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汇率佣金 > 国民经济去杠杆

国民经济去杠杆

发布时间:2021-05-18 17:20:30

Ⅰ 去杠杆下半场,利率怎么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加强了对利率手段的运用,通过调整利率水平与结构,改革利率管理体制,使利率逐渐成为一个重要杠杆。1993年5月和7月,中国人民银行针对当时经济过热、市场物价上涨幅度持续攀高,两次提高了存、贷款利率,1995年1月和7月又两次提高了贷款利率,这些调整有效控制了通货膨胀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1996年5月和8月,1997年10月和1998年3月,针对我国宏观经济调控已取得显著成效,市场物价明显回落的情况,央行又适时四次下调存、贷款利率,在保护存款人利益的基础上,对减轻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利息负担,促进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对个人生活而言,如果你银行的存款+利息 小于市场实际购买力,就说明通货膨胀较严重(物价涨幅比较大比如07年的食品价格 猪肉等)政府就需要调整银行利率,抑制物价过快上涨。而08年底遭遇国际金融危机市场低迷 ,失业率上升,企业开工不足,市场购买力下降,居民收入减少,政府就需要减低利率,扩大贷款规模,刺激经济复苏。也就是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Ⅱ 是努力去杠杆还是在默默加杠杆

凤凰财经讯 在2014年已经较高债务的基础上,2015年的中国经济继续加杠杆,而今年依然继续提高。
近日,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警示:目前我国金融杠杆率不断提高,去年已经超过警戒线,并且至今还在继续提高,这蕴藏着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危险,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也指出,目前我国货币增长继续放大,不但不能去杠杆,还要迅速提高杠杆率。王小鲁担忧称,在此情况下,未来我们离金融危机将不远。
那么我国政府、居民和企业的杠杆情况分别如何呢?今日华泰证券[1.04% 资金 研报]在华尔街见闻发布最新研究结果,对这一情况进行了分析。
中央、地方政府:已接近国际警戒线,仍持续加杠杆
统计显示,截至2015年底,全国政府债务约为388250亿元,占GDP比重为57.37%,国际警戒线为60%,可见我国政府部门杠杆率已然偏高,但低于发达国家。然而,从政府此前表态可以预见,为“稳增长”今后一段时期政府部门仍将处于加杠杆进程。
有许多学者反映,政府部门的“钱”应该花在“正地方”,财政支出应该是帮助经济结构升级、转型的支出。市场预计我国今年一季度的社会融资规模会超过5.5万亿元,而其中居民部门加杠杆基数相对较小,所以5.5万亿元的社会融资,绝大部分还是进入了传统的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广发证券[1.37% 资金 研报]首席经济学家刘煜辉表示其经过调研发现,“地方政府拿这个钱,在现有的政策激励下也没什么人干活,大部分又买入了银行的理财产品,这是中国目前的金融空转的状态。”
居民部门:加杠杆进程,但远低于发达国家
华泰证券报告显示,我国居民部门负债率与发达国家相比明显低,与新兴经济体相比则略高。负债率低与我国的高储蓄率有着必然的联系,此外,居民部门的债务构成单一,只有贷款,其中住房抵押贷款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15年楼市回暖,购房需求集中释放,人们纷纷前去申请公积金贷款买房。近日数据显示,北京、上海、深圳、南京、苏州、合肥、福州等多城市公积金贷款额度吃紧,公积金账户几乎出现“被贷空”的现象。今年房地产持续高温,这一现象恐怕会加剧。
企业部门:去杠杆进程,未来几年仍将持续
报告数据显示,上市公司企业资产负债率变化较为平稳,呈稳中有降格局,工业企业则呈一个明显的下降趋势。产能过剩行业以及部分传统行业去杠杆效果明显。而房地产、部分服务业、新兴产业等行业在不断加杠杆,尤其是房地产行业“加杠杆”明显。此外,大中型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明显偏高,地方企业高于中央企业。
华泰证券预期,企业部门去杠杆趋势在未来几年仍将持续。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企业部门处于加杠杆进程,但是我国企业部门的杠杆率较高。数据显示,我国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无论与发达国家还是新兴经济体相比,均居于首位,高出发达国家平均值80个百分点,高出新兴经济体国家平均值66个百分点。由于经济下行、企业盈利能力恶化,我国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近5年内增加了42个百分点。
对此,央行行长周小川多次强调,我国当前金融体系以间接融资为主,特别是商业银行主导,这个金融格局直接造成了我国总体杠杆率偏高的事实。未来我们将通过股权投资,减少企业对于借贷杠杆的依赖性。
我国2016年的五大经济政策任务中,去杠杆位列其首,但是,真的会“去”吗?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表示,核心问题在于去杠杆和保持适当增长速度存在着矛盾。在经济增速下行趋势未得到扭转的背景下,保持适当增长速度会成为政府的首选。虽然去杠杆关乎经济长远健康发展,但在短期内就会被牺牲。危机持续过程中设定去杠杆的任务,核心的意义在于提醒全社会不能迷失方向,不能过度依赖需求方调控,需要供给侧合理安排去杠杆的路线图。李扬认为,降低杠杆率的唯一出路只能是在控制债务增长速度的同时保持中高速的经济增长。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表示,在一定意义上我们似乎陷入了一个高杠杆陷阱,因为我们很难接受短期调整的成本,不但宏观层面去杠杆的可能性很低,微观层面的资产重组也很难推进,金融体系转型更是无法一步到位。黄益平建议,短期内不宜在宏观层面过度强调去杠杆,以政府、居民和民企加杠杆配合国企去杠杆。
楼市去库存应加杠杆还是去杠杆?
关于楼市去库存应该是加杠杆还是减杠杆的问题,在两会期间就被讨论得沸沸扬扬。重庆市长黄奇帆认为,目前房地产领域用加杠杆的办法去库存,风险很大,容易引发金融危机,美国次贷危机就是先例。而央行行长副行长潘功胜的态度则是,目前中国房地产的杠杆率并不高。
此前,经济学家李迅雷撰文称,同时做到去库存、去产能和去杠杆理论上是可以实现的,但是现实中概率很小。目前看到的,至少在房地产领域,还是为了去库存而加杠杆,但加杠杆的结果,却是一二线城市房价的大涨,三线及以下城市的去库存的效果尚不明显。这是由于市场的自发资源配置之下资金的虹吸效应造成的——资金一致流向那些更具有保值投资前景的一线城市楼市。这种情况不仅会带来对实体产业的抽血,也为三四线城市的去库存难题更添一重难度。
现在的货币政策究竟是稳健的还是宽松的?
最后,华泰证券表示,当前“去杠杆”更需要一个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事实上,我们今年也这么做了,从此前央行降准、逆回购“天天见”,SLF(7天期常备借贷便利操作)“月月见”可见一斑。
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引用数据称,去年的GDP增长率是6.9%,但是名义增长率只有6.4%,相比起来,M2增长率是13.3%,“比GDP增长高了7个百分点。这种情况下,货币政策实际上已经是宽松的了。”
“今年1月份,贷款投放增长2.5万亿,同比多增了1万多亿,按这个速度,我们的货币增长还要继续放大,不但不能去杠杆,还要迅速提高杠杆率。”王小鲁担忧称,“这种情况下,未来我们离金融危机还远吗?”
海通证券[0.06% 资金 研报]副总经理兼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称,09年至今,中国的M2规模不仅超越美国,而且接近于美国的两倍。有人说,这是中国版的QE,但美国的三次QE,前提是出清,即企业、金融机构和个人都去杠杆了。然后再慢慢加杠杆。中国目前则是在杠杆的基础上加杠杆,在泡沫的条件下创造泡沫, 在债务的基础上增加债务。这就很难实现去杠杆和化解泡沫的目标。如果说,宽松的环境有助于改革的顺利推进,但过度宽松的环境则往往会乐不思蜀。
说到底,我们都明白,提高经济生产率、推动供给侧改革和结构性改革,才是去杠杆最具活力的方式。

