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汇率佣金 > 南非汇率制度

南非汇率制度

发布时间:2021-05-16 13:56:59

Ⅰ 中国,欧洲,美洲的货币政策

20世纪以来,国际上货币政策框架经历了以下演变:30年代以前的金本位,二战后的美元本位,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的货币目标法或者一些小国的汇率目标法,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一些国家采用了通货膨胀目标法,一些国家则采用了不公布明确的政策目标的货币政策框架"本文拟对最具代表性的美英德三个工业化国家的货币政策框架进行比较研究,并试图得出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德国)))货币目标法(MonetaryTargeting)
德国(在加入欧元区之前)是一个典型的实行货币目标法的国家"1974年12月,德意志联邦银行公开宣布货币量增长目标,并且从此一直坚持实行货币目标法"最初,德意志联邦银行以中央银行货币CBM(指非银行机构持有的流通中货币和按不变准备金率计算出的银行对国内负债缴存的最低准备金)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1988年起改为M3"
货币目标法是指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框架"一般地,采用货币目标法的前提有三:(1)货币目标与最终目标(名义收入或通货膨胀)有很强的相关性"这是最重要的一条前提"(2)货币目标必须具有可控性"(3)货币目标必须具有可测性"它的优点主要有:(1)货币当局可以自主地根据国内经济情况对货币政策作出调整,货币政策具有自主性"(2)货币目标易于测量,公众和市场可以迅速了解货币当局的政策意图和政策效果,有助于稳定通胀预期,保持物价稳"但
是货币目标法的使用受货币流通速度稳定性的影响很大,如果货币流通速度不稳定,货币目标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即不稳定,此时即使实现了货币目标也不能保证最终目标的实现"
(二)英国)))通货膨胀目标法(Inflationtargeting)
20世纪70年代以来,英国货币政策框架经历了三次重大调整"1973年英国开始以广义货币供应量(英镑M3)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1986年10月,由于货币供应量与名义收入的相关性下降,货币当局放弃了货币目标,转而关注汇率目标"1990年10月,英国加入欧洲汇率机制(ERM),正式采用汇率目标法"1992年英国遭遇ERM危机,宣布退出ERM,让英镑自由浮动"1992年10月,英国财政大臣宣布采用通胀目标法,货币当局不再设立汇率目标或货币目标"通胀目标法的基本含义是:货币当局确定在未来某段或几段时期内取得并保持较低的!稳定的通货膨胀率,明确宣布实现通货膨胀目标是货币政策唯一的!压倒一切的目标"其实质是反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框架,仍然以物价稳定为最终目标"自1990年3月新西兰第一个宣布实行通胀目标法后,加拿大!以色列!英国!澳大利亚以及墨西哥!智利!捷克!南非!泰国!韩国等发展中国家亦先后宣布采用通胀目标法,通胀目标法成为近十年来西方货币经济学领域最热门的研究课题"通胀目标法的优点主要有:(1)货币政策具有自主性,可以对国内的经济波动作出必要的政策反应"(2)通胀目标法监测包括货币供应量在内的众多的经济金融变量,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对政策效果的影响下降"(3)通胀目标法规定了明确的!压倒一切的通胀目标,具有较高的透明度和可信度,有利于消除货币当局潜在的通货膨胀偏好"(4)明确公布的通胀目标,对货币当局形成了有效的责任约束"
但是,作为一个新体制,通胀目标法的运行尚未经历一个完整经济周期的考验,仍有待于进一步摸索和完善,如通胀目标法不易为货币当局所控制的问题,对于缺乏稳定物价经验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个严重的问题"因此目前对其作出全面的评价为时尚早"
(三)美国)))不明确公布名义目标的货币政策框架
美国于1971年采用货币目标法,将货币供应量M1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1987年放弃M1,改以M2作为中介目标"1993年7月,格林斯潘在美国国会听证时表示,美联储不再将包括M2在内的货币总量作为货币政策目标,因为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紧密联系消失了"自此,美国即实施一种不明确公布名义目标的货币政策"一些学者将其描述为/隐蔽的通货膨胀目标法0,它的通胀目标在3%左右(格里高利#曼昆,2002)"
这一货币政策框架的缺点是:(1)美国现行的货币政策没有明确公布名义目标,公众和市场经常要猜测美联储的意向,从而导致金融市场的波动,公众和市场对未来的预期不确定"(2)这一框架对货币当局没有制定明确的业绩评价标准,难以对美联储进行业绩评价"如货币当局经常碰到时间非一致性问题(timeinconsistency)0,在没有评价标准的前提下,货币当局很可能为短期目标牺牲长期目标"(3)这一框架对货币当局决策者能力的依赖过重,格林斯潘是令人满意的,但下一任会如何呢?这也正是美国一些经济学家提出采用通胀目标法框架的重要原因"

通过对美英德三国货币政策框架的比较研究,我们可以发现:
(一)货币政策框架的选择是由各国特定的政治经济状况和历史条件决定的
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西方各国在货币学派的影响下,纷纷采用货币目标法作为货币政策框架,但到了80年代,由于金融创新的发展!金融管制的放松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加剧,货币供应量与最终目标之间的相关性下降,于是各国又纷纷放弃货币目标法,转而采用其他货币政策框架"在重要的工业化国家中,只有德国中央银行坚持实行货币目标法,这是由其国内的特定状况和历史条件决定的"德意志联邦银行(1995)认为,因为德国近20年来几乎没有出现过持续
破坏M3和CBM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金融创新,因此,他们确信将货币增长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是控制通货膨胀最有效!最持久的方法"英国货币政策框架的选择经由货币目标法!汇率目标法,直至目前采用的通胀目标法,也是英国根据不同历史发展时期的不同政治经济状况作出决定的"美国货币政策框架的转变亦然"
(二)美英德三国现行货币政策框架比较
1.出于对通货膨胀危害的深刻认识,美英德三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均为物价稳定"特别是
德国,自二战后即坚持以物价稳定为货币政策目标"持久的物价稳定目标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英德实现低通胀的重要原因"
2.美英德三国虽实行不同的货币政策框架,采用不同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但有一点相同的
是:中央银行都监测较多的信息变量"如美联储建立了包括货币供应量!汇率预测!产出缺口预测!就业状况或劳动市场!财政指标!收益曲线!资产价格变化!通胀预期等变量在内的指标体系"德意志联邦银行虽然认为货币供应量是最佳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但是/货币政策将决不可能仅仅依赖于单一的货币中介目标变量0(德意志联邦银行,1995)"因为某一具体指标往往仅反映经济和金融市场状况的有关信息的一部分,因此,德意志联邦银行/总是广泛地对货币和总体经济数据进行评价0,以便检验和证实其政策效果"
3.美英德三国的经验表明: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和中央银行的可信度对于中央银行实现物价稳
定目标非常重要,较高的货币政策透明度可以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美联储在每次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的当天宣布利率是否变动以及变动幅度的情况,两周后公布会议纪要以及对某一项措施的投票率等"同时联储主席还经常就货币政策!经济状况等发表演说,表明联储对经济的看法和货币政策取向,阐述可能影响未来政策的风险,从而引导市场对未来短期利率的预期,降低不确定性"再如德国,德意志联邦银行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即在市场中树立了良好的反通胀的信誉"由于其货币政策操作高度的透明度和具有的良好信誉,当德国经济受外部冲击时,德意志联邦银行即使暂时较大幅度偏离其货币目标,采取较为灵活的货币政策,公众和市场也都采取了理解!合作和支持的态度"
4.美英德三国的经验还表明: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有助于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美联储和德
意志银行自不必说,向来以其独立性为人瞩目"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英格兰银行"长期以来,英格兰银行缺乏独立性,货币政策完全由政府决定,英格兰银行只有政策建议权,其主要职责是执行货币政策"1998年,英国议会通过了5英格兰银行法6,规定英格兰银行享有/操作工具独立权(in2strumentindependence)0,即中央银行有权独立选择操作工具以实现政策目标,但没有/目标独立权(goalindependence)0,政策目标仍由政府制定"

