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套期保值会计如何确认
应该按照以下步骤确认:
1 判断套期保值的方式远期外汇交易、远期外汇合同还是外汇期权合同,一般有针对外币资产以及负债进行套期保值、针对外币承诺进行套期保值、对于其外币交易进行套期保值和对外币投资净额进行套期保值以及利用外汇期货合同投机。
2 如果是针对外币资产以及负债进行套期保值,还需要确认德尔塔比率:
德尔塔比率=淘气工具公允价值变动额/被套期项目公允价值累计变动额
只有德尔塔比率在0.8-1.25之间才是高度有效的,才能做为套期保值会计处理,而具体的处理方法又根据就内在价值变动和就整体公允价值变动分为公允价值套期保值和按现金流量套期保值。
此后忽略很多字。
根据当时对于业务的探讨,我们认为套期保值会计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会计准则未做具体规定,例如以套期保值的名义进行投机的行为,这些有待财政部门解决。
⑵ 关于套期保值的会计处理问题
套期保值的会计处理(一)
一、会计对套期保值的分类及划分
1.套期保值
企业会计准则中套期保值的定义:
——企业为规避外汇风险、利率风险、商品价格风险、股票价格风险、信用风险等,指定一项或一项以上套期工具,使套期工具的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预期抵销被套期项目全部或部分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
2.套期保值的分类(三类)
(1)公允价值套期保值
——对已经确认的资产和负债、尚未确认的确定承诺或者上述两者中的一部分的公允价值变动所进行的套期。
例如:
●某企业对承担的固定利率的负债或投资的固定利率的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风险进行套期;
——被套期风险为利率风险。
●某航空公司签订了一项3个月后以固定外币金额购买飞机的合同(未确认的确定承诺),为规避外汇风险对该确定承诺的外汇风险进行套期;
——被套期风险为外汇风险。
●某电力公司签订了一项6个月后以固定价格购买煤炭的合同(未确认的确定承诺),为规避价格变动风险对该确定承诺的价格变动风险进行套期;
——被套期风险为价格风险。
(2)现金流量套期
——对已经确认的资产和负债、预期很可能发生的交易或者其中的一部分的现金流量所进行的套期。
【提示】现金流量套期更多的是注重预期交易对未来现金流量的影响,对此影响进行套期保值。
例如:
●某企业对承担的浮动利率债务或投资的浮动利率债券投资的现金流量变动风险进行套期;
●某航空公司为规避3个月后预期很可能发生的与购买飞机相关的现金流量变动风险进行套期;
●某商业银行对3个月后预期很可能发生的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处置相关的现金流量变动风险进行套期;
【提示】企业购买一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若对其价格波动进行套期,则属于公允价值套期;若对其处置阶段的现金流量进行套期,则属于现金流量套期。
(3)境外经营净投资的套期
——对境外经营净投资汇率变动的风险进行套期,套期指向特定的风险。
【提示】境外经营净投资包括:
长期股权投资、短期无回收计划的长期应收款 (实质上构成对子公司的境外经营净投资)
二、套期工具
1.套期工具及其特点
●套期工具
——企业为进行套期而指定的、其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预期可抵销被套期项目的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的衍生工具
对外汇风险进行套期时,还可以将非衍生金融资产或非衍生金融负债作为套期工具。
●套期工具的特点:
(1)衍生工具通常可以作为套期工具。
【拓展】不是所有的衍生工具都适宜做套期工具。
(2)非衍生工具通常不能作为套期工具。
【拓展】并不是所有的非衍生工具都不能做套期工具。
例如,对外汇风险的套期可以用非衍生工具。
(3)无论是衍生工具还是非衍生工具,作为套期工具时公允价值必须能可靠计量。
【拓展】
·在活跃市场没有报价的权益工具投资不能作为套期工具;
·企业自身的权益工具既非企业的金融资产,也非企业的金融负债,不能作为套期工具。
(4)套期工具一定涉及到报告主体之外的一个主体,与此有关的工具才能作为套期工具。
2.套期工具的指定
(1)套期工具通常作为一个整体来指定,也可以将期货、期权的一定比例指定为套期工具。
例如,企业购买一项期权合约,现在指定80%作为套期、20%不作为套期。
——80%的部分按套期保值会计来处理,20%的部分作为投机交易处理。
【提示】可以将期货、期权的一定比例指定为套期工具,但通常情况下不能就期货、期权的某一部分指定为套期工具,即不能拆分。但以下两种情况除外:
①期权:企业可以将期权的内在价值和时间价值分开,只就内在价值变动将期权指定为套期工具(不考虑时间价值)。
【拓展】
·内在价值是指期权立即行权的价值;
·期权的公允价值减去内在价值就是期权的时间价值;
·期权的时间价值也可以简单理解为对未来预期的价值。
②远期合同:企业可以将远期合同的利息和即期价格分开,只就即期价格变动将远期合同指定为套期工具。
