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社会指标的来源
“社会指标”( social indicator )一词,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学家雷蒙德·鲍尔( Raymond Bauer )在其 1966 年发表的《社会指标》一书种提出,很快成为社会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 20世纪 60-70 年代,世界范围曾经形成一场“社会指标运动”。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仅仅用经济指标不可能全面反映出社会的真实状况,需要一种更为全面的社会指标。
② 绩效考核指标的数据来源怎么搜集
6 Q6 h3 z) I# O3 e* q- h 二八原理为绩效考核指明了方向,即考核工作的主要精力要放在关键的结果和关键的过程上。于是,所谓的绩效考核,一定放在关键绩效指标上,考核工作一定要围绕关键绩效指标展开。
, Q% r$ {9 d; E; F4 u各主要责任中心KPI指标
H! S( \3 h4 L9 x/ l& o# f●研发系统: M: Z' R4 C0 T. D: o9 p. b0 u- t* G 1、组织增幅
指标名称:新产品销售额比率增长率和老产品市场增长率
5 i" S% B+ J2 _% o% n 指标定义:年度新产品订货额占全部销售订货额比率的增长率,老产品的净增幅
5 d1 A B' `) {- q 设立目的:反映产品研发的效果,体现公司后劲的增长,坚持产品的市场检验标准
+ O: v9 A7 H9 j; e! M 数据收集:财务部1 r' t" K& }- W) v2 ~& V 2、生产率提高6 F6 m, m9 g( H% l# a 指标名称:人均新产品毛利增长率
指标定义:计划期内新产品销售收入减去新产品销售成本后的毛利与研发系统员工平均人数之比的增长率。0 N- b0 }6 q9 c6 e& b: s& z 设立目的:反映研发系统人员的平均效率,控制研发系统人员结构和改善研发管理: e. \9 S" l" ~! q 数据收集:人力资源部& C* a# J, ?8 j; j 3、成本控制
: W/ U) a" q7 o% g 指标名称:老产品技术优化及物料成本降低额
指标定义:计划期内,销售的老产品扣除可比采购成本升(降)因素后的物料成本降低额。
" k4 G: Y( S% h' i: \, R 设立目的:促使研发部门不断完善和改进老产品,降低老产品物料成本,提高老产品竞争力。
数据收集:财务部+ l# e: ?$ [1 [6 L/ [ L 指标名称:运行产品故障数下降率
指标定义:计划期内,网上运行产品故障总数的下降率) A* J6 {) X% w- x- e6 T6 @1 f. g; K% n7 ] 设立目的:促使研发系统提高新、老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降低产品维护费用2 f7 Y0 q j" v7 Z8 D 数据收集:市场部
3 O/ n+ w0 c5 e# \: r9 [●营销系统
1、组织增幅
指标名称:销售额增长率( I8 F3 @: O5 |0 }; A0 x* V- P8 A 指标定义:计划期内,分别按订货口径计算和按销售回款口径计算的销售额增长率
. [- @8 a+ _8 n {5 |: P# U 设立目的:作为反映公司整体组织增幅和市场占有率提高的主要指标
数据收集:财务部
指标名称:出口收入占销售收入比率增长率1 E& H1 b& F7 o/ ?) X7 y1 {$ m) `$ @1 E8 n& D/ z6 V6 m 指标定义:计划期内,出口收入占销售收入比率的增长率
' U1 v; b+ z4 N8 i/ L5 _ 设立目的:强调增加出口收入的战略意义,促进出口收入增长( k# Q$ d* U' ^2 F: q0 Y$ X 数据收集:财务部0 b6 B2 R _$ }! A" k' F5 u 2、生产率提高
指标名称:人均销售毛利增长率
% R6 H; Y, g# v 指标定义:计划期内,产品销售收入减去产品销售成本后的毛利与营销系统平均员工人数之比
设立目的:反映营销系统货款回收责任的履行情况和效率,增加公司收入,改善现金流量# t9 T$ w6 h; M7 ~9 H. L* c9 u+ T 数据收集:人力资源部0 C9 o! k/ J$ Z+ b- m/ A; y4 Y 3、成本控制$ A! n, {/ D+ z ^7 ^8 V1 Z; A: a5 i( ^; z0 Z, R( Z 指标名称:销售费用率降低率
