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门户网站性能保障指标都有哪些
门户网站性能保障指标没有绝对的说法的,根据网络公司的规模大小,整体技术水平提供保障也都是不一样的,我知道的一家互联在线公司,他提供的保证好像还蛮全面的,可以参考一下,以下仅供参考:
网站稳定性:
网站平均无故障时间可高达10000小时(即一年之内基本只会出现一次左右的服务器故障,机房正常维护或自然条件引起的服务器故障除外)
网站并发处理能力:
一台Web负载均衡服务器、一台Web应用服务器、一台DNS服务器、一台主数据库服务器、一台从数据库服务器的情况下可处理10万级别的并发访问,日处理访问量在5000万量级,如果增加Web应用服务器数量的话,可使目前处理能力翻倍提升;
网页的响应速度:
整个系统采用多层缓存机制,针对网通与电信用户进行双网双线访问策略控制,使网页平均响应时间控制在3秒之内;
SEO优化:
所有页面均采用DIV+CSS进行设计优化,严格按SEO标准进行关键字、内容、图片、链接、页面描述、页面标题、内容标题等重要项进行优化设置,确保Google与网络等大型搜索的收录与排名;
易用性:
整个系统的设计严格遵循“实用、易用、好用”的原则,且任何环节均配有联机帮助,通过联机帮助使操作者一目了然;
友好性:
整个系统的所有表单均通过精心设计,以提供良好的用户体检,使用户在不知不觉中轻松地完成操作任务;
可移植性:
整个系统采用JAVA语言开发,具有极强有跨平台性,所有接口采用WebService开发,与任何异构系统实现无缝集成,为后续的扩展与升级提供了良好的支持;
可维护性:
整个系统的重要参数均在后台管理系统中进行配置,并有相应的操作说明,使得整个平台实现更加灵活与稳健,便于系统管理员的日常维护工作;
B. 服务器的性能指标有哪些
CPU、内存、硬盘、带宽、共享或独享
C. 开发一个网站,就要考虑到网站性能,网站包括哪些性能这些性能指标是多少用什么工具来测试网站性能
你把自己当作是用户,去访问你的网站
1、域名解析,解析速度,用哪家的DNS
2、服务器的运行速度(静态的没有)
3、服务器带宽(内容显示速度)
4、IIS并发连接数
D. 什么是网站的性能分析
网站性能分析就是对网站的整体运行情况进行多视角的对比。
从性能指标的角度查看网站整体的运行情况。
从区域的视角查看网站的整体运行情况。
从主机的角度分析网站的运行情况。
从错误的角度分析各种运行问题。
在完全相同的环境下(同一时刻,同一测试终端),对比2个网站的性能效果,以便发现差距,找到影响性能的短板。同时针对竞争对手的体验效果,进行定向优化,使自己能很快脱颖而出。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采纳。
E. web服务器的性能指标有哪些
web服务器常用性能指标如下:
【吞吐量】 固定时间间隔内的处理完毕事务个数。通常是1秒内处理完毕的请求个数,单位:事务/秒(tps)。
【响应时间】一次事务的处理时间。通常指从一个请求发出,到服务器进行处理后返回,再到接收完毕应答数据的时间间隔,单位:毫秒。
【CPU占用率】1-CPU空闲率,表示CPU被使用情况,反映了系统资源利用情况。
F. 网络性能管理的指标有哪些
1.故障管理:检查、隔离、更改网络上出现的问题,并且修复出现的网络问题; 2.性能管理:收集统计信息,确定各方面性能和日志,在更改和维护系统服务; 3.配置管理:从网络中收集必要的信息、并利用收集到的信息对设备进行相对配置,通过配置,实现对网络设备配置的集中管理; 4.计费管理:计算网络上各种资源的利用情况(如设备器材的成本,网络的利用率),设置算数的度量、确定开销多少、向网络使用用户收费; 5.安全管理:采用多种防护手段降低侵扰和破坏的几率,快速恢复被破坏的数据和网络,快速检测不法入侵与使用,以各种方式降低损失。 故障管理可以通过连通性测试程序(ping)、路由跟踪程序(traceroute)和MIB变量浏览器这些网管工具获取。 性能管理可以通过traceroute,arp,GUI集成监控工具获取。 配置管理可以通过各种操作系统,管理软件中获取。 计费管理可以通过各种计费设置软件,硬件中获取。 安全管理可以通过360安全卫士,NOD32等杀毒防毒软件中获取。 参考资料: http://www.fsstu.com
G.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哪些
性能指标从不同的方面来度量计算机网络的性能。
1、速率