(2)企业通常可将单项衍生工具指定为对一种风险进行套期,但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可以指定单项衍生工具对一种以上的风险进行套期:
①各项被套期风险可以清晰辨认;
②套期有效性可以证明;
③可以确保该衍生工具与不同风险头寸之间存在具体指定关系。
(3)企业可以将两项或两项以上衍生工具的组合或该组合的一定比例指定为套期工具。
(4)企业虽然可以将整体套期工具的一定比例指定为套期工具,但不能在套期关系中将套期工具剩余期限内的某一时段进行套期指定。
三、被套期项目(不是衍生工具)
1.被套期项目及其特点
●被套期项目
——使企业面临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风险,且被指定为被套期对象的下列项目:
(1)单项已确认资产、负债、确定承诺、很可能发生的预期交易,或境外经营净投资;
(2)一组具有类似风险特征的已确认资产、负债、
确定承诺、很可能发生的预期交易,或境外经营净投资;
(3)分担同一被套期利率风险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组合的一部分(仅适用于利率风险公允价值组合套期)。
●确定承诺,是指在未来某特定日期或期间,以约定价格交换特定数量资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
●预期交易,是指尚未承诺但预期会发生的交易。
●被套期项目的特点:
(1)企业一般性的经营风险不能作为被套期对象。(因为它不可确指、不能可靠计量)
(2)衍生工具不能作为被套期对象。(衍生工具本身具有很大风险,一般作为套期工具)
(3)持有至到期投资是一项金融资产,把它作为被套期项目,应注意区别:
◢被套期风险是信用风险或外汇风险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以指定为被套期项目;
◢被套期风险是利率风险或提前还款风险的,持有至到期投资不能指定为被套期项目。
例如,企业购买一项美国的国债,将来是否能偿还、汇率变动也不确定,我们可以将其作为被套期的风险。
(4)长期股权投资:对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不能是被套期项目(因为权益法下只确认投资收益,没有确认整体的公允价值变动),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投资也不能作为被套期项目。
(5)只有涉及报告主体以外的这些资产负债、确定的承诺等等才可以指定为被套期项目。报告主体内部的不行。
2.被套期项目的指定
(1)将金融项目指定为被套期项目
①对于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而言,将其指定为被套期项目具有较多选择。
只要被套期风险可以辨认且套期有效性可以计量,仅与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现金流量或公允价值的一部分相关风险,均可以作为被套期风险。相应地,相关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可以指定为被套期项目。
②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现金流量的一部分指定为被套期项目时,被指定部分的现金流量应当少于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现金流量总额。
③在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组合利率风险的公允价值套期中(也仅限于这种套期),企业可以将某种货币金额(如人民币、美元或欧元金额)而不是单项资产或负债指定为被套期项目,并对与其相关的利率风险部分进行套期。
(2)将非金融项目指定为被套期项目。被套期风险应当是该非金融资产或非金融负债相关的全部风险或外汇风险。
(3)将若干项目的组合指定为被套期项目(项目的组合与单个项目必须有关联性,且组合的风险与单个项目的风险不能相差太远)。
●对具有类似风险特征的资产或负债组合进行套期时,该组合中的各单项资产或单项负债应当同时承担被套期风险,且该组合内各单项资产或单项负债由被套期风险引起的公允价值变动,应当预期与该组合由被套期风险引起的公允价值整体变动基本成比例。
●套期有效性是通过比较套期工具(或一组类似的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或一组类似的被套期项目)的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而确定的,因此,在运用套期会计方法时,企业不能将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形成的净头寸指定为被套期项目。
通俗地讲,不能将金融资产、金融负债的组合进行抵销后的净额作为被套期项目,因为套期保值的有效性无法计算。
⑶ 套期保值会计处理求助
一、套期保值会计准则规定
套期保值是期汇交易的一种。在外币业务处理中,对资产负债表日产生的未实现汇兑损益有两种处理方法:
一是当期确认法,即在当期损益中确认;
二是递延确认法,即递延到结算日确认。
目前,国际上一般按企业签约的目的不同而对期汇合同进行如下分类:
一是已发生外币业务确定固定的汇率,避免交易日与结算日之间由于汇率变动可能给企业带来风险而签订的合同,即套期保值;
二是规避可确定外币承诺事项可能给企业带来风险而签订的合同;
三是进行外币投机生意而签订的合同。在24号准则中,作为公允价值套期的会计处理规定:套期工具为非衍生工具的,套期工具账面价值因汇率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应当计入当期损益。被套期项目因被套期风险形成的利得和损失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调整被套期项目账面价值。对确定承诺外汇风险进行的套期,企业可以作为现金流量套期或公允价值套期。
二、套期保值会计处理
(1)套期保值期汇合同的会计处理。为了反映期汇交易的情况,企业需增设“期汇合同递延损益”、“期汇合同递延折价”分别核算在期汇合同内由于汇率的变化对期汇合同远期所产生的收益或损失、折价等情况。
【例】假设富尔公司(以下简称富尔)2008年12月10日向美国某采购商(以下简称美商)出口货物,价值为5000美元,信用期三个月,经运输、验货和汇款等程序,货物将于90天内结算收汇。公司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并核算经营损益。同日,富尔为了使90H后收到的5000美元兑换成的人民币能够固定,不至于因汇率变动而造成汇兑损失,与银行签订90天后出售5000美元的期汇合同。有关汇率为:2008年12月10日即期汇率:US$=RM¥6.90,90天远期汇率:US$1=RM¥6.80,2008~12月31日即期汇率:US$1=RM¥6.85,2009年3月10日即期汇率:US$1=RM¥6.75.有关会计处理如下:
2008年12月10日会计处理
富尔向美商出口并发货,以应收账款记账,按当日汇率确认收入:
借:应收账款(应收美元——美商)(6.9×5000) 34500
贷:产品销售收入 34500
同日,富尔与银行签订期汇合同,约定90天后按远期汇率US$1=RM¥6.80出售5000美元,取得人民币34000元。应付银行的5000美元按签约时的即期汇率折算相当于34000元,与按远期汇率折算的金额相差500元,该差额实际为美元折价,即这批美元表现为按折价出售。
借:应收账款(应收人民币——某银行) 34000
期汇合同递延折价 500
贷:应付账款——某银行(美元户) 34500
2008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日会计处理。
期末汇率变动产生汇兑损益的处理
借:期汇合同递延损益 250
贷:应收账款(应收美元——美商)[(69-6.85)×5000] 250
借:应付账款——某银行(美元户)[(6.9-6.85)×5000] 250
贷:期汇合同递延损益 250
同时摊销20天的期汇合同递延折价计入本年损益
借:财务费用——折价费用(500+90×20) 111
贷:期汇合同递延折价 111
2009年3月10日应作如下会计处理
因汇率变动对汇兑损益产生的影响
借:期汇合同递延损益 500
贷:应收账款(应收美元——美商)[(6,85-a75)×5000] 500
借:应付账款——某银行(美元户) 500
贷:期汇合同递延损益 500
收到美国购货商所支付的美元
借:银行存款(美元户)(6.75×5000) 33750
贷:应收账款(应收美元——美商)(34500-500-250) 33750
向银行支付美元和从银行收回人民币
借:应付账款——某银行(美元户)(34500-500-250) 33750
贷:银行存款(美元户)(6.75×5000) 33750
借:银行存款(人民币户)(6.8×5000) 34000
贷:应付账款——某银行(人民币) 34000
将期汇合同递延折价余额计入本年损益
借:财务费用 389
贷:期汇合同递延折价(500-111) 389
富尔公司在2008年度和2009年度除将期汇合同递延折价摊销外,均未再因汇率变动而发生损益。因为一个项目产生损失的同时,另一个项目产生了收益,两者对冲后消除了汇率变动产生的影响。套期保值使汇率变动给企业带来的损失限制在一定范围内,这既预先确定了该项交易的成本或收益,又有利于进行财务核算。2008年3月10日,公司如数收到人民币34000元,若不签订该期汇合同,按当时即期汇率出售5000美元,则只能收入33750元。所以,利用套期保值期汇合同提高收益250元,同时降低由于人民币升值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
(2)可确定承诺的套期保值会计处理。可确定承诺套期业务中,期汇合同所保护的对象只是一种承诺,在会会计记录中没有反映,故汇率变动只表现为对期汇合同的影响,在会计处理中一般予以递延,待到交易实际发生时再冲回。
【例2】起航公司(以下简称起航)于2007年12月1日向加拿大某供货商订购设备共计10万加拿大元(以下简称加元),货款将于60天后支付。公司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核算经营损益。同日,公司为了使购入这批加元所需的人民币能固定下来,避免因汇率变动造成的汇率损失,与银行签订60天后按远期汇率买10万加元的期汇合同。有关汇率为:2007年12月1日即期汇率:1加元=¥5.85,远期汇率:1加元=¥5.96,2007年12月31日即期汇率:1加元=¥5.90,2008年1月31日期汇率1加元=¥6.00.2007年12月1日,中原公司与银行签订期汇合同,约定在60天以后支付596000元,取得10万加元。这时10万加元按签约时的即期汇率折算相当于585000元,两者之间差额11000元,从签约的时点来看,可视为折价出售人民币,该折价是购买设备的一种代价,用于调整设备的购入成本。据此编制如下分录:
借:应收账款(某银行——加元) 585000
期汇合同递延折价 11000
贷:应付账款(某银行——人民币) 596000
2007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日记录汇率变动产生影响
借:应收账款(某银行——加元)[(5.90-5.85)×100000] 5000
贷:期汇合同递延损益 5000
2008年1月31日,应作如下会计处理。
汇率变动产生的影响
借:应收账款(某银行——加元)[(600-5.90)×100000] 10000
贷:期汇合同递延损益 10000
向银行支付人民币,从银行收到加元。
借:应付账款(银行——人民币) 596000
贷:银行存款(人民币户) 596000
借:银行存款(加元户)(6.00×100000) 600000
贷:应收账款(585000+5000+10000) 600000
购入的设备和支付的款项
借:固定资产——设备(600000+11000-15000) 596000
期汇合同递延损益(5000+10000) 15000
贷:银行存款(加元户)(6.00×100000) 600000
期汇合同递延折价 11000
例2中,2008年1月31日公司按合同约定以596000元取得了10万加元,若不签订该期汇合同,按当时的即期汇率购同样入10万加元则需支付60万元。所以,签订合同获益4000元。反之,如果汇率向相反的方向变动,公司仍然要按合同约定支付较多的人民币换取该笔加元,从而遭受损失。固定资产的价值在外币承诺业务发生和签订期汇合同时就已锁定,通过以上分录反映了汇率变动造成的影响,但最终不影响固定资产的价值。
外汇套期保值很难完全消除由汇率变动带来的损失,但它可以把损失降低到最小;外汇期货市场汇率和外汇现货市场汇率并不一致;外汇套期保值实质是,通过外汇期货市场交易使一个市场的盈利去弥补另一个市场的亏损,从而避免或减少由于汇率变动而引起更大的损失。
⑷ 套期保值的会计运用
公允价值套期会计
利用公允价值套期会计进行套期保值时,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套期工具为非衍生工具的,形成的利得或损失仍然计入当期损益。被套期项目形成的利得或损失也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调整被套期项目的账面价值。比如2010年1月1日,某生产企业持有库存产品的账面成本为5000万,公允价值为5500万。如果当时马上出售,可获利500万;该企业预计将在2010年6月30日出售,考虑到那时出售时公允价值下降,企业将失去该项获利额。为规避库存产品公允价值变动风险,企业决定对这项业务进行套期保值,因库存的产品已经存在,所以采用公允价值套期进行会计处理,在期货市场上,选择卖出与库存产品在数量、质量相同或相当的衍生产品期货,假设期货市介为5200万。 2010年1月1日,该衍生产品的公允价值为零,因这时期货价格尚未发生变动。2010年6月30日,甲公司将库存产品出售,公允出售价格为4500万,对比原公允价值5500万,减少收益1000万,同时甲公司将期货合约买入平仓,假设买入平仓期货价格为4200万,对比开新仓期货价格5200万,获得收益1000万。由于甲公司采用了套期策略,规避了存货公允价值变动风险,其存货公允价值下降没有对原先预期毛利额500万产生不利影响。套期净损益为零,这种情况下不存在“无效套期损益”,属于完全有效套期。回避了因价格下跌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现金流量套期会计
企业因汇率波动引起的外汇风险、预期的交易可做为现金流量进行套期。在现金流量套期会计中套期工具利得或损失中属于有效套期的部分,直接确认为所有者权益,并单列项目反映;之所以计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科目,因为主要是预期的交易,与公允价值套期会计不一样,他正常情况下只确定因套期工具方产生的变动,到处置被套期项目时,才将其转入当期损益,套期工具利得或损失中属于无效套期的部分,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这样能有效控制有些企业利用套期会计人为操纵利润的行为,充分体现会计谨慎原则。
⑸ 谁能就新会计准则下套期保值会计的会计实物举例
期货套期保值 原理、举例
套期保值的主要会计业务举例
套期保值是利用期货市场来减轻或消除未来现货市场风险的活动。
例:预计某公司一个月后有一笔应收账款£10000。某公司付了期权费,买入一个以1.75美元卖出英镑的期权。一个月后,根据公司财务情况和外汇市场汇率变化作出如下决定。
分析:
1)收到应收账款,若英镑升值,美元贬值,即1.85,则期权作废,仍以现值 在即期市场上交易,损失期权费。
2)收到应收账款,若英镑贬值,美元升值,即1.62,使用期权,以1.75卖出,规避外汇汇率的风险
未收到应收账款,若英镑升值,美元贬值,即1.85,让期权作废。损失了期权费。
4)未收到应收账款,英镑贬值,美元升值,即1.62,以市场价格买入英镑,行使期权,以1.75卖出获利$1300.
