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用SPSS对一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并进行回归
主成分
1输入数据。
2点Analyze 下拉菜单,选Data Rection 下的Factor 。
3打开Factor Analysis后,将数据变量逐个选中进入Variables 对话框中。
4单击主对话框中的Descriptive按扭,打开Factor Analysis: Descriptives子对话框,在Statistics栏中选择Univariate Descriptives项要求输出个变量的均值与标准差,在Correlation Matrix 栏内选择Coefficients项,要求计算相关系数矩阵,单击Continue按钮返回Factor Analysis主对话框。
5单击主对话框中的Extraction 按钮,打开如下图所示的Factor Analysis: Extraction 子对话框。在Method列表中选择默认因子抽取方法——Principal Components,在Analyze 栏中选择默认的Correlation Matrix 项要求从相关系数矩阵出发求解主成分,在Exact 栏中选择Number of Factors;6, 要求显示所有主成分的得分和所能解释的方差。单击Continue按钮返回Factor Analysis主对话框。
6单击主对话框中的OK 按钮,输出结果。
多元线性回归
1.打开数据,依次点击:analyse--regression,打开多元线性回归对话框。
2.将因变量和自变量放入格子的列表里,上面的是因变量,下面的是自变量。
3.设置回归方法,这里选择最简单的方法:enter,它指的是将所有的变量一次纳入到方程。其他方法都是逐步进入的方法。
4.等级资料,连续资料不需要设置虚拟变量。多分类变量需要设置虚拟变量。
虚拟变量ABCD四类,以a为参考,那么解释就是b相对于a有无影响,c相对于a有无影响,d相对于a有无影响。
5.选项里面至少选择95%CI。
点击ok。
统计专业研究生工作室原创,请勿复杂粘贴
❷ 用SPSS做主成分分析
因为对阁下的题目不了解,所以不知道上图中的结果代表什么含义。
你的理解是正确的,主成分分析得到的主成分是一个综合性指标。
从数学的运算来看,主成分分析的过程只是在原来的相关系数矩阵上做了一个正交旋转。而降维处理应该体现在“选取”二字上(根据特征值大小筛选)。这是因为特征值(也就是图中的贡献率)反映了对应的主成分包含的信息量,一般都是选累积贡献率达到85%以内的,换个说法就是选取的主成分含有85%的信息量。
通常由于主成分分析得到的主成分是多个变量的综合,它们的实际意义很难解释,我们可以在最后的结果基础上再做一次旋转,使每个主成分与一定向量的相关性提高,从而可以更容易地解释。在SPSS中应该有这么一个选项,通常都是选择方差最大的旋转(因为用的是英文版,不清楚中文翻译是什么,英文是factor->rotation->varimax)。
你可以试试。
❸ 怎样用spss进行主成分分析 具体步骤
工具/原料
spss20.0
方法/步骤
先在spss中准备好要处理的数据,然后在菜单栏上执行:analyse--dimension rection--factor analyse。打开因素分析对话框
我们看到下图就是因素分析的对话框,将要分析的变量都放入variables窗口中
点击descriptives按钮,进入次级对话框,这个对话框可以输出我们想要看到的描述统计量
因为做主成分分析需要我们看一下各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对变量间的关系有一个了解,所以需要输出相关,勾选coefficience,点击continue,返回主对话框
回到主对话框,点击ok,开始输出数据处理结果
你看到的这第一个表格就是相关矩阵,现实的是各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通过相关系数,你可以看到各个变量之间的相关,进而了解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第二个表格显示的主成分分析的过程,我们看到eigenvalues下面的total栏,他的意思就是特征根,他的意义是主成分影响力度的指标,一般以1为标准,如果特征根小于1,说明这个主因素的影响力度还不如一个基本的变量。所以我们只提取特征根大于1的主成分。如图所示,前三个主成分就是大于1的,所以我们只能说有三个主成分。另外,我们看到第一个主成分方差占所有主成分方差的46.9%,第二个占27.5%,第三个占15.0%。这三个累计达到了89.5%。
❹ 用spss做主成分分析
关于主成分分析,一般来说,如果前K个主成分的贡献率达到85%,表明前K个主成分基本包含了全部测量指标所具有的信息,这样既减少了变量的个数又便于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研究。
你做出来的Total Variance Explained的图,根据Cumulative%的列可以看出,前三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达到了90.018%,因此选前三个主成分已足够描述财务情况。
参考资料:《SPSS统计分析高级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张文彤主编,2004年出版。
❺ SPSS主成分分析时,是不是得到的方差百分比就是贡献率,累计百分比就是累计贡献率
得到的方差百分比就是贡献率,累计百分比就是累计贡献率,成分矩阵用来判定主成分。
贡献率指有效或有用成果数量与资源消耗及占用量之比,即产出量与投入量之比,或所得量与所费量之比。计算公式:贡献率(%)=贡献量(产出量,所得量)/投入量(消耗量,占用量)×100%贡献率也用于分析经济增长中各因素作用大小的程度。
成分矩阵(component matrix)由主成分法得到的因素负荷矩阵。采用同一组被试进行比较时,必须保证两种实验处理之间没有相互影响,同时要平衡位置顺序。
(5)主成分分析汇率spss扩展阅读
主成分分析的主要作用
1、主成分分析能降低所研究的数据空间的维数。即用研究m维的Y空间代替p维的X空间(m<p),而低维的Y空间代替高维的x空间所损失的信息很少。即:使只有一个主成分Yl(即 m=1)时,这个Yl仍是使用全部X变量(p个)得到的。