指标定义:计划期销售费用支出占销售收入比率的降低率
③ 关键绩效指标的起源和发展
1、关键绩效指标起源于西方国家
最早的起源于英国,在英国实行文官制度初期,文官晋级主要凭资历,于是造成工作不分优劣,所有的人一起晋级加薪的局面,结果是冗员充斥,效率低下。根据这种绩效考核制度,文官实行按年度逐人逐项进行绩效考核的方法,根据考核结果的优劣,实施奖励与升降。关键绩效指标的实行,充分地调动了英国文官的积极性,从而大大提高了政府行政管理的科学性,增强了政府的廉洁与效能。
2、关键绩效指标发展阶段
关键绩效指标主要服务于管理和发展两个方面,目的是增强组织的运行效率、提高员工的职业技能、推动组织的良性发展,最终使组织和员工共同受益。关键绩效指标实施有利于把员工的行为统一到战略目标上来。整个绩效考核体系的有效性还对组织整合人力资源、协调控制员工关系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绩效管理在实践中不断的运用和加以总结,绩效管理在企业管理中越来越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④ 绩效指标来源哪些
绩效考评指标的来源
在进行绩效考评指标体系设计时,首先要绩效考评的指标来源,这是指标设计的前提和基础,一般而言,绩效考评指标的来源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组织战略与经营规划。绩效考评作为一种落实战略的有效手段,其指标体系设计必须坚持战略导向,在充分研究企业的战略规划与年度经营计划的基础上,逐级构建指标体系。
因此,组织战略和经营规划是企业绩效考评指标的首要来源,对绩效指标的设计具有指引作用。如果企业追求质量,那么它的绩效考核就应该引入产品质量指标,以及控制产品质量的过程指标;如果企业追求顾客满意度,就要考核顾客满意指标,以及考核影响顾客满意的过程指标。
清晰的企业战略与明确的年度经营计划是绩效指标设计的前提,企业战略规划的实施,必须通过战略导向绩效指标的设计来实现,而根据企业战略、年度经营计划分解、提炼出来的绩效指标,被称为关键绩效指标。
2.部门职能与岗位职责。通过工作分析明确工作职责,是设计绩效指标的基础性工作。
绩效指标要解决的是工作的哪些方面需要考核,因此,管理者必须依据工作分析的结果,研究、分析被考核者所在部门及岗位的工作’内容、性质及完成工作所具备的条件等。在企业内,部门职责主要包括企业设立本部门的目的、本部门职权以及部门工作对企业战略实施的帮助。
对于那些与企业战略目标、年度经营计划的联系并不是很密切的部门和岗位,比如行政后勤部门、保安员岗位等,其部门与岗位绩效指标可以根据其部门职责与岗位职责来提取。
3.绩效短板与不足。在绩效内容选取时,需要把握一个原则,即“要什么,考什么;缺什么,考什么”,所谓“要什么,考什么”就是要对与实现组织战略和完成岗位职责所需要完成的工作内容进行考核,而“缺什么,考什么”则是要对员工绩效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进行考核,以达到绩效提升和改进的目的。
因此,绩效指标的另一个来源是企业和各部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改进程度,以及被考核者绩效沟通与改进的结果等,这样才能保证指标来源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⑤ 股票中指标是什么意思
指标指衡量目标的单位或方法。股票指标是属于统计学的范畴,依据一定的数理统计方法,运用一些复杂的计算公式,一切以数据来论证股票趋向、买卖等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动量指标、相对强弱指数、随机指数等等。
由于以上的分析往往需要一定的电脑软件的支持,所以对于个人实盘买卖交易的投资者,只作为一般了解。但值得一提的是,技术指标分析是国际外汇市场上的职业外汇交易员非常倚重的汇率分析与预测工具。新兴的电子现货市场也有类似一些指标的运用,电子现货之家中有所介绍。
(5)指标来源扩展阅读
当前,证券市场上的各种技术指标数不胜数。例如,相对强弱指标(RSI)、随机指标(KD)、趋向指标(DMI)、平滑异同平均线(MACD)、能量潮(OBV)、心理线、乖离率等。这些都是很著名的技术指标,在股市应用中长盛不衰。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技术指标还在不断涌现。包括:MACD(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DMI趋向指标(趋向指标)DMA EXPMA(指数平均数)TRIX(三重指数平滑移动平均)TRIX(三重指数平滑移动平均)BRAR CR VR(成交量变异率)OBV(能量潮)