1. 买入套期保值:(又称多头套期保值)是在期货市场中购入期货,以期货市场的多 头来保证现货市场的空头,以规避价格上涨的风险。
例:油脂厂3月份计划两个月後购进100吨大豆,当时的现货价为每吨 0.22万元,5月份期货价为每吨0.23万元。该厂担心价格上涨,于是买入100 吨大豆期货。到了5月份,现货价果然上涨至每吨0.24万元,而期货价为每吨0.25万元。该厂于是买入现货,每吨亏损 0.02万元;同时卖出期货,每吨盈利0.02万 元。
两个市场的盈亏相抵,有效地锁定了成本。
2. 卖出套期保值:(又称空头套期保制值)是在期货市场出售期货,以期货市场上的空头来保证现货市场的多头,以规避价格下跌的风险。
例:5月份供销公司与橡胶轮胎厂签订8月份销售100吨天然橡胶的合同,价格按市价计算,8月份期货价为每吨 1.25万元。供销公司担心价格下跌,于是卖出100吨天然橡胶期货。8月份时,现货价跌至每吨1.1 万元。该公司卖出现货,每吨亏损0.1万元;又按每吨 1.15 万元价格买进 100 吨的期货,每吨盈利0.1万元。
两个市场的盈亏相抵,有效地防止了天然橡胶价格下跌的风险。
投机交易应注意的事项
掌握期货知识,选择商品,充分了解合约,熟悉交易规则;确定获利目标和最大亏损限度;确保投入的风险资本额度;停止损失,确保利润的存在及增加。
投机交易举例:
1. 利用某一品种价格的波动进行投机操作
(a) 买空投机
例:某投机者判断 7月份的大豆价格趋涨,于是买入10张合约(每张 10 吨),价格为每吨 2345元。後果然上涨到每吨2405 元,于是按该价格卖出 10 张合约。
获利 : (2405元/吨 - 2345元/吨)X10吨/张X10张 =6,000元
(b) 卖空投机
例:某投机者认为 11月份的小麦会从目前的1300元/吨下跌,于是卖出 5 张合约(每张 10吨)。 後小麦果然下跌至每1250元 /吨,于是买入 5 张合约。
获利 : (1300元/吨 -1250元/吨)X10吨/张×5张 =2,500元
2、期货与现券之间套期保值原理
在期货交易中,理论上是套期保值交易,交易双方不会在期货到期日那天真的去交割,而是在到期日通过反向交易平仓了事,免去交割麻烦。套期保值举例:今天,1995年1月1日,“923”现券价格是123元,“326”期货(1995年3月到期)价格居然是128元,大大超过合理的持券利息;于是,我今天在现券市场按照123元买入“923”券,在期货市场按128元价格卖出“326”期货,现、期之间买卖价差5元;在空头价差套利压力下,“326”价格如果下跌,我在期货市场上空头平仓获利;“326”价格如果上涨,空头持券到期货到期日,按照当初卖出“326”的价格128元交割给多头,空头套期保值交割后,3个月内得到价差5元。
3、期货交易规定
国债期货交易数量按“口”交易,一“口”期货对应2万元面值的现券。价格按100元面值的现券,其期货价格是XXX元来表示。每一口保证金5百元。2万/=40倍,相当于在期货交易每投入1元钱,可以放大为购买40元倍的现券。倒过来,5百/2万=2.5%,保证金是期货的2.5%,期货价格每变动2.5%就是一个保证金的数目,即:以100元面值为价格基础的国债期货,价格每变动2.5元,赢的一方保证金翻1倍,输的一方保证金输得精光,一分不剩。
股票指数期货及空头套期保值
股票指数期货,简称股指期货,是一种以股票价格指数作为标的物的金融期货合约。投资者利用股指期货进行套期保值是根据股票指数和股价变动的同方向趋势,在股票的现货市场和股票指数的期货市场上做相反的操作,抵消股价变动的风险。
股指期货合约的价格等于某种股票指数的点数乘以规定的每点价格。各种股指期货合约每点的价格不尽相同。
专家介绍说,假设某投资经理管理着总价值为5000万的股票投资组合(假设该股票组合与沪深300指数的波动情况完全相同),由于担心宏观经济政策的某项利空因素的影响导致股票价格下跌而遭受损失,他利用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进行空头套期保值。有效的股指期货对冲将使得对冲者整体风险为零,从而整体投资近似以无风险利率增长。
