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外币财务报表折算时实收资本按什么进行折算
外币财务报表折算时实收资本既可以按照收到投资者投资当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也可以按照交易发生时的即期汇率折算,两者是一个意思。
㈡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是怎么算的,它又与汇兑差额又有什么区别呢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的计算方法:
(1)递延处理。
将折算差额列入所有者权益,并单列项目反映。
(2)计入当期损益。
将折算差额计入损益,列入利润表。
(3)将折算差额借方发生额,即折算损失,记入损益;将折算差额贷方发生额,即折算收益,加入递延,记入所有者权益。
与汇兑差额的对比:
1、两者的产生方式不同。外币业务汇兑损益是在交易过程中或在期末采用现行汇率对外币项目进行折算产生的,而外币会计折算差额是在外币会计报表折算中产生的。
2、两者包括的损益不同。
汇兑损益既可能是已实现损益,也可能是未实现损益;外币会计报表折算差额属于未实现损益。
综上所述,外币会计报表折算差额不同于外币业务汇兑损益。
㈢ 外币会计折算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时用什么汇率折算
当企业的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和分支机构的记账本位币不同于企业的记账本位币时,在将企业的境外经营通过合并报表、权益法核算等纳入到企业的财务报表中时,需要将企业境外经营的财务报表折算为以企业记账本位币反映。
实收资本 按 业务发生时的即期汇率确定入账,而不是合同规定的
资本公积 按 业务发生时的即期汇率确定入账。
盈余公积是从净利润中提取的。进行外币报表的折算时,利润表项目按业务发生时的即期汇率或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折算,在实际工作中,多用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折算。因此,盈余公积也应按业务发生时的汇率折算,因为净利润的产生是在一年中不断积累的。
未分配利润 要根据 净利润、派发的现金股利、提取的盈余公积确定。
由于资产负债表不同项目采用的折算汇率不同,在折算过程中会产生差额,在合并资产负债中所有者权益项目下单独作为“外币报表折算差额”项目列示。而每年折算差额的变动则构成其他综合收益,在综合收益表中列示。
外币报表折算差是所有者权益科目未按会计期间的期末汇率折算产生的。
㈣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怎么计算,急求解,谢谢!
还需要资产负债表的原币数才能算
资产负债表中:外币货币性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比如: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付账款)
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仍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不
改变其记账本位币金额。(比如:固定资产,实收资本,资本公积)
损益表中净利润按本期的平均汇率折算成本币数后加入上期末的未分配利润(未分配利润不折算,直接采用上期期末数),这样资产负债表就产生了外币报表折算差额,两期末的差额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体现。自己看一下CAS19再理解一下吧,不难的。
㈤ 我国采用哪种外币报表折算方法
我国会计准则采用的折算方法,具体如下:
1、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和负债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期末汇率)折算,
所有者权益项目除“未分配利润”(特殊:盈余公积)项目外,其他项目采用发生时的即期汇率折算(历史汇率)。(原因:以前有利润及利润分配表,“未分配利润”来源于此,现在为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2、利润表中的收入和费用项目,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或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折算。
3、产生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 所有者权益项目下 的“其他综合收益” 项目列示。
时态法更适合我国国情。因为中国目前仍属资本稀缺国,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国内公司对外投资的规模和数量不会在总资本中占很大比重,并且这些公司的国外子公司的经营活动大都限于销售母公司的产品、汇回货款等活动,相当于母公司在国外的延伸,因此适用时态法。
(5)美元报表折算汇率扩展阅读
目前世界各国现行的外币报表折算方法,主要有四种:现行汇率法、流动与非流动法、货币与非货币法和时态法。
目前流动与非流动法已日趋淘汰,只在少数几个国家运用,而货币与非货币法和时态法虽在概念上有所区别,但在历史成本会计下,两者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报表折算方法的对立就只剩下现行汇率法与时态法之争了。
㈥ 在几种外币会计报表折算方法中,始终用历史汇率进行折算的项目是
1、固定资产
2、存货
原因如下,是否利用历史汇率折算取决于是缶是非货币性项目。这是折算时采用货币性与非货币性项目法时涉及到的历史汇率。
㈦ 外币财务报表折算中未分配利润按什么汇率折
1.未分配利润项目的折算金额=期初金额(历年累计下来的,既有外币金额也有人民币金额,不需要折算)+本年净利润*汇率(这个汇率与利润表中净利润采用的汇率是一致的。
2.由于资产负债表不同项目采用的折算汇率不同,在折算过程中会产生差额,在合并资产负债中所有者权益项目下单独作为“外币报表折算差额”项目列示。而每年折算差额的变动则构成其他综合收益,在综合收益表中列示。
报表折算事项
需要进行外币报表折算的事项主要有:
1、编制跨国公司的合并会计报表的需要
由于编制合并报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母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等的需要,因而合并报表通常应以母公司报表所用货币来表述。
2、母(总公司)公司为了考核、评价国外子公司(分支机构)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情况 ;也需要将国外子公司用外币表述的报表转换为按母公司(总公司)所用货币表述的报表。
3、在国外资本市场有证券上市交易的公司,必须按上市地区的货币对外报告。或有义务向其他国家的投资者和债权人报告财务信息。
如果外币报表折算的目的是为了编制合并报表,则应特别注意两点:
第一,在折算之前,应当统一母公司与国外子公司的会计报表决算日和会计期间,使子公司会计报表决算日和会计期间与母公司的会计报表决算日和会计期间保持一致。
两者不一致时,应当按照母公司本身会计报表决算日和会计期间,对子公司会计报表进行调整,根据调整后的会计报表进行折算,或者要求国外子公司按照母公司的要求编报相同会计期间的会计报表 。
第二,母公司应当尽可能统一母公司与国外子公司所采用的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使国外子公司所采用的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与母公司保持一致。
当国外子公司所采用的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与母公司不一致时,母公司应当按照本身规定的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对子公司的会计报表进行必要的调整,根据调整后的会计报表进行折算。
依据重要性原则,如果国外子公司所采用的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与母公司的要求差异不大,母公司也可直接根据该会计报表进行折算。
㈧ 外币折算中折算方式选择平均汇率如何折算
概述:
折算方式为平均汇率时,月度平均汇率=(月度初汇率+月末汇率)/2
季度平均汇率=(季度初汇率+季度内三个月月末汇率之和)/4
半年度平均汇率=(期初汇率+半年度六个月月末汇率之和)/7
年度平均汇率=(年初汇率+年度十二个月月末汇率之和)/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