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杠杆原理是什么
初中物理学中把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
② 杠杆原理怎么用物理学理论解释
物理学中把在力的作用下可以围绕固定点转动的坚硬物体叫做杠杆。
五要素: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和支点
1、支点:杠杆的固定点,通常用O表示。
2、动力:驱使杠杆转动的力,用F1表示。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F2表示。
4、动力臂: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叫动力臂,用L1表示。
5、阻力臂: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叫阻力臂,用L2表示。
杠杆原理亦称“杠杆平衡条件”。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的大小跟它们的力臂成反比。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数式表示为F1·
l1=F2·l2。式中,F1表示动力,l1表示动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从上式可看出,欲使杠杆达到平衡,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
③ 杠杆原理是哪一个发现的
你好,科学界的定义是最早由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发现,但是,在我国历史上也早有关于杠杆的记载,战国时代的墨家曾经总结过这方面的规律,在么?镜中就有两条专门记载杠杆原理的,这两条对杠杆的平衡说的很全面,里面有等臂的有不等臂的,也有改变两端重量,他飘动的也有改变,两臂长度,使他飘动的这样的记载,在世界物理学史上也是非常有价值的,而且墨子的发现比阿基米德早了约200年
④ 杠杆原理
杠杆原理亦称“杠杆平衡条件”。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的大小跟它们的力臂成反比。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数式表示为F1• L1=F2•L2。式中,F表示动力,L1表示动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从上式可看出,欲使杠杆达到平衡,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
在使用杠杆时,为了省力,就应该用动力臂比阻力臂长的杠杆;如欲省距离,就应该用动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杆。因此使用杠杆可以省力,也可以省距离。但是,要想省力,就必须多移动距离;要想少移动距离,就必须多费些力。要想又省力而又少移动距离,是不可能实现的。正是从这些公理出发,在“重心”理论的基础上,阿基米德发现了杠杆原理,即“二重物平衡时,它们离支点的距离与重量成反比。
杠杆的支点不一定要在中间,满足下列三个点的系统,基本上就是杠杆:支点、施力点、受力点。
其中公式这样写:支点到受力点距离(力矩) * 受力 = 支点到施力点距离(力臂) * 施力,这样就是一个杠杆。
杠杆也有省力杠杆跟费力的杠杆,两者皆有但是功能表现不同。例如有一种用脚踩的打气机,或是用手压的榨汁机,就是省力杠杆 (力臂 > 力矩);但是我们要压下较大的距离,受力端只有较小的动作。另外有一种费力的杠杆。例如路边的吊车,钓东西的钩子在整个杆的尖端,尾端是支点、中间是油压机 (力矩 > 力臂),这就是费力的杠杆,但费力换来的就是中间的施力点只要动小距离,尖端的挂勾就会移动相当大的距离。
两种杠杆都有用处,只是要用的地方要去评估是要省力或是省下动作范围。另外有种东西叫做轮轴,也可以当作是一种杠杆的应用,不过表现尚可能有时要加上转动的计算。
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有这样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假如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把地球挪动!"这句话不仅是催人奋进的警句,更是有着严格的科学根据的。
⑤ 物理学上的开关属于什么杠杆
属于是省力杠杆。支点就是那个固定点,动力作用在杠杆的另一端,阻力是杠杠的自重。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则省力。
⑥ 物理化学杠杆原理
物理学史集中地体现了人类探索和逐步认识世界的现象,结构,特性,规律和本质的历程.随着科学的发展,我们更要重视物理学。因此小编准备了这篇初二物理知识点归纳:杠杆原理公式的理解,欢迎阅读。
在使用杠杆时,为了省力,就应该用动力臂比阻力臂长的杠杆;如果想要省距离,就应该用动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杆。因此使用杠杆可以省力,也可以省距离。但是,要想省力,就必须多移动距离;要想少移动距离,就必须多费些力。要想又省力而又少移动距离,是不可能实现的。正是从这些公理出发,在重心理论的基础上,阿基米德发现了杠杆原理,即二重物平衡时,它们离支点的距离与重量成反比。
杠杆的支点不一定要在中间,满足下列三个点的系统,基本上就是杠杆:支点、施力点、受力点。
其中公式这样写: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这样就是一个杠杆。
杠杆也有省力杠杆跟费力的杠杆,两者皆有但是功能表现不同。例如有一种用脚踩的打气机,或是用手压的榨汁机,就是省力杠杆 (力臂 力距);但是我们要压下较大的距离,受力端只有较小的动作。另外有一种费力的杠杆。例如路边的吊车,钓东西的钩子在整个杆的尖端,尾端是支点、中间是油压机 (力矩 力臂),这就是费力的杠杆,但费力换来的就是中间的施力点只要动小距离,尖端的挂勾就会移动相当大的距离。
两种杠杆都有用处,只是要用的地方要去评估是要省力或是省下动作范围。另外有种东西叫做轮轴,也可以当作是一种杠杆的应用,不过表现尚可能有时要加上转动的计算。
省力杠杆
L1L2,F1
费力杠杆
L1
等臂杠杆
L1=L2,F1=F2,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又不多移动距离,如天平、定滑轮等。
没有任何一种杠杆既省距离又省力
⑦ 杠杆原理的物理学基本原理是什么
杠杆原理的物理学基本原理是[物理学】--[力学]--【静力学】---【物体的平衡】---【带固定转动轴的物体的平衡】
力矩平衡:一个物体如果处于平衡状态,那么,它受到的外力的合力为0.外力的力矩的总和为0、(力矩的代数和为0.
顺时针的力矩(为负)之和等于逆时针(为正)之和)
⑧ 杠杆原理的物理学基本原理是什么
杠杆原理的物理学基本原理是[物理学】--[力学]--【静力学】---【物体的平衡】---【带固定转动轴的物体的平衡】
力矩平衡:一个物体如果处于平衡状态,那么,它受到的外力的合力为0.外力的力矩的总和为0、(力矩的代数和为0. 顺时针的力矩(为负)之和等于逆时针(为正)之和)
⑨ 贡杆原理是物理现象还是数学现象
杠杆原理
?杠杆原理是理由物理
力距
的规律,属于物理现象,使用数学描述
⑩ 什么是杠杆原理
杠杆又分称费力杠杆、省力杠杆和等臂杠杆,杠杆原理也称为“杠杆平衡专条件”。要使杠属杆平衡,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矩(力与力臂的乘积)大小必须相等。
即: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数式表示为F1· L1=F2·L2。式中,F1表示动力,L1表示动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从上式可看出,要使杠杆达到平衡,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阻力就是动力的几倍。
(10)杠杆原理属于物理学哪个分支扩展阅读:
杠杆定理:
1、在无重量的杆的两端离支点相等的距离处挂上相等的重量,它们将平衡。
2、在无重量的杆的两端离支点相等的距离处挂上不相等的重量,重的一端将下倾。
3、在无重量的杆的两端离支点不相等距离处挂上相等重量,距离远的一端将下倾。
4、一个重物的作用可以用几个均匀分布的重物的作用来代替,只要重心的位置保持不变。相反,几个均匀分布的重物可以用一个悬挂在它们的重心处的重物来代替。
5、相似图形的重心以相似的方式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