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八年级下册全品作业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12.1杠杆,第一课时:杠杆及平衡条件。
2. 初二物理杠杆求讲解
设此木棒重力为G,粗的一头到木棒重心距离为Y1,细的一头到木棒重心距离为Y2。
当抬粗端时,回有:答
80N*2m=G*Y1
当抬细端时,有:
70N*2m=G*Y2
两式相加
G(Y1+Y2)=300N*m
因为Y1+Y2=2m
所以G=150N
补充LZ:
因为杠杆平衡时F1L1=F2L2啊
支点为O,所以拉力到O的距离就是两米啦!
G*Y1是木棒重力与阻力臂的乘积,根据杠杆原理,它要和你抬起木头时的力与
动力臂的乘积相等
3. 初二物理题,用杠杆平衡条件解题
G*[(AB/2)-1]=F*OA
G*2=150*1
G=75N
4. 初二物理杠杆怎样学好
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五要素:支点、动力、阻回力、动力臂、答阻力臂力臂画法:一找点、二画线、三连距离、四标力臂杠杆平衡是指: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可以方便的从杠杆上读出力臂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Cheng动力臂=阻力cheng阻力臂公式:F1ChengL1=F2ChengL2 等臂杠杆 不省力也不省距离省力杠杆 省力但费距离费力杠杆 费力但省距离背熟+理解=高分
5. 初二物理杠杆问题
1,D
2,天平、杠杆和台秤都是测量质量的工具,它们都是依据
杠杆的平衡条件
原理制成的,天平是支点在中间的杠杆,它的
动力臂
和
阻力臂
相等,杆秤和台秤的
动力臂
和
阻力臂不相等,当天平平衡时,盘中砝码的重力与被测物体受到的重力
相等
所以它们的
质量
也相等
6. 初二物理 杠杆平衡
A,杆秤左端的铜片不会影响称重,只有右端的铜片才会影响!缺了铜片,杠杆一端质量变小,相应的秤砣就要往右端再移一点,于是称量时质量变大!
C,不变,杠杆原理中力臂与施加的力决定杠杆的力的变化!而力臂一直未变,则F也不变!
7. 初二物理杠杆
看图:8. 初二物理简单机械杠杆
这个杠杆不能平衡。
可以利用
杠杆平衡
原理来判断,即
阻力×阻
力臂
=动力×
动力臂
左边,阻力×阻力臂不等于零
右边,力臂为零
综上,杠杆无法平衡。
9. 初二物理 杠杆方面的难题--高手来!
首先根据杠抄杆原理F1*L1=F2*L2,可知B端挂着球所受到的拉力F1=39.2N
(19.6*OA=F1*OB).然后对球进行受力分析(受到杠杆的拉力、浮力和重力)可知:F1+f=mg
,其中浮力f=ρvg
,ρ是水的密度,10的3次方kg/m3。可以得出球的体积v,再根据铁的密度ρ1=7.8g/cm3,
用m=ρ1*v,算出的m与5
kg
比较,结果是大于5
kg
,所以它就是空心的了。(m算得是7.8kg)
因为我们用的ρ1是铁的真实密度。
10. 初二物理 杠杆重点
为什么你们初二学的?
我们初三才学的
简单机械
1.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叫杠杆。
2.什么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L1)。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
3.杠杆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作:F1L1=F2L2 。这个平衡条件也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
4.三种杠杆:
(1)省力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省力,但费距离。(如剪铁剪刀,铡刀,起子)
(2)费力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如钓鱼杠,理发剪刀等)
(3)等臂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如:天平)
5.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实质是个等臂杠杆)
6.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7.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功
1.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功的计算:功(W)等于力(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的乘积。(功=力×距离)
3.功的公式:W=Fs;单位:W→焦;F→牛顿;s→米。(1焦=1牛•米).
4.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5.斜面:FL=Gh 或 F=Gh/L 。斜面长是斜面高的几倍,推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螺丝也是斜面的一种)
6.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计算公式:n=(W有用/W总)*100%
7.功率(P):单位时间(t)里完成的功(W),叫功率。
计算公式:P=W/t 。单位:P→瓦特;W→焦;t→秒。(1瓦=1焦/秒。1千瓦=1000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