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有没有有关杠杆原理的论文
一根长为4米的一头粗一头细的木棒,在距粗端1米处支住它可以平衡;如果在距粗端2 米处支住,且在另一端挂20N的重物,杠杆仍可平衡,那么这根棒重为多少?
在距粗端1米处支住它可以平衡说明了他的重心在距粗端1米处.
如果在距粗端2 米处支住,且在另一端挂20N的重物,杠杆仍可平衡,F1*L1=F2*L2得:
G*1m=20N*2m
解得:G=40N
所以,这根棒重为40N。
B. 常见科学原理,例如杠杆原理之类的!快!!!
初中的化学 (基础)化学式(重在熟记),要熟记一些常用的元素的化合价,它们能帮你对解“化学式”一类的题很有帮助! 这里你要记得--“代数和为零”这个原则! (重要)化学方程式(重在细心),把所有的反应类型记得!(偷偷告诉你:它们的规律很好掌握!呵呵!) 反应前的所有元素和反应后的所有元素的不变的!它们的数量也不会变!所以记得前后相等就好了!这样一来你就要小心的去配平了!要是遇到计算题,这些你都完成了!很好!你已经完成了一般了! (不容忽视)实验(重在胆大心细),胆大就是,遇到一些实验的原理、步骤、现象的时候你能大胆的用你所学过的知识来推测;心细就是(说到心细,都是平时一些小环节的东西的多,所以多注意多记记吧),实验过程中的一些可能会发生的情况,你能发现到,并能解释起原因。(实验题其实并不可怕,因为考的知识基本都是最基础的东西,只要你面对它时头脑保持清醒,相信自己,对自己有信心,实验题是迎刃而解的。) 交叉知识切点记。如物化知识切入点为密度、压强、浮力、重力、杠杆原理、电学等 (这些不复杂,也就是常识而已(^_^),多在实验题里出现。胆大些想就是了!) 祝你中考顺利! ↖(^ω^)↗
C. 6年级科学小论文400字杠杆
给点启发材料:说到杠杆,首先想到阿基米德,有一天阿基米德在久旱的尼罗河边散步,看到农民提 水浇地相当费力,经过思考之后他发明了一种利用螺旋作用在水管里旋转而把水 杠杆原理吸上来的工具,后世的人叫它做“阿基米德螺旋提水器”。阿基米德说:“如果给我一个支点,一根足够长的硬棒,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杠杆是一种助力器械,当力作用在其上两点并使之绕第三点旋转时能传递和改变力或运动的刚性部件。杠杆原理的应用在生活中到处都有,比如推门的时候,开窗的时候,开启瓶盖的时候,刷牙的时候,开车的时候,都用到了。由此想到,我们要善于利用科学知识,造福人类。
D. 杠杆原理的文章(短的)
阿基米德在《论平面图形的平衡》一书中最早提出了杠杆原理。他首先把杠杆实际应用中的一些经验知识当作"不证自明的公理",然后从这些公理出发,运用几何学通过严密的逻辑论证,得出了杠杆原理。这些公理是:(1)在无重量的杆的两端离支点相等的距离处挂上相等的重量,它们将平衡;(2)在无重量的杆的两端离支点相等的距离处挂上不相等的重量,重的一端将下倾;(3)在无重量的杆的两端离支点不相等距离处挂上相等重量,距离远的一端将下倾;(4)一个重物的作用可以用几个均匀分布的重物的作用来代替,只要重心的位置保持不变。相反,几个均匀分布的重物可以用一个悬挂在它们的重心处的重物来代替;似图形的重心以相似的方式分布……正是从这些公理出发,在"重心"理论的基础上,阿基米德又发现了杠杆原理,即"二重物平衡时,它们离支点的距离与重量成反比。"
阿基米德对杠杆的研究不仅仅停留在理论方面,而且据此原理还进了一系列的发明创造。据说,他曾经借助杠杆和滑轮组,使停放在沙滩上的桅船顺利下水。在保卫叙拉古免受罗马海军袭击的战斗中,阿基米德利用杠杆原理制造了远、近距离的投石器,利用它射出各种飞弹和巨石攻击敌人,曾把罗马人阻于叙拉古城外达3年之久。
这里还要顺便提及的是,在我国历史上也早有关于杠杆的记载。战国时代的墨家曾经总结过这方面的规律,在《墨经》中就有两条专门记载杠杆原理的。这两条对杠杆的平衡说得很全面。里面有等臂的,有不等臂的;有改变两端重量使它偏动的,也有改变两臂长度使它偏动的。这样的记载,在世界物理学史上也是非常有价值的,而且墨子的发现比阿基米德早了约二百年。
E. 杠杆的原理(科学)小学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F. 杠杆原理 科学制作
,就应该用动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杆。因此使用杠杆可以省力,也可以省距离。但是,要想省力,就必须多移动距离;要想少移动距离,就必须多费些力。要想又省力而又少移动距离,是不可能实现的。正是从这些公理出发,在“重心”理论的基础上,阿基米德发现了杠杆原理,即“二重物平衡时,它们离支点的距离与重量成反比。
杠杆的支点不一定要在中间,满足下列三个点的系统,基本上就是杠杆:支点、施力点、受力点。
其中公式这样写: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这样就是一个杠杆。