Ⅲ 国内生产总值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今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2018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发布。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邢志宏披露,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987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8%。

邢志宏指出,一季度国民经济实现良好开局,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987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8904亿元,同比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77451亿元,增长6.3%;第三产业增加值112428亿元,增长7.5%。

邢志宏从十一个方面介绍了2018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3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6%,比上月小幅回落0.2个百分点,但仍高于上年均值。铁路运输业、航空运输业、邮政快递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软件信息技术服务、货币金融服务、资本市场服务、保险业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55.0%及以上的较高景气区间。从市场预期看,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0.1%,连续10个月高于60.0%。

四、民间投资增速加快

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00763亿元,同比增长7.5%,增速比1-2月份回落0.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1.7个百分点。其中,民间投资62386亿元,增长8.9%,比1-2月份加快0.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加快1.2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2900亿元,增长24.2%;第二产业投资35813亿元,增长2.0%,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3.8%;第三产业投资62050亿元,增长10.0%,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3.0%。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7.9%,增速比全部投资快0.4个百分点。从环比看,3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月增长0.57%。

五、商品房待售面积继续减少

一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21291亿元,同比增长10.4%,增速比1-2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加快1.3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增长13.3%。房屋新开工面积3461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9.7%,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增长12.2%。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30088万平方米,增长3.6%,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2.5%。全国商品房销售额25597亿元,增长10.4%,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11.4%。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380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0.5%。3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57329万平方米,比上月末减少1138万平方米。一季度,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36770亿元,同比增长3.1%。

