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北外网院作业答案,求高手解答,答案发我邮箱里,[email protected],谢谢~
第1题答案:世界贸易发展到多个国家共同参与的多边贸易后,美元等部分可兑换货币完成了主权货币向“假主权货币”的货币形态异化。这是一个拥有主权货币属性又拥有部分非主权货币属性的变态体,在货币需求理论的配合下取得了掠夺世界的能力。美元的货币强势确立后,又与黄金脱勾,随后在货币的滥发权下建立了美元霸权。在资本汇率市场中取得了通吃能力,获得操控别国货币汇率的能力,取得了直接通过汇率操控吸收别国经济成果和控制别国经济波动的能力,取得了经济奴役世界的手段。现在的目标是中国这个主要新增财富生产体。这场百年罕见的金融危机因美元未能有效吸收它,导致失去实物财富对应的巨量美元兴风作浪而起,吸收它就成了美国一个长时间的目标。也是中国的一个危险。文章主要从逻辑上阐述这一整个过程,从经济基本原理上分析并揭示美元的“假非主权货币”形态是整个百年来世界经济运行紊乱迷团的根源。
其他两题字数限制,无办法再解答哦。
② 汇率机制的汇率机制-人民币汇率变化
人民币汇率与国际外汇市场美元汇率走势脱钩;
人民币对美元有升有贬,稳中有升;
人民币对欧元,日元波幅超过美元,但略有贬值。
到2006年5月31日,人民币较汇改前的8.2765人民币/美元升值了3.2%,较汇改后的8.11升值了1.1%。其中,5月15日中间价破8,达到7.9982。2005年7月21日至2006年5月26日间,美元对主要货币的贸易加权汇率指数从85.2下挫到80.96,说明美元已贬值4.24%,且波动明显。到2006年5月31日,10.3016,人民币较汇改前的9.9914人民币/欧元贬值了3%,较汇改后的10.0141贬值了2.8%。到2006年5月31日,7.1437,人民币较汇改前的7.31330人民币/日元升值了2.4%,较汇改后的7.30590升值了2.3%。到2006年5月31日,1.03364,人民币较汇改前的1.0637人民币/港币升值了2.9%,较汇改后的1.0478升值了1.4%。
③ 根据我国情况,分析我国应采取何种汇率制度
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是本次汇率制度改革的最佳选择,其他中间类型的汇率制度具有的特点决定了他们不能够成为本次汇率改革选取的目标。汇率改革下一步的方向应该是浮动汇率制度。 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分类(1999),各成员国的汇率制度可分为8类(见表1)。本次汇率制度改革前我国实行的是第三类即盯住美元制度,改革后实行的汇率制度同时兼顾了第三类和第七类的特点。 一、 对现行汇率制度的认识 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照一篮子货币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较之于原先的汇率制度,从形式上看有三个方面的变化:一是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二是选取参照一篮子货币调节的方式取代原来单一盯住美元的调整方式;三是选取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取代原来的固化的汇率制度,它既吸收了盯住一篮子货币制度与管理浮动制度的优点,又摈弃了两种汇率制度的缺点,从理论上讲是人民币走向区域货币道路上的最佳选择,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能否如理论设想那样完美,还有待检验。 1. 参照一篮子货币调节方式优于单一盯住方式。 (1)从贸易多元化的角度看,美国虽然是中国的一个重要贸易伙伴,但也仅占1/6,比日本和欧盟都略低一些,中国和亚洲的贸易则占57%。因此,应该参照所有主要贸易国的一篮子货币,而不能只盯住美元。另外,改参照一篮子货币,会鼓励人们减少用美元结算,长期而言有助于人民币成为亚洲地区国际贸易的结算单位与货币。 (2)从降低内生交易费用的角度考虑,中国应选择经济联系紧密的国家的货币作为人民币汇率参照的对象。单一的盯住美元,意味着我国的货币政策在某种程度上受制于美国的货币政策,而且由于中美两国的经济情况和政策倾向有很大的差别,单纯与美元挂钩的汇率制度会对我国的货币政策有效性产生冲击。近年来,我国和欧盟、日本以及美国的贸易额分别占中国总贸易额的比重几乎相当,欧盟和日本的对华投资也不逊于美国。因此,以一篮子货币为参照对象更适应我国的对外经贸往来。 (3)从满足人民币汇率政策出口竞争力的目标看,人民币汇率政策出口竞争力的目标是:稳定出口国际竞争力与进口成本。参照一篮子货币制度的突出优点是稳定人民币的名义贸易加权汇率(如果权数按照贸易比重在各货币之间分配)。如果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家没有严重的通货膨胀差异,参照一篮子货币同时也保障了真实贸易加权汇率的稳定。 2. 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优于原先的固定汇率制度。 (1)从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本身看,它既具有固定汇率制度的某些优点,又能使汇率保持一定的弹性。