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急 请问发票校验时的差异处理
IN IMG - Invoice verification you can see the Tolerance variant under Invoice block Almost has ten condition that you can setting up you need to testing it by yourself Hope it can help you
2. SAP发票检验过程中,发票价格和订单价格之间经常存在差异。如何才能导出实际发票校验的价格呢谢谢
没太明白你的意思 如果你只是想知道订单的实际价格的话不是可以直接查看订单就知道啦 或许你可以查看差异科目得到你想要的数据
3. SPA中MIRO发票校验,产生凭证DE:暂估,应税; CR:应付,(差异)。发现供应商搞错怎么冲销
MR8M冲销Miro。
再用MBST或者MIGO冲销收货的物料凭证。
删除原有采购订单。
重新下订单,收货,发票校验。
收货的时候:
Dr: 库存
Cr: GRIR
校验
Dr: GRIR
进项
Cr: AP
4. sap发票校验过不了帐因为税率不对
我想20已经被POST 到库存成本差异.要REVERSE或JL调整.上面的回答就不能解决问题,已经发生了.
这是AP 输入帐单,你应该有各种税率的选择,比如有的是地方税务,国家税务,两种,有的只有一个税务,有的没有税务.如果是设置问题,不是你的工作.还有当你输入帐单时,PO的税率不同,应该不能直接输入的把,你再看下.我不是很懂国内的术语,什么是过帐,是POST了吗?有ACCOUNTING DOCUMENT NUMBER吗? 如果是,
你的问题有两中处理方式,
1,PO的税率应该和帐单一样,20的不同是可接受的.REVERSE 你的帐单重新在输入,有点麻烦的,可能需要RESET先, 可以在QA里试下在正式POST, PO 的REVERSAL需要另一个部门.
2.请ACCOUNTANT做一个GL,比较直接,写上原因就好了,
我的经验是,SAP没问题就好,如果有问题需要调整,是个技术问题,你这个问题应该好好学习下怎么正确处理,AR也会有类似的问题.说起来很简单的.
5. 已关闭!业务问题:关于第二本位币,收货与发票之间的汇率差异问题
1.采购订单选择固定汇率------------这个固定汇率只是外币对第一本位币可以实现。2.GR/IR的汇率差异无库存是记入KDM ---------------我要的效果是收货与发票时点不相同,第一本位币对第二本位汇率不相同,要求在第二本位币不产生差异。这位GG基本没有看懂。现在根据SAP提供的一个Notes准备做增强。
6. SAP发票校验后出现材料成本差异一分钱的差异,请问什么情况
MIRO的时候吗?那就是发票和收货有1分钱的差异,可能是税造成的吧。可以手动调整,但是要以实际发票上的金额为准。差异会自动进到差异科目,没关系的
7. sap结算汇率差异
应该设汇率损益科目,期末结转到财务费用。
一下是会计处理的一般方法:汇兑损益的会计处理
1.期末汇兑损益的计算
(1)在会计期末,应当对外币账户的期末余额以期末汇率进行折算,折算金额与账面金额之间的差额,确认为汇兑损益。
(2)实务中汇兑损益的计算:例如教材中例9期末汇兑损益的计算,通过登记外币账户明细账,很容易计算出来:
应收账款—美元户
日期 摘要 借 贷 余
原币 汇率 人民币原币 汇率 人民币 原币 汇率人民币
12.1 月初余额 100000 8.4 840000
5 出口 200000 8.3 1660000 300000 2500000
20 收回货款 100000 8.35 835000 200000 1665000
31 汇兑损益 5000 200000 8.35 1670000
(应收账款汇兑损益的计算:通过登记明细账可知,在12月31日应收账款为200000美元,账面金额为1665000人民币元,但按年末汇率8.35计算,折算金额为1670000人民币元,故在应收账款的借方人民币位置应增加5000元,这就是汇兑收益。其账务处理为:
借:应收账款——美元户 5000
贷:财务费用 5000
这就是月末汇兑差额的计算。其他外币账户及汇兑损益的计算如下:
应付账款—美元户
日期 摘要 借 贷 余
原币 汇率 人民币原币 汇率 人民币 原币 汇率人民币
12.1 月初余额 50000 8.4 420000
18 购料 160000 8.35 1336000 210000 1756000
31 汇兑损益 2500 210000 8.35 1753500
银行存款—美元户
日期 摘要 借 贷 余
原币 汇率 人民币原币 汇率 人民币 原币 汇率人民币
12.1 月初余额 200000 8.4 1680000
10 借款 180000 8.3 1494000 380000 3174000
12 购料付款 220000 8.3 1826000 160000 1348000
20 收回货款 100000 8.35 835000 260000 2183000
31 归还贷款 180000 8.35 150300 0 80000 680000
31 汇兑损益 12000 80000 8.35 668000
短期借款—美元户
日期 摘要 借 贷 余
原币 汇率 人民币原币 汇率 人民币 原币 汇率人民币
12.1 月初余额 0 8.4 0
10 借款 180000 8.3 1494000 180000 1494000
31 归还贷款 180000 8.35 150300 0 0 (借)9000
31 汇兑损益 9000 0 8.35 0
(3)在教材中没有登记上述典型的外币明细账,其汇兑损益可按下列公式快速计算:
汇兑损益=期末折算金额—期末账面金额=期末外币账户人民币余额—(期初外币账户人民币余额+外币账户人民币增加额—外币账户人民币减少额)