计算机发送出的信号都是数字形式的。比特(bit)是计算机中的数据量的单位,也是信息论中使用的信息量单位。英文字bit来源binarydigit(一个二进制数字),因此一个比特就是二进制数字中的一个1或0。网络技术中的速率指的是链接在计算机网络上的主机在数字信道上传送数据的速率,也称为数据率(datarate)或者比特率(bitrate)。速率的单位是b/s(比特每秒)或者bit/s,也可以写为bps,即bitpersecond。当数据率较高时,可以使用kb/s(k=10^3=千)、Mb/s(M=10^6=兆)、Gb/s(G=10^9=吉)或者Tb/s(T=10^12=太)。现在一般常用更简单并不是很严格的记法来描述网络的速率,如100M以太网,而省略了b/s,意思为数据率为100Mb/s的以太网。这里的数据率通常指额定速率。
2、带宽
带宽本上包含两种含义:
(1)带宽本来指某个信号具有的频带宽度。信号的带宽是指该信号所包含的各种不同频率成分所占据的频率范围。例如,在传统的通信线路上传送的电话信号的标准带宽是3.1kHz(从300Hz到3.1kHz,即声音的主要成分的频率范围)。这种意义的带宽的单位是赫兹。在以前的通信的主干线路传送的是模拟信号(即连续变化的信号)。因此,表示通信线路允许通过的信号频带范围即为线路的带宽。
(2)在计算机网络中,贷款用来表示网络的通信线路所能传送数据的能力,因此网络带宽表示在单位时间内从网络的某一点到另一点所能通过的“最高数据量“。这种意义的带宽的单位是”比特每秒“,即为b/s。子这种单位的前面也通常加上千(k)、兆(M)、吉(G)、太(T)这样的倍数。
3、吞吐量
吞吐量(throughput)表示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或信道、接口)的数据量。吞吐量进场用于对现实世界中的网络的一种测量,以便知道实际上到底有多少数据量能够通过网络。显然,吞吐量受到网络的带宽或网络的额定速率的限制。例如,对于一个100Mb/s的以太网,其额定速率为100Mb/s,那么这个数值也是该以太网的吞吐量的绝对上限值。因此,对100Mb/s的以太网,其典型的吞吐量可能只有70Mb/s。
4、时延
时延指数据(一个报文或者分组)从网络(或链路)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时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性能指标,也可以称为延迟或者迟延。
网络中的时延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发送时延发送时延是主机或路由器发送数据帧所需要的时间,也就是从发送数据帧的第一个比特算起,到该帧的最后一个比特发送完毕所需时间。发送时延也可以称为传输时延。发送的时延=数据帧长度(b)/发送速率(b/s)。
对于一定的网络,发送时延并非固定不变,而是与发送的帧长成正比,与发送数率成反比。
(2)传播时延传播时延是电磁波在信道中传播一定的距离需要花费的时间。
传播时延=信道长度(m)/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数率(m/s)
电磁波在自由空间的传播速率是光速,即3.0×10^5km/s。电磁波在网络传输媒体中的传播速率比在自由空间低一些,在铜线电缆中的传播速率约为2.3×10^5km/s,在光纤中的传播速率约为2.0×10^5km/s。
(3)处理时延主机或路由器在收到分组时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处理,分析分组首部、从分组中提取数据部分、进行差错检验、查到适当路由等,这就产生了处理时延。
(4)排队时延分组在经过网络传输时,要经过许多的路由器。但分组在进入路由器后要先在输入队列中排队等待处理。在路由器确定了转发接口后,还要在输出队列中排队等待转发。这就产生了排队延时。排队延时通常取决于网络当时的通信量。
这样数据在网络中尽力的总延时就是
总延时=发送延时+传播延时+处理延时+排队延时
对于高速网络链路,提高的仅仅是数据的发送数率而不是比特在链路上的传播速率。荷载信息的电磁波在通信线路上的传播速率与数据的发送速率并无关系。提高的数据的发送速率只是减小了数据的发送时延。
5、时延带宽积
把以上两个网络性能的两个度量,传播时延和带宽相乘,就等到另外一个度量:传播时延带宽积,即
时延带宽积=传播时延×带宽
