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图是研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1)实验前,发现杠杆右端下沉,此时,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
(1)杠杆重心左移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直至重心移到支点处,使杠杆重力的力臂为零,这样就减小了杠杆的自重对实验的影响;力臂等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力的方向与杠杆垂直,力臂可以从杠杆标尺刻度上直接读出来;
(2)设每一个钩码的重力为G,杠杆每一个小格的长度为L,
杠杆左边力和力臂的乘积:4G×3L=12GL,
使杠杆右边的力和力臂的乘积为12GL即可,
所以杠杆的右边第二格处挂6个钩码;或右边第四格处挂3个钩码;或右边第六格处挂2个钩码.
(3)由表格中数据知,第一组数据力和力臂的乘积都为10N?cm;第二组数据力和力臂的乘积都为20N?cm,第三组数据力和力臂的乘积都为30N?cm,可得杠杆平衡条件为:F1L1=F2L2.
(4)实验中多次测量设计为了寻找杠杆平衡的普遍规律.
故答案为:
(1)左;水平;方便读出力臂;
(2)①杠杆的右边第二格处挂6个钩码;②右边第四格处挂3个钩码;
(3)F1L1=F2L2;
(4)寻找杠杆平衡的普遍规律.
Ⅱ 如图是“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 (1)实验前,发现杠杆左端略高于右端,应将螺母向_________调
(1)左 (2)3 (3)变大;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时,动力臂变小 |
Ⅲ (2012锦州)如图是“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
(1)杠杆右端上翘,说明杠杆重心偏左,因此杠杆重心应右调,方法是将杠杆的平衡螺母向右调.使杠杆在水平平衡,以便于直接从杠杆上读出力臂.
(2)由杠杆平衡的条件F1L1=F2L2可得,
F1×4L=4×0.5N×3L
F1=1.5N,方向竖直向上.
(3)从乙图中可以看出,拉力大小为2N,比F1大;因为B点作用力最长的力臂为OB,当力的方向发生改变时,力臂将减小,因此作用力将增大;
(4)用起子开启瓶盖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它是省力杠杆.
故答案为:(1)右;力臂;(2)竖直向上;1.5;(3)2;力臂减小;(4)开启瓶盖的起子.
Ⅳ 如图是“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右端上
(1)杠杆右端下沉,为了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使杠杆平衡的目的有两个:一是避免杠杆重力对杠杆转动的影响;二是便于测量力臂的长度;
(2)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力F1的方向应竖直向上;
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力F1的方向应竖直向上,由F1L1=F2L2得,2N×(3×0.05m)=F2×(4×0.05m),解得,F2=1.5N;
(3)从乙图中可以看出,此时力F2的大小为3N,F2的力臂为 2cm,F2比F1大;因为B点作用力最长的力臂为OB,当力的方向发生改变时,力臂将减小,因此作用力将增大;
(1)右;力臂;(2)竖直向上;1.5;(3)3;2;该力的力臂变小.
Ⅳ (2010柳州)如图是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1)实验前,发现杠杆右端下沉,此时,应把杠杆两端的
(1)杠杆重心左移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直至重心移到支点处,使杠杆重力的力臂为零,这样就减小了杠杆的自重对实验的影响;力臂等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力的方向与杠杆垂直,力臂可以从杠杆标尺刻度上直接读出来;
(2)①第一次实验中:动力×动力臂=1.0N×0.24m=0.24N?m,阻力×阻力臂=2.0N×0.12m=0.24N?m
∴得出的规律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
②根据得出的规律F1L1=F2L2
∴L2=
F1L1 |
F2 |
1.5N×0.1m |
0.5N |
Ⅵ 如图是“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1)小红在杠杆的A点挂2个钩码(重力都为1N).如图甲,杠杆会
(1)左端力和力臂的乘积=2G×3L=6GL,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为使杠杆平衡,还可以在右端第二个格处挂3个钩码或在第1个格挂6个钩码;
(2)做出从支点O到F2的作用线距离,即为力臂L2,如图所示:
(3)图丙拉力的力臂小于图乙拉力的力臂,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
2G×OA=F1L1
2G×OA=F2L2,其它条件不变,L2<L1,所以F2>F1.
故答案为:(1)在右边第2格挂3个钩码;(2)见上图;(3)F1的力臂大于F2的力臂.
Ⅶ 如图是“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1)实验前,发现杠杆左端略高于右端,应将螺母向______调节,
(1)杠杆平衡的调节和天平调节类似,当杠杆左端略高于右端时,说明杠杆的右端力大而下沉,左端力小而上升.应将螺母向左调节,相当于向左端增加了力,杠杆才能平衡.
(2)由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知,杠杆左端挂两个钩码,其力为2G,力臂为3格.右端力臂为2格,
则力F2=
F1L1 |
L2 |
Ⅷ 如图是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1)实验前,发现杠杆右端下沉,此时,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__
(1)杠杆重心左移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直至重心移到支点处,使杠杆重力的力臂为零,这样就减小了杠杆的自重对实验的影响;力臂等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力的方向与杠杆垂直,力臂可以从杠杆标尺刻度上直接读出来;
(2)①第一次实验中:动力×动力臂=1.0N×0.24m=0.24N?m,阻力×阻力臂=2.0N×0.12m=0.24N?m
则得出的规律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
②根据得出的规律F1L1=F2L2
所以L2=
F1L1 |
F2 |
1.5N×0.1m |
0.5N |
Ⅸ 如图是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1)实验前,若杠杆右端低左端高,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
(1)实验前,若杠杆右端低左端高,可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就减小了杠杆的自重对实验的影响,便于直接读出力臂.
(2)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可得:1.5N×0.1m=0.5N×L2,解得L2=0.3m.
(3)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4)不能得出探究结论;因为一次实验获得的数据有偶然性,不能反映普遍规律.
故答案为:(1)左;水平;便于测量力臂(方便读出力臂);
(2)见下表:
实验次数 | 动力F1/N | 动力臂l1/m | 阻力F2/N | 阻力臂l2/m |
1 | 1.0 | 0.24 | 2.0 | 0.12 |
2 | 1.5 | 0.1 | 0.5 | 0.3 |
Ⅹ 如图是研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1)实验前,发现杠杆右端下沉,此时,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______(选
(1)杠杆重心右移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直至重心移到支点处;由于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可以方便的读出力臂;
(2)设每一个钩码的重力为G,杠杆每一个小格的长度为L,
杠杆左边力和力臂的乘积:4G×3L=12GL,
使杠杆右边的力和力臂的乘积为12GL即可,
所以杠杆的右边第二格处挂6个钩码;或右边第四格处挂3个钩码;或右边第六格处挂2个钩码.
(3)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可得:1.5N×0.1m=0.5N×L2,解得L2=0.3m.
(4)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故答案为:(1)左,水平;(2)在右边第2格处故6个钩码;在右边第4格处故3个钩码;(3)见下表;(4)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实验次数 | 动力F1/N | 动力臂l1/m | 阻力F2/N | 阻力臂l2/m |
1 | 1.0 | 0.24 | 2.0 | 0.12 |
2 | 1.5 | 0.1 | 0.5 | 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