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杠杆的定义以及杠杆定理的内容
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直棒或曲棒],叫做杠杆。 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叫做支点。 从支点到力作用线的距离L1和L2叫做力臂。
杠杆原理亦称“杠杆平衡条件”。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的大小跟它们的力臂成反比。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数式表示为F1· L1=F2·L2。式中,F1表示动力,L1表示动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
希望能帮到你,请采纳正确答案,点击【采纳答案】,谢谢 ^_^
你的点赞或采纳是我继续帮助其他人的动力!
㈡ 跪求关于杠杆各方面内容
给我一个足够长的杠杆和一个支点 我就能把地球撬起来!
㈢ 经营杠杆的主要内容
经营杠杆营业杠杆利益(BenefitonOperatingLeverage)是指在扩大销售额(营业额)的条件下,由于经营成本中固定成本相对降低,所带来增长程度更快的经营利润。在一定产销规模内,由于固定成本并不随销售量(营业量)的增加而增加,反之,随着销售量(营业量)的增加,单位销量所负担的固定成本会相对减少,从而给企业带来额外的收益。
例:XYZ公司在营业总额为2400-3000万元以内,固定成本总额为800万元,变动成本率为60%。公司1998-2000年的营业总额分别为2400万元,2600万元和3000万元。
现以下表测算其营业杠杆利益。
表:XYZ公司营业杠杆利益测算表 单位:万元 年份 营业额 营业额增长率 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 营业利润 利润增长率 1998 2400 1440 800 160 1999 2600 8% 1560 800 240 50% 2000 3000 15% 1800 800 400 67% XYZ公司在营业总额为2400-3000万元的范围内,固定成本总额每年都是800万元即保持不变,随着营业总额的增长,息税前利润以更快的速度增长。在例7—18中,XYZ公司1999年与1998年相比,营业总额的增长率为8%,同期息税前利润的增长率为50%;2000年与1999年相比,营业总额的增长率为15%,同期息税前利润的增长率为67%。由此可知,由于XYZ公司有效地利用了营业杠杆,获得了较高的营业杠杆利益,即息税前利润的增长幅度高于营业总额的增长幅度。 营业风险(BusinessRisk)也称经营风险,是指与企业经营相关的风险,尤其是指利用营业杠杆而导致息税前利润变动的风险。
影响营业风险的因素,主要有:产品需求的变动、产品售价的变动、单位产品变动成本的变动、营业杠杆变动等。营业杠杆对营业风险的影响最为综合,企业欲取得营业杠杆利益,就需承担由此引起的营业风险,需要在营业杠杆利益与风险之间作出权衡。
例:假定XYZ公司1998—2000年的营业总额分别为3000万元,2600万元和2400万元,每年的固定成本都是800万元,变动成本率为60%。
下面以表7-11测算其营业风险。
表:XYZ公司营业风险测算表 单位:万元 年份 营业额 营业额降低率 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 营业利润 利润降低率 1998 3000 1800 800 400 1999 2600 13% 1560 800 240 40% 2000 2400 8% 1440 800 160 33% XYZ公司,在营业总额为2400-3000万元的范围内,固定成本总额每年都是800万元即保持不变,而随着营业总额的下降,息税前利润以更快的速度下降。例如,XYZ公司1999年与1998年相比,营业总额的降低率为13%,同期息税前利润的降低率为40%;2000年与1999年相比,营业总额的降低率为8%,同期息税前利润的降低率为33%。由此可知,由于XYZ公司没有有效地利用了营业杠杆,从而导致了营业风险,即息税前利润的降低幅度高于营业总额的降低幅度。 营业杠杆系数(DegreeofOperatingLeverage,DOL),也称营业杠杆程度,是息税前利润的变动率相当于销售额(营业额)变动率的倍数。
它反映着营业杠杆的作用程度。为了反映营业杠杆的作用程度,估计营业杠杆利益的大小,评价营业风险的高低,需要测算营业杠杆系数。
㈣ 杠杆的内容,画力臂,谢谢啦亲
㈤ 炒股中的杠杆是什么意思
在投资中,所谓的杠杆作用,就是指在资本结构中,利用一部分固定利率的版资金来提高普通股的权投资报酬率。购买者本人投资额较少,但由此可能获得较高利润或者较大的亏损,其杠杆作用较大。
杠杆股票可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采用现金保证金交易购买的股票。
二是采用权益保证金方式购入的股票。
三是采用法定保证金方式购入的股票。影响保证金的因素很多,这是因为在交易过程中由于各种有价证券的性质不同,面额不等,供给与需求不同,所以,客户在交纳保证金时也要随因素的变动而变动。
(5)内容杠杆扩展阅读
杠杆炒股的作用是放大炒股资金,例如:手里只有20万本金,可以加四倍杠杆就有了80万的账户了。当然,这加的杠杆是需要付出额外的“借款”成本的。
㈥ 杠杆的概念是什么
初中物理学中把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固定点转动的坚实物体叫做杠杆。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
杠杆原理
在使用杠杆时,为了省力,就应该用动力臂比阻力臂长的杠杆;如欲省距离,就应该用动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杆。因此使用杠杆可以省力,也可以省距离。但是,要想省力,就必须多移动距离;要想少移动距离,就必须多费些力。要想又省力而又少移动距离,是不可能实现的。
正是从这些公理出发,在“重心”理论的基础上,阿基米德发现了杠杆原理,即“二重物平衡时,它们离支点的距离与重量成反比。阿基米德对杠杆的研究不仅仅停留在理论方面,而且据此原理还进行了一系列的发明创造。阿基米德曾讲:“给我一个支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杠杆,我就可以撬动地球”。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但是找不到那么长和坚固的杠杆,也找不到那个立足点和支点。所以撬动地球只是阿基米德的一个假想。
杠杆的支点不一定要在中间,满足下列三个点的系统,基本上就是杠杆:支点、施力点、受力点。其中公式这样写:支点到受力点距离(力矩) * 受力 = 支点到施力点距离(力臂)* 施力,这样就是一个杠杆。杠杆也有省力杠杆跟费力的杠杆,两者皆有但是功能表现不同。例如有一种用脚踩的打气机,或是用手压的榨汁机,就是省力杠杆(力臂 > 力矩);但是我们要压下较大的距离,受力端只有较小的动作。另外有一种费力的杠杆。例如路边的吊车,钓东西的钩子在整个杆的尖端,尾端是支点、中间是油压机 (力矩 > 力臂),这就是费力的杠杆,但费力换来的就是中间的施力点只要动小距离,尖端的挂勾就会移动相当大的距离。两种杠杆都有用处,只是要用的地方要去评估是要省力或是省下动作范围。另外有种东西叫做轮轴,也可以当作是一种杠杆的应用,不过表现尚可能有时要加上转动的计算。
㈦ 杠杆原理的全部内容。
杠杆原理亦称“杠杆平衡条件”。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矩(力与力臂的乘积)大小必须相等。即: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数式表示为F1· L1=F2·L2。式中,F1表示动力,L1表示动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从上式可看出,欲使杠杆达到平衡,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