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有一个支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杠杆,就真的可以撬动地球吗那朋友的大门用什么去撬开呢
有一个支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杠杆,也应该去巧用它啊!不是说有这几点就可以把地球给撬动,你说是不是啊!何况是打开朋友的门,朋友的大门是要用你自己的坦诚的心慢慢的去感化的,还要付出,但这些的付出你不可以去计算.你要在做事的时候想着朋友点啊!和朋友商量什么的,朋友也会体会到他的重要,
B. 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合适的杠杆我可以撬动地球.” 杠
你是相做验证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吧,
F1*L1=F2*L2。(这就是规律)。
C. 假如有一天阿基米德用一根杠杆能够撬动了整个地球,请你在模型中画出最省力的
由图可知,O为支点,从支点O向力F的作用线作垂线,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力臂L.如图所示:
D. 给我一根杠杆,我就可以撬动地球什么意思
杠杆平衡原理:主要想重点突出杠杆长短对平衡的影响。 不过个人也觉得这句话有“一切皆有可能的意思”
E. 给我一根杠杆,我就可以撬动地球什么意思
杠杆原理亦称“杠杆平衡条件”.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的大小跟它们的力臂成反比.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数式表示为F1·l1=F2·l2.式中,F1表示动力,l1表示动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从上式可看出,欲使杠杆达到平衡,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
在使用杠杆时,为了省力,就应该用动力臂比阻力臂长的杠杆;如果想要省距离,就应该用动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杆.因此使用杠杆可以省力,也可以省距离.但是,要想省力,就必须多移动距离;要想少移动距离,就必须多费些力.要想又省力而又少移动距离,是不可能实现的.正是从这些公理出发,在“重心”理论的基础上,阿基米德发现了杠杆原理,即“二重物平衡时,它们离支点的距离与重量成反比.杆的支点不一定要在中间,满足下列三个点的系统,基本上就是杠杆:支点、施力点、受力点.其中公式这样写: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这样就是一个杠杆.动力臂延伸
杠杆也有省力杠杆跟费力的杠杆,两者皆有但是功能表现不同.例如有一种用脚踩的打气机,或是用手压的榨汁机,就是省力杠杆(力臂>力距);但是我们要压下较大的距离,受力端只有较小的动作.另外有一种费力的杠杆.例如路边的吊车,钓东西的钩子在整个杆的尖端,尾端是支点、中间是油压机(力矩>力臂),这就是费力的杠杆,但费力换来的就是中间的施力点只要动小距离,尖端的挂勾就会移动相当大的距离.两种杠杆都有用处,只是要用的地方要去评估是要省力或是省下动作范围.另外有种东西叫做轮轴,也可以当作是一种杠杆的应用,不过表现尚可能有时要加上转动的计算.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有这样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假如给我一个支点,就能撬起地球"这句话不仅是催人奋进的警句,更是有着严格的科学根据的.
F. 阿基米德曾说,给我一根杠杆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这是为什么呢
杠杆又分称费力杠杆、省力杠杆和等臂杠杆,杠杆原理也称为“杠杆平衡条件”。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矩(力与力臂的乘积)大小必须相等。
即: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数式表示为F1·L1=F2·L2。式中,F1表示动力,L1表示动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从上式可看出,要使杠杆达到平衡,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阻力就是动力的几倍。
据说,他曾经借助杠杆和滑轮组,使停放在沙滩上的船只顺利下水,在保卫叙拉古免受罗马海军袭击的战斗中,阿基米德利用杠杆原理制造了远、近距离的投石器,利用它射出各种飞弹和巨石攻击敌人,曾把罗马人阻于叙拉古城外达3年之久。
G. 我们在学习杠杆原理时,知道阿基米德有一句豪言壮语--“给我一根杠杆和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如图
(1)∵GL1=FL2,
即:6×1024kg×10N/kg×1m=600N×L,
∴L=1×1023m;
(2)地球移动距离h=1cm=0.01m,
设s为人通过的路程,根据数学上学过的相似三角形,可得:
L1 |
h |
L2 |
s |
1m |
0.01m |
1×1023m |
s |
s |
t |
s |
v |
1×1018km |
100km/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