动力臂延伸
杠杆也有省力杠杆跟费力的杠杆,两者皆有但是功能表现不同。例如有一种用脚踩的打气机,或是用手压的榨汁机,就是省力杠杆
(力臂
>
力距);但是我们要压下较大的距离,受力端只有较小的动作。另外有一种费力的杠杆。例如路边的吊车,钓东西的钩子在整个杆的尖端,尾端是支点、中间是油压机
(力矩
>
力臂),这就是费力的杠杆,但费力换来的就是中间的施力点只要动小距离,尖端的挂勾就会移动相当大的距离。
两种杠杆都有用处,只是要用的地方要去评估是要省力或是省下动作范围。另外有种东西叫做轮轴,也可以当作是一种杠杆的应用,不过表现尚可能有时要加上转动的计算。
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有这样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假如给我一个支点,就能撬起地球"这句话不仅是催人奋进的警句,更是有着严格的科学根据的。
G. 杠杆原理科枝论文
技巧—:依据学术方向进行选题。论文写作的价值,关键在于能够解决特定行业的特定问题,特别是在学术方面的论文更是如此。因此,论文选择和提炼标题的技巧之一,就是依据学术价值进行选择提炼。
技巧二:依据兴趣爱好进行选题。论文选择和提炼标题的技巧之二,就是从作者的爱好和兴趣出发,只有选题符合作者兴趣和爱好,作者平日所积累的资料才能得以发挥效用,语言应用等方面也才能熟能生巧。
技巧三:依据掌握的文献资料进行选题。文献资料是支撑、充实论文的基础,同时更能体现论文所研究的方向和观点,因而,作者从现有文献资料出发,进行选题和提炼标题,即成为第三大技巧。
技巧四:从小从专进行选题。所谓从小从专,即是指软文撰稿者在进行选则和提炼标题时,要从专业出发,从小处入手进行突破,切记全而不专,大而空洞。
11.参考文献格式要规范,严谨,基本要求超过三十篇(工程硕士20)。
12.所有参考文献必须在论文中有引用的地方。
13.所有图形公式都要自己完成,拷贝、复制是不允许的。
14.尽量不要用我或者我们这样的字眼,也就是口语化的东西要杜绝。
15.图形都要有英文的title。
16.页眉需要有下面信息。
17.摘要和目录是专家评审的主要翻阅的地方,一定要让摘要和目录体现所做工作和创新点,所以摘要和目录的编写很重要,往往容易被忽视!
18.表格需要有编号并至于表格的上方,不同于图形的放置于下方。
19.论文的结构一般是
背景介绍
·研究现状
现有算法、技术、手段或方法的缺陷和不足
提出的新的算法、协议、方法、技术或手段
对自己提出的方法、技术或手段进行实践、分析和比较
结论和展望
20.论文撰写时,一定要注意书面语气,不要有口语化的成分,很多同学没有培养这方面的能力,写的内容过于口语化,应注意!
H. 谁能简单的说杠杆原理
1.
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有直的也有弯的)。
2.
有关杠杆的名词术语:
(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注:动力和阻力使杠杆转动的方向相反,但它们的方向不一定相反。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L1”;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
3.
画杠杆的示意图:
(1)先画实际杠杆简图;
(2)体会F1与F2的方向,自作用点画出力的示意图;
(3)定出支点,自支点向二力作用线引垂线:力臂。
4.
杠杆原理:
(1)杠杆平衡: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
。
(2)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
。
物理意义:杠杆平衡时,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
(二)杠杆的应用
1.
三种杠杆:
(1)省力杠杆:L1>L2,F1<F2
。动力臂越长越省力(费距离)。
(2)费力杠杆:L1<L2,F1>F2
。动力臂越短越费力(省距离)。
(3)等臂杠杆:L1=L2,F1=F2
。不省力也不费力。
2.
天平和秤:
(1)天平是支点在中间的等臂杠杆。
(2)案秤、杆秤都是测量质量的工具,它们是支秤盘离支点近,砝码离支点远的不等臂杠杆
。
杠杆原理亦称“杠杆平衡条件”。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数式表示为F1•
L1=F2•L2。
省力的原理:动力臂>阻力臂
费力的原理:动力臂<阻力臂
即不省力也不费力的原理:动力臂=阻力臂
(够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