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请问欧米茄同轴系列和同轴擒纵里一回事吗
淘宝店“Lifetime时光廊”为您解答。
同轴系列是有同轴功能的手表的总称。。同轴擒纵是指机芯的类型。
同轴擒纵,先说擒纵机构,简单的说的话,就是通过这个机构控制发条的能量释放,从而达到精确计时.原本的主流是杠杆式的擒纵,而同轴擒纵比较新,且是欧米迦的专利,相对于杠杆式,同轴减少了摩擦,提高了机芯的精确程度和耐用性,当然,这玩艺也还仍在发展中,并不是说现在用同轴就一定优于杠杆式了,毕竟后者已经很成熟了.
而欧米迦用同轴擒纵主要有两个机芯,一个2500,一个8500,2500比较早,可能由于是直接在原有机芯上换了同轴擒纵,所以问题也比较多,主要便是偷停,所以这芯也一路从A改到了C,而8500是后出的,现在为止评价很不错,所以,如果要选的请尽量选8500机芯的
Ⅱ 擒纵装置的同轴擒纵
擒纵机构是机械表的心脏,擒纵轮带动擒纵叉一擒一纵,完成锁接、传冲、释放的动作,将动力传输给摆轮,由摆轮完成时间的分配,达到调速的作用。可以说机械表的准确与否与擒纵机构有最大的关联。
历史上早期的擒纵机构都是英国人发明的,有丁字轮、工字轮等好几种。后来宝玑发明了杠杆擒纵(既马式擒纵),经过一些年的推广和使用,渐渐取代了其他各种擒纵机构,成为所有表厂都使用的一种标准擒纵机构。
同轴擒纵是乔治.丹尼尔斯博士经过十五年的研制发明的一种新型擒纵机构,他的出发点是将擒纵轮与擒纵叉之间垂直方向的摩擦变为平行方向的,摩擦的改变使机械表传统的3-5年一次的保养洗油延长至十年。同时因为同轴擒纵实现的基本条件是螺丝调校摆轮和无卡度游丝,这样令同轴擒纵机芯可以轻松获得天文台认证,得以走时精准。同轴擒纵刚一推出表坛既轰动,因为这是钟表界100多年以来第一次有新的擒纵方式出现,结构几乎是完美的,比起杠杆擒纵他是很先进的。
Ⅲ “同轴擒纵”技术是怎么回事
同轴擒纵系统装置的发明者——制表大师乔治•丹尼尔认为这一杰作的诞生“将令人们在21世纪继续保持对机械腕表的热情。”他的预言的确正在实现。
简单来说,擒纵装置是机械腕表的心脏,它使得腕表的调节装置——摆轮得以持续摆动。作为乔治•丹尼尔的愿景之作,欧米茄同轴擒纵系统装置减少了将能量传递至其它元件的组件间的摩擦,基本免除了机芯对于维修保养的需要,最重要的是,确保了腕表精准度保持长久的极高稳定性
Ⅳ 同轴擒纵的简介
擒纵机构是机械表的心脏,擒纵轮带动擒纵叉一擒一纵,完成锁接、传冲、释放的动作,将动力传输给摆轮,由摆轮完成时间的分配,达到调速的作用。可以说机械表的准确与否与擒纵机构有最大的关联。
历史上早期的擒纵机构都是英国人发明的,有丁字轮、工字轮等好几种。后来宝玑发明了杠杆擒纵(即马式擒纵),经过一些年的推广和使用,渐渐取代了其他各种擒纵机构,成为所有表厂都使用的一种标准擒纵机构。
同轴擒纵是乔治.丹尼尔斯博士经过十五年的研制发明的一种新型擒纵机构,他的出发点是将擒纵轮与擒纵叉之间垂直方向的摩擦变为平行方向的,摩擦的改变使机械表传统的3-5年一次的保养洗油延长至十年。同时因为同轴擒纵实现的基本条件是螺丝调校摆轮和无卡度游丝,这样令同轴擒纵机芯可以轻松获得天文台认证,得以走时精准。同轴擒纵刚一推出表坛既轰动,因为这是钟表界100多年以来第一次有新的擒纵方式出现,结构几乎是完美的,比起杠杆擒纵他是很先进的。
1974年,英国制表师乔治.丹尼尔(George Daniels)从早期怀表中的冲击式天文台擒纵机构中找到灵感,发明了同轴擒纵系统。乔治·丹尼尔认为,“这套系统确实非常激进和革新。它解决了五百年来一直困扰着制表师们的润滑问题。”这种擒纵系统的结构和工作方式与杠杆擒纵完全不同,它通过一个有上下两层的同轴轮,将杠杆擒纵机构中的一个擒纵轮扩展为两个同轴的擒纵轮,因此被称为“同轴擒纵系统”。它能有效地降低传递动力的擒纵系零件之间的摩擦,减少润滑的需要。乔治·丹尼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制表业在本质上非常保守,接受新事物的过程比较缓慢”,因此,他的发明也遭受到“业内排山倒海的批评和质疑”。然而斯沃琪集团创始人、当时的主席尼古拉斯·G·海耶克慧眼识珠,果断地为欧米茄引人了这项创新技术。在此之后,欧米茄的工程师与技术人员与乔治·丹尼尔一起,又进行了多年的潜心研究和密切合作,终于在1999年发布了第一款装配同轴擒纵系统的手表,将同轴擒纵的不同部件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同轴擒纵系统由此也成为自杠杆擒纵机构发明以来第一款实用的新型擒纵系统。
Ⅳ 陀飞轮与同轴擒纵区别
一、发明时间不同
1、陀飞轮:在1795年发明的一种钟表调速装置。
2、同轴擒纵:于1974年发明的擒纵装置。
二、发明人不同
1、陀飞轮:陀飞轮是瑞士钟表大师路易·宝玑先生发明的一种钟表调速装置。
2、同轴擒纵:是一种由英国钟表大师乔治·丹尼尔斯发明的擒纵装置。
三、特点不同
1、陀飞轮:陀飞轮的创意在于,将钟表核心的擒纵机构放在一个框架(Carriage)之内,使框架围绕轴心——也就是摆轮的轴心规律性地做360度旋转。这样,原本的擒纵机构是固定的,因而当表搁置位置变化的时候,擒纵机构不变,造成了擒纵零件受力不同而产生了误差;当擒纵机构360度不停地旋转起来的时候,会将零件的方位误差综合起来,互相抵消,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误差。
2、同轴擒纵:同轴擒纵建基于杠杆擒纵并加以改良,大大降低了能量流失的情况。这项发明被公认为杠杆擒纵之后,钟表技术上的一大突破。同轴擒纵内含三层式同轴擒纵轮,能够将锁定功能与脉冲分开,从而免除了杠杆擒纵的滑动阻力,棘爪与棘爪之间亦无需添加润滑油。
Ⅵ 机械表上的同轴擒纵原理是怎样的
同轴擒纵(CO-AXIAL)是乔治.丹尼尔斯(G.
DANIELS)博士经过十五年的研制发明的一种新型擒纵机构,他的出发点是将擒纵轮与擒纵叉之间垂直方向的摩擦变为平行方向的,摩擦的改变使机械表传统的3-5年一次的保养洗油延长至十年。同时因为同轴擒纵实现的基本条件是螺丝调校摆轮和无卡度游丝,这样令同轴擒纵机芯可以轻松获得天文台认证,得以走时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