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国外汇储备跌破三万亿,有何玄机
以我曾经在省级工业经济管理部门工作的体会,外汇储备的主要作用是应付外贸进口的支付和偿还短期、长期外债的保障。外汇数量够用就好,若太少,则无法应对庞大的进口资金需求,但若太多,则带来负担,剩余的外汇怎么用都不是最佳选择,弊端都不少。目前我们的外汇储备不得已买了许多美债,是因为欧债与日元债的规模都不大,无法满足我们的购买量,加上美元的收益率和风险都好于欧债或日元债。所以,中国外汇储备别说3万亿美元,即使减少一万亿都不存在支付问题。最多是觉得外汇积累的速度怎么下降了。某些没有直接参与过国家宏观经济决策的所谓学者,总拿3万亿外汇说事,这样的观点写写论文或许还可以。
② 外汇储备逼近3万亿 到底多少外汇储备才够用
3万亿一点也不多,你看这段时间咱央妈为了**汇率 以及花了不是储备了,现在都开始卖美国国债了。 外汇市场一天的交易额都差不多有7万亿。国家储备的话,达到一个平衡点就可以了,感谢国家让我们物价没有暴涨
③ 为什么说中国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不够用
外汇贮备超过4万亿美元。长期持有不能抵御通货膨胀,相对购买力相对于30年前下降了很多。
贸易全球化
结算货币可以用本国货币,这样外汇储备就没有意义了。
④ 外汇储备跌破3万亿美元对需要换汇的企业有何影响
外汇储备少了,国家肯定会增加外汇管制的力度,进一步采取措施防止外汇流失。
另一方面来说,人民币相对美元贬值的预期长期存在,就会导致外汇储备减少是一个大的趋势,即使怎么采取措施也是无法改变的。
影响就是换外汇会越来越慢。
⑤ 3万亿的外汇储备是怎样造成的
1.2.1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持续双顺差是高额外汇储备形成的直接原因
(1)经常项目长期出现大量顺差。由于我国劳动力丰富,成本低廉,根据比较优势的原则,我国长期实施外向型的发展战略,大力发展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使我国加工贸易出口大幅增长,导致了经常账户的顺差。
(2)大量吸引外商投资导致了资本项目的长期顺差。随着我国的经济改革不断深化,出台了一系列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对外资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持续大规模的外商直接投资,在加速我国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形成了资本项目的顺差,促进外汇储备的大量增长。
1.2.2强制结售汇制度
由于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为了促进经济发展,需要引进国外资本和先进技术、设备,产生了巨大的外汇需求,但是当时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较小。所以为了满足国家的外汇需求,我国自1994年开始实行强制结售汇制度,除部分国家规定的外汇账户可以保留少量额度的外汇以外,企业和个人不能持有外汇,而必须卖给指定银行,最后,外汇集中于央行,成为国家外汇储备。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际收支持续出现大规模双顺差,造成了我国外汇储备的规模快速增长。
1.2.3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使短期资本大量涌入
近年来,由于我国巨额的外汇储备规模,以及日本、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的压力,国际市场上对人民币汇率逐渐形成了较强的升值预期。2005年7月21日,我国进行了汇率改革,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升值2%,截至2008年12月31日,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对6.8346元人民币,人民币累计升值1.4416元,升值幅度达到17.42%。人民币的大幅升值,更加强化了人们对人民币的升值预期,促使大量投机性资本通过各种途径,如直接投资、证券投资,甚至非法渠道等,进入我国证券、房地产等市场,以期待获取利率和汇率升值的双重收益,这也是我国外汇储备不断增加的重要因素。
⑥ 最近十几年中国的贸易顺差之和都没有3万亿$,但为何中国有3万亿$的外汇储备
路透社发布的外汇储备量外汇储备(Foreign Exchange Reserve),又称为外汇存底,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外汇部分,即一国政府保有的以外币表示的债权 。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持有并可以随时兑换外国货币的资产。狭义而言,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国用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偿还对外债务的外汇积累。广义而言,外汇储备是指以外汇计价的资产,包括现钞、国外银行存款、国外有价证券等。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国际清偿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有重要的影响。