六、市场销售持续活跃

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0275亿元,同比增长9.8%,增速比1-2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0.2个百分点。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77096亿元,增长9.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3179亿元,增长10.7%。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9711亿元,增长10.3%;商品零售80564亿元,增长9.8%。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增长较快,限额以上单位化妆品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同比分别增长16.1%和11.4%,分别比上年同期加快6.2和3.4个百分点。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1%,比1-2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73%。

一季度,全国网上零售额19318亿元,同比增长35.4%,比上年同期加快3.3个百分点。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4567亿元,增长34.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6.1%,同比提高3.7个百分点;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4751亿元,增长38.7%。

七、贸易顺差大幅收窄

一季度,货物进出口总额67516亿元,同比增长9.4%。其中,出口35389亿元,增长7.4%;进口32127亿元,增长11.7%。进出口相抵,顺差3262亿元,比上年同期收窄21.8%。贸易方式结构进一步优化,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13.2%,占进出口总额的58.3%,比上年同期提高2.0个百分点。机电产品仍为出口主力,机电产品出口增长9.5%,占出口总额的59.4%。对前三大贸易伙伴进出口保持增长,我国对欧盟、美国和东盟进出口分别增长8.2%、6.3%和13.7%;与部分“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出口增势较好,对俄罗斯、波兰和哈萨克斯坦等国进出口分别增长20.5%、16.6%和16.2%。3月份,进出口总额22453亿元,同比下降2.5%。其中,出口11078亿元,下降9.8%;进口11375亿元,增长5.9%。

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27145亿元,同比增长7.6%。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0016亿元,增长4.0%。

八、市场物价涨势温和

一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1%,涨幅比1-2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扩大0.7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2.2%,农村上涨2.0%。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上涨1.9%,衣着上涨1.2%,居住上涨2.4%,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1.6%,交通和通信上涨0.7%,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2.2%,医疗保健上涨6.0%,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1.4%。在食品烟酒价格中,粮食价格上涨1.1%,猪肉价格下降9.9%,鲜菜价格上涨6.6%。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1%,涨幅比上月回落0.8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1%。

一季度,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3.7%,涨幅比1-2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3.7个百分点。3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3.1%,涨幅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2%。一季度,全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4.4%;3月份同比上涨3.7%,环比下降0.3%。

九、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1至3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分别为5.0%、5.0%和5.1%,分别比上年同月下降0.2、0.4和0.1个百分点;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分别为4.9%、4.8%和4.9%,分别比上年同月下降0.1、0.2和0.1个百分点。一季度末,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总量17441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188万人,增长1.1%。

十、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15元,同比名义增长8.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6%。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81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26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8%。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55,比上年同期缩小0.02。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6580元,同比名义增长8.5%。

十一、转型升级成效明显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一季度,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6.5%,比上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去库存成效突出,3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同比下降16.7%。去杠杆成效持续显现,2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3%,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实体经济成本继续降低,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3.98元,同比减少0.33元。短板领域投资快速增长,一季度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公共设施管理业、农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34.2%、13.4%和25.4%,分别快于全部投资26.7、5.9和17.9个百分点。

经济结构继续优化。一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61.6%,高于第二产业25.5个百分点。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7.8%,高于资本形成总额46.5个百分点。新动能快速成长。一季度,全国新登记企业132.3万户,同比增长5.4%,日均新登记企业1.47万户。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比规模以上工业快2.8个百分点。绿色发展稳步推进。一季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3.2%。

邢志宏说,总的来看,一季度国民经济延续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支撑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有利条件不断积累增多,为全年经济稳定健康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Ⅳ 中国经济如何快速平稳的发展

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才能激发经济持续增长的内在动力。北京大学国民经济核算研究中心蔡志洲研究员说,今年以来,中央在宏观调控中,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保护好各地各行业发展的积极性,使得这轮经济加速后既保持持续较快增长,又防止经济出现大的起伏。 坚持改革开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阻碍经济发展的障碍。专家指出,上半年国家在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方面的改革取得初步成效,使成品油、电力价格向着反映资源稀缺程度、促进节约的方向调整。针对经济运行中一再出现的投资过热等问题,也必须通过深化投资体制、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加以解决。 回顾上半年经济形势,在充分看到成绩、肯定经验的同时,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当前经济运行中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特别是投资增长仍然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以及节能降耗减污工作进展缓慢等。与此同时,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社会发展方面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 同时,我国经济的发展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据发展改革委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石刚分析,下半年世界经济增长的基本态势不会出现大的变化,我国经济增长的外部需求仍然较为强劲;国内需求仍然旺盛。在这种情况下,要抓紧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协调发展。 展望下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任务十分繁重。权威人士指出,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贯彻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部署,真正把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引导到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大力节能降耗、更加关注民生和深化改革开放上来,奋发进取,狠抓各项政策落实,扎实做好各项工作,确保实现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和“十一五”良好开局。(来源:新华社)

