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人民币汇率是被高估还是低估了
从六大因素看人民币汇率
摘要: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人民币汇率的走势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中国政府在通过不断评估人民币升值问题的国际影响和国内影响之后,于2005年07月21日开始采取渐进方式允许人民币汇率浮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从单一钉住美元改为钉住一揽子货币、放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随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开始攀升。现在人民币升值成为全球政治和经济搏弈的中心。
关键字:汇率 价格 升值 贬值
正文:自从中国启动汇率改革以来,有关人民币下一步升值多少的猜测便成为热门话题。但是,中国进行人民币汇率改革的目的并非“升值”,而是要建立起由市场力量对汇率进行定价的新“机制”。在10多年来的汇率改革中,人民币汇率始终保持着稳中有升的基本格局,其间虽然也经历了贬值和升值压力的交替影响。上世纪90年代东亚金融危机爆发后的一段时期,人民币遭遇到了贬值的巨大压力,有人认为人民币存在被高估的现象。刚迈人21世纪不久,人民币也出现过短期的贬值压力。过去的几年,人民币汇率面临的是升值的强劲压力,又有人认为人民币存在被低估的现象。其实,人民币存在贬值或升值压力的交替影响,及被认为高估或低估的现象都是在现行人民币汇率安排下所形成的对汇率预期的正常反映。现阶段的人民币汇率正是在不断地经受贬值和升值的交替压力之下维持基本稳定的。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人民币汇率即使有微弱升值,但在参考“一揽子货币”和市场供求等因素的新机制下,人民币不会升值太多。人民币值的大幅升值必然引发经济的剧烈动荡,蒙代尔就曾经警告说,人民币升值会对亚洲经济货币政策一体化产生不利影响,会导致东南亚不稳定,甚至可能会导致东亚地区经济的衰退。而且人民币汇率的波动肯定要受我国国内经济状况、价格水平、国际收支等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对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已经减弱,所以人民币汇率会在基本稳定的前提下略有升值。
一 中国的财政经济状况变化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中国GDP的增长和财政收支的增长是直接助长人民币升值预期的根本原因。但随着宏观调控的力度不断加大,GDP的增长率将会放慢。同时,财政上的增收因素变化和一些减税措施的出台和弥补国有资产损失而增加的财政支出,会影响到财政状况。总体上看,人民币升值压力的财政经济因素仍旧存在,但已经减弱。
二 国际收支状况变化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资本项目下的收支状况,对汇率影响是长期的、而且是双向的。资本收支顺差,短期可能引起本币的升值,但因为顺差是顺差国的负债、逆差国的权益,这种负债的积累必然又会导致本币的贬值。中国国际收支的3个主要构成部分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其中,经常项目在人民币汇率决定中的作用在减弱;资本项目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在逐步加强;外汇储备的作用以调节国际收支为主转向了以干预外汇市场、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为主。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币汇率的升值,我国的对外投资会有所增加,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外资流入,但影响有限。我国国际收支状况仍将推动人民币汇率上行,但力量将有所减缓。
三 价格水平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中国贸易商品的价格水平,基本上可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商品零售价格和工业品出厂价格作为参照,其原因是作为这两个指标的现行统计范围内的绝大部分商品都是可以用作对外贸易的。数据表明:近10年来的这两个指标总体上升是缓慢的,低于同期的美国同类指数的上升幅度。这是构成人民币实际汇率稳中有升的一个基本原因。然而,同期的中国的非贸易商品,例如,住宅、医疗、教育等,即基本上没有进入国际贸易的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水平却以远超过贸易商品价格水平的速率上升,形成了贸易商品价格与非贸易商品价格严重背离的现象。
一国非贸易商品价格水平的上升会引导劳动力成本的提高,最终推动贸易商品价格水平的提升。但在中国,由于富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与出口结构趋同造成的内部竞争,使得这种成本转移推动贸易商品价格水平上升的速度变得比较缓慢。
四 扩张性财政政策淡出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可以刺激经济,增加产出和收入,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本国货币价值变化的影响却有着不同的作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会使本国货币贬值;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却会使本国货币升值。
我国从1998年起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扩大政府支出和发行公债为主要内容。从1998年到2004年,累计发行长期建设国债达9100亿元,每年拉动GDP增长1.5-2个百分点左右。连续几年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所形成的对人民币的升值因素是非常强劲的。进入2005年,我国先前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已经淡出,转向稳健的财政政策。可以认为,影响人民币升值的财政政策因素已转为“中性”。