中国外汇储备主要由四部分组成:一是巨额贸易顺差;二是外国直接投资净流入的大幅增加;三是外国贷款的持续增多;四是对人民币升值预期导致的“热钱”流入(估计2008年年初已超过500亿美元,2009年年初超过1000亿美元)。
中国的外汇储备作为国家资产,由中国人民银行下属的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管理,部分实际业务操作由中国银行进行。
1. 币种构成
最近,据中国外汇管理部门人士透露,中国外汇储备中币种结构比重为美元65%,欧元26%,英镑5%,日元3%左右,与全球情况基本一致。
2. 外汇储备结构原因
之所以中国的外汇储备结构以美元资产为主,有以下几方面历史和国际金融理论原因: 1、储备货币发行国的经济活动要以国内经济为主,虽然美国占国际贸易的比例很大,但是与美国庞大的国内生产总值相比仍然比例很低,远远低于日本、德国、瑞士的相应指标,后者三国的主要经济活动是外向型的,其货币价值容易受到国际资本流动的干扰而大幅波动,不利于保值; 2、除美国外,日本、德国、瑞士的央行拒绝其货币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扮演更重要的作用; 3、美元是历史形成的国际支付手段、交易中介、价值储藏手段; 4、国际贸易中三分之二以美元结算; 5、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批发交易绝大多数以美元交易,各国央行的金融操作也是主要采用美元; 6、各大国的外汇储备主要是美元资产; 7、国际银团贷款和国际债券市场的绝大多数交易都是美元或美元债券。
⑦ 中国外汇储备跌破三万亿 背后有何玄机
一、外汇储备中美元以外其它外汇对美元的贬值。虽然美元还是国际最常用的储备货币,但是出于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的原因,一些其他发达国家的货币也经常会被当作储备货币的一部分。假设说中国的外汇储备里面一半是欧元,一半是美元,而某个月份里外汇储备中欧元和美元的绝对金额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因为欧元兑美元在贬值,所以导致了用美元计算的我国外汇储备在该月份的下跌。
二、外汇储备的资产的贬值。央行的外汇储备有着专人运作投资,大多数都用来购买美国国债一类的外国资产。而如果这些外国资产发生了价格下跌的情况,依照各种资产价格计算方法的不同,央行的外汇储备数额也有可能受到影响。
三、外汇储备下降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们常说的资金外流,即企业或者个人将自己手里的人民币资产兑换成美元资产。举个例子,不考虑具体的手续限制,假设某人准备购买一些美国国债,那么他通过国内商业银行用人民币兑换美元,然后用这笔美元买入美国国债。那么这笔兑换的美元走向就是央行卖出美国国债得到美元现金,通过银行兑换给该人,然后该人再用这笔美元现金买入美国国债。这就相当于美国国债从央行转到个人手里。
而这笔兑换中人民币的变化呢,则是该人卖出自己的人民币资产(股票,债券,房产等等),将人民币通过银行兑换给央行,从中国经济体系中消失。如果把这个例子中的某人一样的兑换数量累计放大,那么就会产生人民币资产价格下降,人民币汇率下跌,外汇储备数额下降,国内经济体系中产生“钱紧”的现象。而在这个过程中,外汇储备下降其实只是一个表象,问题的真正核心是导致资金流出的原因以及国内“钱紧”导致的后果。
⑧ 中国的3万亿外汇都是出口积累的吗
中国近4万亿的外汇储备,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改革开放以来的贸易顺差,出口大于进口部分产生的外汇积累,这部分外汇储备相当稳定,是外汇储备的最大组成部分;二是我国长期以来吸引外资流入的境外投资,绝大部分境外投资属于长期投资,在外汇储备中也相当稳定。
因此,我国的外汇储备完全有能力对抗外汇市场动荡,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⑨ 如何看待“中国外汇储备跌破3万亿美元”
这个有什么可以看待的。存在即合理,中国作为一个世界性质的大国,它的国策是根据当前环境制定的最优的投资,那么中国外汇跌破3万亿也是很合理的。
⑩ 外汇储备跌破三万亿,对我们老百姓会产生什么影响
有可能人民币贬值。
1.进口会减少,以进口为主的企业,其利润会下降:因为进口货物时,须先用人民币到银行兑换成美元等外币,然后再从国外购买货物。人民币贬值后,相同的人民币换得的美元更少,所购买到的货物量更小,导致进口成本增加,使进口商品的竞争力降低。所以人民币汇率持续贬值将抑制进口,对进口不利。
2.出口会增加,以出口为主的企业,其利润会增加:人民币贬值后,出口货物所收到的美元,能从银行换回更多的人民币,利润会增加。企业为了竞争的需要,有了更大的降价空间。所以人民币汇率持续贬值的实质是对出口企业进行补贴,帮助这些企业出口,有利于保护低端工业和落后产能,但会增加工业污染、破坏生态环境,不利于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3、增加就业:人民币贬值后,由于进口减少,使国内销售市场的竞争减小,国产货物的销量增加,就业岗位会增加;而由于出口增加,出口企业利润会增加,也会导致就业机会增加。
4、进口成本增加,导致生产、生活消费品物价上涨:人民币汇率贬值,会引起进口商品在国内的价格上涨,推动物价总体水平上升。国家每年需要进口大量的石油、铁矿石、木材、大豆、粮食等生产、生活消费品,这些都是以美元结算的。如果人民币持续贬值,这些消费品的进口价格就会升高,将带动整个产业链的成本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