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疫情下,美元会贬值还是会升值,对国际贸易和各国经济有何影响
贬值是不会的相反会升值,退一万步说就是美国疫情再厉害,除非美国不存在了,要不短期的时间内美元的地位其他货币代替不了,现在汇率破七了,1美元增值1角,1万美元增值就一千刀
⑵ 为什么疫情传遍全世界而不传中国,结合中美两国政党制度
一钱传遍全世界,而不传中国,是因为中国是一党执政,执行力比较高,国家的制度和命令会直接下达到地方,执行力特别高,全国人民同心同德,共同抗议,所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而美国是属于多党执政,议会制,所以总统和议会之间是互相制约,并且他们是合众国,各州之间也各有自己的政治主张,所以很难统一思想,酷爱自由,不愿意戴口罩,所以造成了防控方面效果不好,所以说还是中国比较好啊!在防疫战斗中取得了基本的胜利
⑶ 从政治角度看待疫情期间中美两国采取的措施
今年因为疫情的原因,中美两国在采取控制疫情方面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尤其是在中国,控制疫情相当得力,美国尤其失败。
⑷ 现在疫情期间不能出国旅游还能换汇吗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10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9943元,较上一交易日上调142个基点。这也是时隔逾三个月,人民币中间价首度重回“6时代”,创下近四个月以来新高。
不过,《证券日报》记者近日走访银行网点发现,今年受疫情的影响,出国旅游以及留学受到限制,换汇“刚需”骤减。另外,汇率差幅度逐渐缩小,可获取收益很少。
某国有大行的理财经理表示,目前基本没人来网点换汇。“从客户需求来看,近期少数来兑换美元的客户还是‘刚需’族,比如留学生,或者购汇付款的企业等。而将美元用于投资或资产配置的客户则很少。”
“以前暑期放假来我行兑换美元的人很多,每天几乎都是排长队,今年却一直冷冷清清,现在消费者兑换美元的积极性明显下降。”另一家某股份制银行网点的业务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
《证券日报》记者通过当天的走访,从数家银行网点处获悉,换汇冷清与疫情有一定相关性。“客户换汇要么是投资,要么是消费,但今年受疫情影响境外消费需求锐减。”而且现在很多市民通过手机银行直接换汇,不需要来银行网点,很方便。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最近一段时间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强势回升,主要有两方面原因。首先,中国经济基本面向好,基本面是对人民币汇率的支撑。其次,我国继续扩大深化改革开放。这些都使资本对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更加有信心,同时,今年以来,人民币作为避险资产的特征也更加显现,国际投资者纷纷看好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潜力和前景,资金也开始持续流入,而短期资本的流入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支撑。
在温彬看来,下一阶段,人民币一篮子汇率还是会有小幅的升值,对美元而言,与年初相比有小幅的贬值,人民币对美元总体还是在一个合理均衡的水平,仍然会是双向波动走势。
浙商证券分析师李超认为,进入7月份,我国股市行情重燃,强劲的股市资金流入与人民币汇率形成正向加强。
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尽管近期人民币走势亮眼,但是兑美元还不在低点。有理财经理给记者举例称,去年7月10日,6.8856元人民币即可换1美元,而时隔一年之后,换1美元需要6.9943元人民币。换句话说,按5万美元的额度来计算,相隔一年的时间,换汇成本要高5435元人民币。
“购买外币理财产品要涉及购汇和结汇,承担两次买卖价差成本,另外汇率差的幅度越来越小,靠汇率差盈利的空间很有限。” 上述理财经理表示。
记者在网点咨询购汇相关事宜时,几乎所有与理财经理的对话都会从购汇转至“购基”;“目前换汇还不如选择一款好的人民币理财产品,例如近期众多基金收益表现不错,用理财收益来抵御汇率贬值造成的资产缩水风险。”上述理财经理表示。
⑸ 疫情期间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波动非常小,对我国经济没有任何影响。属于正常波动。
⑹ 今年疫情冲击下中美经济差距详情
【导读】疫情冲击之下,各国经济增长不一。得益于良好的抗疫表现,中国经济表现相对出色,几乎是所有大型经济体中唯一正增长的。美国经济则相对较弱,整体属于负增长。由于两国经济增长一正一负,有观点认为,中国经济会加快追赶和超越美国。
从中美GDP增长历史看,2020年中美GDP增速之差并不特别醒目。从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到2020年这42年间,中国每年经济增速均高于美国。其中又有两个阶段经济增速差尤为明显。第一个阶段是1991年到1995年。在这5年中,中美GDP增速差年均为9.7%。第二个阶段是2006年至2010年。在这5年中,中美GDP增速差年均更是高达10.4%,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缩小与美国经济差距最显著的阶段。在中美经济年度增速差前10的排位中,有8年属于这两个阶段。