我国与美英德三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基础有较大差异,美英德是高度发达的工业化国家,而我
国是处于体制转型期的发展中国家"但是,在开放条件下货币政策框架的选择问题上,我们还是可以借鉴三国的经验,得出一些有益的启示:在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方面,1995年颁布的5中国人民银行法6规定我国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而实质上,我国货币政策面临着来自中央政府的多目标约束:物价稳定!促进就业!确保经济增长!支持国企改革!配合积极财政政策扩大内需!确保外汇储备不减少!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龚方乐!应宜逊,2000;谢平,2000)"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国货币政策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坚持稳定物价的单一目标,逐步弱化直至消除多目标约束"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确定后,货币政策框架的选择实际上归结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我国从1996年开始将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近年来,一些学者认为,M1和M2的增长率较大幅度地偏离预定的调控目标,货币供应量目标不再有效,应该放弃货币供应量目标,建立一个以通货膨胀率为调控目标的货币政策框架"笔者认为,从美英德三国的实践看来,货币政策框架的选择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应当根据本国当前的实际经济金融条件进行调整"根据我国当前的经济金融实际情况,目前实行通胀目标法存在以下一些困难:(1)我国目前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而通胀目标法要求汇率完全自由浮动,因为汇率目标与通胀目标有时会发生矛盾"要实现人民币完全自由兑换尚需时日"(2)采用通胀目标法的前提之一是中央银行对通胀目标有较强的控制能力,能够综合观察多种指标,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充分了解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具有预测通货膨胀的技术和能力"而目前我国的中央银行对通货膨胀尚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3)在中央银行独立性方面,根据5中国人民银行法6的有关规定和从当前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实际进程来看,要实现通胀目标法所要求的中央银行独立性仍很难"(4)在货币政策透明度和中央银行可信度方面,与实行通胀目标法的国家相比,我们有待进一步提高"可见,我国目前过渡到通胀目标法的条件还不具备"我们当前的任务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完善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框架,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由于我国金融创新的速度加快,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确实面临着部分学者所指出的一些问题,如可测性问题!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问题等"我们应该不断修正这一指标,合理界定货币供应量的层次和统计范围,以确保其可测性,增强其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同时,我们应该借鉴美英德三国的做法,监测更多的信息变量,建立相应的经济模型,提高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最终形成一套包括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预期通胀率等指标在内的货币政策监控指标体系"
2.加快利率市场化的步伐"我国仍然是一个以管制利率为主的国家,包括存贷款利率在内的
绝大多数利率由中央银行决定,利率市场化程度不高"而在美英德等国利率则是一种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因此,我国目前应该积极推行利率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利率市场化的步伐,提高央行的间接调控能力"
3.美英德三国对货币政策透明度和中央银行信誉问题的重视程度也值得借鉴"近年来,我国
中央银行在增加货币政策透明度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如定期公布货币供应量目标,编写5货币政策报告6,阐明货币政策执行情况,以月报!季报!年报的形式公布金融数据等"但是我们仍应借鉴这些国家的经验,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如增加货币政策决策过程的透明度,增强中央银行引导公众和市场的权威性,培育理性的市场预期,提升中央银行信誉"当然,从长远来看,我国已经加入WTO,在经济!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的货币政策将面临金融深化和金融创新的发展!国际资本流动特别是短期资本流动的加强!利率和汇率的套利投机等等问题,这些变化在历史上(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西方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造成了较强的冲击,并迫使大部分国家放弃了货币目标法"届时,我国货币政策框架如何选择,是借鉴美国的做法,不明确公布名义目标以进行有益的探索,还是借鉴英国的做法,直接采用通胀目标法,则需要进一步研究"

Ⅱ 汇率制度的消失论

新兴市场国家,即资本市场开放或者是开放程度很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轨国家,应该选择哪种汇率制度,应该从近几年发生的危机中吸取哪些教训,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这一讨论集中在中间制度消失论。其理论的观点是汇率制度无非在两极中——货币局制度或者是货币联盟和只有温和的平滑干预的浮动汇率制中做出选择,唯有这两种极端的汇率制度才是可持续的。处于二者之间的汇率制度,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度,至少对新兴国家是没有信誉的。中间汇率制度都正在消失或者是已经消失。
中间制度消失论认为,在资本高速流动的情况下,政府对汇率的承诺变得越来越脆弱,软钉住的汇率制度是不可持续的。支持中间汇率制度的观点主要有三点。
(1)三难选择。对中间汇率制度的解释最开始是从传统的弗莱明蒙代尔模型出发的。Summers认为,资本自由流动,独立货币政策和固定汇率的“三难选择”问题说明了,一国只能在三个目标中选择两个目标。在资本高速流动成为一个既定前提的情况下,一国只能做出两种选择,独立的货币政策,浮动汇率制;放弃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采纳固定汇率制。所以这决定了政府只能在两极汇率制度中做出选择。但是Frankel指出了,没有任何一种汇率制度会适合所有国家及一个国家的所有时期,制度的选择应该取决于各国具体的特征,他认为,为什么不在两个目标中各放弃一半,一半汇率稳定性,一半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即中间的汇率制度可以存在。更重要的是Frankel认为角点解的假设缺乏理论基础。
(2)银行企业过度累积债务。Eichengreen曾经对角点解的假设给出解释。他认为,在钉住汇率制度下,银行和企业会低估货币下跌或崩溃的风险,因而会过分地持有未冲销的外币债务。当货币贬值时,其本币收入不足以偿还这些债务,因此破产,并对经济带来破坏性的影响。所以他认为在资本高度流动的情况下,只有两种可行的汇率政策,一种是把汇率固定,并锁住它,如阿根廷;另一种更常见的汇率政策就是让其货币浮动,这样银行和企业就会有动机去冲销外汇风险。这种分析是建立在企业和银行非理性的基础上,而且是通过故意地制造不确定性的办法使外汇风险加大。
(3)政策惯性。对中间汇率制度的另一个诠释是:政府执行的政策往往具有惯性,当一国政府在实行钉住汇率并发现问题后,总是出于政治原因等到很长时间才调整汇率,或者是改变汇率制度。政府总是在想,能不能不调整,能不能再坚持一下。待到问题累积而不得不调整时,为时已晚,损失巨大。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转向硬钉住的汇率制度,或者通过公众劝导政府尽早调整汇率。 以上对中间汇率制度的解释缺乏说服力。一些学者开始用可核性检验(Verifiability)来构造中间汇率制度消失论的理论基础。中间汇率制度本质上都是在政府的控制之下,使得汇率在一个或大或小的范围内波动。而角点解假设的货币联盟(如欧盟)的形成是通过极其复杂的政治程序的,货币局制度下的固定汇率制也是通过立法程序定为法律的。同样,放弃他们要经过复杂的政治决策程序,经过各方利益相关者的讨价还价才能做到。所以,角点制度与中间汇率制度相比,政府改变汇率的成本要高得多。而且,规则的透明度显然要高于相机选择。Frankel等人认为,简单的角点解制度比复杂的中间汇率制度更容易核实。比如为了检验政府是否信守简单钉住诺言,市场参与者只需核实昨日的汇率与今日的汇率是否相同;为了检查政府是否实行完全浮动的诺言,只需要检查政府每月的外汇储备的变动是否相同,即,看政府是否动用了外汇储备干预了外汇市场。但对于中间汇率制度这种核实是非常困难的。
易纲、汤弦建立了政府主导时的汇率制度选择模型。模型解的结果表明了,决定汇率制度选择的主要参数与最优货币区标准是大致相符的,此时没有哪一种汇率制度对所有国家以及所有时期都适用。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既为规避汇率风险提供了工具,也使大规模的投机攻击成为可能。在市场主导的新环境下,由于中间汇率制度试图提供免费的汇率风险保险而导致的公众道德风险行为,以及中间汇率制度作为行政部门的相机选择而非立法部门所制定的法律,所导致的公众对政府承诺的信任危机,从而内生地招致投机攻击,并引发公众恐慌,进而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货币危机。通过汇率制度对公众信心的反作用,证明中间汇率制度是不稳定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作为规则的“角点汇率制度”将是唯一的稳定解。这一假说克服了传统的蒙代尔三角对汇率制度选择问题的分析局限,提出了扩展三角的假说。扩展三角假说表明了中间汇率制度是可以存在的。当效率的要求使得世界各国区域资本的完全流动时,汇率制度的发展趋势是向更加灵活或者区域联盟转变,最终的趋势将是角点制度占绝对的优势地位。那时完全浮动将与货币联盟保存,而货币联盟又对外完全浮动。Corden分析了欧洲和亚洲汇率制度选择的教训之后得出结论,新兴市场国家应该实行中间汇率制度,即灵活钉住的汇率制度,这种制度接近于有管理浮动。
Fisher也指出了,1994年以来每一次与国际资本市场有关的较大的危机(1994年的墨西哥,1997年的泰国、印尼和韩国,1998年的俄国和巴西,2000年的阿根廷和土耳其)一定程度上与固定的或者钉住的汇率制度有关。同时,没有实行钉住汇率制度的国家,南非、1998年的以色列、1998年的墨西哥、1998年的土耳其则避免了实行钉住汇率的新兴工业化国家遭受的危机。在反危机国家的决策者强烈警告资本账户开放的国家不要实行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度和其他软钉住汇率制度,要实行两极汇率制度,或者是角点的汇率制度,即选择硬钉住汇率制度或者是浮动汇率制,居于二者之间的汇率制度是不可持续的。Fisher又指出,对于新兴市场国家,钉住汇率制度无法维持长久,除非非常坚硬;可以有范围广泛的弹性汇率制度;可以预期,大部分国家会对汇率的变化做出反应。对这些新兴市场国家,应排除实行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度和在狭窄幅度范围内波动的汇率制度。但对其他资本尚未高度流动的发展中国家,即非新兴市场国家经济体,所有的汇率制度都可供选择。当更多的国家实行硬钉住的汇率制度,包括美元化和货币联盟,未来独立的国家货币会越来越少。剩下的独立货币之间的汇率大多数将是浮动的,只有大国,其货币政策和偶尔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将对名义汇率做出反应,并且有时影响名义汇率。
Fisher坚持,在中期,正如近些年来发生情况一样,由于中间汇率制度的减少,汇率制度更趋向于硬钉住的汇率制度。然而,长期来看,汇率制度的选择将取决于欧元和美元化经济的运行情况,从浮动走向硬钉住将是可能的。