Ⅳ 金融去杠杆对国民经济有哪些好处

金融去杠杆主要的目的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对国民经济的好处是防止经济大起大落

Ⅵ 去杠杆 该支出还是存钱

直接起诉对方要求返还彩礼就可以了但是酒席等费用,要不回的,男方自己承担

Ⅶ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发展主线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第五章发展主线
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必须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供给能力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要。必须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加大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市场化改革力度,调整各类扭曲的政策和制度安排,完善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和机制,最大限度激发微观活力,优化要素配置,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必须以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为目标,实施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政策支柱,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改造提升传统比较优势,夯实实体经济根基,推动社会生产力水平整体改善。

Ⅷ 如果房价下降60%对国民经济是有利还是不利

众所周知,房地产已经是我国经济的中流砥柱,没有任何一个行业,可以向房地产这样迅速地刺激经济发展。同时,发展房地产可以带动上下游100多个行业发展,带动1.2亿人的就业,所以很多人认为:房价千万不能暴跌,否则会导致大量失业!


如果打破“吸虹效应”?最直接的就是让房价暴跌60%,并且让房价不再有上涨的希望,断绝人们炒房投资的念头。如果你想要投资,那就投资实体制造业,投资人才,让他们愿意奉献自己的智慧。

房价下跌对于实体经济肯定是利好,因为高房价挤掉泡沫后,会有更多的人来买房置业。而且大量的资金从房地产业流出,流向实体经济领域。而且购房者的还贷压力降低了,可以用更多的钱去消费,通过消费来促进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未来中国房价应该每年从高位降一点,而民众工资收入每年再涨一点,让房价逐步去杠杆化,回归居住属性。房价要是合理了,实体经济就可以得到良好发展。

一位服装店老板说,5年前自己花40万开了这个服装店,朋友花40万投资了一套房子,到现在,朋友的房子增值到98万,自己每年30%的利润却要交个房租,每年净利润不过7万,真是令人心寒!

Ⅸ 房地产调控和去杠杆是否拖累明年经济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7年12月14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介绍2017年11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答记者问。

对于记者提出的市场普遍担心去杠杆和对房地产的调控可能会对经济造成影响以及明年经济展望问题,毛盛勇表示,从当前的房地产市场主要数据来看,一是10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绝大部分城市房价的环比是持平或者是回落的,同比涨幅全都在回落,说明整个房价总体比较平稳。二是三四线城市的去库存在扎实推进,而且成效比较明显。1-11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速度尽管比1-10月份有所回落,增长了7.5%,但这个增速比上年同期来讲还是有所回升。1-11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了7.9%,这个速度尽管有所放缓,但是在去年20%以上的高基数基础上增长的,也是一个不错的数字。

整体来看,一方面热点城市或者主要城市的房价上涨局面得到了控制,另一方面,成交、投资总体比较平稳,说明房地产市场当前运行总体是比较平稳的,说明调控取得了成效,风险也得到了初步控制。

下一步还要加快房地产市场制度的改革,加快推进长效机制的建设,特别是要从税收、土地、金融等方面综合施策,更快更好地实现房子是用来住的而不是用来炒的这样一个定位。关于明年的经济形势,当前中国经济形势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态势明年还能够延续下去。我认为有以下支撑:

从以上角度来看,明年的经济增长应该说有一个比较好的支撑,能够延续今年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当然,更重要的是,按照十九大的要求和精神,明年更多要把精力和工作的重心放在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上,朝着高质量的发展更加努力。

阅读全文

与国民经济去杠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房地产企业通过信托的融资比例较低 浏览:17
外汇交叉盘跟只哦按有什么区别 浏览:688
融资许可证哪里办 浏览:362
银行金融机构录音录像资料保留 浏览:676
高杠杆买房下跌 浏览:11
理财基金里面取钱要多久到账 浏览:491
分散材料价格走势 浏览:350
日元6月份汇率是多少 浏览:851
稀有贵金属胩 浏览:40
南京中国平安金融公司 浏览:863
股票疯狂时刻 浏览:470
负责融资的人的职称 浏览:456
公司理财收益应缴什么税 浏览:749
有用的费力杠杆 浏览:279
上汽集团roe开头汽车 浏览:819
金融服务外包公司居间协议模板 浏览:931
什么是股票增发价格 浏览:638
县域金融机构经营理念 浏览:987
阿里妈妈的团长佣金比率 浏览:456
osc指标通达信公式 浏览: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