ASI(振动升降指标)EMV(简易波动指标)WVAD(威廉变异离散量)SAR(停损点)CCI(顺势指标)ROC(变动率指标)BOLL(布林线)WR(威廉指标)KDJ(随机指标)RSI(相对强弱指标)MIKE(麦克指标)
⑥ 绩效考核指标的数据来源有哪些啊
根据考核数据信息来源不同,信息可以分为来自业绩记录信息(如工作目标或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的信息)、管理者观察到的信息(如工作绩效优异或低下的突出行为表现)以及来自其他人评价的信息(如客户反馈的积极或消极信息)等,也就是说,主要是考核者记录收集、其他相关部门记录收集、被考核者记录收集、客户或有关机构提供。
在管理实际中,其他相关部门和客户提供的信息都有限,被考核者主要的绩效数据信息还是要靠考核者来提供。很多信息是管理者发现并掌握的,例如工作出现差错等信息,这时管理者应及时将这些信息向相关员工进行通报,这样一方面可以对员工的工作及时进行辅导、纠正,另一方面绩效期末员工也易于接受这些绩效信息。
希望能帮到你。
⑦ 什么是指标
一、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
例如,在工业普查中,所专有工业企业构成总体,工属业企业总数、工业职工总数、工资总额、平均工资、固定资产总值、利润总额等就是指标,它们都从不同的方面反映总体的数量特征。
二、指标的优点如下:
指标说明总体的特征。
指标只反映总体的数量特征,所有指标都要用数字来回答问题,没有用问题回答问题的指标;
指标数值是经过一定的汇总取得的。
作为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一定要讲时间、地点、范围。
⑧ (统计学)指标,标志,变量的定义和关系
一、指标是反映统计总体的数量特征,标志反映的是总体单位的特征。变量是可变的数量标志。
指标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1、数量指标,反映总体总规模或总水平,如人口数,产量,耕地面积。
2、质量指标,反映总体内在质量,如产品合格率,劳动生产率等。
二、标志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
1、品质标志,如人的性别,籍贯等。(只能用文字表示)
2、数量标志,人的年龄,身高,职工工资等。(用数量表示)
关系:
1、指标反映的是总体,标志反映的是单位;
2、表示方法不同(文字还是数字);
3、标志是构成指标的基础,指标是标志的汇总,在一定情况下可以互相转化。
(8)指标来源扩展阅读
指标与标志两者的区别有以下四点:
第一,指标说明总体的特征,而标志则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
第二,指标只反映总体的数量特征,所有指标能用数值来表示,;而标志则既有反映总体单位数量特征的品数量指标,也有反映总体单位的品质特征的品质指标,只有数量标志才用数值表示,品质标志则用属性来表示的。
第三,指标数值是经过一定的汇总取得的,而标志中的数量标志不一定经过汇总,也可直接取得。
第四,标志一般不具备时间、地点等条件,但作为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一定要讲时间、地点、范围。
⑨ 统计指标的数值来源于标志。这句话对吗解释一下,谢谢
对的。统计指标说明统计总体的特征,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总体单位的特征(标志)汇总起来,就可以形成统计总体的特征,也就是能够得到统计指标。所以统计指标的数值来源于标志是正确的。
⑩ 均线指标的理论由来
移动平均线由美国投资专家葛兰威尔(jogepsb ganvle)所创立,由道氏股价分析理论的“三种趋势说”演变而来,将道氏理论具体的加以数字化,从数字的变动中去预测股价未来短期、中期、长期的变动方向,为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移动平均线MA,又称均线,成本线,它代表在一段时间内买入股票的平均成本,反映了股价在一定时期内的强弱和运行趋势。
算术移动平均线,就是将N天的收盘价加和再除以N,得到第N天的算术平均线数值。从其计算方法上看,它有以下几个
均线技术特征:追踪趋势,滞后性,稳定性,助涨助跌性,支撑线和压力线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