Ⅲ 各国货币符号

人民币:¥

美元:$

欧元:€

巴西雷亚尔:R$

保加利亚列弗符号:лв

英镑:£

新加坡元:S$

日元:J¥

阿根廷比索 :ARS$

越南盾 :₫

¤(gly) 李元(大李天朝国际通用货币,辅币100李分(cent)=1李元,国际通货率为美元的七成)

฿ 泰铢符号

Bs 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和玻利维亚诺的符号

Br 白俄罗斯卢布,白俄罗斯的货币符号

₵ 加纳塞地,加纳的货币符号¢ 分,美元和其他一些货币辅助单位的符号

₡科郎符号(在哥斯达黎加和萨尔瓦多使用)

₫ 越南盾符号

€ 欧元的符号,在欧元区国家,一些小的非欧洲国家,黑山以及科索沃地区使用。

ƒ 阿鲁巴弗罗林,阿鲁巴的货币符号。以前也用作荷兰盾的符号 。

Ft 匈牙利福林

Rs. 印度卢比

₲ 巴拉圭瓜拉尼,巴拉圭的货币符号

₭ 老挝基普,老挝的货币符号

kr 可代表丹麦克朗,挪威克朗,瑞典克朗以及冰岛克朗

£ 镑

₤ 里拉 (可能和镑混淆)

Lm 马耳他里拉,马耳他共和国的货币符号

₥ 文 (表示千分之一元或十分之一分)

₦ 尼日利亚奈拉,尼日利亚的货币符号

₱ 菲律宾比索,菲律宾的货币符号

P 博茨瓦纳普拉,博茨瓦纳的货币符号

Q 危地马拉查尔,危地马拉的货币符号

R 南非兰特,南非的货币符号

Sk 斯洛伐克克朗,斯洛伐克的货币符号

Rp 印尼盾,印度尼西亚的货币符号

৲৳ 卢比符号 (孟加拉地区使用)

R$ 雷亚尔,巴西的货币符号

S/. 秘鲁新索尔$ 元的符号,(在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香港等地使用;各种比索和以前的葡萄牙埃斯库多和佛得角埃斯库多也使用这个符号。该符号有时候也写作两条竖线)

〒 哈萨克斯坦坚戈,哈萨克斯坦的货币符号

₮ 图格里克,蒙古的货币符号

₩ 韩元/朝鲜元的货币符号

¥ 人民币的货币符号

NT 新台币的货币符号

zł 波兰兹罗提,波兰的货币符号

₴ 赫里夫尼亚,乌克兰的货币符号

₪ 以色列新舍克符号

៛ 柬埔寨瑞尔,柬埔寨的货币符号

﷼ 伊朗里亚尔,伊朗货币符号

руб 俄罗斯卢布

€ 欧元货币符号

$ 美元货币符号

Ⅳ 世界上有几种货币

1、人民币 ( 中国 )

2、港元 ( 中国香港 )

3、澳门元 ( 中国澳门 )

4、新台币 ( 中国台湾 )

5、阿富汗尼 ( 阿富汗 )

6、阿联酋迪尔汗 ( 阿联酋 )

7、阿曼里亚尔 ( 阿曼 )

8、阿塞拜疆马纳特 ( 阿塞拜疆 )

9、巴基斯坦卢比 ( 巴基斯坦 )

10、巴林第纳尔 ( 巴林 )

11、不丹努尔特鲁姆 ( 不丹 )

12、印度卢比 ( 不丹 )

13、朝鲜圆 ( 朝鲜 )

14、菲律宾比索 ( 菲律宾 )

15、格鲁吉亚拉里 ( 格鲁吉亚 )

16、哈萨克斯坦坚戈 ( 哈萨克斯坦 )

17、韩圆 ( 韩国 )

18、柬埔寨瑞尔 ( 柬埔寨 )

19、吉尔吉斯斯坦索姆 ( 吉尔吉斯斯坦 )

20、卡塔尔里亚尔 ( 卡塔尔 )

21、科威特第纳尔 ( 科威特 )

22、老挝基普 ( 老挝 )

23、黎巴嫩镑 ( 黎巴嫩 )

24、马尔代夫拉菲亚 ( 马尔代夫 )

25、马来西亚令吉 ( 马来西亚 )

26、孟加拉塔卡 ( 孟加拉国 )

27、蒙古图格里克 ( 蒙古 )

28、缅元 ( 缅甸 )

29、尼泊尔卢比 ( 尼泊尔 )

30、日圆 ( 日本 )

31、沙特里亚尔 ( 沙特阿拉伯 )

32、斯里兰卡卢比 ( 斯里兰卡 )

33、塔吉克斯坦索莫尼 ( 塔吉克斯坦 )

34、泰铢 ( 泰国 )

35、土库曼斯坦马纳特 ( 土库曼斯坦 )

36、乌兹别克斯坦索姆 ( 乌兹别克斯坦 )

37、文莱元 ( 文莱 )

38、新加坡元 ( 新加坡 )

39、叙利亚镑 ( 叙利亚 )

40、亚美尼亚德拉姆 ( 亚美尼亚 )

41、也门里亚尔 ( 也门 )

42、伊拉克第纳尔 ( 伊拉克 )

43、伊朗里亚尔 ( 伊朗 )

44、以色列新谢克尔 ( 以色列 )

45、印度卢比 ( 印度 )

46、印尼盾 ( 印度尼西亚 )

47、约旦第纳尔 ( 约旦 )

48、越南盾 ( 越南 )

49、阿尔巴尼亚列克 ( 阿尔巴尼亚 )

50、爱沙尼亚克朗 ( 爱沙尼亚 )

51、欧元 ( 爱尔兰 )

52、白俄罗斯卢布 ( 白俄罗斯 )

53、冰岛克朗 ( 冰岛 )

54、波黑可兑换马克 ( 波黑 )

55、保加利亚列弗 ( 保加利亚 )

56、波兰兹罗提 ( 波兰 )

57、丹麦克朗 ( 丹麦 )

58、俄罗斯卢布 ( 俄罗斯 )

59、捷克克朗 ( 捷克 )

60、克罗地亚库纳 ( 克罗地亚 )

61、塞尔维亚第纳尔 ( 科索沃 )