例如:上述短期借款汇兑损益=0-(0+1494000-1503000)=9000(人民币元)
计算的结果如为“+”,则表示外币账户增加;计算结果如为“—”,则表示外币账户减少。
上述短期借款汇兑损益为“+9000”,则表示“短期借款——美元户”增加9000元,其账务处理是:
借:财务费用 9000
贷:短期借款——美元户 9000
在计算出每个外币账户的汇兑损益之后,可以作一笔复合分录:
借:应收账款——美元户 5000
应付账款——美元户 2500
财务费用 13500
贷:银行存款 12000
短期借款 9000
2.汇兑损益的列支渠道
对于汇兑损益,根据不同情况加以处理:
(1)筹建期间发生的汇兑损益,计入长期待摊费用,并在开始生产经营的当月起,一次计入开始生产经营当月的损益;
(2)与购建固定资产有关的外币专门借款产生的汇兑损益,按借款费用的处理原则处理;
(3)除上述情况外,发生汇兑损益均应计入当期财务费用;
(4)因银行结售、购入外币或不同兑换而产生的银行买入、卖出与汇率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财务费用。
外币报表折算(理解)
1.外币报表折算方法
(1)外币报表折算方法有现行汇率法、流动与非流动项目法、货币性与非货币性项目法、时态法。
(2)外币报表的折算,要明确折算思路:
假设在美国办了一家子公司,2004年年报有资产负债表(总资产100万美元),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因为是美元表,在合并时不能与人民币表直接相加,必须将美元折成人民币。
如果将资产负债表、利润及利润分配表所有项目同时按1:8折算,则总资产为800万元人民币,而且报表是平衡的。但这不符合折算理论(因为不同项目应承担不同的外汇风险)。如果将所有的资产、所有的负债,所有的损益及利润分配发生额都按现行汇率(资产、负债按年末汇率,损益、利润分配按全年平均汇率)折算,只有所有者权益中的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三个项目用历史汇率折算,这种方法称为现行汇率法(因为大部分项目用现行汇率)。
将所有的资产统一按一个汇率折算,也过于简化了,应作改进。如何改进,有两种办法:一是将所有资产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负债也一样)。因流动资产要承担外汇风险(如有100美元,汇率升降折成的人民币是有差别的),故用现行汇率折算;非流动资产不承担外汇风险(如固定资产一旦购入,汇率的升降对它没有意义),故用历史汇率。这种方法称为流动与非流动项目法。二是将所有资产分为货币性资产和非货币性资产。同样的道理,货币性资产用现行汇率,非货币性资产用历史汇率。这种方法称为货币与非货币项目法。
时态法的思路与上述不同。它认为折算只能改变计量单位(如美元还是人民币),不能改变计量属性(如历史成本,现行市价)。比如年末有库存商品100美元,按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价。如果年末市价为120美元,则报表上的存货为历史成本计价的100美元,此时,应该用历史汇率折算;如果年末市价为70美元,则报表上的存货为市价计价的70美元,此时,应该用现行汇率折算。这就是时态法的思路。
2.我国外币报表折算
(1)资产负债表的折算
①所有的资产、负债类项目均按照合并会计报表决算日的市场汇率折算为母公司记账本位币;
②所有者权益类项目除“未分配利润”项目外,均按照发生时的市场汇率折算为母公司记账本位币。“未分配利润”直接根据利润分配表中本项目填列。
③折算后资产类项目与负债类项目和所有者权益类项目合计数的差额,作为外币会计报表折算差额,在“未分配利润”项目下单列项目反映。
(2)利润表和利润分配表的折算
利润表所有项目和利润分配表有关反映发生额的项目,应当按照合并会计报表的会计期间的平均汇率折算为母公司记账本位币,也可以采用合并会计报表决算日的市场汇率折算为母公司记账本位币。在采用合并会计报表决算日市场汇率折算为母公司记账本位币时,应当在合并会计报表附注中说明。
8. SAP中,有提到GR和IR的汇率差异,请问GR和IR分别是什么
GR(政府关系的简称)一般指企业政府关系
企业政府关系,是指以政府主导,企业为主体,利用各种信息传播途径和手段与政府进行双向的信息交流,以取得政府的信任、支持和合作,从而为企业建立良好的外部政治环境,促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投资者关系管理(Investor Relations Managements,英文缩写为IRM),有时也简称为投资者关系诞生于美国20世纪50年代后期,它包括上市公司(包括拟上市公司)与股东,债权人和潜在投资者之间的关系管理,也包括在与投资者沟通过程中,上市公司与资本市场各类中介机构之间的关系管理。
(8)sap发票校验汇率差异扩展阅读:
政府作为一级组织,它本身也面对着许多不同类型的公众,为了能有效地承担社会的管理和领导职能,它也需要运用公共关系来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来提高自己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政府对社会公众的公共关系活动,公共关系把它称作为政府公共关系,简称为政府公关。
通过管理公司同财经界和其他各界进行信息沟通的内容和渠道,以实现相关利益者价值最大化并如期获得投资者的广泛认同,规范资本市场运作、实现外部对公司经营约束的激励机制、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和保护投资者利益,以及缓解监管机构压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