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人民币购买美元汇率以什么价格结算
银行的报价买入和卖出是针对其本身。
例如:
外汇卖出价,是指银行外汇卖出,客户买入;
外汇买入价,是指银行外汇买入,客户卖出;
您问的 人民币购买美元,对于银行来说是卖出美金,
所以参考:现汇/现钞 卖出价
B. 使用VISA信用卡进行美元交易结算时的汇率。
1.不可能吧!这个结算汇率!加了10%!除非是收其他费了!刚问了一下信用卡中心,只有在刷欧元等其他非美货币消费时,visa会收取1.5%的手续费!
2.你购汇还款以购汇当日的实时汇率为准!
3.银行是根据1:7的汇率做为可用额度汇率,实际结算是以当日刷卡时汇率结算的,你会发现你可刷的金额比可用额度多!
C. 汇率结算问题。急
结汇的汇率以中国人民银行的即时汇率为准。 看下边网页里右边的时间吗,以那个时间的汇率为准。
记得中国银行好象给单笔支付10万美圆以上的客户有个0.18%优惠,具体细节忘了。
D. 国际贸易中美元结算时如何操作的通过期货市场如何对冲汇率风险
在期货市场上可以通过利率期货来对冲汇率风险,比如如果未来要去买50w美元的货物,那么我这时候肯定是担心美元涨价造成我的额外负担,所以这时候就在期货市场上买美元兑人民币利率上涨,如果真的上涨了那么我在期货市场的盈利可以来补上我的这部分额外支出,如果利率下跌,那么我所要付出的钱也就会不足50w美元,这样再用这一部分钱补上期货市场的可亏损。完成对冲风险的目的。
E. 美元外汇结汇银行怎么结算人民币汇率
在外汇结算中,银行外汇牌价都会有不同的价格显示,各大银行的人民币即期外汇牌价分别就有:现汇买入价、现钞买入价、卖出价、汇买汇卖中间价,而且在不同的时间段会刷新一次,大概是几分钟左右就更新一次,从发布时间的更新频率就知道每个银行的汇率更新情况,有些银行还会有折算价、中间价等,不过也只是名称的叫法不同。很多没接触过外汇结算的朋友都不清楚这些名称到底有什么含义,为什么去银行兑换外汇或者结算外汇的时候,不是自己认为的那个高的汇率,而是另外一个低的汇率呢? 不仅是没接触过外汇结算的朋友不知道其中含义,实际上,即使是那些长期做外贸生意、进出口的工厂或贸易公司,有时候他们也都不太明白到底自己在做外汇结算的时候,银行是以哪个汇率来计算自己的外汇和人民币的兑换结算。 天捷国际长期操作进出口贸易,也经常需要到银行柜面做结汇、付汇等非现金业务,通过收汇结汇付汇的接触过程中,慢慢了解其中的含义。 下面就几个常用的名称做一些比较简单易懂的解释,这种简单易懂的解释也是我们经常对客户讲解的一个方式,客户一听就能明白其中道理。 首先,我们来研究什么是银行的“现汇买入价”、“卖出价”,这两个基础的搞清楚了,其他就没啥难懂的了。 我们来做个场景设定:把银行当成是一个卖家,而你是一个买家,银行和你进行一个交易,你们之间买卖的东西是——货币,货币可以是美金、人民币或其他货币。当你去找银行买货币的时候,银行作为卖家,他卖货币,他是需要赚取一定的利润的,所以是由银行制订的价格,是以银行为中心所制订的价格,不是由买家来制订的价格,所以这个时候,银行卖给你货币的时候价格,就是指“卖出价”,而当银行想买入货币的时候,他当然是低买高卖才能有利润,所以,当你将货币卖给银行的时候,实际上是相当于银行跟你买入货币,由于这个价格也是由银行制订的,所以,银行是以“买入价”向你购买货币,而不是说你卖出货币给银行,很多朋友就是被搞在这个地方,弄糊涂了,为什么每次去结汇美金或者欧元,都是那个低的“买入价”,而不是那个高的“卖出价”来结算外汇,归结起来就一句话,因为那个是以银行为中心制订的买入和卖出价格,而不是以你为中心来确定的,再举个例子,你要跟银行买外汇进行外汇支付到国外,这个时候,以银行为中心,他就是“卖外汇”给你,当然就是以卖出价跟你结算。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现钞买入价”,“现汇买入价”。有人会问,为什么同样一种货币,“现钞买入价”会比“现汇买入价”低呢?其实,道理也简单,现钞是现实的货币兑现,而现汇是账面的兑现,现钞是实打实的货币体现,现汇则是看的见但摸不着的一个金额,且更显得虚拟化,银行提现或者兑换现钞给你,他就需要准备大量的现金给你结汇兑现,手续麻烦,操作繁杂,比起直接将钱划进划出你的银行账户的操作要复杂得多,这些都是要增加人工成本和操作步骤,而且,现钞你拿走就是你的了,而现汇毕竟还是放在银行,只要你的账户归银行管理,你的账户里面的钱也是归银行管理的,想得通就好。 至于“汇买汇卖中间价”,这个就简单多了,其实,这个基本和银行结算业务没什么大的关系,汇买、汇卖中间价就是银行买入价和卖出价的平均值,它一般是用来进行分析与研究外汇行情的,所以在外汇结算业务上,你基本不需要用到这个价格,银行也不会用这个价格和你做交易,在银行的货币买卖中,这个中间价毫无意义,只是作为一个标准参考数据而已,想通就好。有些银行还有“折算价”、“基准价”等名称,实际上也和“汇买汇卖中间价”一样意思,只是一个参考的基准。
F. 中国银行 用美元结算 英镑消费 会损失多少汇率差价
双币卡是指同时具有人民币账户和外币账户的信用卡。一般是卡正面右上方贴有“银联” 标识,右下方贴有VISA 、JCB或万事达的标识。现在,VISA或万事达双币信用卡能够在200多个国家使用,这样的话,寻找消费商户及较为方便。
双币信用卡在国内刷卡消费时,采用的是人民币结算,在国外刷卡的话,会自动进入外币结算系统,根据卡片种类不同,先转换成美元或欧元,在非美元或欧元地消费,会再转换成当地货币结账,还款时还要再转换一次,转来转去,因为发生了货币转换,所以就要收取1%到2%的费用。回来还款时,还需要先进行汇兑,又会产生一次货币转换费。