62、拉脱维亚拉特 ( 拉脱维亚 )

63、瑞士法郎 ( 列支敦士登 )

64、立陶宛立特 ( 立陶宛 )

65、罗马尼亚列伊 ( 罗马尼亚 )

66、马其顿第纳尔 ( 马其顿 )

67、马耳他里拉 ( 马耳他 )

68、摩尔多瓦列伊 ( 摩尔多瓦 )

69、挪威克朗 ( 挪威 )

70、瑞典克朗 ( 瑞典 )

71、瑞士法郎 ( 瑞士 )

72、塞尔维亚第纳尔 ( 塞尔维亚 )

73、斯洛伐克克朗 ( 斯洛伐克 )

74、新土耳其里拉 ( 土耳其 )

75、乌克兰格里夫纳 ( 乌克兰 )

76、匈牙利福林 ( 匈牙利 )

77、英镑 ( 英国 )

78、直布罗陀镑 ( 直布罗陀 )

79、阿尔及利亚第纳尔 ( 阿尔及利亚 )

80、埃及镑 ( 埃及 )

81、埃塞俄比亚比尔 ( 埃塞俄比亚 )

82、安哥拉宽扎 ( 安哥拉 )

83、西非法郎 ( 贝宁 )

84、博茨瓦纳普拉 ( 博茨瓦纳 )

85、西非法郎 ( 布基纳法索 )

86、布隆迪法郎 ( 布隆迪 )

87、中非法郎 ( 赤道几内亚 )

88、西非法郎 ( 多哥 )

89、厄立特里亚纳克法 ( 厄立特里亚 )

90、佛得角埃斯库多 ( 佛得角 )

91、冈比亚达拉西 ( 冈比亚 )

92、中非法郎 ( 刚果(布) )

93、刚果法郎 ( 刚果(金) )

94、加纳塞地 ( 加纳 )

95、津巴布韦元 ( 津巴布韦 )

96、中非法郎 ( 加蓬 )

97、吉布提法郎 ( 吉布提 )

98、几内亚法郎 ( 几内亚 )

99、西非法郎 ( 几内亚比绍 )

100、中非法郎 ( 喀麦隆 )

101、科摩罗法郎 ( 科摩罗 )

102、西非法郎 ( 科特迪瓦 )

103、肯尼亚先令 ( 肯尼亚 )

104、莱索托洛蒂 ( 莱索托 )

105、南非兰特 ( 莱索托 )

106、利比里亚元 ( 利比里亚 )

107、利比亚第纳尔 ( 利比亚 )

108、卢旺达法郎 ( 卢旺达 )

109、马达加斯加阿里亚里 ( 马达加斯加 )

110、马拉维克瓦查 ( 马拉维 )

111、毛里塔尼亚乌吉亚 ( 毛里塔尼亚 )

112、毛里求斯卢比 ( 毛里求斯 )

113、摩洛哥迪尔汗 ( 摩洛哥 )

114、莫桑比克梅蒂卡尔 ( 莫桑比克 )

115、纳米比亚元 ( 纳米比亚 )

116、南非兰特 ( 南非 )

117、苏丹镑 ( 南苏丹 )

118、尼日利亚奈拉 ( 尼日利亚 )

119、圣赫勒拿镑 ( 圣赫勒拿 )

120、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多布拉 (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

121、塞舌尔卢比 ( 塞舌尔 )

122、塞拉利昂利昂 ( 塞拉利昂 )

123、索马里先令 ( 索马里 )

124、斯威士兰里兰吉尼 ( 斯威士兰 )

125、坦桑尼亚先令 ( 坦桑尼亚 )

126、突尼斯第纳尔 ( 突尼斯 )

127、乌干达先令 ( 乌干达 )

128、赞比亚克瓦查 ( 赞比亚 )

129、中非法郎 ( 中非 )

130、东加勒比元 ( 安圭拉 )

131、巴哈马元 ( 巴哈马 )

132、巴巴多斯元 ( 巴巴多斯 )

133、伯利兹元 ( 伯利兹 )

134、百慕大元 ( 百慕大群岛 )

135、巴拿马巴波亚 ( 巴拿马 )

136、东加勒比元 ( 多米尼克 )

137、多米尼加比索 ( 多米尼加 )

138、哥斯达黎加科朗 ( 哥斯达黎加 )

139、古巴可兑换比索 ( 古巴 )

140、古巴比索 ( 古巴 )

141、东加勒比元 ( 格林纳达 )

142、海地古德 ( 海地 )

143、洪都拉斯伦皮拉 ( 洪都拉斯 )

144、加拿大元 ( 加拿大 )

145、开曼群岛元 ( 开曼群岛 )

146、墨西哥比索 ( 墨西哥 )

147、美元 ( 美国 )

148、东加勒比元 ( 蒙塞拉特 )

149、尼加拉瓜新科多巴 ( 尼加拉瓜 )

150、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元 (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

151、危地马拉格查尔 ( 危地马拉 )

152、牙买加元 ( 牙买加 )

153、阿根廷比索 ( 阿根廷 )

154、阿鲁巴弗罗林 ( 阿鲁巴 )

155、玻利维亚诺 ( 玻利维亚 )

156、巴西雷亚尔 ( 巴西 )

157、巴拉圭瓜拉尼 ( 巴拉圭 )

158、秘鲁索尔 ( 秘鲁 )

159、哥伦比亚比索 ( 哥伦比亚 )

160、圭亚那元 ( 圭亚那 )

170、福克兰群岛镑 ( 福克兰群岛 )

171、苏里南元 ( 苏里南 )

172、委内瑞拉玻利瓦尔 ( 委内瑞拉 )

173、乌拉圭比索 ( 乌拉圭 )

174、智利比索 ( 智利 )

175、澳大利亚元 ( 澳大利亚 )

176、巴布亚新几内亚基那 ( 巴布亚新几内亚 )

177、斐济元 ( 斐济 )

178、太平洋法郎 ( 法属波利尼西亚 )

179、荷属安的列斯盾 ( 荷属安的列斯 )

180、库克群岛元 ( 库克群岛 )

181、新西兰元 ( 纽埃 )

182、萨摩亚塔拉 ( 萨摩亚 )

183、所罗门群岛元 ( 所罗门群岛 )

184、汤加潘加 ( 汤加 )

185、特里斯坦达库尼亚镑 ( 特里斯坦达库尼亚 )

186、图瓦卢元 ( 图瓦卢 )

187、瓦努阿图瓦图 ( 瓦努阿图 )

188、太平洋法郎 ( 瓦利斯及富图纳群岛 )

189、新西兰元 ( 新西兰 )

190、圣赫勒拿镑 ( 阿森松岛 )

Ⅳ 本次举办世界杯南非是赔是挣

也许在普通人眼中,南非世界杯将给南非带来莫大的收益。但事实似乎并非如此,因为姑且不论收益,南非世界杯的成本本就已经很高。据悉,南非世界杯组委会为世界杯投入了高达35亿美元,是历届世界杯之最。而这已经远远超过预期,据说南非不少地方政府已经负债累累。

基于此,目前已经有分析人士认为,南非在此次世界杯的收益将很可能为负数。瑞士联合银行甚至为世界杯专门发表了一份长达32页的报告,其中指出,南非承办世界杯必须承担全部开支,但收益却非常有限。更让南非头疼的还有工人罢工和外国游客锐减。据了解,本届世界杯国外游客预计将不到100万人次。

那最大的收益者是谁?或许是国际足联。作为世界足球的最高管理机构,国际足联通过电视版权等一直保持着稳定的收入。数据显示,在2009年,国际足联的利润达到1.96亿美元左右,并拥有近10亿美元的财政储备。难怪有体育媒体说,国际足联实际上更像“公司董事会”。

有政治人士分析指出,南非世界杯展现的除了足球本身的影响力之外,人们对其更大的期望其实是带动南非乃至整个非洲大陆经济的腾飞,但在全球经济尚未摆脱萧条的大背景下,世界杯能否给南非和非洲带来真正的经济增长还是一个疑问。

