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意义是
人民币自由兑换是我国宣布的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之一,也是实现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基本前提。2006年底,中国央行提出“藏汇于民”的口号,几乎等于宣布人民币正走出完全自由兑换的道路上。试分析人民币实现自由兑换的条件、以及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的紧迫性、阻碍我国实现自由兑换的因素以及人民币实现自由兑换对我国的影响。
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论述:
1) 人民币自由兑换的含义。
2) 人民币自由兑换需要具备的条件。
3) 人民币自由兑换的紧迫性。
4) 阻碍我国人民币实现自由兑换的因素。
人民币实现自由兑换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❷ 人民币汇率改革是不是表明中国政府向西方低头
中美汇率大战 没人是赢家
人民币汇率政策上,以中国政府对来自外国压力的决策模式来看,愈是压力大,愈不可能屈服。为了和解、双赢,中国政府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或主要根据自身的经济情况来调整,可能象征性地一次性小幅重估人民币汇率,人民币升值将在渐进的可控的过程中小幅逐步地进行,但是令人民币大规模升值的可能性很小。
中美汇率大战,将没有赢家。即使惩罚性关税会沉重打击中国的出口企业,但中国在政治、经济政策方面也有实施报复性打击的强大能力。其一,中国可以对美国商品课同样报以惩罚性关税,美国出口到中国的商品将大量受阻,奥巴马提出出口翻番战略计划也将大打折扣;其二,中国将威胁今后不再用外汇储备购买美国国债,把现有美国债券转为其它国家货币,这将使美国金融体系愈加动荡不安,使华盛顿害怕自己的金融出现不稳定而不敢与中国进行全面冲突;其三,目前美国还需中国在朝鲜、伊朗和阿富汗等重大国际事务的支持,如果与中国翻脸,将“汇率政治化”,势必在国际事务更为跛脚,无法达成其政治意图。
为了规避人民币升值的冲击,减少贸易壁垒的负面影响,中国出口企业急需积极应对,未雨绸缪,做大做强,内强素质外塑形象,进一步形成更为强大的全球竞争力,屹立于世界产业之林而不倒。
❸ 请问有谁知道中国汇率改革开始的时间
人民币汇改四阶段
1979年至1984年:人民币经历了从单一汇率到复汇率再到单一汇率的变迁。
1985年至1993年:官方牌价与外汇调剂价格并存,向复汇率回归。
1994年: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2005年:建立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❹ 汇率制度改革带来哪些影响
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加快人民币汇率机制的改革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的内在要求,也是深化经济金融体制改革、健全宏观调控体系的重要内容,完全和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建立以市场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的要求想吻合,
同时,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对于解决对外贸易不平衡、扩大内需以及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行新的汇率制度,不仅不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国的外贸进出口,而且可以改善我国外贸进出口中的一些不利影响因素,在外贸增长的同时,改善我国的总体贸易条件,让外贸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健康引擎,并且可以促使企业调整外贸产品结构,改变一直以来的以加工贸易等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带动出口的现象,促使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真正提升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在汇率升值的情况下,企业更加注重国内市场,注重内需,减少国民经济增长对外贸的依赖,弱化世界经济起伏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从而使得中国经济更加健康的发展。
❺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历程
汇改历程:
1979年至1984年:人民币经历了从单一汇率到双重汇率再到单一汇率的变迁。
1985年至1993年:人民币对外币官方牌价与外汇调剂价格并存,向双汇率回归。
1994年:中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取消外汇留成和上缴,建立银行之间的外汇交易市场,改进汇率形成机制。
2005年:中国建立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人民币汇率1994年以前一直由国家外汇管理局制定并公布,1994年1月1日人民币汇率并轨以后,实施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中国银行,德意志银行等七家银行根据前一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形成的价格,公布人民币对美元等主要货币的汇率,各银行以此为依据,在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浮动幅度内自行挂牌。
近期事件:
2010年4月13日,第四次胡奥会在美国华盛顿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态度强硬,超出国际市场的预期。他强调中国致力继续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但只会根据自身经济发展需要而进行,不会屈服于外部压力。
2015年8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完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并在下一步推进汇改安排中提出加快外汇市场发展,丰富外汇产品,推动外汇市场对外开放,延长外汇交易时间,引入合格境外主体,促进形成境内外一致的人民币汇率。
❻ 中国汇率制度的改革历程
人民币
汇改
四阶段
1979年至1984年:人民币经历了从
单一汇率
到
复汇率
再到单一汇率的变迁。
1985年至1993年:官方牌价与外汇调剂价格并存,向复汇率回归。
1994年: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2005年:建立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
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
❼ 关于汇率改革我国所谓的汇改目标是什么要改到什么样的状态为什么要汇改呢
汇改的两个里程碑:1)1994年,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取消外汇留成和上缴,建立银行之间的外汇交易市场,改进汇率形成机制。 2)2005年,建立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2010年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也就是重新述说了一下汇改的目标。
其实这么些年汇率改革的目标从政府的角度来说就是让汇率成为政府手中的一张牌而不是外国人手中的一张牌,我国的汇率改革一直在向更加灵活的方面发展,这样别的国家就不能再以人民币汇率受到政府操纵为借口而干预我国的汇率。
人民币升值太快,会导致出口企业的成本上涨太高,中国的东西不再便宜了,出口下降会造成我过的GDP下降,失业率上升,因为我国目前还是出口导向型的,出口的拉动作用很大。
其次,人民币如果持续升值,外国游资就会流入国内,享受升值带来的利益,游资过多会造成经济不稳定。
目前就这些,希望有帮助。
❽ 为什么人民币汇率升值是必然的
中国的强大是必然的
❾ 中国人民币汇率改革
1979年至1984年:人民币经历了从单一汇率到双重汇率再到单一汇率的变迁。 1985年至1993年:人民币对外币官方牌价与外汇调剂价格并存,向双汇率回归。 1994年:中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取消外汇留成和上缴,建立银行之间的外汇交易市场,改进汇率形成机制。 2005年:中国建立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人民币汇率1994年以前一直由国家外汇管理局制定并公布,1994年1月1日人民币汇率并轨以后,实施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前一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形成的价格,公布人民币对美元等主要货币的汇率,各银行以此为依据,在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浮动幅度内自行挂牌。
2010年4月13日,第四次胡奥会在美国华盛顿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态度强硬,超出国际市场的预期。他强调中国致力继续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但只会根据自身经济发展需要而进行,不会屈服于外部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