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汇率是怎么浮动的 为什么会浮动
在货币市场上,货币其实就是一种商品,在本质上跟商品买卖差不多,所以就想商品价格上下波动一样,汇率也会浮动
影响汇率的主要因素:
(1)国际收支。如果一国国际收支为顺差,则该国货币汇率上升;如果为逆差,则该国货币汇率下降。
(2)通货膨胀。如果通货膨胀率高,则该国货币汇率低。
(3)利率。如果一国利率提高,则汇率高。
(4)经济增长率。如果一国为高经济增长率,则该国货币汇率高。
(5)财政赤字。如果一国的财政预算出现巨额赤字,则其货币汇率将下降。
(6)外汇储备。如果一国外汇储备高,则该国货币汇率将升高。
(7) 投资者的心理预期。投资者的心理预期在目前的国际金融市场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汇兑心理学认为外汇汇率是外汇供求双方对货币主观心理评价的集中体现。评价高,信心强,则货币升值。这一理论在解释无数短线或极短线的汇率波动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8)各国汇率政策的影响。
⑵ 中美货币汇率浮动对我国热钱流入的影响分析
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2010年一季度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修订数据,首季资本金融项目顺差同比增770亿美元,其中不乏以追求高额报酬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迅速流动的短期投机性资金即热钱的流入。热钱流入中国后集中投资在具有较高投机性的股票、房地产等领域,并导致了资产价格泡沫的膨胀,因此,了解热钱流入中国的原因及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具有重要而紧迫的现实意义。 一、热钱流入中国的原因 热钱(HotMoney)又称逃避资本,指在国际信贷中部分高流动性的资本或异常资金,包括跨国公司手中掌握的流动资金及一些暂时闲置或过剩资金,国际银行拥有的短期资金及其外汇、信贷业务资金,各国国际储备资产的保值性运用的一部分资金,各种投资基金及其他专项基金。由热钱的定义可以看出,热钱具有高流动性、高投机性、高杠杆性、低透明性和交易策略的易变性等特征。国际金融危机后期,缺乏投资机会的热钱大量涌入中国,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对中国经济增长前景的预期良好 预期是影响短期资本在国际间流动的重要原因。国际金融危机给欧美国家经济造成了沉重打击,而中国通过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国内投资和消费迅速增长,宏观经济基本保持了持续稳定增长。因此,在看好中国经济增长前景的前提下,大量外资通过在国内设立分支机构或者投资国内企业的方式进入中国,在分享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规避国外衰退风险。其中,短期投机性资本也通过直接投资等方式进入中国,成为进入我国的热钱。 2.中美利差的存在 次贷危机爆发前,中美货币走势基本上符合利率平价理论对远期汇价走势的预期。2006年中美利差保持在3%左右水平,当年人民币兑美元升值3.28%。此此后,中美利差不断收窄。2007年12月以后,随着次贷危机的爆发,美联储逐步降低利率,中美利差出现反转。以中国一年期央票利率与LIBOR的美元一年期利率之差衡量,中美利差已从2006年的-3.3%反转并扩大至2010年4月的0.99%。中美利差扩大或博取中美利差,成为导致跨境套利资金流入的重要原因之一。 3.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实际上放弃了盯住一揽子货币的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与美元汇率保持了事实上的基本稳定。而随着经济危机走出低谷,一方面,在大规模基础建设投资的刺激下,国内出现了较大的通胀压力,恢复人民币汇率适当浮动从而增加货币政策操作空间的可能性存在;另一方面,2009年下半年中国对外贸易出口恢复增长,2009年全年经常项目顺差达到2971亿美元,虽然与危机前相比有了较大幅度下降,但在欧美国家尚未完全度过危机的背景下,依然引起了要求人民币升值的较大压力。国际投资资本在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吸引下大量涌入中国,以期获得升值收益。 4.追逐资产价格上涨利润 热钱进入中国的根本目的是追逐利润,除了套利和套汇以外,中国资产价格的持续上涨也为外资进入中国谋取资本升值提供了较大的空间。根据普
遍接受的计算热钱的方法:即热钱=新增外汇占款
116