FIFA迫使南非政府签订了一项特权协议。FIFA藉此在南非的任何收益和活动都可以免税,且有权不受南非汇率兑换制度的限制。关于这份协议的消息一直被南非政府封锁,直到最近才被英国报纸披露。协议的后果将非常严重:FIFA仅仅在南非的盈利就将达38亿美元(其中电视转播权的收入就有28亿美元),而这笔巨款将自由流出南非。这样一来,即使FIFA没有其他利用该协议的手段,仅此一项就足以让南非政府的国际收支陷入危险境地,最可怕的后果是南非货币兰特在国际市场上的彻底崩溃。

南非看来要走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老路了

Ⅵ 南非为何这么乱还要举办世界杯谁有城市的介绍

车祸、抢劫、枪战、罢工、暴动……世界杯开幕至今,种种负面新闻充斥我们耳际,我们不禁想问:这些都是为什么?为什么南非能获得世界杯举办权?
透过阴影,人们发现这背后,是FIFA这个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体育组织在作祟。贝肯鲍尔就曾批评:“FIFA始终把赚钱作为他们举办世界杯的第一目的。”

南非为本次世界杯投入了约合43亿美元,相当于南非国内生产总值的1.72%,为历届世界杯最高,但他们的收益则有可能为负数。

国际足联却迎来了史上最赚钱的一届世界杯,他们将通过南非世界杯狂揽至少38亿美元。

一个南非人表示:“如果国际足联赚到了钱,南非得到了什么?”也许,只有虚荣心会补偿亏蚀的大洞。

FIFA38亿美元盈利

或使兰特彻底崩溃

FIFA,国际足球联合会,世界上数一数二的体育组织,商业政治文化一体化的庞然大物。南非共和国,官方失业率接近25%,贫富悬殊,基础设施和社会发展极不均衡。

这样的一个组合,从一开始就注定是不平等和独特的,也为国际足联搂钱敞开了大门。

FIFA迫使南非政府签订了一项特权协议。FIFA藉此在南非的任何收益和活动都可以免税,且有权不受南非汇率兑换制度的限制。关于这份协议的消息一直被南非政府封锁,直到最近才被英国报纸披露。协议的后果将非常严重:FIFA仅仅在南非的盈利就将达38亿美元(其中电视转播权的收入就有28亿美元),而这笔巨款将自由流出南非。这样一来,即使FIFA没有其他利用该协议的手段,仅此一项就足以让南非政府的国际收支陷入危险境地,最可怕的后果是南非货币兰特在国际市场上的彻底崩溃。

《经济学人》称,2010年世界杯最大的受益人不是南非而是国际足联。在2006年德国世界杯,国际足联只花费了2.79亿美元,却获得了超过13亿美元的收入。在本届世界杯上,国际足联所要花费的,只是将电视转播费用的14%分给参赛队和俱乐部。

过度开支掏空南非

“面子工程”害死人

为了举办世界杯,南非重新修建了五个场馆,其中包括伊莉莎白港、德班、开普敦三个大城市。约翰内斯堡的足球城体育场内装修也非常铺张,完全超出了南非政府的预期。不少当地媒体质疑,世界杯结束后,这些场地怎么办?有多少官员会妄想立刻申办一届奥运会?

仅仅在球场及附属设施方面,FIFA就掏走了31亿美元。这些球场中,开普敦的绿点球场花费是最昂贵的,这个拥有65000个座位的新球场耗资5.8亿美元。这笔巨款花得有些莫名其妙,当地现有的球场其实只需要加一层座椅就足以符合半决赛赛场的要求。而国际足联的报告是这样说的:“届时会有10亿电视观众,他们不会想看到那么大规模的棚户和贫民窟。”

还有德班,新球场可容纳7万人,造价3.8亿美元。这个球场看起来很不错,人送外号“外星人的手提包”。但来到这个球场之后,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不是球场的漂亮,而是周围地区的贫困落后。现代城市所需要的一切,这里几乎全部缺失,水电、医疗、住房、下水道、学校、交通……当这一切和那恐怖的2.25亿美元预算超支放在一起时,也难怪南非媒体愤愤不平了。

其实在新球场旁边不远,就有一座早已投入使用的可容纳52000人的球场。

特许商品涵盖耳塞

连“2010”都要控制

按照FIFA的体制,目的就是获利。因此,南非人民为世界杯做出的巨大投入,最后可能颗粒无收。球场周围都是特许区域,只有FIFA及其合作伙伴有权销售商品,而这些销售收入没有为南非带来任何好处。

足球城举行的开幕式上,这样的场面就随处可见。销售各种小商品的小贩被警察和工作人员四处驱赶,甚至连专门给外国游客准备的防备“呜呜祖啦”噪音的耳塞也必须是特许商品。更离谱的是,就连为了防范艾滋病的避孕套,FIFA都禁止任何组织在球场附近派发,南非政府因此承诺免费发放的10亿只安全套面临无法全部发放的危险。

FIFA对特许经营权和商标的固执已经到了神经质的地步。南非3家日历生产厂在2010年初就接到国际足联的律师信,信中索要270兰特版权费,宣称对“2010”拥有商标权。南非厂家认为“国际足联未免太霸道”:“请问我们将这些日历改用什么日期能够替换掉2010?”故厂家不得不诉诸法律以求解决,到现在也没了下文。根据FIFA的资料,他们找到了数以千计可能与世界杯有关的词汇,将他们都列入了商标保护的范围。

四年前在德国,这个数字就达到了3200个。去年FIFA为此发出了2519封律师信,不过最后只有一封真正走上了法庭,被告方只不过生产了一款标有2010字样的棒棒糖。FIFA秘书长瓦尔克说:“如果你越权从世界杯获益,我们是可以把你送进监狱的。”

FIFA做得绝,商家也有办法。南非一家航空公司采取了迂回战术,他们的世界杯宣传口号是“那玩意的非官方国内运输商,你知道的”,不过还是被FIFA发现并禁止

Ⅶ R$是什么货币

是巴西货币的符号,巴西雷亚尔。

1993年巴西发行新货币克鲁塞罗雷亚尔,1克鲁塞罗雷亚尔等于1000克鲁塞罗。

历史上巴西的货币名称及面额变化较多,特别是由于近年来沉重的外债负担及恶性通货膨胀,其货币变动更为频繁,是拉美国家货币贬值最大国家之一。

1993年巴西发行新货币克鲁塞罗雷亚尔,但克鲁塞罗雷亚尔只流通了1年半的时间。

1995年7月1日,巴西政府实施财政制度改革,取消旧货币,发行新货币雷亚尔。当时的汇率为1雷亚尔=1美元,最高曾经到过0.83雷亚尔=1美元,但随后最高贬值到3.5雷亚尔=1美元,之后又有所回升。

2011年12月,巴西中央银行开始发行第2版雷亚尔纸币,2011版雷亚尔采用更先进的印刷技术和防伪技术。首批发行的纸币为面值50雷亚尔和100雷亚尔。该版雷亚尔纸币根据不同的币值而采用不同大小的规格,使普通民众更容易区别纸币面值。

(7)南非汇率制度扩展阅读:

币值换算:

1雷亚尔=100分(100 centavos)

1雷亚尔=2750克鲁塞罗雷亚尔(现已停止兑换,克鲁塞罗完全作废,剩下的只有收藏价值。)

原克鲁塞罗的面值与换算:

纸币有:50、100、200、500、1000、5000、10000和50000克鲁塞罗

铸币有:1、2、 5、10、20、50分

1克鲁塞罗=1新克鲁塞罗

本辅市进位制为1克鲁塞罗等于100分(Centavos) 。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巴西雷亚尔

Ⅷ 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包括哪六种货币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经国务院批准,自2005年7月21日起,中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版基础,参考一篮子货权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从原本紧盯美元的汇率制度,改为参考一篮子货币。

2017年1月1日起,按照CFETS货币篮子选样规则,CFETS货币篮子新增11种2016年挂牌人民币对外汇交易币种,CFETS篮子货币数量由13种变为24种,有:美元、欧元、日元、港元、英镑、澳元、纽元、新加坡元、瑞士法郎、加元、马来西亚林吉特、俄罗斯卢布、泰铢、南非兰特、韩元、阿联酋迪拉姆、沙特里亚尔、匈牙利福林、波兰兹罗提、丹麦克朗、瑞典克朗、挪威克朗、土耳其里拉、墨西哥比索。

