种计算形式:
1.按实物单位计算:
其中,单位产 设某产品单位售价为1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6元,相关固定成本为8 000元,则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实物单位)=8 000÷(10-6)=2 000(件)。品贡献毛益=单位产品销售收入-单位变动成本
2.按金额综合计算: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用金额表现)=固定成本÷贡献毛益率
这个?
❺ 国家风险的分析指标有几种
冲天牛为您解答:
1、数量指标
数量指标反映一国的经济情况,包括国民生产总值(或净值)、国民收入、财政赤字、通货膨胀率、国际收支(贸易收支、经营收支等)、国际储备、外债总额等,对不同的国家,数量指标的侧重可能不同,通常对一国的关键部门(例如石油或其他矿产)的指标也要进行分析和预测。
2、比例指标
比例指标主要反映一国的对外清偿能力,是分析国家风险的重要工具,包括以下5个方面比例。
1)外债总额与国民生产总值之比。该比率反映一国长期的外债负担情况,一般的限度是20—25%,高于这个限度说明外债负担过重。
2)偿债比例。该比例是一国外债本息偿付额与该国当年出口收入之比,它衡量一国短期的外债偿还能力,这个指标的限度是15—25%,超过这个限度,说明该国的偿还能力有问题。
3)应付未付外债总额与当年出口收入之比。该指标衡量一国长期资金的流动性,一般的限度为100%。高于这个限度说明该国的长期资金流动性差,因而风险也较高。
4)国际储备与应付未付外债总额之比。这一指标衡量一国国际储备偿付债务的能力,一般限度为20%,如果这项指标低于20%,说明该国国际储备偿还外债的能力不足。
5)国际收支逆差与国际储备之比。该指标反映以一国国际储备弥补其国际收支逆差的能力,一般限度是150%,超过这一限度,说明风险较大。
3、等级指标
等级指标是对一国政治、社会因素的综合分析。分析之后,对该国的政治与社会稳定程度作出估价,判断该国的风险等级。
数量指标、比例指标和等级指标是对国家风险的关键因素的不同方面进行衡量。要通过对三类指标进行分析和综合,通过对一国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通过进行国与国之间的横向对比,才可能客观地掌握该国的国家风险的等级和程度。
望采纳!!
❻ 政府财政风险评估的模型有哪些
风险评估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别。广义的风险评估相当于风险管理,包括目标确定、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计价、风险分析、风险评价)以及风险应对等主要内容。笔者认为,可以将风险评估直接细化为风险计价、风险分析、风险评价。狭义的风险评估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对风险进行计量、分析、判断、排序的过程,包括风险计价、风险分析、风险评价等步骤,是风险应对、风险控制的主要依据。此外,还有更狭义的风险评估的定义,是指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企业进一步分析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对目标实现的可能影响程度,即风险分析。
需要说明的是,广义风险评估即为风险管理,也是内部控制中管理控制的重要内容之一。狭义风险评估可作为内部控制构建和实施的一个流程,并要与具体业务流程相结合,离开具体业务的风险评估是没有现实意义的。笔者认为,风险管理可作为管理控制的内容,风险评估可作为内部控制的流程,且应当以风险管理来统领所有风险评估的内容。
风险评估的内容
简单来说,风险评估的内容就是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可能性表示一个给定事项将会发生的概率,影响则代表它的后果。笔者认为,对于风险发生概率的估计要考虑以下因素:风险相关资产的变现能力、经营管理中人工参与的程度以及经营管理中是否涉及大量繁杂的人工计算等。影响程度分析主要是指对目标实现的负面影响程度分析。风险影响程度大小是针对既定目标而言的,因此对于不同的目标,企业应采取不同的衡量标准。
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主要是对固有风险和剩余风险进行评估,也就是既考虑固有风险,也考虑剩余风险。固有风险是在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改变风险的可能性或影响的情况下,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剩余风险是在风险应对之后所残余的风险。对剩余风险的评估是指对企业风险控制或日常的管理活动中采取应对措施之后的风险进行的评估。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风险评估主要是对剩余风险的评估。明确针对风险应对之后的剩余风险进行评估,就要树立一个风险评估持续性和重复性的互动过程,风险评估不是一次性的管理活动。无论是对固有风险的评估还是对剩余风险的评估,始终不变的是要从可能性和影响两个方面来进行。
当然,风险评估不能只把注意力集中在危险上,而是既要考虑因危险而退缩的风险,也要考虑未抓住机会的风险。也就是说,在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的同时,还要评估机会失去的可能性和影响。
一般来说,对识别出来的风险,从可能性和影响两个方面进行评估后,就可以根据评估的结果采取应对措施。
❼ 财务问题请问一下财务分析的抗风险能力应该怎么算
企业财务分析的抗风险能力指标很多,公式也很多。试举两例如下:
一 “阿尔曼”模型。这种方法是由(美国人)阿尔曼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基于多元判别模型的财务预警系统。他利用逐步多元鉴别分析逐步提取五种最具共同预测能力的财务比率,建立起了一个类似回归方程的Z计分法模型:
Z=0.012X1+0.014X2+0.033X3×0.006X4+0.999X5
其中:X1=营运资金/资产总额;X2=留存收益/资产总额;X3=息税前利润/资产总额;X4=普通股和优先股的市场价值总额/负债账面价值总额;X5=销售收入/总资产。
该模型实际上是通过五个变量(五种财务比率),将反映企业偿债能力指标、获利能力指标和营运能力指标用一个多元的线性函数公式有机联系起来,综合评价企业财务风险的可能性。阿尔曼认为:若Z值小于1.81,则企业存在很大的财务风险;若Z值在1.81-2.99灰色区域,企业财务状况不明朗;若Z值大于3,说明企业的财务状况良好,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很小。阿尔曼还提出Z值等于1.81是判断企业破产的临界值。
二、 利用单个财务风险指标来分析抗风险能力(这是现行教科书上的内容):
(1)现金债务总额比=经营现金净流量/负债总额 [这个比率越高,企业承担债务的能力越强。]
(2)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一般认为流动比率应该在2以上,但最低不低于1.影响流动比率的主要因素有营业周期、流动资产中的应收账款数额和存货的周转速度。]
(3)资产净利率=净利润除/资产总额 [它是把企业一定期间的净利与企业的资产相比较,表明企业资产利用的综合效果。指标越高,表明资产的利用效率越好,说明企业在增加收入和节约资金使用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否则相反。]
(4)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它主要用来衡量企业利用负债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并反映企业对债权人投入资本的保障程度。通常该比率应以低为好,但当企业经营前景较为乐观时,可适当提高资产负债率,以获取负债经营带来的收益;若企业前景不佳,则应减小资产负债率,从而降低财务风险。]
(5)资产安全率=资产变现率 - 资产负债率 [其中,资产变现率是预计资产变现金额与资产账面价值之比。它主要用来衡量企业总资产变现偿还债务后剩余系数的大小。系数越大,资产越安全,财务风险越小;否则反之。]
❽ 财务风险指标体系都包括哪些指标
我国现行的财务分析指标主要由1999年财政部发布的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上市公司财务分析的主要指标组成,以会计利润及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指标。企业普遍采用的指标主要有偿债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标和盈利能力指标。
依赖这些指标分析财务风险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8)财政风险临界值指标扩展阅读:
财务风险指标的设计原则主要有:
(一)预见性原则
预见性原则是企业财务风险分析的方向,即选取的指标变化应超前于企业的实际财务活动及其产生的问题。这就要求所选指标能准确预测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动及趋势,并以此有效界定能使企业生产经营处于稳定发展态势的合理界限。
(二)灵敏性原则
灵敏性原则是企业财务风险分析的根本目的,即所选指标能够快捷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遵循该原则能够通过改变财务系统的控制参数和变量,及时调控企业资源分配,使企业财务状况的异常变动得到收敛和控制,从而使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动始终运行在合理的置信区间内。
(三)配合性原则
配合性原则指各项风险指标能够相互协调和配合。企业在分析财务风险指标时,要保证将可能产生财务风险的经营领域都纳入考察范围,这就要求所选指标既包括传统的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的指标,又包括企业成长能力的指标;既包括静态指标,也要包括动态指标。
(四)稳定性原则
稳定性原则是评价企业财务风险指标运作效果的重要条件。企业应先通过相关的财务模拟操作,对所选指标的变化幅度进行科学、有效地划分,使指标能够在较长的经营周期内保持相对稳定,从而更好地揭示风险。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财务风险指标
❾ 债务风险矩阵各指标意义及其
财政风险矩阵是由国际上财政风险研究的代表人物、世界银行的高级顾问汉娜(hana polackova brixi)在2002年首先提出的。在风险矩阵中,她从法律责任和道义责任的角度将政府负债划分为“显性负债”和“隐形负债”,从债务责任确定性和非确定性的角度将政府负债划分为“直接负债”和“间接负债”。
对政府财政风险矩阵的评价:汉娜提出的财政风险矩阵,从政府需要承担的职责,对政府负担(或需要负担)的债务进行了归类。可以看到,这里所指的债务是广义的概念,并非会计意义上的债务,而是更多的对政府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以及由此产生的风险进行考察。这样做的积极意义表现在两个方面:
❿ 财政风险临界值和财政赤字风险指标是一回事情吗
一般以3%为警戒线。对财政赤字风险性的评价,国际上通常用四个指标:一是财政赤字率,即赤字占GDP的比重,一般以不超过3%为警戒线;二是债务负担率,即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一般以不超过60%为警戒线;三是财政债务依存度,即当年国债发行额/(当年财政支出+当年到期国债还本付息),一般以不超过30%为警戒线;四是国债偿还率,即当年国债还本付息/当年财政支出,一般以不超过10%为警戒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