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元却走强半年为什么为什么中国在金融危机后就停止人民币升值。
1.金融危机为什么导致美元走强?金融危机导致人们的避险情绪上升,投资意愿下降,那么资本就要寻找出路,因为美国是世界最稳定的经济体,又是国际贸易的结算货币,所有美元是不会崩溃的,再考虑黄金的价格已经是到了顶端(1970年代,黄金价格是每盎司35美元,现在是每盎司1200美元),所以风险资本就寻找美元作为避风港,这样导致美元需求上升,导致美元走强。
2.人民币为什么停止升值?金融危机导致我国的外贸出口停滞,而出口又是我国经济重要的一辆马车,所以为挽救出口,我国适时地停止了人民币升值,这完全是为出口考虑的。
㈡ 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从金融危机到现在贬值的多少了
2008年4月10日100元人民币兑699.20美元.
2008年11月10日100元人民币兑682.77美元.
㈢ 每次金融危机与美元的关系
国际金融危机因美元长期失控加剧金融市场的风险演变而来的。
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存在几种类型:主要是商业风险、政治风险和外汇风险。
商业风险,事实上是日常商务活动中一般的信用风险。包括偿债能力、违约和拒绝付款。然而,竞争才是最主要的风险,需要持续有效的管理和营销才能在竞争中立足。国际市场的一个独特的风险是金融调节方面的风险。这种风险产生于有关货物质量、合同条款及货款的不兑现方面引起的争执。例如,有一个公司将几百吨脱水土豆运给德国一名批发商,这名德国批发商经过检验认为这些土豆的味道和质地不合标准。对于出口商这方来说可以降低价格,另寻买主或将土豆运回国内,这样一来需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政治风险与战争、革命、货币的不可兑换性、土地征用、驱逐出境、进口许可的限制或取消有关。政治风险是所有商务活动都要考虑的环境因素。防范政治风险的最好办法是通过信息管理系统有效的决策程序。有时政治风险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商家必须心中有数或者放弃某些市场的交易。
汇率不稳定也必然会产生不利影响。但多年来,大多数公司都能采取预防性措施将这种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世界主要货币的浮动汇率制,迫使所有关商家尤为关注汇率的波动,并意识到需要调整金融计划来作补偿。实行浮动汇率制以前,主要货币的贬值并不常见,而且通常可以预测得到的,但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的波动是很常见的。
世界经济总量54万3千亿美元,美国占有13万8千亿美元,占有率近1/4。美国高度市场化的体制下,将金融风险转嫁到全世界而形成国际金融危机。德国一位重要的银行家说,美元是“我们这个时代讨论最多的一种经济现象”。他又补充说:“……美元汇率是当今世界经济中最为重要的结算单位”。因为美元作为一种世界货币,其价值会对众多国家造成影响。许多国家的中央银行拥有数额巨大的美元储备量。世界贸易的一半以上过去以美元来定价,美元汇率的变动总是会使某些人得利而另一些人受损。因此,应该在世界更强有力地监控美元的价值。
美元汇率一直以来都是波动不定、难以预测,是美国政府失控的结果。几年以前,美元大幅度贬值,这使美国人很难购买外国产品和服务。进口商品价格的提高,导致了美国国内同类商品的价格的上涨,而使通货膨胀更加恶化。以美元为结算单位来进行交易的外商及拥有美元储备的国外机构或个人因此而大受影响。在美国用外币借款的人发现,还债时必须付出比借款时更多的钱。因为下跌的美元只能购进较少的外币。金融危机,美国在世界面前丢失了脸面。
如果美元急剧升值,情况正好相反。美国的出口商不能在国外进行销售,因为外国人必须付出更多的货币来换取美元。美国人会去购买相对比较便宜的进口商品,而美国的制造商就会抱怨他们的商品无法同进口商品竞争。失业现象也常归咎于美元“价值过高”。发展中国家、特别是贫穷的国家,如果背负了美元债务,发现要还清债务和利息实在是难上加难。因为他们必须付出更多的本国货币来兑换美元。也就是说,花同样的钱,在不同时期所购买的东西多少是不同的。
固定汇率制在过去不起多大的作用。货币价值取决于市场状况。一个国家的货币兑换率的下降,意味着该国进口过多,没有能力参与世界市场的竞争。这还会导致高度通货膨胀,使商品的价格越来越高,同时使该国负担越来越多的债务,从而使其他国家对于该国能否保持稳定推动了信心。
要解决汇率稳定,不但需要先行解决上述这些问题,如结束浮动汇率制,恢复相对固定汇率制,考虑恢复货币黄金本位制度。
在金融危机纵深发展漫延时期,国际政府需要协同、共克时艰,加强监督和调控货币市场。同时各国设法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优化经济发展模式,国际社会逐步废除美元垄断金融硬通货独大格局,认同推行经济大国多货币结算流通,为扭转金融危机、甚或经济危机作出不懈的奋斗和贡献。
㈣ 美国从2008量化宽松政策实施开始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