Ⅸ 美国,巴西,澳大利亚的外汇管制制度

法国

面积为55.16万平方公里(包括科西嘉岛)。是欧洲西部面积最大的国家。
位置:位于欧洲西部,与比利时、卢森堡、瑞士、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安道尔、摩纳哥接壤,西北隔拉芒什海峡与英国相望,濒临北海、英吉利海峡、大西洋和地中海四大海域,地中海上的科西嘉岛是法国最大岛屿。
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向大西洋敞开。东部是阿尔卑斯山地和侏罗山地;中南部为中央高原;西南边境有比利牛斯山脉;中央高原和比利牛斯山地间的西南地区为阿基坦盆地;北部是巴黎盆地;西北部为阿莫里坎丘陵。平原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
山脉:有阿尔卑斯山脉、比利牛斯山脉、汝拉山脉等。法意边境的勃朗峰海拔4810米,为欧洲最高峰。
河流:主要有卢瓦尔河(1010公里)、罗讷河(812公里)、塞纳河(776公里)。地中海上的科西嘉岛是法国最大岛屿。边境线总长度为5695公里,其中海岸线为2700公里,陆地线为2800公里,内河线为195公里。
气候:西部属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南部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中部和东部属大陆性气候。平均降水量从西北往东南由600毫米递增至1000毫米以上,山区达1,500毫米以上。月平均气温:一月西部及南部4-7℃,东部及北部1-3℃;七月北部及西部 16-18℃,南部及东部21-24℃
矿产:铁、煤、铝土储量较丰富,还有铅、锌、铀、钾盐等。林地覆盖率26.4%。
人口: 6062.8万(2000年),包括350万外国侨民,其中140万人来自欧盟各国,边境有阿尔萨斯人、布勒通人、科西嘉人、巴斯克人、佛兰芒人等。通用法语。居民中81.4%的人信奉天主教,6.89%的人信奉伊斯兰教,其他人信新教、犹太教、佛教等其它宗教。
法国经济发达,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主要工业部门有矿业、冶金、汽车制造、造船、机械制造、纺织、化学、电器、动力、日常消费品、食品加工和建筑业等。核能、石油化工、海洋开发、航空和宇航等新兴工业部门近年来发展较快,在工业产值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核电设备能力、石油和石油加工技术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航空和宇航工业仅次于美国和独联体,居世界第三位。钢铁工业、纺织业占世界第六位。但工业中占主导地位的仍是传统的工业部门,其中钢铁、汽车、建筑为三大支柱。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有逐步减少的趋势。第三产业在法国经济中所占比重逐年上升。其中电信、信息、旅游服务和交通运输部门业务量增幅较大,服务业从业人员约占总劳动力的70%。
法国商业较为发达,创收最多的是食品销售,在种类繁多的商店中,超级市场和连锁店最具活力,几乎占全部商业活动的一半。法国铁矿蕴藏量约为70亿吨,但品位低、开采成本高,所需的铁矿石大部分依赖进口。煤储量约为210亿吨(其中褐煤100亿吨),有开采价值的约为14.7亿吨。铝土矿储量约9000万吨。有色金属储量很少,几乎全部依赖进口。石油储量只有3000多万吨。天然气储量2500亿立方米,所需石油的99%、天然气的75%依赖进口。水力资源约为1000万千瓦,核能,水力资源和地热的开发利用比较充分。森林面积约1500万公顷,占欧盟森林总面积的25%,人均拥有绿化面积0.28公顷,森林覆盖率为26.7%。农业很发达,农牧结合,综合发展。主产小麦、大麦、玉米、甜菜、马铃薯、烟草、葡萄、苹果、蔬菜和花卉。葡萄酒产量居世界首位。有乳、肉用畜牧业和禽蛋业。法国是欧盟最大的农业生产国,也是世界主要农副产品出口国。
随着法国人口城市化,农村人口不断减少,法共有土地面积5500万公顷,其中61%为农业用地、27%为林业用地、12%为非农业用地。农业用地的96%为家庭所有。农业的传统地区结构为:中北部地区是谷物、油料、蔬菜、甜菜的主产区,西部和山区为饲料作物主产区,地中海沿岸和西南部地区为多年生作物(葡萄、水果)的主产区。机械化是法提高农业生产率的主要手段,法已基本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农业食品加工业是法外贸出口获取顺差的支柱产业之一。欧洲前100家农业食品工业集团有24家在法国,世界前100家农业食品工业集团有7家在法国,法国的农副产品出口居世界第一,占世界市场的11%。
法国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国,首都巴黎、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的风景区及阿尔卑斯山区都是旅游胜地,此外还有一些历史名城、卢瓦尔河畔的古堡群、布列塔尼和诺曼底的渔村、科西嘉岛等。法国一些著名的博物馆收藏着世界文化的宝贵遗产。
法国也是世界贸易大国,其对外贸易有两个特点:一是进口大于出口,造成贸易逆差,进口商品主要有能源和工业原料等,出口商品主要有机械、汽车、化工产品、钢铁、农产品、食品、服装、化妆品和军火等;另一是非产品化的技术出口增长较快,纯技术出口在整个出口贸易中的地位日益显要。
法国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税收,税收高于美、日等国,其中主要来自增值税,其它还有所得税、公司税、社会福利税等。欧洲经济共同体成员国。重要海港有马赛、勒阿弗尔、敦刻尔克、南特、圣纳泽尔

英国
地理环境
概况:由大不列颠岛上的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以及爱尔兰岛东北部的北爱尔兰共同组成的岛国,还包括一些英国海外领地。英国本土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的不列颠群岛 ,被北海、英吉利海峡、凯尔特海、爱尔兰海和大西洋包围。24.36万平方公里(包括内陆水域),英格兰地区13. 04万平方公里,苏格兰7. 88万平方公里,威尔士2. 08万平方公里,北爱尔兰1. 36万平方公里。位于欧洲西部的岛国。由大不列颠岛(包括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爱尔兰岛东北部和一些小岛组成。隔北海、多佛尔海峡、英吉利海峡与欧洲大陆相望。它的陆界与爱尔兰共和国接壤。海岸线总长11450公里。全境分为四部分:英格兰东南部平原、中西部山区、苏格兰山区、北爱尔兰高原和山区。
河流:塞文河(354公里)和泰晤士河(346公里)。北爱尔兰的讷湖(396平方公里)面积居全国之首。
气候:属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终年温和湿润。通常最高气温不超过32℃,最低气温不低于-10℃,平均气温1月4~7℃,7月13~17℃。多雨雾,秋冬尤甚。年平均降水量约1000毫米。北部和西部山区的年降水量超过2000毫米,中部和东部则少于800毫米。每年二月至三月最为干燥,十月至来年一月最为湿润。全国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时差:经过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本初子午线的所在时区为零时区。比北京时间晚8小时
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国家经济
英国是世界经济强国之一,其国内生产总值在西方国家中居前列。英国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有所下降;服务业和能源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大,其中商业、金融业和保险业发展较快。 2002年,英经济规模居世界第四,是世界第二大海外投资国。私有企业是英国经济的主体,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以上。服务业是衡量现代国家发达程度的标准之一。英国的服务业从业人口占其就业总人口的77.5%,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3%以上。英是欧盟中能源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也是世界主要生产石油和天然气的国家。主要能源有煤、石油、天然气、核能和水力等。铁矿储量为27亿吨、煤的可采储量达46亿吨、石油储量为70亿吨、天然气储量达12260-38000亿立方米。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满足本国2600万电、气用户的国家。 2001年总发电量达3.32亿千瓦时,其中核电站供应0.90亿千瓦时。英国采煤业完全私有化。森林覆盖面积279万公顷,占英本土面积约11.5%:其中英格兰约8.7%,苏格兰约16.9%,威尔士约14.1%,北爱约6.1%。主要工业有:采矿、冶金、机械、电子仪器、汽车、食品、饮料、烟草、轻纺、造纸、印刷、出版、建筑等。此外,英航空、电子、化工等工业比较先进,海底石油开采、信息工程、卫星通讯、微电子等新兴技术近年有较大发展。英国重视对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开发。英非能源资源不丰富,主要工业原料依赖进口。英开发核能有几十年的历史,目前供发电的核电站有14座。2001年制造业约占国内生产总值17.5%,从业人员逾370万,占总就业人口14. 5%。主要农牧渔业有畜牧业、粮食业、园艺、渔业。服务业包括金融保险业、零售业、旅游业和商业服务(提供法律及咨询服务等),近年来发展迅速。旅游业是英最重要的经济部门之一。年产值700多亿英镑,旅游收入占世界旅游收入的5%左右。与以风光旅游为主的国家不同,英国的王室文化和博物馆文化是旅游业的最大看点。主要旅游点有伦敦、爱丁堡、加的夫、布赖顿、格林威治、斯特拉福、牛津、剑桥等。英国是世界第四大贸易国,贸易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5%以上,商品和劳务出口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5%。英主要出口机械、汽车、航空设备、电器和电子产品、化工产品和石油,主要进口原材料和食品。英国还是世界第六大海外投资国和第六大对外援助国。伦敦是世界最大的国际外汇市场和国际保险中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

