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消费支出对GDP的贡献率如何计算
贡献率(%)=某因素增加量(增量或增长程度)/总增加量(总增量或增长程度)×100%
对应到消费,消费对GDP的贡献率=消费增加量/GDP的增加量*100%
2. 消费对gdp的贡献率计算公式、消费拉动gdp增长 公式
贡献率=消费的增量/GDP增量
拉动增长=贡献率*GDP增速
3. 有人说:“已经开始贡献GDP”,这句话什么意思
就是他的消费挺高的
话里人其实是想说他最近有点费钱了
得好好管理自己的小金库了
可能会吃不消了
4. 消费对GDP的贡献如何计算
gdp是一国在一年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用支出法进行核算时,使用公式Y=C+I+G+(X-M)。y即gdp,国民收入。c为消费,I为投资,G为政府购买,X是出口,M是进口,(X-M)就是净出口。
(4)交易贡献gdp扩展阅读:
GDP=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第一项为劳动者报酬。是指劳动者因从事生产活动所获得全部报酬。包括劳动者获得的各种形式的工资、奖金和津贴,既包括货币形式的,也包括实物形式的,还包括劳动者所享受的公费医疗和医药卫生费、上下班交通补贴和单位支付的社会保险费等。
第二项为生产税净额,指生产税减生产补贴后的余额。生产税指政府对生产单位生产、销售和从事经营活动,以及因从事生产活动使用某些生产要素(如固定资产、土地、劳动力)所征收的各种税、附加费和规划费。
第三项为固定资产折旧,是指一定时期内为弥补固定资产损耗按照核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它反映了固定资产在当期生产中的转移价值。
第四项为营业盈余,是指常驻单位创造的增加值扣除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和固定资产折旧后的余额。它相当于企业的营业利润加上生产补贴。
5. 请列举金融业对GDP的贡献在哪些方面
其实,基本每笔资金的交易都可以增加GDP的增长,从这方面来考虑,你就可以想到有多少资金的交易是由银行进行的!想具体的比如:商业银行对国债的收购、对企业项目的投资、贷款、中间业务的转账和手续费等!
6. 这一笔交易,能给国家创收出GDP来吗,
是属于 的
如果一件衣服的产生过程为 种棉 纺纱 织布 制衣 销售 5个过程的话
假设棉花价值200元 再将棉花纺成纱 售价300元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纺纱厂创造了100元 再将纱织成布的话 售价400元 的话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织布厂生产的价格是 100元 再将制成衣 售价500元 制衣又创造100元
现在衣服到你手里 准备进行销售阶段 你卖出价为1000元.消费者 如果没接受那么这个衣服的价值谁都不会定义为1000 可能就标准价格 而已但是他接受了
所以惟独你这个衣服在你 的手中价值增加了500 是属于你创造的
应该记入GDP的
7. 消费对GDP的贡献到底有多大
消费(consumption)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最终环节。它是指利用社会产品来满足人们各种需要的过程。消费又分为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前者指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资料和生活劳动的使用和消耗。后者是指人们把生产出来的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用于满足个人生活需要的行为和过程,是 “生产过程以外执行生活职能”。它是恢复人们劳动力和劳动力再生产必不可少的条件。
8. 三大需求对GDP的贡献率怎么算出来的
贡献率是分析经济效益的一个指标。它是指有效或有用成果数量与资源消耗及占用量之比,即产出量与投入量之比,或所得量与所费量之比。计算公式:
贡献率(%)=贡献量(产出量,所得量)/投入量(消耗量,占用量)×100%
贡献率也用于分析经济增长中各因素作用大小的程度。
计算方法是:
贡献率(%)=某因素贡献量(增量或增长程度)/总贡献量(总增量或增长程度)×100%
上式实际上是指某因素的增长量(程度)占总增长量(程度)的比重。
举例说明如下:
总资产贡献率(%)=(利润总额+税金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100%
(1)总资产贡献率:反映企业资金占用的经济效益,说明企业运用全部资产的收益能力。
(2)社会贡献率:是衡量企业运用全部资产为社会创造或支付价值的能力。
社会贡献率(%)= 社会贡献总额/平均资产总额×100%
社会贡献总额包括工资、劳保退休统筹及其他社会福利支出、利息支出净额、应交增值税、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应交所得税及其他税、净利润等。为了反映企业对国家所作贡献的程度,可按上述原则计算贡献率。
企业对国家的贡献率(%)= 税金总额+上缴利润/社会贡献总额×100%
技术进步对产出增长速度的贡献率
这个指标是指在产出增长速度中,技术进步因素所占的比重,综合反映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大小。
技术进步对产出增长速度的贡献率(%)=技术进步速度/产出增长速度 ×100%
上式贡献率越大则表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作用就越大,反之则小。
(4)各产业贡献率:
第一、二、三产业增量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量之比,即为各产业的贡献率。
第三产业贡献率= 第三产业当年增量/国内生产总值当年增量×100%
应该注意的是,贡献率指标比较抽象,在使用时,应说明具体含义,但也不能任意使用,要符合常规,做到标准化、规范化、通俗化。如资本收益率、资金利税率以及某些对增量因素分析的指标,已有专用名称,就没有必要改称为贡献率。另外,在计算各产业贡献率时应剔除价格变动因素,分子、分母均用可比价格的增量计算。
9. 问一下以下的情况对GDP贡献了多少
如果折叠椅是最终产品,那么1800就是这些生产环节所做的贡献;也可以这样计算:GDP=1000+(1500-1000)+(1800-1500)=1000+500+300=1800 。
房子交易所收取的中介费就是这项服务对GDP的贡献,即:15万元*5%=0.75万元。
10. 国内生产总值(GDP)到底是当年的生产总值还是交易总值
GDP(国内生产总值):
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常被认为是衡量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的指标。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的总体经济状况重要指标,但不适合衡量一个地区或城市的经济状况,因为每个城市的生产总值上缴上级或国家的量都不同,所以在每个城市留下的财富就不一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2016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为744127亿元,比上年增长6.7%;全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3980元,比上年增长6.1%。国家统计局2018年1月5日发布公告,经最终核实,201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现价总量为743585亿元,比初步核算数减少54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7%,与初步核算数一致。2018年中国经济总量首次突破90万亿元,初步核算,2018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90030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6%,实现了6.5%左右的预期发展目标。2019年1月2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90.0309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