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马云都收购了哪些公司
一、搜索引擎,典型案例:雅虎中国、搜狗
马云曾表示:“今后的电子商务绝对离不开搜索引擎。”因此,阿里曾两次在搜索引擎领域做出重磅投资。
2. 马云为什么收购恒生电子
战略这东西,人家也不会让你知道,你知道人家也未必会承认。
有可能是想利用恒生电子的服务、技术和数据资源基础打造金融领域的天猫商城。
3. 马云退休了,他的恒生电子怎么办
当然是继续发展了。
这应该是马云金融战略部署的一部分,由于我在券商工作,就讲讲对券商这个行业的影响。
纯属个人拙见:
云战略应该是马云很早之前就部署好了的,在阿里巴巴实习过,最开始在阿里软件(主打SAAS),后来撤了阿里软件来到了阿里云,在弹性云团队,当时王博士召集我们小组的人开会,已经把整个云计算蓝图展现在我们眼前了,当时团队经理也基本上把整个公司的云战略都画在我们面前,现在看,当初的想法和方向是没有错的,除了当初没有预料到无线这块发展这么蓬勃,其他在云计算这块,应该都算是有了详细的部署。
这其中,最可怕的,就是第一层,基于客户的云计算服务平台。由于券商大部分系统都是恒生的,于是,在云计算平台上打造连接柜台的接口绝对不是难事,有了这些接口,就可以提供一系列额外的服务(资讯啊,行情啊,行为分析啊啥都可以),而这些服务,根本不需要券商再来提供。尤其是一些券商无法提供的,受监管层限制的接口,恒生云平台上依旧可以提供,他不过是个软件供应商,在监管上基本上不受监管层控制,逐渐,这个云计算平台就会成为不受监管层控制的代替券商的通道。客户只需要连接阿里云计算平台,就可以参与炒股。随着程序化交易、高频交易、量化交易在中国的发展,金融IT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阿里云计算平台的优势也能随之体现。券商到那时候,只能收最可怜的一些通道费用(也就是现在的万二万三)。而以后真正的利润,客户服务这块,将会都进入云计算平台囊中。我不认为马总会对金融IT服务这块蛋糕感兴趣,他看重的,是背后的整个基于通道的客户服务的平台。
4. 马云持有恒生电子每股的成本是多少
32.99亿元/1.280132亿股= 25.7707799元
5. 马云收购恒生电子获批了吗
恒生电子6月4日晚间的公告称,近日收到恒生集团的来函,双方根据协议约定,完成了第一次交割,即:17名自然人股东按其持有的恒生集团的股权比例将总计24.12%的股权过户至浙江融信名下,并已完成相应的工商变更程序。
马云收购的是恒生集团100%的股权,需要商务部的批准,从公告来看,已经完成了收购。
6. 马云的恒生电子HOMS,将会是下一个余额宝吗
晚间,中国证监会13日晚间公告称,当天证监会组织稽查执法力量赴恒生电子(600570)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恒生电子),核查有关线索,监督相关方严格执行证监会的相关规定。
一个上市公司居然收到证监会如此待遇,而马云本人也亲自回复。证监会、马云、恒生电子,这三方如何唱这台戏的?
一、恒生电子是如何成为马云的囊中之物
早在去年四月份,马云就通过其控股的浙江融信(马云持有浙江融信99.1365%股份,谢世煌持有浙江融信0.8635%的股份),完成了一次对恒生集团的收购。
交易完成后,浙江融信将通过恒生集团持有恒生电子 20.62%的股份;而同时恒生电子创始人及现高管团队只有持有恒生电子约 10%的股份。
创始团队失去控制权,马云将成为恒生电子的实际控制人。(详见钛媒体先前的报道《马云金融帝国小受挫,恒生被叫停HOMS,究竟发生了什么》)
二、这次股灾,恒生电子究竟干什么了
股灾发生的原因很多,杠杆无疑是这次最大的推手,而恒生电子的HOMS即使无辜,虽然只是一个工具,它本身没有好坏,但是在目前的局势来看,脱不了干系。
一)、恒生电子如何击穿原来的风险
恒生电子在创新架构,使得看原有的金融监管防线被击穿了!结合互联网金融的热潮,民间场外配资发现了这一点,具体如何突破防线如下:
第一、类似与伞形信托,但是游离于伞形信托之外。
在介入恒生电子的平台,同一个基金管理人在同一个账户下,可以进行二级子账户的开立,交易和清算等功能,相当于三级批发,而且它的存在伤害到了既得利益者:券商和相关结算登记公司对投资者开户账户的权限垄断,也就是野路子出来一个人,来了一套江湖手法,自创体系,完成了同样的功能。
第二、类似与知名独角兽Snapchat,阅后即焚。
脱离监管,如果可以追踪到原来的数据资料等痕迹,还好说。但是这个账户是"阅后即焚"的,证监会去查,稽查不出东西来。
因为开完账户后,不同投资者,在同一账户里完成大量交易,完成交易任务后,在原来的仓位单元里,完成资金清算并账号注销;下一轮的的投资者又在新的分仓单元,完成下理轮投资。
