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出口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等于出口品的需求汇率弹性的前提假设是什么
出口需求弹性是指一国出口商品的海外需求量的变动对该商品价格变化之反应的灵敏度。一般而言,它较少受时间的影响,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出口需求弹性与汇率变动之贸易效果间的关系是:当出口需求弹性为单位弹性(即等于1)时,汇率变动引起的价格变动幅度与出口变动幅度相等;当该弹性大于1时,一国汇率变动对其出口贸易的影响效果就大;当该弹性小于1时,汇率变动的贸易促进效果就小。
即在汇率变动对贸易产生影响的过程中,出口需求弹性与汇率变动效果之间呈正相关。
国际收支调节的弹性分析法的前提假设
1、其他条件不变,只考虑汇率变化对进出口商品的影响。
2、贸易商品的供给完全有弹性,即贸易收支的变化完全取决于贸易商品的需求变化。
3、不存在劳务进出口和资本流动,国际收支就等于贸易收支。
4、收入水平不变从而进出口商品的需求就是这些商品及其替代品的价格水平的函数。供参考。
⑵ 贸易弹性是什么意思
经济贸易弹性可以理解为,价格和销量调整的互相影响,一般情况下提价就会减少销量,降价就会增加销量,弹性大的时候,降低价格就带来比较大的销量增加,就是销量变化较大富有弹性。
⑶ 出口外汇汇率差的计算方法
问题有些模糊。
汇率差存在于报关出口时的统计汇率(上月度第三个周四<节假日顺延>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外币兑换中间价)和实际结汇时的银行结汇汇率(结汇当时的外汇买入价)之间有差异。
一般而言,统计汇率高于结汇汇率。
汇率查询可参照网站http://www.boc.cn/sourcedb/whpj/
⑷ 汇率弹性
这里的弹性应该理解成像弹簧那样,可以伸缩,也就是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是有上有下,有涨有跌的,不是单向运动
⑸ 西方经济学汇率及弹性计算的公式!急!
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价格变动的比率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比率。某种商品在价格由10元下降为6元时,需求量由20单位增加为40单位。用中点法计算这种商品的需求弹性,并说明属于哪一种需求弹性。答:1、已知P1=10,P2=6,Q1=20,Q2=40。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 ΔQ/(Q1+Q2)/2 20/30 0.67Ed=───────— = ———— = ——— = -1.34 ΔP/(P1+P2)/2 -4/8 -0.5 2、根据计算结果,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的比率,故该商品的需求富有弹性。
⑹ 关于出口货物结汇的汇率如何确定各个汇率之间有和联系
外汇汇率的确定
生产企业出口货物不论以何种外币结算,凡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有外汇汇率的,均按财务制度规定的汇率直接折算成人民币金额登记有关账簿。生产企业可以采用当月1日或当日的汇率作为记账汇率(一般为中间价),确定后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在一个年度内不得调整。企业应将计算出口销售收人时的汇率与实际收汇时的汇率加以区别,计算出口销售收入时以入账时规定的汇率计算,同时记应收外汇账款,收汇时按当日银行现汇买入价折合人民币,与对应的应收外汇账款人民币差额部分记入汇兑损益。结汇时银行扣除的手续费和其他费用,企业应作财务费用处理。
⑺ 汇率弹性和收入弹性的定义都是什么谢谢。
汇率弹性和收入弹性的定义都是什么?谢谢。
民币汇率升高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贸易。
人民币汇率升高,即人民币更值钱,即可用相对来说少量的人民币就可以买到外国产品。举个例子来说吧,假设以前的汇率是1:8即一美元可以换8元人民币,若某商品为20美元,以前要花¥160才可买到,现在汇率上升只要花¥140元就可买到了,因而有利于进口贸易;若某商品为¥160,以前只要花20美元就可以买到现在要花20多美元才可买到,因为由于汇率上升20美元只相当于¥140了,因此不利于出口贸易。
至于你在铁血论坛看到的问题,我个人是这么理解的,若以前的汇率为1:8,现在为1:7,则以前1亿美元可以换8亿人民币而现在只能换7亿人民币,相当于中国就损失了1亿人民币了,只不过一般会说损失多少美元而不说损失多少人民币,其实实质还是一样的。
⑻ 出口货物的汇率怎么算
两个日期都不对。 实际业务中,要按结汇那天的实际汇率计算。 在财务记帐上,先按记帐日的汇率计算(或按出口发票日期),按哪天都是可以的,当然,按报关日也可以。实际结汇时,肯定和记帐日的汇率不一样,再通过汇兑损益科目来调整。
⑼ 出口需求弹性和进口需求弹性是一个意思吗为什么
不是,是不同的概念。
进口需求弹性也称进口需求价格弹性,是指进口数量变动的百分率与进出口相对价格变动的百分率之比。
出口需求弹性是指一国出口商品的海外需求量的变动对该商品价格变化之反应的灵敏度。一般而言,它较少受时间的影响,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出口需求弹性与汇率变动之贸易效果间的关系是:当出口需求弹性为单位弹性(即等于1)时,汇率变动引起的价格变动幅度与出口变动幅度相等;当该弹性大于1时,一国汇率变动对其出口贸易的影响效果就大;当该弹性小于1时,汇率变动的贸易促进效果就小。即在汇率变动对贸易产生影响的过程中,出口需求弹性与汇率变动效果之间呈正相关。
⑽ 出口退税如何计算汇率呢
一、贸易型企业应退税额计算(先征后退)应退税额=进货发票金额(含税价)÷(1+征税率)×退税率例:
当月进货发票金额117万元(含税价),其中100万是价款,17万是增值税的进项税额,退税率13%应退税额=117万÷1.17×13%=13万不予退税部分=17万-13万=4万借:应收账款 13万主营业务成本 4万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转出)17万。
二、生产型企业应退税额计算免:免出口环节增值税例:
本月出口货物离岸价折人民币200万元,200万×0%=0剔: 由于退税率与征税率不一致,故全部进项税金剔除差额部分调增出口产品成本。
离岸价格(折人民币)×(征税率-退税率)例: 200万×(17%-13%)=8万如果当月进项税额为34万,就要剔除其中8万元不能退税。
(10)出口商品汇率弹性公式扩展阅读:
出口退税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生产或出口的货物必须是增值税、消费税征收范围内的货物或产品。
2、其货物必须是报关离境出口的货物。
3、其货物必须是所在公司财务上做出口销售的产品。
4、其货物必须是已经收汇并经核销的产品。
注意:
若为货物生产企业申请办理出口货物退税时必须增加一个条件,即申请退税的货物必须是生产企业的自产货物或视同自产货物才能办理退税。且企业必须拥有进出口经营权、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外商投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