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急急急,财务管理总杠杆系数
边际贡献=500*(1-40%)=300万元
DOL=边际贡献/息税前利润
1.5=300/(300-固定成本),得固定成本=100万元
EBIT=300-100=200万元
DFL=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利息)
2=200/(200-利息),得利息=100万元
固定成本增加50万元,EBIT=300-(100+50)=150元
总杠杆DCL=边际贡献/(息税前利润-利息)=300/(150-100)=6
复合杠杆DCL=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产销量变动率
每股利润增加一倍,业务量会增加1/6倍
㈡ 每股收益增长率与财务杠杆系数
联合杠杆系数=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1.2*1.5=1.8
每股收益增长率=20%*1.8=36%
联合杠杆系数反映的是销售收入变动对每股收益变动的影响程度
㈢ 复合杠杆系数就是总杠系吗 复合杠杆系数就是总杠杆系数吗
复合杠杆系数又称抄联合杠杆系数或总杠杆系数,是指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相当于产销量变动率的倍数。
复合杠杆系数=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
若企业没有融资租赁,其复合杠杆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复合杠杆系数= 边际贡献 /(息税前利润-利息)
㈣ 请教各位老师个问题 :每股收益变动率是什么 息税前利润变动率又是什么 刚看财务杠杆时候碰到的问题
每股收益变动率=(报告期每股收益-基期每股收益)/基期每股收益,息税前利润变动率=(报告期息税前利润-基期息税前利润)/基期息税前利润。
财务杠杆=每股收益变动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EBIT/(EBIT-I),可用公式EPS=(EBIT-I)*(1-T)/M推导,EPS-每股收益,EBIT-息税前利润,I-利息,T-所得税率,M-普通股股数,其中假定基期与报告期利息与所得税税率是不变的。
公式一
财务杠杆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财务杠杆系数=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
DFL=(△EPS/EPS)/(△EBIT/EBIT)
式中:DFL为财务杠杆系数;△EPS为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额;EPS为变动前的普通股每股利润;△EBIT为息税前利润变动额;EBIT为变动前的息税前利润。
(4)总杠杆系数指每股收益变动率扩展阅读:
意义
财务杠杆系数的意义:
DFL表示当EBIT变动1倍时EPS变动的倍数。用来衡量筹资风险,DFL的值越大,筹资风险越大,财务风险也越大
在资本结构不变的前提下,EBIT值越大,DFL的值就越小.
在资本总额、息税前利润相同的条件下, 负债比率越高,财务风险越大。
负债比率是可以控制的, 企业可以通过合理安排资本结构, 适度负债, 使增加的财务杠杆利益抵销风险增大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㈤ 关于总杠杆系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B
答案解析:
[解析]
总杠杆系数(DTL)=经营杠杆系数(DOL)×财务杠杆系数(DFL),A选项正确。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之间的比例是财务杠杆系数,B选项错误。总杠杆系数=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产销量变动率,C选项正确。总杠杆系数越大的企业,面临的风险越大,D选项正确。
㈥ 财务管理:为什么总杠杆能够表达企业边际贡献与税后利润的比率
总杠杆系数=(EBIT+FC)/EBIT-I,不是表达企业边际贡献与税后利润的比率。
分解看:EBIT=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EBIT+FC=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固定成本=销售收入-变动成本=边际贡献
EBIT-I=息税前利润-债务利息
所以总杠杆系数是边际贡献与息税前利润减去债务利息后的比率。
㈦ 关于财务杠杆系数和每股收益的计算。
B公司的2001年的财务杠杆系数=01年的息税前利润/(01年息税前利润-负债利息)=(50万+10万)/50万
=1.2
所得税率=所得税/税前利润=10/50=20%