在管理浮动汇率制度下,一方面,汇率随着外汇市场的供求变化而调整,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另一方面,货币当局可以对汇率进行较多的干预和管理,从而能够保持本国货币汇率的稳定,避免本国货币汇率剧烈波动对国内经济的冲击。 (2)从我国的国情看,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选择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有以下的基本优势:①保证国内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尽管我国的货币政策在刺激或紧缩经济方面的作用一直受到理论界的质疑和实践效果的挑战,但利用货币政策进行前瞻性的微调而平抑经济波动的作用目前在发达国家却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因而恰当的利用货币政策对我国这种以国内市场为主的发展中大国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②调整国际收支的灵活性。这种价格的调整可以减轻国际不利环境对国内经济的影响。③阻止投机冲击。在20世纪90年代,频繁的货币投机冲击对资本开放并实行固定汇率制度的国家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损害,这一教训对我国在未来逐步开放资本市场过程中相当重要。
④ 名词解释:浮动汇率
浮动汇率(floating exchange rate)是固复定汇率的对制称。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而自由涨跌,货币当局不进行干涉的汇率。在浮动汇率下,金平价已失去实际意义,官方汇率也只起某种参考作用。就浮动形式而言,如果政府对汇率波动不加干预,完全听任供求关系决定汇率,称为自由浮动或清洁浮动。但是,各国政府为了维持汇率的稳定,或出于某种政治及经济目的,要使汇率上升或下降,都或多或少地对汇率的波动采取干预措施。这种浮动汇率在国际上通称为管理浮动或肮脏浮动。1973年固定汇率制瓦解后,西方国家普遍实行浮动汇率制度。
⑤ real trade-weighted exchange 具体怎么计算的
real trade-weighted exchange,意思就是实际贸易加权汇率。
实际汇率的测算:
外部实际有效汇率的测算主要涉及各国名义汇率的确定、本国及外国价格指数的选取和各国权重的确定及加权方法。
名义汇率的确定。对发达国家而言,可直接采用官方公布的对他国的名义汇率,而发展中国家由于存在对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管制,可能导致平行外汇市
场以及复汇率的出现,解决办法可以是求官方名义汇率和平行市场名义汇率的加权平均,或者是复汇率的加权平均。
价格指数的选取。鉴于绝对价格水平难以获得,研究者通常的做法是采用价格指数替代,一类是总体价格指数,包括消费者价格指数CPI、GDP缩减指数、产出
价格指数、生产成本指数等,另一类是贸易品部门价格指数,包括制造业部门单位劳动力成本指数、批发价格指数、制造业附加值平减指数、出口单位价值、出口价
格等。研究者通常采用的是CPI、GDP缩减指数、批发价格指数、制造业部门单位劳动力成本指数(ULC)。
权重的确定。权重可以根据出口额计算权重,也可以根据进口额计算权重,还可以根据进出口额计算权重。
贸易加权汇率(Trade-weighted exchange rates) 根据一国各贸易伙伴的相对贸易量,给它的币值进行加权,来评估该国货币是否坚挺的一种方法。举例来讲,如果一国的大部分贸易是与日本进行的,那么该国货币对日元的比值变动,在计算总体汇率价值时,将占有较大的比重。这个总体价值一般用一个指数水平表示,每天都在变化。
⑥ 名词解释人民币汇率
“汇率”亦称“外汇行市”或“汇价”,是一种货币兑换另一种货币的比率,是以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由于世界各国(各地区)货币的名称不同,币值不一,所以一种货币对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货币要规定一个兑换率,即汇率。
⑦ 名词解释:预期汇率冲击
在市场预期稳定的情形下,固定汇率制度不可能是最优的汇率制度,固定汇率制度不具有长期持久性,与冲击的分布和预期没有关系.
预期汇率冲击就是汇率冲击的一种范畴.代表预期性.汇率波动原因
汇率总是起起落落,涨跌不休。影响汇率的因素有很多,但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一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这是影响汇率波动的最基本的因素。
2.国际收支平衡的情况。这是影响汇率的最直接的一个因素。
3.物价水平和通货膨胀水平的差异。
4.利率水平的差异。
5.人们的心理预期。
除此之外,影响汇率波动的因素还包括政府的货币和汇率政策、突发事件、国际投机的冲击、经济数据的公布甚至政府要员的言论等。 这些因素之间也会相互加强或相互抵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