货币:英镑(Pound)
工业:航空航天、电子、石化、核能、汽车、纺织、冶金、机械、造船等
农业:大麦、小麦、燕麦、甜菜、马铃薯等
矿产:煤、铁、石油、天然气等

澳大利亚
地理与气候
澳大利亚在地理上有两个世界之最:她是世界上最小的陆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面积770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六,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和巴西,约相当于五分之四个中国。它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海岸线长达37000公里。

澳大利亚的地形很有特色。西部和中部有崎岖的多石地带、浩瀚的沙漠和葱郁的平顶山峦,东部有连绵的高原,在靠海处是狭窄的海滩缓坡,缓斜向西,渐成平原。沿海地区到处是宽阔的沙滩和葱翠的草木,那里的地形千姿百态:在悉尼市西面有蓝山山脉的悬崖峭壁,在布里斯本北面有葛拉思豪斯山脉高大、优美而历经侵蚀的火山颈,而在阿德雷德市西面的南海岸则是一片平坦的原野。

墨累河和达令河是澳大利亚最长的两条河流。这两个河流系统形成墨累-达令盆地,面积约100多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大陆总面积的14%。艾尔湖是靠近大陆中心一个极大的盐湖,面积超过9000平方公里,但经常长期呈干涸状态。

澳大利亚的大部分国土,约70%,属于干旱或半干旱地带,中部大部分地区不适合居住。澳大利亚有11个大沙漠,它们约占整个大陆面积的20%。由于降雨量很小,大陆三分之一以上的面积实际上被沙漠覆盖。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平坦、最干燥的大陆,中部洼地及西部高原均为气候干燥的沙漠, 能作畜牧及耕种的土地只有26万平方公里。沿海地带,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带,适于居住与耕种。这里丘陵起伏,水源丰富,土地肥沃。除南海岸外,整个沿海地带形成一条环绕大陆的“绿带”,正是这条“绿带”养育了这个国家。然而,澳大利亚内陆贫瘠干旱地带却蕴藏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澳大利亚铁矿储量占世界第二位,各种矿产为澳大利亚带来大量的财富。

澳大利亚的平均年降雨量为465毫米,每年雨量的变化幅度很大,分布很不均匀。最干旱的地区是艾尔湖流域盆地,平均年降雨量不足125毫米。最湿润的地方是东北热带地区和塔斯曼尼亚州西南地带。澳大利亚的沿海水量充足、土地肥沃,大部分人都居住在沿海一带。澳大利亚人各地的气候很不相同。大陆北部地区是湿润的热带气候,东部中央地区和西部沿海有温暖而不太炎热的气候,而大陆南海岸和塔斯曼尼亚州则较凉爽。整体而言,澳大利亚各地都有温暖的夏季和不太冷的冬季。在澳大利亚有记录以来,温度最高的地方是东北部内陆的克隆卡里,1889年克隆卡里的气温曾高达摄氏53度;而最寒冷的地方是夏洛特隘口,1994年,科西阿科斯山附近的雪野中气温最低纪录为摄氏零下23度。

澳大利亚气候比欧洲或美洲温和,尤其是北部,气候与东南亚及太平洋地区相近。在昆士兰州、北领地及西澳大利亚州,一月份(仲夏)的温度白天平均为摄氏二十九度,夜间为摄氏二十度;而七月份(隆冬)的平均气温分别约为摄氏二十二度及摄氏十度。新南威尔士州、维多利亚州、塔斯曼尼亚州及南澳大利亚州一月份的白天平均气温约摄氏二十六度,夜间为摄氏十六度,而七月份则分别为摄氏十五度及摄氏七度。

交通运输
澳大利亚交通十分便捷,飞机、火车和汽车是旅游主要的交通工具。

机场:澳大利亚主要的国际机场分布在悉尼、墨尔本、布里斯班、柏斯、荷伯特、阿德莱德、凯恩斯和达尔文。

航空:中国的北京、广州、上海和香港都有航班飞往澳大利亚的布里斯班、墨尔本和悉尼。开辟这些航线的航空公司有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中国南方航空公司、中国东方航空公司、澳大利亚昆达士航空公司(Qantas Airways)和香港的国泰航空公司。抵达澳大利亚后,可乘坐澳大利亚的国内航机到各主要的旅游目的地。

火车:火车连接着各主要城市。连接各州首府的长途火车为设施先进的空调车,大都设有卧铺车厢和餐车。购买火车套票作长途旅行不仅价格合理而且可以灵活使用。主要的火车套票有澳大利亚铁路套票(Austrailpass)和澳大利亚铁路纵横游套票(Austrail Flexipass)。

汽车:有发达的公路网。各州首府间有高速公路相通,绝大多数的高速公路是免费的。

经济概况
澳大利亚是一个后起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全球排名第14,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排名中列第11。澳农牧业发达,自然资源丰富,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和“坐在矿车上的国家”之称,澳大利亚长期靠出口农产品和矿产资源赚取大量收入,盛产羊、牛、小麦和蔗糖,同时也是世界重要的矿产资源生产国和出口国。农牧业、采矿业为澳传统产业。澳大利亚的高科技产业近几年有较快发展,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有所提高。自1970年代以来,澳经济经历了重大结构性调整,旅游业和服务业迅速发展,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逐渐增加,目前已达到70%左右。

近年来澳经济持续增长,2005年经济增长率为3.2%,从1997年至今的十年内,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为3.6%。经济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国民储蓄率偏低,澳大利亚在1980年代初期受国际外部环境影响,曾经历经济衰退,1992年的失业率曾高达12%,经过政府和国民的不懈努力,过去十多年澳大利亚的经济持续好转,政府财政扭亏为盈,随着政府出现财政盈余,澳大利亚自2001年开始每年逐步降低个人所得税,失业率下降到二十年来的最低水平。

澳大利亚主要的经济数据如下:

国内生产总值: 7117亿美元(2005年度)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4757美元(2005年度)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3.2% (2005年度)
失业率:4.2% (2007年10月)
货币汇率:1澳元=0.88美元 (2008年1月)

【工业】澳大利亚的工业以矿业、制造业和建筑业为主。2004/2005财年矿业产值340.42亿澳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1%。制造业产值883.24亿澳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6%。建筑业产值537.12亿澳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5%。

【农牧业】澳大利亚农牧业很发达,农牧业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是世界上最大的羊毛和牛肉出口国。2004/2005年度,农牧业产值达231 .68亿澳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8%;农牧业用地4.4亿公顷,占全国土地面积的57%。2004年农牧业就业人数34.6万人。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油籽、棉花、蔗糖和水果。

【服务业】服务业是澳大力亚经济最重要和发展最快的部门,2004/2005年度,服务业产值5954.46亿澳元,占澳国内生产总值的65.3%,就业人数699万人,占全部就业人数的74%。服务业中产值最高的行业是房地产及商务服务业、金融保险业,分别占服务业总产值的10.3%和8%。1997-1998年度至2002-2003年度的5年间,服务业实际增长22%,其中房地产及商务服务业增速最快,分别比5年前实际增长31%,年均增长率为6%。其次是通讯服务业,实际增长29%,年均增长率为6%。增长最慢的行业是教育,实际增长9%。

