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速度!利用杠杆和浮力测物体密度
步骤:1、将石头和木头分别挂在杠杆的两端,调节使之平衡,用刻度尺量出木头到支点的距离为L1
2、将石头浸没于水中,改变木头到支点的距离,使之再次平衡,用刻度尺量出木头到支点的距离为L2
表达式: p=(L1*p水)/(L1-L2)
⑵ 如何测量水的密度 (四步)
用托盘天平称量盛有水的烧杯的总质量,记为m1
将一部分水倒入量筒,记下体积为v
用托盘天平称出剩余的水和烧杯的总质量,记为m2
则水的密度ρ=(m1-m2)/v
来自上海精锐教育闵行静安新城中心初中物理组为您热心解决初中物理相关问题
⑶ 如何用杠杆测液体密度
先把带有刻度的杠杆固定在铁架台上,调好平衡,然后把两铁块分别挂在杠杆两侧,调整所挂位置,使杠杆恢复平衡,可分别测出两铁块到杠杆支点的距离为L1和L2,用杠杆平衡公式得出m1L1=m2L2,得出m2,然后根据m2求出第二个铁块的体积V2=m1L1/L2p铁。第二步再把第二个铁块浸没在装在烧杯中的待测液体中,再调节所挂位置,使杠杆再恢复平衡,就可以得出L3,再次用杠杆平衡公式,不过这次的第二个铁块的拉力就变为铁块的重力减去铁块在液体中受的浮力,可得出式子为:m1gL1=(m2g-F浮)L3,再把浮力公式代入,就可以得待测液体的密度了。
⑷ 利用刻度尺、烧杯、水、杠杆。利用杠杆两次平衡测固体、液体的密度
只要你的烧杯不是畸形的
固体: 首先,烧杯装满水,固体(什么形状都可以)放入烧杯,再拿出。测量水面高度与杯口距离,以及烧杯圆底的半径,从而算出固体体积
三个烧杯,一组一个装水,另一组两个,一个装水一个不装水,杠杆平衡后,利用两组装水的两个烧杯水量差计算烧杯质量,之后就容易用装水的烧杯来计算固体质量了(水的密度已知),从而得出固体体积。
液体: 与固体类似,只要用烧杯装着就行了,体积用刻度尺量,杠杆两边一边烧杯装水,一边烧杯装液体,平衡,用水的质量代替液体质量,就行了
自己拼音打的字,好累啊,最佳给我行吧
⑸ 杠杆测量物体密度问题(利用杠杆自身重力)
分析:
假设杠杆粗细均匀,长为L,自身重G,待测物体积为V,密度为ρ;
“物体第一次不浸入水中”:
将待测物挂在杠杆一端,调节支点在距待测物端L1处杠杆恰好平衡,
则有: ρgVL1=G(L/2-L1)……①
“(待测物)第二次浸没(水中)”:
调节支点在距待测物端L2处杠杆恰好平衡,
则有: (ρ-ρ水)gVL2=G(L/2-L2)……②
②÷①后可求得ρ=ρ水L2(L-2L1)/[L(L2-L1)]
⑹ 谁能帮我总结一下物理实验题中用杠杆测物体密度的方法
设计实验:利用杠杆测固态物质的密度
使用器材:一个烧杯,水,一个不知重力的重物,细线三条,细木棒(当做杠杆)、刻度尺,一块待测物体。
实验过程:第一步:用细线把待测物和重物分别栓好,挂在杠杆的两端,杠杆的中间用细线栓好,并且挂起来,通过调整中间细线的悬点使得杠杆达到水平状态,用刻度尺量出中间悬点到待测物端的长度L1及中间悬点到重物端的长度L2;
第二步:将矿石浸没于烧杯中的水中(悬于水中,不能接触杯底),调整中间绳的拴点,使杠杆仍保持水平状态,这时再用刻度尺量出中间悬点到待测物端的长度L3及中间悬点到重物端的长度L4。
公式推导:设待测物的密度为ρ,待测物的体积为V,另一重物的重为G。根据第一次的杠杆平衡条件,可得出下式:
ρ×V×g×L1=G×L2 --------1式
根据第二次的杠杆平衡条件,可得出下式:
(ρ-ρ水)×V×g×L3=G×L4---------2式
将2式两边分别除以1式两边,再将L1及L3移到等号右边可得:
(ρ-ρ水)/ρ=(L1×L4)/(L2×L3)
将上式整理就可得到:
ρ=ρ水×L2×L3/(L2×L3+L1×L4)
⑺ 测密度怎么测呢