-贸易顺差-外商直接投资,2010年一季度热钱规模约为715亿美元,而这些热钱投资中国的主要渠道就是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热钱赌人民币资产升值的收益率也远高于仅仅进行套利和套汇操作的收益率,据测算,热钱赌人民币本身升值,其净升值回报率约为8%左右;而赌人民币资产升值,其净回报率达到15%。由此可见,热钱进入中国,更主要的投资目标便是人民币计价资产,最直接的目标便是房地产和股市。 二、热钱流入对中国经济的影响1.降低了货币政策操作空间 我国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实际上实行的是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在这种情况下货币政策调节国内货币供应的能力受到了限制。在热钱不断涌入的背景下,强制结售汇制度使得央行被迫向市场提供人民币吸收外汇,从而增加了国内的货币供应量,加大了通货膨胀压力。当前,随着金融危机效应的逐渐衰弱,国内农产品等基础商品价格出现了一定的上涨趋势,如果任由热钱涌入,中国人民银行将缺少可以利用的政策工具来应对可能出现的通货膨胀压力。 2.推高了国内资产价格泡沫 目前热钱流入中国的主要投资领域是房地产和股票市场,而其中的大部分投入了房地产领域。房地产价格是当前中国的一个热点投资领域,具有显著的泡沫特征。从2003年起,房价已经持续上涨了8年,即便在经济通缩时期和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国内房地产价格依然保持了较高的上涨幅度。房地产泡沫的不断膨胀,至少有部分原因是由于民间和外资炒作推动的。目前,中国正在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其重要措施就是通过通过紧缩银根来控制房地产炒作,而如果炒房者可以通过海外贷款或者由各种途径进入我国的热钱炒作,房地产调控的效果将大打折扣。 3.游资退出造成经济紧缩 热钱是一种以逐利为目的的短期资金,既会随着预期一国资产价格上涨或者货币升值而流入,也会随着预期一国资产价格停止上涨或者货币停止升值而退出。在过分依赖外资的国家,热钱的涌入虽然形成了一国充裕的货币资金环境,推动了一国经 济的增长和资产价格的上涨,然而热钱一旦急剧退出,将会造成资产价格的急剧下滑和经济增长的停滞甚至倒退。对于高度投机性的热钱来说,其流入和退出对经济的破坏作用都是巨大的。 三、控制热钱流入的政策建议1.加强外资流入检测 外汇主管部门首先要打击通过签订虚假贸易合同以及打击地下钱庄的洗钱行为,从源头上这些渠道流入的热钱。其次,对于难以区别资金性质的外汇,应该通过其后续资金用途进行甄别,对于违规投入股市、汇市、房市等高风险领域的投机资金应该界定为热钱并纳入监管范围。 2.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2010年6月19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重新启动。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由于金融危机后我国实行的是实际上的固定汇率制,因此此番汇改的短期效应是原有套汇资金的获利退出,然而由于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外汇储备的增加,短期来看短期人民币依然面临着较大的升值压力,不能排除套汇资金通过各种渠道涌入的可能。但是从长期来看,汇改的终极目标是形成合理有效的人民币生成机制,维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降低对人民币升值的期望,从而减少套汇资金的涌入。 3.逐步完善我国经济结构性问题 热钱的大量涌入,与我国的经济结构性问题密切相关。我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的膨胀不但已经严重威胁国内经济安全,也成了吸引大量国际投机资本炒作的重要原因。当前一方面要加强经济结构调整,加强对房地产等高风险领域的调控,另一方面要注意解决经济运行过程中的深层次矛盾,完善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降低国内投机性领域的利润率。 [参考文献] [1]刘立达.中国国际资本流入的影响因素分析[J].金融研究,2007(3). [2]王竞.国际热钱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分析[J].当代经济
⑶ 2014中美之间的最新汇率
你好,截止2015年1月5日15:27分的实时汇率(汇通财经数据),美元/人民币=6.2200,即1美元=6.2200元人民币。望采纳.
⑷ 2014年美金兑换人民币汇率是多
外汇比兑人民币是按照国家外汇管理局实时发布的外汇牌价进行计算的。外汇牌价按... 按照2014年12月31日17:44:59时最后更新的汇率数据,100美元(usd)比兑人民币...