例如要计算Yl的均值也得使用全部x的均值。在所选的前m个主成分中,如果某个Xi的系数全部近似于零的话,就可以把这个Xi删除,这也是一种删除多余变量的方法。
2、有时可通过因子负荷aij的结论,弄清X变量间的某些关系。
3、多维数据的一种图形表示方法。我们知道当维数大于3时便不能画出几何图形,多元统计研究的问题大都多于3个变量。要把研究的问题用图形表示出来是不可能的。
然而,经过主成分分析后,我们可以选取前两个主成分或其中某两个主成分,根据主成分的得分,画出n个样品在二维平面上的分布况,由图形可直观地看出各样品在主分量中的地位,进而还可以对样本进行分类处理,可以由图形发现远离大多数样本点的离群点。
4、由主成分分析法构造回归模型。即把各主成分作为新自变量代替原来自变量x做回归分析。
5、用主成分分析筛选回归变量。回归变量的选择有着重的实际意义,为了使模型本身易于做结构分析、控制和预报,好从原始变量所构成的子集合中选择最佳变量,构成最佳变量集合。用主成分分析筛选变量,可以用较少的计算量来选择量,获得选择最佳变量子集合的效果。
❻ 如何设置主成分分析在SPSS软件中的贡献率
可以调,调过之后没什么影响,软件只是默认特征值大于1的进行筛选因子个数,但你可以自己根据方差贡献率来选择因子个数。
❼ spss主成分分析结果怎么看急求
KMO检验用于检查变量间的偏相关性 一般认为该值大于0.9时效果最佳 0.7以上尚可,0.6时效果较差
Bartlett's球形检验用于检验相关阵是否是单位阵 P<0.01说明指标间并非独立,取值是有关系的。可以进行因子分析
根据上图 可以看出一共提取了3个主成分 可是能解释的方差为69.958%
软件默认的是提取特征根大于1的主成分 如果加上第四个主成分的话可以解释的变异度为86.26%
所以结合专业知识 可以考虑是不是增加一个主成分。
(7)主成分分析汇率spss扩展阅读:
软件模块实际上就是将以前单独发行的SPSS AnswerTree软件整合进了SPSS平台。笔者几年前在自己的网站上介绍SPSS 11的新功能时,曾经很尖锐地指出SPSS的产品线过于分散,应当把各种功能较单一的小软件,如AnswerTree、Sample Power等整合到SPSS等几个平台上去。
看来SPSS公司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而AnswerTree就是在此背景下第一个被彻底整合的产品。
Classification Tree模块基于数据挖掘中发展起来的树结构模型对分类变量或连续变量进行预测,可以方便、快速的对样本进行细分,而不需要用户有太多的统计专业知识。在市场细分和数据挖掘中有较广泛的应用。
已知该模块提供了CHAID、Exhaustive CHAID和C&RT三种算法,在AnswerTree中提供的QUEST算法尚不能肯定是否会被纳入。
为了方便新老用户的使用,Tree模块在操作方式上不再使用AnswerTree中的向导方式,而是SPSS近两年开始采用的交互式选项卡对话框。但是,整个选项卡界面的内容实际上是和原先的向导基本一致的,另外,模型的结果输出仍然是AnswerTree中标准的树形图,这使得AnswerTree的老用户基本上不需要专门的学习就能够懂得如何使用该模块。
由于树结构模型的方法体系和传统的统计方法完全不同,贸然引入可能会引起读者统计方法体系的混乱。为此,本次编写的高级教程并未介绍该模块,而将在高级教程的下一个版本,以及关于市场细分问题的教材中对其加以详细介绍。
❽ 如何用spss做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
1输入数据。
2点Analyze 下拉菜单,选Data Rection 下的Factor 。
3打开Factor Analysis后,将数据变量逐个选中进入Variables 对话框中。
4单击主对话框中的Descriptive按扭,打开Factor Analysis: Descriptives子对话框,在Statistics栏中选择Univariate Descriptives项要求输出个变量的均值与标准差,在Correlation Matrix 栏内选择Coefficients项,要求计算相关系数矩阵,单击Continue按钮返回Factor Analysis主对话框。
5单击主对话框中的Extraction 按钮,打开如下图所示的Factor Analysis: Extraction 子对话框。在Method列表中选择默认因子抽取方法——Principal Components,在Analyze 栏中选择默认的Correlation Matrix 项要求从相关系数矩阵出发求解主成分,在Exact 栏中选择Number of Factors;6, 要求显示所有主成分的得分和所能解释的方差。单击Continue按钮返回Factor Analysis主对话框。
6单击主对话框中的OK 按钮,输出结果。
统计专业研究生工作室原创,请勿复杂粘贴
❾ spss怎么进行主成分分析
1输入数据。
2点Analyze 下拉菜单,选Data Rection 下的Factor 。
3打开Factor Analysis后,将数据变量逐个选中进入Variables 对话框中。
4单击主对话框中的Descriptive按扭,打开Factor Analysis: Descriptives子对话框,在Statistics栏中选择Univariate Descriptives项要求输出个变量的均值与标准差,在Correlation Matrix 栏内选择Coefficients项,要求计算相关系数矩阵,单击Continue按钮返回Factor Analysis主对话框。
5单击主对话框中的Extraction 按钮,打开如下图所示的Factor Analysis: Extraction 子对话框。在Method列表中选择默认因子抽取方法——Principal Components,在Analyze 栏中选择默认的Correlation Matrix 项要求从相关系数矩阵出发求解主成分,在Exact 栏中选择Number of Factors;6, 要求显示所有主成分的得分和所能解释的方差。单击Continue按钮返回Factor Analysis主对话框。
6单击主对话框中的OK 按钮,输出结果。
统计专业研究生工作室原创,请勿复杂粘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