B公司2002年的每股收益=(2002年的息税前利润-负债利息)*(1-所得税率)/普通股股数
=(60万-10万)*(1-20%)/10万=4元/股
㈧ 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和联合杠杆系数的关系是
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和联合杠杆系数的关系是:联合杠杆系数=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
联合杠杆系数=每股收益变动率÷产销量变动率
联合杠杆系数就是指总杠杆系数。
总杠杆系数(DTL)是经营杠杆系数(DOL)和财务杠杆系数(DFL)的乘积,即DTL=DOL×DFL
一、经营杠杆系数
经营杠杆系数(DOL),也称营业杠杆系数或营业杠杆程度,是指息税前利润(EBIT)的变动率相当于销售额变动率的倍数。
变动规律是只要固定成本不等于零,经营杠杆系数恒大于1;产销量的变动与经营杠杆系数的变动方向相反;成本指标的变动与经营杠杆系数的变动方向相同;单价的变动与经营杠杆系数的变动方向相反;在同一产销量水平上,经营杠杆系数越大,利润变动幅度越大,风险也就越大。
计算公式:
经营杠杆系数=(销售收入-变动成本)/(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其中,由于 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即为 息税前利润(EBIT),因此又有:
经营杠杆系数(DOL)=边际贡献/ 息税前利润EBIT
二、财务杠杆系数
财务杠杆系数(DFL),是指普通股每股税后利润变动率相当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倍数,也叫财务杠杆程度,通常用来反映财务杠杆的大小和作用程度,以及评价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
计算公式:
DFL=(△EPS/EPS)/(△EBIT/EBIT)
式中:DFL为财务杠杆系数;△EPS为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额;EPS为变动前的普通股每股利润;△EBIT为息税前利润变动额;EBIT为变动前的息税前利润。
公式二:
为了便于计算,可将上式变换如下:
由 EPS=(EBIT-I)(1-T)/N
△EPS=△EBIT(1-T)/N
得 DFL=EBIT/(EBIT-I)
式中:I为利息;T为所得税税率;N为流通在外普通股股数。
公式三:
在有优先股的条件下,由于优先股股利通常也是固定的,但应以税后利润支付,所以此时公式应改写为:
DFL=EBIT/[EBIT-I-PD/(1-T)]
式中:PD为优先股股利。
三、总杠杆系数
总杠杆系数是指公司财务杠杆系数和经营杠杆系数的乘积,直接考察了营业收入的变化对每股收益的影响程度,是衡量公司每股获利能力的尺度。
计算公式:
销售收入 - 变动成本= 边际贡献(1)
边际贡献 - 固定成本= 息税前利润(2)
息税前利润 - 利息 = 税前利润(利润总额)(3)
经营杠杆DOL =(1) / (2)
财务杠杆DFL = (2) /(3)
总杠杆DTL = (1) /(3)
四、总杠杆系数对公司管理层的意义:
首先,使公司管理层在一定的成本结构与融资结构下,当营业收入变化时,能够对每股收益的影响程度做出判断,即能够估计出营业收入变动对每股收益造成的影响。例如,如果一家公司的总杠杆系数是3,则说明当营业收入每增长(减少)1倍,就会造成每股收益增长(减少)3倍。
其次,通过经营杠杆与财务杠杆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利于管理层对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进行管理,即为了控制某一总杠杆系数,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可以有很多不同的组合。比如,经营杠杆系数较高的公司可以在较低的程度上使用财务杠杆;经营杠杆系数较低的公司可以在较高的程度上使用财务杠杆等等。这有待公司在考虑各相关具体因素之后做出选择。
㈨ 急,财务管理总杠杆系数营业收入500万元,变动成本率40%,DOL=1.5,DF...
边际贡献=500*(1-40%)=300万元DOL=边际贡献/息税前利润1.5=300/(300-固定成本),得固定成本=100万元EBIT=300-100=200万元DFL=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利息)2=200/(200-利息),得利息=100万元固定成本增加50万元,EBIT=300-(100+50)=150元总杠杆DCL=边际贡献/(息税前利润-利息)=300/(150-100)=6复合杠杆DCL=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产销量变动率每股利润增加一倍,业务量会增加1/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