⑸ 中美货币汇率浮动是什么意思
让市场供求决定它们的汇价自由上下浮动,而不是政府确定的汇价.
⑹ 为什么在94到95年中美的汇率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94年外汇体制改革后,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下,汇率变动直接与基础货币的投放相连接。 目前的汇率形成机制是由企业结售汇、银行外汇结算头寸限额和中央银行市场干预三位一体构成的。94年后,对于经常项目的管制逐步放松,并将于96年底前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的可兑换。同时对于企业实行了强制结售汇制,企业持有的外汇资产的比例下降;商业银行由于受到外汇结售汇头寸限额的限制和企业结售汇的影响,减少了外汇资金来源。由于企业与商业银行缺乏在外汇资产上的调节能力,而中央银行为了将汇率稳定在目标水平上,当外汇供大于求时,就必须以托盘性买入美元方式投放基础货币来干预外汇市场以稳定汇率。目前,中央银行实际上采用了钉住名义汇率的政策,为了实现这一政策,央行频繁干预外汇市场;而这一政策的主要目标是为了防止汇率波动对外贸的冲击和稳定物价。94年的外汇改革是宏观经济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消除了多重汇率的弊端,推动了我国出口连续两年的高速增长,促进了金融和物价的稳定。但是,94年以来,随着经济中许多条件的变化,汇率政策的效果也开始有所不同。在这些变化的条件中,重要的有:①经济开放程度和对外依存度的提高;②人民币可兑换性在逐步提高;③国内外利率差别加大;④国外资本流入增多。由于上述条件的变化,使得目前以钉住名义汇率的政策,越来越难以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二 、钉住汇率制与国际收支平衡1、名义汇率与实际汇率目前,钉住名义汇率的首要政策目标是保证出口能力。94年外汇体制改革后,人民币兑美元的汇价确定为8.7元。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干预的直接目的是将汇率稳定在这一水平上下。94年以来,中央银行外汇占款大幅度增加的主要效果是稳定了名义汇率。 但是,决定出口能力的不是名义汇率,而是实际有效汇率。实际汇率的贬值将改变国内需求与国外需求的比例,促使出口的增加,而实际汇率的升值将导致出口能力的下降。 所谓实际汇率是指扣除国内外通货膨胀因素后的汇率水平;而有效汇率是指将出口的不同地区和结算币种加权平均后的汇率水平。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我国95年底的名义有效汇率基本保持在94年底的水平上,而实际有效汇率升值了近5.5%,1994年初汇率并轨以来的实际有效汇率升值了30%以上。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下,影响我国实际汇率变化的主要因素包括:1、进出口的变动;2资本净流入;3、国内出口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特别是工资性支出变化的因素;4进出口税率;5国内外通货膨胀的相对变化。人民银行在外汇市场的干预,基本上保证了名义汇率的稳定;但是,人民银行无法直接控制上述影响实际汇率的其它因素的变动。94年以来,国外资本流入,出口部门工资过快的增长,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和国内较高通胀水平,都形成了推动实际汇率的上升的压力。在实际汇率上升的条件下,从今年起,进出口形势,从总量和结构上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从总量上看,对外贸易由较大顺差转为基本平衡;从结构上看,一般贸易出口下降,外商投资企业的加工贸易出口增加。上述进出口形势的变化,对国际收支带来的重要影响是:首先,由于贸易收支在国际收支中比例的下降,将使资本帐户对国际收支和汇率的影响加大;其次,一般贸易下降说明国内可贸易品部门的相对萎缩;第三,加工贸易比例扩大,将使价格转移的可能性增加,资本管制难度增大。 94年以来,人民银行中和操作的主要形式是收回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同时,中央银行还采取了办理特种存款,发行中央银行融资券。在外资引进方面,开始有选择的引入项目投资,并加强了资本项下的管制;在外债管理方面,95年开始不再增加境外中长期商业贷款,而以外汇储备转存款的政策替代,并提前偿还部分利息较高的国外借款。上述措施,缓解了由于国际收支盈余给货币供给带来的压力。94年以来,我国采取收回再贷款作为主要的中和操作手段是由我国目前的金融结构所决定的。目前的存款准备金水平较高,不适宜再提高准备金率;由于财政性分权的现实,将财政性存款集中转存中央银行的可能性也比较小。中央银行虽然可以通过央行融资券来对冲外汇占款,但也受到财务成本上的限制。中央银行以收回再贷款作为主要的中和手段的原因是,1再贷款在中央银行资产中比例较高; 2 相对于财政借透支和政策性贷款,再贷款的可调控性强,弹性较大。但是,除了再贷款这一政策工具本身的特点不适宜作为中和政策手段外,中和政策能否有效主要要取决于财政政策能否相应的调整。
⑺ 中美货币的兑换比率是多少
货币兑换
1美元=6.2092人民币元
1人民币元=0.1611美元兑换为转换
数据仅供参考,交易时以银行柜台成交价为准 更新时间:2015-07-11 13:52