全币种卡,出国刷卡无障碍
全币种的主要功能是可以免除货币转换费,并能处理所有币种的交易需求。无论是在何国何地消费,回国后均可以直接用人民币还款,免除购汇手续,此外,银行的全币种国际卡一般都会赠送高额的旅行意外险。
多币种卡不仅综合了单币卡和双币卡的优点,还避免了它们的缺点。而且,目前各行发行的多币种卡,都是免年费的。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全币种卡暂时都不支持刷银联通道。
两者仅仅在结算的币种数量上有所差异。举个例子,双币种卡是银联+VISA 人民币+美元,那么在美国购物,双币和全币没有任何区别(情况一)。但是如果在日本购物,双币卡会先将你消费的日元按照VISA当天的汇率+货币转换费记账在美元账户上(情况二),你再由人民币兑美元还款。
G. 银行结汇的时候是按照哪个美金汇率
美金兑换人民币, 看买入价,若准备通过招行办理结售汇,可打开http://fx.cmbchina.com/hq/ 查询外汇实时汇率。因汇率实时变动,实际汇率按照您实际操作时的为准。
若需试算,可打开http://www.cmbchina.com/CmbWebPubInfo/Cal_Forex.aspx?chnl=whjsq 试算。
H.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历史演变
1、人民币从1949年到1952年用浮动汇率制度。从1953年到1973年,以计划经济制度,人民币与美金有正式的挂钩,汇率保持在在1美元兑换2.46元人民币的水平上。但是在这时代中国大陆的外国贸易很少,所以人民币汇率意义不是很大。
2、1973年,由于石油危机,世界物价水平上涨,西方国家普遍实行浮动汇率制,汇率波动频繁。
为了适应国际汇率制度的这种转变与现实中国际主要货币汇率变动带来的不利影响,根据有利于推行人民币计价结算,便于贸易,为国外贸易所接受的原则,人民币汇率参照西方国家货币汇率浮动状况,采用“一篮子货币”加权平均计算方法进行调整。
为此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1973年的1美元兑换2.46元逐步调至1980年的1.50元,美元对人民币贬值了39.2%。
3、从1980年到1994年,中国大陆有双重汇率制度。1981年至1984年,初步实行双重汇率制度,即除官方汇率外,另行规定一种适用进出口贸易结算和外贸单位经济效益核算的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格,该价格根据当时的出口换汇成本确定,固定在2.80元的水平。
人民币官方汇率因内外两个因素的影响,其对美元由1981年7月的1.50元向下调整至1984年7月的2.30元,人民币对美元贬值了53.3%。
4、1991年4月至1993年底。这一阶段对人民币汇率实行微调。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官方汇率数十次小幅度调低,但仍赶不上出口换汇成本和外汇调剂价的变化。到1993年底,人民币对美元官方汇率与调剂汇率分别为5.7和 8.7。
5、2005年7月21日,人民银行突然宣布,经国务院批准,人民币汇率改为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改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变相升值2%,并且不再与美元挂钩。
6、2007年5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自21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千分之三扩大至千分之五。
受隔夜美元大涨影响,2010年8月12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及即期汇价双双创下一个半月的新低。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12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8015元,即期市场开盘报6.7958元。
7、2015年11月2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3154,较前一交易日(10月30日)中间价6.3495升值341点,创2005年7月以来最大百分比升幅。
2015年12月10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设于6.4236元,较前一日下调96基点,并再度刷新2011年8月以来最低水平。
8、2016年2月15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5118,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96个基点,涨幅达0.30%。与此同时,在岸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当日收盘价报报6.4944,较上个交易日收盘价大涨751基点,创下2005年7月汇改以来的最大单日涨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