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R语言问题 已知公式求参数值
>y=p(i,x);x1=cos(2*pi*x/T);x2=sin(2*pi*x/T);
>fit=lm(y~x1+x2+x);summary(fit);
Ⅱ 如何用r语言写repeat语句
一、循环和向量化
1、控制结构
(1)条件语句
if(条件) 表达式1 else 表达式2
(2)循环(loops)
for :for(变量 in 变量) 表达式
while while(条件)表达式
repeat repeat 表达式
三者略有区别:若知道终止条件(循环次数)就用for循环,若无法知道运行次数,则用while和repeat循环,repeat循环利用循环体的break语句跳出循环
Ⅲ R语言 t.test()内容解释。
《破译植物的语言》说明的主要内容是:破译植物的语言。
Ⅳ r语言怎么计算敏感度,特异度,g值
灵敏度=真阳性人数/(真阳性人数+假阴性人数)*100%。正确判断病人的率。
特异度=真阴性人数/(真阴性人数+假阳性人数))*100%。正确判断非病人的率。金标准(能确诊)
超声诊断 + - 合计
+ A B
- C D
合计
灵敏度=A/(A+C)*100%
特异度=D/(B+D)*100%
阳性预测值=A/(A+*100%
阴性预测值=D/(C+D)*100%
正确指数=灵敏度+特异度-1
误诊率=B/(B+D)
漏诊率=C/(A+C)
假阳性率=B/(B+D)
假阴性率=C/(A+C)
诊断符合率=(A+D)/(A+B+C+D)
Ⅳ R语言round语句求教
在编程实现的时候有时会碰到对数值取整的需求,而取整的方式却多种多样,依赖于具体问题,不过在R中已经配备了种类齐全的相关函数。 主要包括以下五种: floor():向下取整; ceiling(): 向上取整; round(): 四舍五入取整; turnc(): 向0取整;
Ⅵ R语言里的一个语句不明白啥意思
在quantmod包里面;
getSymbols(Symbols = NULL,
env = parent.frame(),
reload.Symbols = FALSE,
verbose = FALSE,
warnings = TRUE,
src = "yahoo",
symbol.lookup = TRUE,
auto.assign = getOption('getSymbols.auto.assign',TRUE),
...)
auto.assign=F表示不自动赋值;需要手动指定变量去存储数据。否则就是自动赋值给Symbols变量。
Ⅶ 逻辑回归中,R语言怎么解决解释性变量为多分类变量
1、首先在R语言中,定义一个变量m,并使用函数c()进行对变量m赋值,使用的是“->”,如下图所示。
Ⅷ R语言中%>%的含义是什么
就是把左件的值发送给右件的表达式,并作为右件表达式函数的第一个参数,就是管道函数。
例如:
anscombe_tidy <- anscombe %>%mutate(observation = seq_len(n()))
以上代码等价于:
anscombe_tidy=mutate(anscombe,observation = seq_len(n()))
1、管道函数的作用
%>%来自dplyr包的管道函数,其作用是将前一步的结果直接传参给下一步的函数,从而省略了中间的赋值步骤,可以大量减少内存中的对象,节省内存。
符号%>%,这是管道操作,其意思是将%>%左边的对象传递给右边的函数,作为第一个选项的设置(或剩下唯一一个选项的设置)
2、管道函数的语法
在普通的函数中,使用dbms_output输出的信息,需要在服务器执行完整个函数后一次性的返回给客户端。如果需要在客户端实时的输出函数执行过程中的一些信息,在oracle9i以后可以使用管道函数(pipeline function)。
关键字PIPELINED表明这是一个oracle管道函数,oracle管道函数的返回值类型必须为集合,在函数中,PIPE ROW语句被用来返回该集合的单个元素,函数以一个空的RETURN 语句结束,以表明它已经完成。
例如:
create or replace type MsgType as table of varchar2(4000);
/
create or replace function f_pipeline_test return MsgType
PIPELINED as
begin
for i in 1 .. 10 loop
pipe row('Iteration ' || i || ' at ' || systimestamp);
sys.dbms_lock.sleep(1);
end loop;
pipe row('All done!');
return;
end;
/
Ⅸ 求大神解释下这几句R语言代码
#头两行是读取csv文件,逗号分隔值 comma seperated value,是一种简化的excel文件
OrgData=read.csv("DownlinkPower_train.csv",header=T)
TestData=read.csv("DownlinkPower_test.csv",header=T)
#第四第五行是选取子集subset(),从 OrgData里选出 OrgData[,1] > 0 第一列为正的那些行。
OrgData = subset(OrgData, OrgData[,1] > 0)
TestData = subset(TestData, TestData[,1] > 0)
#第六行是把data的列名字赋给OrgData_colname
OrgData_colname = colnames(OrgData)
OrgData = cbind(OrgData,1) //cbind 是合并矩阵? cbind是column bind就是横着粘在一起
竖着粘在一起是rbind,此处cbind(OrgData,1)就是在OrgData的最后加一列全是1
#重新给列命名,c()是字符串的向量,相当于给最后一列命名"intercepts"
colnames(OrgData) = c(OrgData_colname, "intercepts")
#as.matrix相当于c++的cast 强行转换格式,此处强行转换成矩阵格式
#dim(OrgData)是输出OrgData的行数和列数,[2]引用的是列,2:列数就是取OrgData中2到最后一列,其实此处可以用ncol(OrgData)来找列数
x1 = as.matrix(OrgData[,2:dim(OrgData)[2]])
#把OrgData的第一列给y1
y1 = OrgData[,1]
Ⅹ r语言条形图怎样调整counts值
ggplot2包可以用来绘图,其中的geom_text函数可以设置标签:
library(plyr)
library(ggplot2)
library(scales)
dtf <- data.frame(x = c("ETB", "PMA", "PER", "KON", "TRA",
"DDR", "BUM", "MAT", "HED", "EXP"),
y = c(.02, .11, -.01, -.03, -.03, .02, .1, -.01, -.02, 0.06))
ggplot(dtf, aes(x, y)) +
geom_bar(stat = "identity", aes(fill = x)) +
geom_text(aes(label = paste(y * 100, "%"),
vjust = ifelse(y >= 0, 0, 1))) +
scale_y_continuous("Anteil in Prozent", labels = percent_form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