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初二物理杠杆原理
力臂的画法:①首先根据杠杆的示意图,确定杠杆的支点.②确定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画出力的作用线。③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力臂。④用字母L1或l2标出。
如图
Ⅱ 初中物理杠杆有关力方向的确定
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杠杆可以是任意形状的硬棒。滑轮是一种变形的杠杆,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动滑轮的实质是阻力臂是动力臂一半的省力杠杆。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通常用字母O来表示。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通常用F1来表示。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通常用F2来表示。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通常用L1表示。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不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长度。作用在杠杆上的一个力的作用点不变,力的方向改变时,它的力臂一般要改变。力臂可能与杠杆重合。通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的直线叫做力的作用线。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通常用L2表示。动力作用线、阻力作用线、动力臂、阻力臂皆用虚线表示。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就说此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杠杆平衡原理:杠杆静止不动或匀速转动都叫做杠杆平衡。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那么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在使用杠杆时,为了省力,就应该用动力臂比阻力臂长的杠杆;如欲省距离,就应该用动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杆。因此使用杠杆可以省力,也可以省距离。但是,要想省力,就必须多移动距离;要想少移动距离,就必须多费些力。要想又省力而又少移动距离,是不可能实现的。省力杠杆费距离;费力杠杆省距离。等臂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可以用它来称量。例如:天平。希望我能帮助你解疑释惑。
Ⅲ 初中物理杠杆原理
亦称“杠杆平衡条件”。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的大小跟它们的力臂或反比。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数式表示为F• L1=W•L2。式中,F表示动力,L1表示动力臂,W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从上式可看出,欲使杠杆达到平衡,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在使用杠杆时,为了省力,就应该用动力臂比阻力臂长的杠杆;如欲省距离,就应该用动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杆。因此使用杠杆可以省力,也可以省距离。但是,要想省力,就必须多移动距离;要想少移动距离,就必须多费些力。要想又省力而又少移动距离,是不可能实现的。
参考资料:http://ke..com/view/85069.htm
相关习题:http://www.wjkfqzx.com.cn/blog/UploadFiles/2006-9/926163387.doc
Ⅳ 初中物理杠杆知识:
M1*L1=M*L2
M2*L2=M*L1
L1+L2=L
L M1 M2均已知
解方程即可得到答案.
Ⅳ 初中物理杠杆知识点是什么
杠杆受力有两种情况:
1、杠杆上只有两个力:
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即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即F1×L1=F2×L2
2、杠杆上有多个力:
所有使杠杆顺时针转动的力的大小与其对应力臂的乘积等于使杠杆逆时针转动的力的大小与其对应力臂的乘积。这也叫作杠杆的顺逆原则,同样适用于只有两个力的情况。
(5)初中物理杠杆原理的定义扩展阅读:
杠杆可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没有任何一种杠杆既省距离又省力
1、省力杠杆
L1>L2,F1<F2,省力、费距离。
如拔钉子用的羊角锤、铡刀,开瓶器,轧刀,动滑轮,手推车 剪铁皮的剪刀及剪钢筋用的剪刀等。
2、费力杠杆
L1<L2,F1>F2,费力、省距离。
如钓鱼竿、镊子,筷子,船桨裁缝用的剪刀 理发师用的剪刀等。
3、等臂杠杆
L1=L2,F1=F2,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又不多移动距离。
如天平、定滑轮等。
Ⅵ 初三物理杠杆的原理是什么 我不太懂
杠杆原理亦称“杠杆平衡条件”。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的大小跟它们的力臂成反比。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数式表示为F•
L1=W•L2。式中,F表示动力,L1表示动力臂,W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从上式可看出,欲使杠杆达到平衡,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
1.省力杠杆:L1>L2,
F1<F2
,省力、费距离。如拔钉子用的羊角锤、铡刀等。
2.费力杠杆:
L1<L2,
F1>F2,费力、省距离,如钓鱼竿、镊子等。
3.等臂杠杆:
L1=L2,
F1=F2,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又不多移动距离,如天平、定滑轮等。
Ⅶ 杠杆原理(初三物理)
F1*L1=F2*L2,则:
L1/L2=F2/F1=6*10^25N/6*10^2N=10^23
那么,要把地球撬起1cm,动力臂就要向下移动10^23cm=10^18km
而光速=3*10^5km/s
所以,需要的时间t=10^18/(3*10^5)=(1/3)*10^13s=3.3*10^12s
一年的时间约等于365*24*60*60=3.15*10^7s
那么,折合成年=1.05*10^5年
Ⅷ 初中物理的杠杆
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
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是杠杆。
在生活中回根据需要,杠杆可以答做成直的,也可以做成弯的,但必须是硬的物体。
跷跷板、剪刀、扳子、撬棒、钓鱼竿等,都是杠杆。
滑轮是一种变形的杠杆,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动滑轮的实质是阻力臂是动力臂一半的杠杆。
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和支点
⒈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通常用O表示。
⒉动力:为达到目的而使杠杆转动的力,通常用F1表示。
⒊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通常用F2表示。
⒋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动力臂,通常用L1表示。
⒌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叫阻力臂,通常用L2表示。
注: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就说此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杠杆的平衡条件: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公式:
F1×L1=F2×L2变形式:
F1:F2=L1:L2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那么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