专家举例说,如果对每1元的投资组合价值都相应地卖出1元的股指期货合约来进行套期保值,假设当前市场上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的价格为2700点,每点价值为300元,则每一份合约的价值为81万元,要达到完全套期保值,需要卖出的合约份数为62份(5000万/81万)。
而如果3个月后股指下跌至2300点,虽然投资者在股票现货上由于股价下跌亏损740.7万元[5000×(2300-2700)/2700],但空头期货合约却在市场下跌后产生了744万元[(2700-2300)×300×62]的盈利。盈亏相抵,这位投资者在股市下跌的情况下获得了3.3万元收益。
⑹ 套期会计账务处理
公允价值套期保值会计的基本要求是,不管套期工具还是被套期工具的公允价值变动都是要计入当期损益的。
(1)套期保值会计账户的设置:
套期保值会计要求单独设置三个会计科目:套期工具(共同类)、被套期项目(共同类)、套期损益(损益类)。共同类科目借方余额表示资产,贷方余额表示负债。
套期工具公允价值变动后的账务处理是:
借:套期工具
贷:套期损益/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或者做相反分录。
被套期项目核算:
借:被套期项目
贷:指定为被套期项目的相关资产(账面价值)
借:被套期项目
贷:套期损益
或者做相反分录。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之一,企业不应当再按照上述规定处理:
①套期工具已到期、被出售、合同终止或已行使。套期工具展期或被另一项套期工具替换时,展期或替换是企业正式书面文件所载明的套期策略组成部分的,不作为已到期或合同终止处理。
②该套期不再满足本准则所规定的运用套期保值会计方法的条件。
③企业撤销了对套期关系的指定。
⑺ 求助关于套期保值的会计处理问题
商品期货是指标的物为实物商品的期货合约,主要包括金属期货、农产品期货、能源期货等。商品期货属于衍生金融工具的一种。按照新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衍生工具不作为有效套期工具的,一般应按交易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核算
1、开户存入保证金、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贷:银行存款
2、买卖商品期货、借、衍生工具——XX期货
投资收益——xx
贷:其他货币资金——xx
3、发生损益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XX
贷:衍生工具——xx期货 这是亏损的、如果盈利就反向做。
4、期货平仓 借、存出投资款 XXX
贷、衍生工具 XXX
5、支付手续费 借、投资收益 XX
贷、存出投资款 XX
⑻ 做远期汇率套期保值盈利计入哪里
外汇的进财务费用,原材料的进损益
科目设置和报表列示(一)《规定》增设的科目《规定》要求凡有商品期货业务的企业,应增设以下总账科目和明细科目:1?“期货保证金”科目,核算企业向期货交易所(以下简称交易所)或期货经纪机构(以下简称经纪所)交存和追加的用于办理期货业务的保证金。2?“应收席位费”科目,核算企业为取得基本席位以外的席位而交纳的席位占用费。3?“期货损益”科目,核算企业在办理期货业务过程中所发生的手续费、平仓盈亏和会员资格变动的损益。期货年会费及期货业务违规、违约罚款,应分别在“管理费用”、“营业外支出”科目内单列明细科目反映,不列入期货损益。4?在“长期股权投资”科目中设置“期货会员资格投资”明细科目。核算投资缴存和退回投资;缴存的金额与能够退回的金额不一致时,差额记入“期货损益”科目。(二)尚需补设的科目1?“待确认期货盈亏”科目,核算按交易所或经纪所通知发生的持仓浮动盈亏。2?“买入期货合约”、“卖出期货合约”、“期货结算”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