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下列关于杠杆的说法正确的是()A.杠杆不一定是硬棒B.支点一定在杠杆的中点C.杠杆一定是直的D.杠
杠杆可以是直棒,也可以是弯曲的,但杠杆一定是硬棒,故AC错误,D正确;
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叫支点,支点一定在杠杆上,可以在杠杆上的任何位置,故B错误.
故选D.
㈡ 杠杆的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拉力大小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的原因是
应该考虑杠杆重力对实验的影响.因为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重力作用线也将偏离支点,使得重力的力臂不等于0了,重力与它力臂的乘积不为0,如果把这个因素考虑进去,你会发现杠杆的平衡条件是正确的.
㈢ 探究杠杆原理时 为什么选择尺子的中点
杠杆原理
用一根质地均匀的直尺和棋子。把直尺的中点放在一个支点上,使直尺左右两边平衡,把直尺两端各放一枚棋子,使左右两边平衡。支点不动,在直尺右端的棋子上加放一枚棋子,然后把这两枚摞在一起的棋子向支点移动,使左右两边保持平衡,记录支点到左右两边棋子中心位置的距离a和b。
在两枚棋子上再加放一枚棋子,然后把这三枚摞在一起的棋子向支点移动,使左右两边保持平衡,记录支点到左右两边棋子到中心位置的距离a和b。
在一摞棋子上继续加放棋子,并重复以上操作和记录。
在直尺的左端放一枚棋子,支点右边放n枚棋子,并使两边平衡。设直尺长为l,棋子半径为r,支点到右边棋子中心位置的距离为x,把n,l,r作为已知数,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
解答如下:
X*n=(L/2-r)
不妨设一枚棋子的重量为1(也可以为Z,反正约掉了)
右边放n枚棋子时,杠杆平衡(不考虑尺子自身的力矩,因为支点始终在中间,自身始终是平衡的):
右边力臂为X,力矩为X*n;
左边力臂为(L/2-r),力矩为(L/2-r)*1,两边平衡,二者相等,即列出一次方程。X*n=(L/2-r)
㈣ 为什么把支点放在杠杆中间
(1)杠杆重心在其支点处,杠杆重力的力臂为零,这样就减小了杠杆的自重对实验的影响;
(2)实验前应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发现杠杆左端偏高,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可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3)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时,多次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主要是为了获取多组实验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故选项B符合题意;
(4)力臂等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力的方向与杠杆垂直,力臂可以从杠杆标尺刻度上直接读出来,因此第二组实验设计的好,此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杠杆垂直,力臂直接从杠杆上直接读取;
(5)图丁中,杠杆的重心不在支点上,杠杆的重力对杠杆转动产生了影响,导致拉力F的大小比由杠杆平衡条件计算出来的数值偏大.
故答案为:(1)减小杠杆的自重对实验的影响;(2)左;(3)B;(4)二,便于从杠杆上直接读取力臂;(5)杠杆自重的影响.
㈤ 杠杆支点在为什么中点处
支点在中点的杠杆在撬动的过程中两变的力矩会始终相等,这也就是为什么不怕天平两边上下晃动的原因,呵呵,惭愧
㈥ 物理问题 为什么支点不在杠杆中点时,杠杆平衡条件不成立
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重力作用线也将偏离支点,使得重力的力臂不等于0了
㈦ 杠杆支点在为什么中点处
改变力的方向
因为支点在中点的话,既不改变力的大小,也不影响力做功的距离。
㈧ 支点在杠杆的中点是为了
应该是可行的,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杠杆的运用跟动力臂阻力臂长短有关系,如果不放在中点测起来会比较麻烦,放在中点以后动力臂=阻力臂,杠杆两端重物比较重力大小会方便一些
㈨ 第三问,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成立'于是
杠杆的重力影响了它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