美元(英语:United States Dollar),又称(美国)联邦储备票据、美圆、美金等,是美国作为存款债务的官方货币,它的出现是由于《1792年铸币法案》的通过。同时也作为储备货币在美国以外的国家广泛使用。美元通常可以使用符号“$”来表示,而用来表示美分的标志则是“¢”。国际标准化组织为美元取的ISO 4217标准代号为USD。目前美元的发行是由美国联邦储备系统控制。1785年7月6日美元被选为美国的法定货币。
⑻ 2014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现状及方向
人民币汇率改革,是指中国的法定货币人民币在不同的时代,为了适应中国自身发展与对外贸易的需要而不断调整人民币与其他货币的汇率及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变更的过程。
人民币汇率1994年以前一直由国家外汇管理局制定并公布,1994年1月1日人民币汇率并轨以后,实施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中国银行,德意志银行等七家银行根据前一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形成的价格,公布人民币对美元等主要货币的汇率,各银行以此为依据,在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浮动幅度内自行挂牌。
2005年中国建立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中国对人民币汇率改革的立场如下
一,实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是中国一贯的方针;
二,推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三,人民币汇率改革是中国的主权。
改革下一站:中间价?
“在扩大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区间、淡出常态化干预的情况下,未来汇率改革的重点将是更灵活的中间价形成机制,而非单边升值或贬值。”知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对记者表示,具体来看,进一步扩大汇率浮动区间,逐步改革中间价形成机制,扩大银行间外汇市场参与主体和丰富外汇市场交易品种等几个方面将是下一步汇改的方向。
实际上,决策层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已然加快。宋清辉告诉记者,央行致力于在两年之内实现利率市场化,支持人民币双边互换的国家也在增多。这显示中国正在沿着汇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资本项目开放以及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等四个方向加速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专家:双向波动将成主要趋势
当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的形成方式为: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于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开盘前向银行间外汇市场做市商询价,并将做市商报价作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的计算样本,去掉最高和最低报价后,将剩余做市商报价加权平均,得到当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权重由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根据报价方在银行间外汇市场的交易量及报价情况等指标综合确定。
然而,上述“权重”从未公布,成为中间价形成机制中最不透明的部分。“当前,中间价的走势实际上体现了央行汇率管理的意图,并不能及时反映市场供求的变化。因此,定价机制是中间价改革的重中之重。”有关专家表示,应逐步提高中间价形成机制的透明度,并降低美元在货币篮子中的权重。
对于人民币未来的走势,专家指出,在美元强势的大背景下,人民币短期仍面临贬值压力。“未来半年出现小幅贬值是大概率事件,但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人民币的双向波动将成为主要趋势。”
来自fx678财经频道。
⑼ 请问国际上货币汇率是自由浮动的有哪些国家
浮动汇率(floating exchange rate)是指本国货币与其他国家货币之间的汇率不由官方制定,而由外汇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可自由浮动,官方在汇率出现过度波动时才干预市场,这是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西方国家普遍实行的汇率制度。
浮动汇率是固定汇率的对称,是指国家货币主管部门不规定本国货币与另一国货币的官方汇率,只根据市场供求关系来决定的汇率。
目前加入WTO的国家货币汇率都是相对自由浮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