【对外贸易】澳大利亚对国际贸易依赖较大。2004/2005财年澳外贸总额3501.5亿澳元,约占GDP的42%,同比增长12.7%。贸易逆差为255亿澳元,同比减少14亿澳元。其中出口额1623.08亿澳元,进口额1878.42亿澳元。出口总额中,商品出口约占76%,服务贸易出口占约24%。澳大力亚与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关系。2004/2005年度,澳主要贸易伙伴依次为日本、中国、美国、韩国、新西兰、新加坡、英国、德国、中国台湾地区和泰国。

【自然资源】
澳大利亚的矿产资源、石油和天然气都很丰富,矿产资源至少有70余种。其中,铅、镍、银、钽、铀、锌的已探明经济储量居世界首位。澳是世界上最大的铝土、氧化铝、钻石、铅、钽生产国,黄金、铁矿石、煤、锂、锰矿石、镍、银、铀、锌等的产量也居世界前列。同时,澳还是世界上最大的烟煤、铝土、铅、钻石、锌及精矿出口国,第二大氧化铝、铁矿石、铀矿出口国,第三大铝和黄金出口国。已探明的有经济开采价值的矿产蕴藏量:铝矾土约31亿吨,铁矿砂153亿吨,烟煤5110亿吨,褐煤4110亿吨,铅1720万吨,镍900万吨,银40600吨,钽18000吨,锌3400万吨,铀61万吨,黄金4404吨。澳原油储量2400亿公升,天然气储量13600亿立方米,液化石油气储量1740亿公升。森林覆盖面积占国土的20%,天然森林面积约1.55亿公顷(三分之二为桉树),用材林面积122万公顷。澳渔业资源丰富,捕鱼区面积比国土面积还多16%,是世界上第三大捕鱼区,有3000多种海水和淡水鱼以及3000多种甲壳及软体类水产品,其中已进行商业性捕捞的约600种。澳最主要的水产品有对虾、龙虾、鲍鱼、金枪鱼、扇贝、蚝、牡蛎等。

【旅游业】旅游业是澳大力亚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2002/2003年度,旅游业产值达320亿澳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4.2%。近10年来,海外游客来澳人数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仍只占澳旅游业产值的约四分之一,国内游客仍是旅游业的主导。2003年度,澳接待海外游客474.59万人次,收入167亿澳元,约占澳出口收入的11%。澳旅游资源丰富,著名的旅游城市和景点有悉尼、墨尔本、布里斯班、阿德雷德、珀斯、大堡礁、黄金海岸和达尔文等。

【驰名特产】澳大利亚特产包括澳宝(Opal, 澳大利亚特产宝石)、羊皮、牛皮、绵羊油、葡萄酒(红酒和白酒)、动物玩具、原住民艺术作品、艺术画作等。澳大利亚的商店一般都接受国际主要的信用卡。

巴西

自然地理:851.42万平方公里(资料来源《巴西四月年鉴》),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位于南美洲东南部。北邻法属圭亚那、苏里南、圭亚那、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西邻秘鲁、玻利维亚、南接巴拉圭、阿根廷和乌拉圭,东濒大西洋。海岸线长7400多公里,领海宽度12海里,领海外专属经济区188海里。国土80%位于热带地区,最南端属亚热带气候。北部亚马孙平原属赤道气候,年平均气温27-29℃。中部高原属热带草原气候,分旱、雨季。南部地区平均气温16-19℃。

经济: 巴西经济实力居拉美首位。1992年巴西国内生产总值4305亿美元。1994年7月1日废除原货币名称克鲁赛罗雷亚尔(废除时1美元兑2750克鲁赛罗雷亚尔),同时命名新货币名称为雷亚尔(1美元兑1雷亚尔)。1995年2月3日汇率1美元兑0.8394雷亚尔。
巴西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铁矿砂储量650亿吨,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第二位。铀矿、铝矾土、锰矿储量居世界第三位。此外还有较丰富的铬矿、镍矿和黄金矿。煤矿储量230亿吨,但品位低。石油储量约36亿桶,另有相当于15亿桶石油的油页岩,天然气储量1330亿立方米。水力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为52.2%。工业居拉美之首。70年代建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汽车、造船、石油、水泥、化工、冶金、电力、纺织、建筑等。核电、通讯、电子、飞机制造、军工等已跨入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
咖啡、蔗糖、柑橘生产居世界第一位,可可、大豆为第二位,玉米居第三。粮食基本自给,但需进口一小部分小麦。畜牧业发达。
主要旅游点有里约热内卢、圣保罗、萨尔瓦多的教堂和古老建筑、巴西利亚、伊瓜苏瀑布、伊泰普水电站、马瑙斯自由港、黑金城、巴拉那石林等。
巴西公路运输占全国运输总量的70%,铁路占17%,水路不足10%。公路总长150万千米,铁路总长3.03万千米。主要港口有维多利亚、桑多斯、里约热内卢等。全国有3家航空公司。
主要贸易对象为美国、欧共体、日本、中东及拉美邻国。主要进口石油、化工原料、光学仪器、小麦等。出口钢材、交通运输设备、铁矿砂、纸浆、皮鞋、咖啡、糖、大豆、橙汁等

南非

自然地理
南非位于非洲大陆最南端,东、西、南三面濒临印度洋和大西洋,纬度自22至35,经度从17至33。海岸线3,000公里。位于开普敦东南1,920公里处大西洋上的爱德华王子岛及马里昂岛亦为南非领土。北与纳米比亚、博茨瓦纳、津巴布韦、莫桑比克和斯威士兰接壤,另有“国中之国”莱索托。南非地处两大洋间的航运要冲,其西南端的好望角 Cape of Good Hope航线历来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通道之一,有“西方海上生命线”之称。国土面积约122万平方公里。全境大部分为海拔600米以上高原。德拉肯斯山脉绵亘东南,卡斯金峰高达3660米,为全国最高点;西北部为沙漠,是卡拉哈里盆地的一部分;北部、中部和西南部为高原;沿海是窄狭平原。奥兰治河和林波波河为两大主要河流。大部分地区属热带草原气候,东部沿海为热带季风气候,南部沿海为地中海气候。全境气候分为春夏秋冬4季。12月-2月为夏季,最高气温可达32—38℃;6-8月是冬季,最低气温为—10至—12℃。全年降水量由东部的1000毫米逐渐减少到西部的60毫米,平均450毫米。首都比勒陀利亚年平均气温17℃。

经济:南非属于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非22%,对外贸易占全非24%,是非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自然资源丰富,是世界五大矿产国之一。金融、法律体系比较完善,通讯、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良好。矿业、制造业和农业是经济三大支柱,深矿开采等技术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但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水平、地区分布不平衡,二元制经济特征明显。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初期,受国际经济制裁经济出现衰退。新南非政府制定了 "重建与发展计划"(RDP),强调提高黑人社会、经济地位。1996年推出"增长、就业、再分配"(GEAR)的宏观经济政策,旨在通过国有部门私有化、削减财政赤字、增加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促进出口、放松外汇管制、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等措施实现经济增长,增加就业,逐步改变分配不合理的情况。姆贝基政府执行严谨的财政和货币政策,逐步推动国有资产重组和私有化进程,推进劳动力市场和贸易领域的结构调整,适时增加社会服务投入。新南非经济总体保持低速增长。2002年,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南非经济增势强劲,农业、制造业、旅游业增长较快,外贸盈余增加,本币汇率较强反弹。但失业率居高不下、收入分配严重不均等问题依然存在,增强黑人经济实力是南非面临的长期问题。

阅读全文

与南非汇率制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美国期货指数杠杆率 浏览:801
报一淘设置多少佣金 浏览:553
广东贵金属交易是期货吗 浏览:40
贵金属延期保证金账户明细 浏览:697
期货连续涨跌停 浏览:209
境外汇款到国内 浏览:62
短期理财性基金 浏览:648
第五套人民价格表 浏览:353
大步集团掌握重工 浏览:84
房地产企业通过信托的融资比例较低 浏览:17
外汇交叉盘跟只哦按有什么区别 浏览:688
融资许可证哪里办 浏览:362
银行金融机构录音录像资料保留 浏览:676
高杠杆买房下跌 浏览:11
理财基金里面取钱要多久到账 浏览:491
分散材料价格走势 浏览:350
日元6月份汇率是多少 浏览:851
稀有贵金属胩 浏览:40
南京中国平安金融公司 浏览:863
股票疯狂时刻 浏览: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