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合并报表时,对子公司个别报表中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如何处理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会计分录:外币报表折算差额会计处理大致有两种方法:
(1)递延处理.
在递延法下,将折算差额列入所有者权益,并单列项目反映.递延处理有利于保持会计报表有关项目原有的比例关系,便于进行财务比率分析.
(2)计入当期损益.
将折算差额计入损益,列入利润表.这样做的优点是能真实反映企业所承受的汇率风险,但是将未实现的损益记入当期损益,有可能引起对会计报表的误解.
除以上两种方法外,还有一些方法,比如:将折算差额借方发生额,即折算损失,记入损益;将折算差额贷方发生额,即折算收益,加入递延,记入所有者权益.
采用现行汇率法(我国),外币报表折算差额作递延处理;采用时态法时,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列为当期损益。也称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当企业的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和分支机构的记账本位币不同于企业的记账本位币时,在将企业的境外经营通过合并报表、权益法核算等纳入到企业的财务报表中时,需要将企业境外经营的财务报表折算为以企业记账本位币反映。
由于资产负债表不同项目采用的折算汇率不同,在折算过程中会产生差额,在合并资产负债中所有者权益项目下单独作为"外币报表折算差额"项目列示.而每年折算差额的变动则构成其他综合收益,在综合收益表中列示。
(1)长期股权投资汇率变动扩展阅读
外币报表折算是对会计报表的一种处理,处理的是以外币为币种的报表,处理的目的是将其转化为以记账本位币或要求币种的报表。进行外币折算的目的主要有两个:
第一个是单纯的转化成特定币种的报表。会计报表是给有需要的进行阅读的,既包括企业的领导人员、企业的员工、政府、投资者、银行、以及其他的利益相关者。
阅读人群可能来自不同国家,语种不一样,因此阅读会计报表的习惯也就不一样,为了方便需要的人阅读,而将财务报表转化成阅读人需要的币种,这只是一种单纯的币种转换,这种方法并不会产生折算差额。
第二个是合并财务报表需要先折算外币报表。一般而说,跨国公司的总公司会设立在一个大城市,而在其他城市甚至是二线的成立会设立很多的分公司。
跨国公司在计算其资产负债情况时,需要将各个子公司的报表进行合并,这时就需要先进行财务报表的折算,以满足母公司的计算需要。这种情况下进行的折算,会打破原先各个子公司已经平衡的资产负债表,因此会产生一个差额,这个差额就是外币报表的折算差额。
B. 企业所得税 企业股权转让 外币确认汇率的问题
初始成本按1:8折算为本位币确认,但需保留100万美元的外币计量,每年年末进行汇兑损益调整
出售是按1:6折算本位币确认投资收益(损失)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以下简称“长期股权投资准则”)规定,外币长期股权投资的折算,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以下简称“外币折算准则”)。关于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外币折算准则规定:“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对外币货币性项目和外币非货币性项目进行处理:1.外币货币性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因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与初始确认时或者前一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不同而产生的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2.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仍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不改变其记账本位币金额。
C. 在编合并抵消分录时对境外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是调整为权益法核算按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成本位币么
资产类账户按照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利润表按交易发生时即期汇率折算(也可以使用近似汇率折算),所有者权益项目按发生时的即期汇率折算(未分配利润项目除外)。
这样折算后,因为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折算汇率不是同一时点的,所以会出现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外币报表折算差额。
D. 关联公司投资汇率差记什么科目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制度)(2005前)的有关规定,题中,虽然A企业借取美元时折算汇率为8,但是,在实际投资时,应当按照投资日的当日汇率(从题中看,题中企业折算汇率采用的是即期汇率)进行折算。则:
A企业:
借取美元时:
借: 银行存款 8元(1美元)
贷: 其他应付款 8元(1美元)
实际投资时:
借: 长期股权投资 7元
贷: 银行存款 7元(1美元)
月末,结转汇兑损益(假设:1、借取美元与投资业务发生于同一个月份;2、借取美元前,“其他应付款” 、“银行存款”科目的相关外汇明细科目无余额;3、月末汇率为7):
“其他应付款”科目:
结转前人民币余额 = 8元
结转前美元余额 = 1美元
汇兑收益 = 8 - 1 * 7 = 1元
借:其他应付款 1元
贷:财务费用 1元
“银行存款”科目:
结转前人民币余额 = 8 - 7 = 1元
结转前美元余额 = 0美元
汇兑损失 = 1 - 0 * 7 = 1元
借:财务费用 1元
贷:银行存款 1元
可见,A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科目余额为7元,与对应的B公司的“实收资本”科目余额一致,不产生所谓的差异,编制合并报表时直接抵销即可。
E. 长期股权投资外币汇兑损益计入什么科目
长期股权投资不产生汇兑差额 投的时候是多少钱 就是多少钱 以后汇率在变他都不变 这个跟实收资本是一样的
F. 外币报表折算时,长期股权投资采用哪个汇率
取得长投时肯定是按主体的本位币核算长投成本,后续在单体层面不涉及汇率变化的问题。
外币报表折算,资产一律按资产负债表日汇率折算,实操中可能存在孙公司,子公司,母公司三者本位币不一致的情况,这种情况存在先折算再合并,或先合并再折算两种方法,两种方法再最终层面结果一致,但折算汇率都是资产负债表日汇率 。
G. 长期股权投资,持股比例由原25%增加至60%,核算方法由权益法改为成本法,算会计政策变更吗
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比较常见的会计政策变更有:企业在对被投资单位的股权投资在成本法和权益法核算之间的变更;坏账损失的核算在直接转销法和备抵法之间的变更;外币折算在现行汇率法和时态法或其它方法之间的变更等。
H. 汇率变动引起存货价值变动的账务处理
1,汇率变动时,存货入账的价值也必须跟着改变。计入“ 营业外收入”会计科目。存货价值大了,可以借记存货,贷记营业外收入?通常我们会以额外收入的方式入账,但如果不想把利润变大,可以再结转冲销营业外收入。存货价值增大时:
借:存货 3.57贷:营业外收入 3.57
存货价值增大原因消除时:
借: 营业外收入3.57
贷: 本年利润 3.57修改你营业外收入减少的会计凭证,将营业外收入减少记在贷方红书,不要记在借方。如果已经记账的话就用红字更正法,先将借方减少的凭证冲销,然后在体制一张贷方红书减少的凭证,就行结转。借:营业外收入贷:本年利润这样你结转后本期“营业外收入”才平衡。2,按照你的条件,兑换时:借:银行存款(或现金)-港币 28.57(台币 100)
贷:银行存款-港币 25贷:财务费用-汇兑损益 3.57外汇兑换差额,看你原来的处理方式是怎么样的。在月末进行调整,其差异记入财务费用。 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
1、初始确认时折算汇率的选择。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或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
A、即期汇率:指当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外汇中间价,或称市场汇率。
B、即期汇率近似汇率:通常指当期平均汇率。
2、资产负债表日汇兑差额的处理
A、外币货币性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与初始确认时汇率不同而产生的汇率差额计入财务费用。
外币货币性项目包括外币货币性资产(现金、银行存款、应收款项等)和外币货币性负债(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长期应付款等)
B、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仍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不产生汇兑差额,非货币性项目指除货币性项目以外的项目,包括存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等。
C、对于外币价值发生变动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其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其价值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的,相应汇率变动的影响应当计入所有者权益。
D、外币投入资本不产生汇兑差额。外币投入资本属于外币非货币性项目,企业收到投资者以外币投入的资本,采用交易日即期汇率折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