可以用木条或金属条制成10cm×10cm的样方框(见下图),将样方框随机放置在小区内,清点样方框内的枝条数,每个小区重复测定3次。3次测定数据应为100cm2中实际分蘖枝条数量,应为整数。而平均值为1cm2中的分蘖枝条数量,所以3个实测数据求平均后要除以100,保留两位小数。例如,3次重复的实测数据为125个分蘖枝条/100cm2、150个分蘖枝条/100cm2、136个分蘖枝条/100cm2,平均值为1.37个分蘖枝条/cm2。
⑻ 利用杠杆、浮力测物体密度的实验题
利用杠杆,浮力测物体密度的实验题实验有什么不足
用浮力知识测定物质的密度的实验方法有:
一、测定固体密度:
1、将固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根据弹簧测力计测得的物重算出其质量;
2、使固体漂浮在水面,先算出固体所受的浮力,然后利用漂浮条件f浮=g物间接求得质量。
如测量铁块密度的实验:
器材:茶杯、水、小铁块、细线和弹簧测力计。
实验步骤:
(1)用细线将小铁块拴牢,并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其重力g;
(2)向茶杯中倒入适量的水;
(3)将弹簧测力计下端的小铁块浸没水中,且不与杯壁、杯底接触,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f。
二、测定液体密度
1、这类问题中,除了待测密度的液体外,一般还有密度已知的水、及一个能分别浸在水及待测液体中的固体。
2、处理此类问题时,一般是将“被固体排开的那部分待测液体”确定为研究对象,此研究对象的质量通常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
g
排液间接测得;其体积通常利用这部分体积与固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相等这一关系得出。
如测量牛奶的密度的实验: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茶杯、水、小石块,还有一些线绳。
实验步骤:
(1)用细线将石块系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出其重力g;
(2)向茶杯中倒入适量的牛奶,将弹簧测力计下端的石块浸没于牛奶中,不与杯壁、杯底接触,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f1;
(3)用同样的方法读出石块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
⑼ 为什么测量密度要放到水里测量体积
测量密度要放到水里测量体积,是因为水的密度是1,计算特别方便。
例如将一块石头放到水里测量体积和重量,测出来的重量加上水的排开水的体积,直接就得到比重了,口算就能得到正确的结果。
⑽ 怎样测密度!
1、有 天平(有砝码) 有量筒 测 固体和 液体的密度
这个最简单,用天平测出质量(液体需排除烧杯的质量),用量筒测出体积。做除法,质量/体积=密度。
2、有天平 (有砝码) 无量筒 测出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利用密度已知的液体,如水。
(1)固体:用天平称出固体质量。 用烧杯装满水,要满满的,再放一点东西水都会溢出来才行,用天平称出质量,放入固体(浸没),然后取出(需要让取出时溢出的水的体积可以忽略不计),在称烧杯和水的总质量,差值为溢出的水的质量,此时即可求出溢出的水的体积,也就是固体的体积,质量/体积=密度。
(2)液体:与(1)类似,取两个相同的烧杯,称出质量,再分别装满水和待测液体,分别用天平称出质量,都减去烧杯质量,分别得水和待测液体质量,因为体积相等,所以求待测液体的质量比水的质量,用比值乘以水的密度即为待测液体密度。
3、有天平(无砝码)有量筒 测出 固体 和液体的 体积
可以利用密度已知的液体来代替砝码,比如水。其他的与第一个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