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生活中有哪些反常识的经济现象
物价上涨,银行汇率、利率变动,税率变动,社平工资上涨及保险费上涨等等吧
老王讲了很多脍炙人口的经济学常识和案例,从逻辑上来讲又是反常识的,和大多数人尤其是僵化体制教育下中国人认知出入。这也是经济学家的两难,他们理清了逻辑,掌握了预测未来的风向和方法,却要面对被民意和利益绑架的。王福重的观点是多年深耕而形成一套体系,他的观点犀利而有力,如果你拜读了他的写给中国人的经济学和人人都爱经济学,有了初步了经济学看问题方法和思想后,就会觉得他讲的例子是理论和现实的巧妙结合。关键是当下大家都太浮躁,有良心说真话踏实做研究的经济学家得出不了大家需要的结论。他们说了实话,但既不是想要的,也不是人民想要的。这个两难的问题需要社会的进步和宽容
② 简单的想去了解经济学,要实际的东西,不需要学校用不到的那套。高分代表诚意
会计专业和经济学专业我正好都学过。在此简单地说一下,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我本科读会计的时候,起初一直没有什么感觉,真正激起我兴趣的说来很奇怪,就是炒股,触发了我对经济这一大类的全面兴趣,进而就发现我的不足太多了,想去完善自己,甚至让我下决心读研。所以,你在开始可以注重兴趣的培养。
直到现在,有关经济的专业读物和非专业读物都尝试了很多,学校的专业课也一直在学,也不像你说的那样,教材上的东西也不是完全没用,对夯实基础很重要。经济学是一个大类,不知你感兴趣的是哪一方面。站在你的角度,我觉得你可选的书有很多,值得看的也不少。你可以看看张五常的书,张老一生都致力于解释经济学,他的论点在应用领域很受欢迎,他看待问题很客观,也很谦逊,能抓住本质,他本人注重微观基础,对经济学的解读也很到位。楼上推荐的郎咸平的书也不错,郎教授的观点向来犀利,几乎不留面子,批判性和趣味性都很强,读他的书容易激起兴趣。如果你对经济学基础完全没有概念,王福重的《人人都爱经济学》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关于金融危机,辜朝明的《大萧条》还很不错。另外,诸如时寒冰等人的书也是针砭时弊,虽然有些细节涉及到的专业知识有点瑕疵,但大多数都是可取的。在阅读的途中如果遇到不懂的专业术语,就查一下,在阅读中学习是最好的。如果对专业书籍感兴趣,可以试试读一下曼昆的《宏观经济学》和范里安的《微观经济学》,外国人写的比较易懂,而且很全面。金融方面的,不用读什么书,自己实践一下吧,在实践中学习。我试过股票,权证,保险,基金,外汇,黄金。期货倒是一直没尝试,但兴趣挺大的。
再说说会计,关于会计知识,我想作账你可能不感兴趣,也没必要去看,你可以学学财务报表分析,买一本这方面相关的书,选一本对各个账户解释得很详细的,并且要结合新准则编写的。
另外,多多关注新闻,尤其是财经新闻,加以自己的分析,保持对此方面的敏感性。还可以适当看一些博客,辩证地看待。对于宏观经济大势的研判,要保持独立清晰的观点和立场。逐渐形成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
祝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