美国推QE,主要是应对自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美国在2008年爆发了次债危机,为应对市场的无序波动,刺激经济的复苏,美国分3次祭出了量化宽松政策。量化宽松政策使得美元极度充裕,美元利率极低,大量的廉价美元溢出,流入收益率相对较高的市场,导致美元汇率出现较大下降。人民币在美元推出QE后,承受了升值的压力,部分资金流入中国套取人民币高收益,助推了人民币的升值。
中国作为最大的外资吸收国,吸纳了大量的外资,美元应该是很大的一部分。由于国内对于吸收外资项目有一定的限制,大部分外资属于长期投资,投资项目也属于国家鼓励的行业。对于外资进入房地产等投机项目,资金流入还是有严格的限制的。因此,美国QE后,的确有部分投机热钱流入中国,但总体规模不应夸大,热钱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也不是最主要的因素。对人民币汇率影响最大的是持续的贸易顺差和长期海外直接投资。
假如今天美国推出QE,会导致美元下跌,从而使人民币承受更大的升值压力。同时短期套利资金增加,会适当降低境内人民币市场利率,当由于热钱流动规模增加,资金的短期流动会对金融稳定造成一定的影响。但由于我国还实现外汇管制,汇率波动也收到控制,因此总体影响也不会太大。
对于中国来说,应对美国的QE,为了使得货币政策保持独立性,需要适当放松对汇率的管制,提升汇率波动的容忍度,这样对国内的冲击会相对较小,市场价格不会过度扭曲。
㈤ 金融危机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金融危机对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影响
http://www.dic123.com/pd_4de0f8bd-1357-4eec-a49e-7180026e5114.html
最近的几次国际峰会,一个半公开话题是让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在国内,这个话题讨论得更热烈。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吴晓灵表示,由于缺乏可替代美元的第二种货币,如果美国下调利率,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将面临缩水风险。因此应逐渐让人民币成为国际结算货币,加快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进程。
真正的风险还不在美国下调利率。美国的经济风险已不是货币政策可以解救,1%的利率水平已经限制了下调空间,何况,美国必须考虑美元贬值对其明年发行国债的负面影响。当然,让美元暂时坚挺的考虑很可能在国债发行出去后失效。
http://www.chinatimes.cc/huaxiasl/hxsp/200811/20081122222503.html
㈥ 金融危机对美元汇率走势的影响
未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还是要以国际汇市美元未来的走势为基础,一旦美元反弹走势逆转,人民币也将随之摆脱徘徊不前的盘整,再度恢复升值。
㈦ 为什么在08年金融危机前非美元汇市疯涨
金融危机前,已出现了严重的投机现象,不少美国的资本为了追求高额回报,纷纷流向全球各地尤其是新兴市场,美元被兑换成当地货币谋取暴利。
国际资本在全球外汇市场上卖美元、购买新兴市场货币,所以美元卖得多买得少,供过于求,美元汇率下跌,相应地,其他国家货币汇率由于供不应求出现上涨,所以金融危机前非美元货币/汇市疯长,反映了国际资本到美国以外的市场牟取暴利的现象。
金融危机时,这一现象得到修正。供参考。
㈧ 美国金融危机和美元贬值
1.现在各媒体一直在报道美国金融危机,请教一下各位,是这次金融危机导致美圆贬值了吗还是其他的原因让其贬值?
其实,美元贬值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这次金融危机。美元的贬值是美国解决这次金融危机的办法,美国让中国等国家的币种升值,实际上是让我们为他们的金融危机承担责任(无赖啊)。
2.美圆贬值对我国外汇储备很不利,但请问一下当前形势下贬值对美国会带来什么好处吗?请不要拈贴!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欠中国,日本多少钱 啊,美元贬值,无形中美国债务变少了,还的少了,用于国内建设的就多了。美元贬值,有利于美国出口贸易的增加,这对于美国国内就业,稳定金融市场等问题意义重大。
㈨ 08年金融危机下为什么货币都在贬值 人民币反而升值
总的来说人民币是贬值了,从国内来说物价上涨,说明货币的购买力下降,也就是货币贬值。从国外说中国的货币政策是汇率紧定住美元的汇率,现在美元贬值,那人民币也就跟着贬值,所以说人民币是贬值了。
首先人民币增长对中国是弊大于利的,那么贬值当然是利大于弊。中国国内通货膨胀,贬值就加大了通货膨胀了,对国内经济发展不利,增长也属正常。
其中也不缺少国外政府所逼,认为人民币汇率被低估,声讨人民币升值,升值可以减少一些国际纠纷,还有就是国外希望中国救世(口头上说:中国出口赚足了国外的钱,也要为国外复苏出力),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但是升值会减慢中国的发展速度,各国的遏制之心而已。
㈩ 金融危机对美国汇率的影响
《金融危机使美元汇率得以强劲反弹》
由于世界正在遭受几十年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美元汇率得以强劲反弹。