为什么出现阅后即焚呢?据猜测,可能最大的问题在于,如果保留数据,这会让金融机构极为担心。说白了,你的数据全在恒生电子手中。因为除了场外的用,还有大量场内的也在用。
这里还就涉及一个问题,洗钱怎么办?如果阅后即焚,根本无解。
第三、场外配资+HOMS系统+P2P平台,完了互联网券商的功能。
场外的配资公司,在受到投资者配资炒股需求后,通过P2P平台,吸收资金(正规的需要从券商那借钱),客户在获得资金后,在平台为其开设的分仓单元子账户进行交易,交易完成后,相关数据“焚灭”。
这些过程,都是游离于监管之外的过程,但是它完成了所有该有功能。
为什么从今年四月,证监会就开始就想动手,原因就是:HOMS绕开监管,撇开券商,自己创了一条路径,把开户权从原本利益人手中夺走。
二)、是否存在明知故犯的嫌疑
一直都有一个疑问,对于恒生电子这种上个世纪90年代就开始为券商银行等提供金融服务的供应商机构,应该说对相关条文法律,非常熟悉。绕开监管,不可能是偶然的举动。
也就是说,恒生电子是知道绕开监管是既定方针。因为这个市场需求很大,也客观反映了我国金融业的不发达,说的更直接点,恒生电子可以挣钱。
而这个和当年余额宝的例子何其相似,都是有巨大的需求,都是一点小小监管套利。应该说,这一块是动力券商的奶酪,和当年余额宝动了银行的奶酪一样。
但这些,恒生电子应该是知道的。
7. 马云刚收购恒生电子的时候股价是多少
32元比当初市价贵20%。
8. 马云收购了哪些公司
【阿里收购投资了哪些企业?马云收购投资的企业一览】
一、搜索引擎,典型案例:雅虎中国、搜狗
马云曾表示:“今后的电子商务绝对离不开搜索引擎。”因此,阿里曾两次在搜索引擎领域做出重磅投资。
两次投资均不成功,阿里如何破搜索引擎的局,还需要我们耐心的去等待。
二、本地生活领域,典型案例:口碑网、美团、快的打车、高德地图
从2006年收购口碑网之后,阿里多次在本地生活领域进行收购投资。阿里希望能够以本地生活服务为切入点,紧密围绕本地化的发展方向,以餐饮娱乐、房产交易为重点,立足全国数十家大中城市,以提高的用户体验为宗旨,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本地化生活社区平台,并最终为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各类服务带来更好的用户黏性和口碑。
除了上述提到的,在本地生活领域,阿里的动作还有投资3500万美金,成为易图通公司控股股东,以及与花旗共同投资千万美元,入股丁丁网等。
三、电商服务,典型案例:中国万网、宝尊电商、深圳一达通
电子商务是阿里的主营业务,而为了更好的服务客户,阿里在电商服务领域也进行了多次投资。
四、社交与移动互联网,典型案例:微博、陌陌、UC浏览器
社交流量入口可谓是一块肥肉,腾讯凭借多年积累的QQ用户群+神级应用微信在社交流量入口这块占据了相当大的优势,而网络凭借其一家独大的搜索及周边产品优势同样获得了相当大的用户数据,而阿里依然没有一款有力的产品能抗衡网络、腾讯,所以阿里一直在寻找更好的投资机会。即使自行推出来往,在如此激烈的竞争情况下根本无法打开市场,来往成了阿里的鸡肋。在这种情况下,阿里只能通过收购来打开局面,一下是阿里在相关领域的收购情况。
五、文化领域,典型案例:虾米网、优酷土豆,华数传媒(行情 研报)
在这一系列的收购与投资完成后,阿里在文化领域的布局已然明朗:产业上游由阿里影业负责生产内容,同华数合作,可以借助其播控牌照、内容资源和渠道,助力自家的阿里TV系统和硬件终端,而在下游则由优土、虾米网等形成播放平台,21世纪传媒及原文化中国旗下的媒体作为宣传,自此形成一个贯穿上下游的生态圈,而作为补充,恒大淘宝足球队很好的做到了品牌效应扩大化的作用。
六、金融领域,典型案例:恒生电子(行情 研报)、天弘基金
阿里完成对天弘基金的投资后,对支付宝来讲,由渠道角色深入基金业务,阿里小微金融生态也会进一步完善,对天弘基金来讲,背靠财大气粗的阿里巴巴,一夜之间跃升国内基金注资额之最,未来的发展空间不容小觑。
七、物流,典型案例:百世物流、星辰急便、日日顺物流、新加坡邮政
现代电商,物流可能不是决定成败的唯一因素,但肯定是关键因素之一。在这一方面,做的最好的当属京东,马云也曾经说过“物流是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最大问题”,因此,阿里在这一领域的动作也十分频繁。
目前,阿里在国内国际的物流都已经布局,而其联合银泰、复兴、顺丰等企业发起的“菜鸟物流计划”也已经于去年5月启动。相信这些投资,能够为阿里带来巨额的收益。
9. 马云真的有控股恒生电子是真的吗
这个属于交叉持股。在很多企业是常见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