例如,传播时延为20ms,带宽为10Mb/s,则时延带宽积=20×10×10^3/1000=2×10^5bit。这就表示,若发送端连续发送数据,则在发送的第一个比特即将达到终点时,发送端就已经发送了20万个比特,而这20万个bit都在链路上向前移动。
6、往返时间RTT
在计算机网络中,往返时间RTT也是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表示从发送方发送数据开始,到发送方收到来自接收方的确认,总共经历的时间。对于上面提到的例子,往返时间RTT就是40ms,而往返时间和带宽的乘积是4×10^5(bit)。
显然,往返时间与所发送的分组长度有关。发送很长的数据块的往返时间,应当比发送很短的数据块往返时间要多些。
往返时间带宽积的意义就是当发送方连续发送数据时,即能够及时收到对方的确认,但已经将许多比特发送到链路上了。对于上述例子,假定数据的接收方及时发现了差错,并告知发送发,使发送方立即停止发送,但也已经发送了40万个比特了。
7、利用率
利用率有信道利用率和网络利用率。信道利用率指出某信道有百分之几的时间是被利用的。网络利用率则是全网络的信道利用率的加权平均值。信道利用率并非越高越好。这是因为,根据排队的理论,当某信道的利用率增大时,该信道引起的时延也就迅速增加。
如果D0表示网络空闲时的时延,D表示当前网络时延,可以用简单公式(D=D0/(1-U)来表示D,D0和利用率U之间的关系。U数值在0和1之间。当网络的利用率接近最大值1时,网络的时延就趋近于无穷大。
H. 网站建设时选择网站主机应关注哪些技术指标
一、主机容量:主机容量是指网站主机的物理存储容量大小,就像更大的房子可以放置更多的物品一样,理论上说网站空间大一些就可以放置更多的网页、图片、音频视频资料等。但是网站空间也不是越大越好,比较占用网站空间的有音频、视频、图片及下载文档等,而一般的网页、文本文字等并不需要太多的空间。即使是图片,网站上使用的分辨率也主要72dpi,一张显示质量比较高的图片,300Kb也已经足够大了。如果不是特殊的网站,200-1000M虚拟主机空间已经可以满足需求。
二、带宽速率:这个概念虽然听起来很深奥,其实相当容易理解。这和我们在公司使用的宽带速度是一样的道理,4M的宽带肯定比2M的要快很多,更不用说现在很多电信运营商动辄高达10M的带宽了。网站服务器的带宽速率和公司使用的宽带一个道理,只不过在公司我们使用比较多的是下行带宽,就是浏览网页、下载数据使用。而服务器需要更多的是上行带宽,类似于我们上传资料,因为服务器多数是浏览者不断发出请求,而后服务器返回数据并发送给浏览者。这个概念上容易被忽悠的地方是,很多网络公司会说我们的服务器带宽达到几百G,但这是骨干网的总数据带宽,而不是那一台服务器所分别的带宽。
三、并发连接数:并发连接数,就是在同一时间内,网站服务器所允许并行访问的人数。说的通俗直白一些,就是网站可以允许多少人同时访问。这个概念对于常规的,访问量不大的企业网站来说,没有太多的实际意义。因为虽然不少网络公司说我们的服务器并发连接数可以达到数千个,其实一个企业网站,怎么可能在短短瞬间达到这么高的访问量呢?如果有,那就只有一种可能,网站安全稳定运行的防线已经被突破, 网站遭受攻击了。
四、主机流量:其实只要结合我们什么发生的事情,这个也不难理解。现在像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对手机上网的用户都是有流量限制的。比如5块钱可以购买50M数据流量一样,虽然我们在使用宽带的时候没有这个概念,但是流量是真实存在的。机房的服务器当然也存在流量的概念,一般用于企业宣传展示型网站,虚拟主机只要每个月有50G左右的力量就已经足够大了。很多网站一个月,即使10G流量也是使用不完的,因为网站根本没有多少人访问。
相关网站服务器的技术参数还有很多,比如服务器接入线路、CUP使用率、操作系统、支持组件等等,但是提到的并不多。做网站购买主机,只要知道以上四个概念,基本上就够了。其实,决定网站主机质量的,一般也就上面四个核心技术指标。在网站建设选择网站主机的时候,很多网络公司往往有意隐藏一些核心参数,或者负责任的说,对用户使用网站主机没有任何限制。
I. 网络性能指标有哪些
详细参见网络
http://ke..com/view/1270032.htm
按照我的理解
指标就俩 带宽和延迟
J. WEB的性能测试的性能指标都包括哪些
基本的观察点:TPS、事务成功率、每秒点击量、吞吐量、系统响应时间等、当然有的web还要测试带宽速度,比如视频网站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