五 国际因素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现阶段美国经济状况变化是对人民币汇率影响最大的国际经济因素。美国经济状况变化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利率,美联储连续几次提高利率。而人民币利率只调高过一次,幅度为o.27%。人民币升值压力中的美元低利率因素已经消除。二是汇率,美元汇率连续几年的大幅度走低是人民币升值压力突现的重要原因。随着美元汇率的稳定,加上美联储持续加息和市场加息预期的基调,为美元汇率反弹注入了新的动力。可以说,人民币升值压力中的美国经济状况影响因素已经松弛。另一方面,受国际油价攀升和飓风影响,今年美国经济增长比上年有所放慢,但随着美国财政刺激措施逐步奏效以及灾后重建投入的增加,将会刺激美国国内需求回升和就业增加,估计美国经济继续处于平稳增长期。虽然欧元区经济则很难走出低迷,但日本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这些因素也有助于保持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的发展趋势。
六 预期与投资的影响
人们的预期会影响一国货币对外汇价。目前市场对人民币汇率升值的预期较强。但由于目前市场交易者在市场的投资还是比较谨慎的,外汇市场投资计划也比较理性,不会像股票市场那么极端,所以不会出现汇率大幅度升值的可能。
另外,央行对汇率水平的态度也很重要,这个态度可能具体反映到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的管理上来,进而影响人民币的走势。央行报告重申要推进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总之,中国深化经济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经济社会稳定的、持续的、较高速度的发展,只要这一发展态势不变,那么由此形成的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的基本格局也将会延续。所不同的是,未来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将会更完善,而且金融机构和进出口企业已开始适应具有灵活性的汇率机制,并且对今后的业务发展显示了信心。今后,中国将继续按照主动、可控和渐进的原则,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健全面向市场、更加具有弹性的汇率制度,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人民币未来的走势不会大幅度升值。
希望采纳
❷ 人民币汇率不稳定有多可怕
不可怕,根据今日北京时间18:32分更新外汇牌价:1人民币元=0.1453美元,交易时以银行柜台成交价为准,请采纳!
❸ 人民币汇率是否被高估
我认为没有被高估
举个极端的例子, 如果美元和人民币币值变成了1:1 , 以人民币=1美元了, 那就会意味着我们的人民币跟美元一样值钱, 那就是说, 我们的所有的经济水平、人民生活水平都跟美国以及其他发达国家一样了。 很显然, 这个例子不成立。
人民币有自己的定值问题, 它是紧盯美元的, 定值的时候会考虑到很多因素, 97全球经济危机时, 大家都在贬值,唯独人民币不贬值,而且最近10年来在逐步升值, 由原来的8.28升值到了6.10左右, 这是对国际的极大贡献,所以我觉得人民币没有被高估。而且人民币持续升值会给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带来极大的打击。
❹ 我怎么感觉宏观经济学怎么说都行啊 就是说同一个问题你说汇率升也行讲也行
宏观经济学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需要系统的学习。如果没有学过,建议找本宏观经济学教材看看,什么版本无所谓,基础的东西差别不大,个人推荐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关于你说的汇率问题,影响的因素很多,好比一辆马车,各个方向都栓着马,到底怎么走,还得看哪个马力气大。所以说,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从不同得利益角度分析,得到的结论自然不一样,而有些时候,不同的结论背后,往往是不同利益集团的角逐。其实,西方经济学很容易学,只要稍微有点高数基础,完全可以自学入门。
❺ 两道简单的汇率习题,我怎么看不明白,有人帮忙吗。。。
第一题:欧元/美元 0.8515-0.8534 分别表示银行的买入卖出价。
3个月远期汇率 升水:127-103 点(一点表示0.0001) 因为大头在前,表示远期汇率贴水,即贬值。这表示三个月后的即期汇率会下降即美元会贬值。所以需要把报价提高才能避免出口方的损失。
我方的美元报价为:
800×0.8515=US$681.2 也就是说,如果即期付款,我方就能获得681.2$一吨
外方如延期付款,美元贴水,远期汇率实际为:
买入价:0.8534-0.0103=0.8431 这是银行卖出我们买入欧元的价格
卖出价:0.8515-0.0127=0.8388 这是银行买入我们卖出欧元的价格
为了保证三个月后收款,我方能获得681.2$,就需要收取欧元:681.2/0.8388=812.11.
ps:个人觉得答案在用兑换汇率时选错了汇率。
根据汇率1欧元兑换0.8左右的美元,美元比欧元值钱,所以同样的东西用美元标价,价格看上去要比用欧元标价低~
❻ 为什么大家都说国家超发人民币,但是汇率没有崩
超发的货币没有涌入日常必需品消费,所以汇率没有崩,但是涌入了房地产,房价居高不下,刚需的不得不降低消费能力,从而形成一个正比,省的非常省,挥霍的非常挥霍,只要刚需者不节约,汇率就崩了。
❼ 今天的人民币美元汇率,中行的中间价6.33,比卖出价和买入价都低,难以理解有谁可以解答下吗
应该是买入价吧,6.3234。
❽ 人民币汇率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首当其冲的就是进出口市场,进口的成本降低,出口的成本上升,我们会发现,同样的人民币,换算成其他货币变得更多,相同情况下的报价,换算成人民币更少。进口是付出的少,而出口则是收入的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