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金本位制度下,汇率的决定因素是什么汇率的变动具有哪些特征
金币本位制是以黄金作为货币金属进行流通的货币制度。在金本位制下,每单位的货币价值等同于若干重量的黄金(即货币含金量);当不同国家使用金本位时,国家之间的汇率由它们各自货币的含金量之比——金平价来决定。
金币本位制下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实施,实施国货币必须具有较为稳定的含金量支撑,能够在国际上获得良好的声誉,保持币值的坚挺。在实施金本位的同时,如果该国的经济体具备一定的规模,积极参与国际经济交往,那么该国的货币就能够逐步提高或稳固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被其他国家储备持有,从而成为流通范围广,币值坚挺的国际货币。
金本位制下国际货币体系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四点:一是黄金充当世界货币;二是两种货币兑换以铸币平价为;三是外汇收支具有自动调节机制;四是汇率波动以黄金输送点为限。
❷ 金本位制下的汇率制度属于()。
B
答案解析:
金本位制下的固定汇率是自发的固定汇率制度。在1880~1914年这一国际金本位的黄金时期,铸币平价是各国汇率的决定基础,黄金输送点是汇率变动的上下限。
❸ 国际金本位制的形式
1、金币本位制(Gold Specie Standard)
这是金本位货币制度的最早形式,亦称为古典的或纯粹的金本位制,盛行于1880一1914年间。自由铸造、自由兑换及黄金自由输出入是该货币制度的三大特点。在该制度下,各国政府以法律形式规定货币的含金量,两国货币含金量的对比即为决定汇率基础的铸币平价。黄金可以自由输出或输入国境,并在输出入过程形成铸币一物价流动机制,对汇率起到自动调节作用。这种制度下的汇率,因铸币平价的作用和受黄金输送点的限制,波动幅度不大。
2、金块本位制(Gold Bullion Standard)
这是一种以金块办理国际结算的变相金本位制,亦称金条本位制。在该制度下,由国家储存金块,作为储备;流通中各种货币与黄金的兑换关系受到限制,不再实行自由兑换,但在需要时,可按规定的限制数量以纸币向本国中央银行无限制兑换金块。可见,这种货币制度实际上是一种附有限制条件的金本位制。
3、金汇兑本位制(Gold Exchange Standard)
这是一种在金块本位制或金币本位制国家保持外汇,准许本国货币无限制地兑换外汇的金本位制。在该制度下,国内只流通银行券,银行券不能兑换黄金,只能兑换实行金块或金本位制国家的货币,国际储备除黄金外,还有一定比重的外汇,外汇在国外才可兑换黄金,黄金是最后的支付手段。实行金汇兑本位制的国家,要使其货币与另一实行金块或金币本位制国家的货币保持固定比率,通过无限制地买卖外汇来维持本国货币币值的稳定。
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这两种货币制度在1970年代基本消失。
❹ 金本位制度下,汇率的决定因素是什么汇率的变动具有哪些特征
金本位制度是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货币制度。典型金本位制度的特点有:各国货币均以黄金铸成,金铸币有一定重量和成色,有法定含金量;金币可以自由流通、自由铸造、自由输出入,具有无限清偿能力;辅币和银行券可以按其票面价值自由兑换为金币。
金本位制度下,两种货币之间的含金量之比,即铸币平价,是决定两只货币汇率的基础。一般而言,法定的含金量一经确定,一般是不会轻易改动的,因此,作为汇率基础的铸币平价是比较稳定的。
金本位制度下,汇率也会波动,波动的特征体现为:(1)影响汇率波动的因素是外汇供求关系。当某种货币供不应求时,即出口增加,贸易顺差累积时,其汇率会上涨,超过铸币平价;当某种货币供大于求时,即进口增加,出口减少,有大量的贸易逆差时,其汇率会下跌,低于铸币平价。(2)金本位制度下,汇率变动是有限的,被界定在铸币平价上下各一地能否界限内,这个界限就是黄金输送点。金本位制度下黄金可以自由溶化、自由铸造和自由输出入,使得黄金可以代替货币、外汇汇票等支付手段用于国际间的债务清偿。具体而言,一方面,当外汇汇率上涨达到或超过某一界限时,本国债务人用本币购买外汇的成本(汇率)会超过直接输出黄金支付的成本(输出黄金的运输费、保险费、包装费以及改铸费等),于是引起黄金输出,引起黄金输出的这一汇率界限就是“黄金输出点”。黄金输出点所处的汇率等于铸币平价加上两国之间输送黄金所需要的运输费、保险费、包装费以及改铸费等额外费用;另一方面,当外汇汇率下跌,达到或低于某一界限时,本国拥有外汇债权者用外汇兑换本币所得会少于用外汇在国外购买黄金再输送回国内所得,从而引起黄金输入,引起黄金输入的这一汇率界限就是“黄金输入点”。黄金输入点所处的汇率等于铸币平价减去两国之间运输黄金所需要的运输费、保险费、包装费以及改铸费等额外费用。
❺ 金本位制度下汇率的变动具有哪些特征
金本位制度是以黄金作为国际储备货币或国际本位货币的国际货币制度。 世界上首次出现的国际货币制度是国际金本位制度,它大约形成于1880年末,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结束。在金本位制度下,黄金具有货币的全部职能,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19世纪70年代,欧洲和美洲的一些主要国家先后在国内实行了金本位制,国际金本位制度才大致形成了。
❻ 金本位制度下,各国货币汇率的决定基础是
金本位的制度是从1945年开始的(楼上的同学你说的那个年代的纸币都是联系到黄金,但是金本位的时候(1934年以后)是各国的纸币联系到美金,美金再联系到黄金),当时35美元等于一盎司黄金,然后所有的货币以固定汇率联系到美元,一切的汇率由IMF来管,所以在那个特殊环境下,美元取代的黄金然后慢慢的开始被大家接受,最后成为大宗商品结算货币.
❼ 金本位制度下的固定汇率制度是如何运行的
在金本位制度下,货币的含金量是决定汇率的基础,黄金输出、输入点是汇率波动的界限,因而汇率变动的幅度小,这是典型的固定汇率。
由于各国货币的法定含金量一般不轻易变动,故这种以货币含金量为基础的汇率波动幅动很小,加之政府干预,使其具有相对稳定性。
在实行金本位制度的国家 , 其货币汇率是由铸币平价决定的;由于金币可以自由铸造、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金币、黄金可以自由输出输入,汇率受黄金输送点的限制 , 波动幅度局限于很狭窄的范围内,可以说金本位制度下的固定汇率制度是典型的固定汇率制度。
(7)国际金本位制度下的汇率制度属于扩展阅读
金本位制度特点
1. 用黄金来规定货币所代表的价值,每一货币单位都有法定的含金量,各国货币按其所含黄金重量而有一定的比价。
2. 金币可以自由铸造,任何人都可按本位币的含金量将金块交给国家造币厂铸成金币。
3. 金币是无限法偿的货币,具有无限制的支付手段的权利。
4. 各国的货币储备是黄金,国际的结算也使用黄金,黄金可以自由输出与输入。
5. 由于黄金可在各国之间自由转移,这就保证了外汇行市的相对稳定与国际金融市场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