过去四个月中,由于世界各地的投资者纷纷采取措施规避风险,美元兑众多货币的汇率都收复了两年多来的失地,其今年早些时候的跌幅已被悉数抹去。
自8月初以来,美元兑欧元汇率上涨了23%,兑英镑汇率上涨了34%,兑一些发展中国家货币的升幅甚至更大。
当然,美元汇率尚未完全收复2002年以来的失地。不过,本轮反弹仍然是美元汇率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长期处于弱势的美元已经成了美国人的一个自嘲对象。
风暴中的安全港湾
令许多观察人士感到意外的是,在全球投资者纷纷逃离高风险资产并解除用借入资金(大多为美元)建立的投机性头寸之际,美元成为了主要受益者。在金融危机十分严重之际,投资者开始看重美元这种储备货币的相对安全性,如果可能,他们会买进美国国债。
金融危机波及范围的不断扩大也给美元助了一臂之力。一个清晰的事实迅速呈现在人们面前:美国远非唯一遭遇经济困境和银行业出现问题的国家。
对投资者而言,美元反弹给他们出了一道颇费思量的谜题。一些人认为,鉴于美国经济面临的巨大挑战,美元汇率的回升只是短暂的。但其它人则认为,由于世界许多国家的经济增长都急速放缓,美元的升势明年有可能维持相当一段时间。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货币研究部门全球负责人任永力(Stephen Jen)最近在一份研究报告中预测说,美元本轮的回升进程大约只完成了一半。他说,随着各国政府经济救助计划的全部成本开始清晰显现,美元的回升难度明年下半年将会加大。
目前而言,对出国旅行的美国人来说美元走强是好事一桩。他们此前对美元的海外购买力越来越低已经习以为常了。
但对一些美国企业来说,美元升值却不那么值得欢迎。美元走强意味着,对海外买家来说美国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将会上涨、市场竞争力相应降低。美元升值对美国跨国公司来说也是负面因素,它们的海外收入兑换成的美元将因此而减少,从而压低公司的销售额和利润。
美元升值也有助于打击美国近年来最热门的一个投资趋势:购买外国股票。在过去6年的大部分时间里,美国人将钱投到海外都可以获得一项额外的好处。随着美元汇率的下滑,海外投资收益可兑换成的美元也越来越多,折算成美元的投资回报当然也水涨船高。
投资海外股市蒙受亏损
现在与之相反的趋势正在展现。全球股市纷纷下挫,而美元兑几乎所有货币的汇率都在飙升(兑日圆汇率是个主要例外)。所以对美国投资者来说,不仅外国股市下跌会使他们蒙受损失,而且他们海外投资折算成的美元也在不断减少,从而进一步加大了他们的投资损失。
在某些方面这一负面影响十分明显。以追踪发展中国家股市表现的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新兴市场指数为例,以所追踪国家的本币计算该指数今年下跌了约50%,但如果以美元计算,该指数的跌幅则达到60%左右。
管理着UMB Scout International Fund这只30亿美元基金的墨菲特(James Moffett)说,过去5年美元汇率一直对该基金收益起着推动作用,而今年则转而起到了阻碍作用。
墨菲特还说,投资海外股市的负面汇率影响已接近结束,换言之,美元从现在开始已不大可能继续走强。
有人认为,随着提振美国经济的各项庞大计划逐步落实到位,美元头上的阴云也在日渐聚积。问题倒未必出在美国财政赤字的增加上。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最近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从经济理论和历史记录中都得不出财政刺激计划和货币汇率间有必然联系。
其实观察人士关注的是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的行动,后者已经扩大了其资产负债表的规模,这实际上是在为各种纾困计划“印钱”筹资。
一旦美国经济开始复苏,Fed大量注入的这些资金就有可能引发猖獗的通货膨胀,从而侵蚀美元的价值,对美元汇率产生负面影响。也有人说,Fed在这种情况出现之前就会通过加息或其它手段减少流动性的注入。而Fed目前正在努力避免通货紧缩这种与之截然相反的风险。所谓通货紧缩就是信贷收缩和价格下跌的恶性循环。
投资者还在担心另外一种情况,即外国投资者对美国经济失去信心,开始减少甚至停止购买美国资产。这会导致美元汇率大幅下挫、美国利率大幅上升。
投资机会
当然,这种可能性依然遥远。从某些方面说,目前呈现出的是与上述危机截然相反的一种局面。投资者非但没有对美国国债等美国资产敬而远之,反而纷纷加以投资,这表明他们在当前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况下仍然将美国资产视为投资避风港。
对投资者而言,美元汇率最近的飙升及未来的不明朗前景给他们提供了众多投资选择。有许多基金都在追踪多种其它货币兑美元汇率的动向,比如Rydex Investments旗下的9只上市交易基金。这类产品实际上是靠押注于汇率走向而获利,而这种押注总是极具风险的。
长远来看,美元很有可能走弱,一种可从这一趋势中获利的投资策略就是持有以其它货币计价的股票或债券。如果美元汇率下跌,那么投资这些产品所获得的收益将可兑换成更多美元。
持有以其它货币计价的债券更能直接从美元的贬值中获利,因为投资股票的回报大都来自汇率变动损益以外的其它因素。
参考资料:金融界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