根据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中美两国2020年GDP增速分别为1.9%和-4.3%,中国GDP增速超过美国6.2%,这一数字要大大高于2018年的3.78%和2019年的3.82%。由于2020年的增速差,中国GDP将持续地缩小与美国的差距。按照汇率计算,今年中国GDP占美国GDP之比大概率会超过70%。
中美GDP增速差大小,一是看中国GDP本身增速高低。二是取决于美国经济好坏。当然,如果美国经济陷入衰退,中美GDP增速差通常就会显著扩大。这集中体现在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一段时间。
中国经济总量由小到大,逐渐接近美国,是较长时间作用的结果。2020年6.2%的增速差,事实上只能排在中美建交42年的第24位。由于疫情有突发性和偶然性,2021年各国经济有可能回归常态,增速同比大都会上涨明显。同样根据IMF预测,2021年中国GDP为8.2%,美国为3.1%,增速差回落到5.1%。因此,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长时段看,处于疫情阶段的2020年,恐怕不是中国经济追赶美国的关键之年,也非加速之年,但却又是非常扎实的一年,构成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版图中持续扩大份额的重要年份。
中美经济增速差,是两国国内经济发展好坏的正常反映。哪个国家能充分调动经济发展要素,通过不断改革释放经济增长的活力,创造有助于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就必然会取得更好的发展成绩。过于强调疫情对于中美经济增速的不同影响,恐怕是夸大了疫情的历史作用。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经济带来严重的负面冲击,没有国家能够幸免。中国不会从狭隘的中美竞争出发,为新冠疫情所带来中美经济差距的缩小而欢喜。更何况,中国已经明确了从高速度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的经济发展理念调整。如果说中国经济总量未来超越了美国,不是、也不需要因为新冠肺炎疫情,这只是中国过去数十年经济发展成功机制的累积结果而已。
危机之下,中美两国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整体地位反而进一步凸显。从IMF的预测看,今年美国经济增速要远远好于其他主要发达经济体,其在发达经济体中的经济比重将进一步提升。中美两国GDP占全球比重也将超过40%。在这个意义上,中美两国确实肩负着全球经济增长这一特殊而重要的责任。中美两国要超越双边经济竞争,发挥全球经济领导者的作用,通过国内经济稳定和宏观政策协调确保疫情之下的世界经济稳定增长。
疫情对于全球经济的真正塑造,不在于中国经济加速缩小和美国的差距,而在于中美两国作为全球前两大经济体,将进一步扩大与其他经济体的差距。这和2008国际金融危机衍生的全球政治后果相似。
⑺ 对比中美两国应对疫情的不同
中美两国应对疫情的不同主要是在管控方式不同,具体解释如下
面对疫情,中国政府很快就采取了非常严格且有效的管控措施,这不仅使得中国国内的疫情没有大规模蔓延,而且还使得中国的疫情得到了迅速的控制。有外国媒体认为,中国实际上从来没有爆发过全国性的疫情,疫情只在湖北一省范围内有过爆发。
面对疫情,美国政府却一直没有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而是一直在向美国民众撒谎,一直没有采取有效的控制一疫情的措施。这不仅使得美国的疫情数字不断扩大,而且还使得美国的经济遭受重创,普通民众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7)疫情下中美两国汇率扩展阅读
两国的不同特性导致不同应对方式
中美两国应对疫情的方式之所以如此不同,与两国的特性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国之所以可以采取严格的封控措施,甚至不惜牺牲经济来换取疫情的控制,是因为中国政府是立足于人民的,中国所采取的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而其根本立场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是基于这一思想,中国政府决心首先采取严厉的措施控制疫情,保护全体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然后再处理经济问题。
相反,美国政府明确表示过不会采取任何类似以人民为中心的做法。美国政府强调的是经济的正常运行与发展,而特朗普之所以如此强调,则是因为经济的发展能够给他带来更多的选票。而这样的思想势必会导致美国政府采取摇摆不定的抗疫政策,最终使得美国无法有效地控制疫情。
⑻ 此次疫情在中国武汉爆发后扩散至海外,是否会造成人民币汇率下降
会造成人民币汇率的下降,此次疫情使得大大批企业没有办法正常的复工,对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且国家对此也提供了很大的资金援助。
⑼ 疫情背景下,我国应采取什么样的人民币汇率政策
这位朋友你好!其实呢国家。人民币汇率政策已经出台了。所以呢,认真针对货币的流通或者汇率情况。国家是有效的管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