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外汇风险管理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外汇风险管理的目标是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力争减少汇率波动带来的现金流量的不确定性。控制或者消除业务活动中可能面临的由汇率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外汇风险管理应遵循哪些原则?
(1)全面重视原则。要求发生涉外经济业务的政府部门、企业或个人对自身 经济活动中的外汇风险高度重视。外汇风险有不同的种类,有的企业只有交易风 险,有的还有经济风险和折算风险。不同的风险对企业的影响有差异,有的是有 利的影响,有的是不利的影响。因此,涉外企业和跨国公司需要对外汇买卖、国 际结算、会计折算、企业未来资金运营、国际筹资成本及跨国投资收益等项目下的外汇风险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胸有成竹,避免顾此失彼。造成重大的损失;
(2)管理多样化原则。要求涉外企业或跨国公司灵活多样地进行外汇风险管 理。企业的经营范围、经背特点、管理风格各不相同,涉及的外币的波动性、外币净头寸、外币之间的相关性、外汇风险的大小都不一样,因此每个企业都应该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寻找最适合于自身风险状况和管理需要的外汇风险战术及具体的管理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外部约束因素会不断变化,因此企业的外汇风, 险管理战略也需要相应地更改,企业不能抱残守缺,长期只采用一种外汇风险管理方法。
(3)收益最大化原则。要求涉外企业或跨国公司精确核算外汇风险管理的成 本和收益。在确保实现风险管理预期目标的前提下,支出最少的成本,追求最大化的收益。这是企业进行外汇风险管理的基石和出发点,也是企业确定具体的风 险管理战术、选择外汇风险管理方法的准绳。外汇风险管理本质上是一种风险的 转移或分摊,例如采用远期外汇交易、期权、互换、期货等金融工具进行套期保值,都要支付一定的成本,以此为代价来固定未来的收益或支出,使企业的现金流量免受汇率波动的侵扰。一般地,外汇风险管理支付的成本越小,进行风险管 理后得到的收益越大,企业对其外汇风险进行管理的积极性就越高,反之亦然。
『贰』 汇率风险管理方法
国际贸易汇率风险管理有三种基本方法:
一、远期合同法
此种汇率风险管理thldl是借助于远期合同、创造与外币流入相对应的外币流出来消除外汇市场汇率风险;例如:
一家意大利企业向美国某公司出口货物,该企业三个月后将从美国公司获得80000美元的货款。为了防范三个月后美元汇率价格的波动风险,意大利企业可与该国外汇银行签订出卖80000美元的三个月远期合同。假设签订此远期合同时美元对欧元的远期汇率为US$1.0000=EUR0.8900,三个月后,意大利公司履行远期合同,与银行进行交割,将收进的80000美元售予外汇银行,获得本币71200欧元;如此操作就消除了时间风险与货币风险,最后得到了本币的流入。
二、提前借入——即期合同——投资法
借款——即期合同——投资法(Borrow-Spot-Invest即BSI),此种方法在出口商有应收外汇账款的情况下,为防范应收外币的汇率价格波动,首先借入与应收外汇相同数额的外币,将外汇风险的时间结构转变到现在办汇日。借款后时间风险消除,但货币风险仍然存在,货币风险则可通过即期合同法予以消除。这样操作可将借入外币卖给银行换回本币,外币与本币价值波动风险不复存在。消除风险虽然有一定费用的支出,但可将借外币后通过即期合同法卖得的本币存入银行或再进行投资,从而赚得投资收入,抵冲一部分采取防险措施相关费用的支出。
三、提早收付——即期合同——投资法
提早收付——即期合同——投资法(Lead-Spot-Invest即LSI),此种方法是具有应收外汇账款的出口商,征得进口方的同意,请求其提前支付货款,并给予其一定的折扣。应收外币账款收讫后,时间风险消除。以后再通过即期合同,换成本币从而也消除了外汇汇率风险。为取得一定的利益,将换回的本币再进行投资。提早收付——即期合同——投资法(LSI)与提早收付——即期合同——投资法(BSI)的整个过程大体上相似,但两者只是第一步从银行借款并对其支付利息,改变为请债务付款方提前时间支付,并给其一定折扣。
以上三种外汇汇率风险管理的防范基本方法,均能消除从现在到将来这一时间段,出口商应收外币与本币价值之间因为外汇汇率价格波动而带来不利于出口商的外汇风险。
『叁』 外汇风险管理的方法
做保证金外汇,首先要学会资金风险管理,简单地说不能重仓,单子要设置止损,不能逆市做单
『肆』 请简答汇率风险管理的原则有哪些
(一)保证宏观经济原则:在处理企业、部门的微观经济利益与国家整体的宏观利益的问题上,企业部门通常是尽可能减少或避免外汇风险损失,而转嫁到银行、保险公司甚至是国家财政上去。在实际业务中,应把两者利益尽可能很好地结合起来,共同防范风险损失。
(二)分类防范原则:对于不同类型和不同传递机制的外汇汇率风险损失,应该采取不同适用方法来分类防范,以期奏效,但切忌生搬硬套。
对于交易结算风险,应以选好计价结算货币为主要防范方法,辅以其他方法;外汇风险管理对于债券投资的汇率风险,应采取各种保值为主的防范方法;对于外汇储备风险,应以储备结构多元化为主,又适时进行外汇抛补。
外汇风险管理的战略是指国际经济交易主体对外汇风险所持的态度,包括要不要防范外汇风险,应防范到什么程度等。根据对外汇风险的不同态度,企业或外汇银行可以有以下几种战略可供选择。
在现行的浮动汇率条件下,对外汇风险采取完全不防范战略的企业或外汇银行是不多见的,外汇风险管理因为在现实经济环境中,不仅存在金融、外汇方面的管制,而且汇率容易受经济、政治、军事等各方面的影响而发生剧烈波动,外汇市场的均衡状态几乎不可能实现
『伍』 外汇风险管理
20万英镑的风险敞口。损失是(2.9762-3.0855)*20 0000
在这里要注意的是GBP/CHF=3.0845(英镑卖出价)/55(英镑买入价)
后面那个报价同理。
『陆』 汇率风险管理
管理?什么意思,你指的是规避汇率风险吗?如果是我可以介绍你几种方式!
规避汇率风险的方式主要归类为两种:
第一种方法是不利用金融衍生工具的自然避险法,譬如采取对己方更有利的币种和结算方式;通过压低采购价格、提高出口报价向供货商或客户转嫁或共同分担汇兑损失风险;在合同中加列汇率条款;当然这种方式会大大降低企业的竞争度,是不可取的!
第二种是银行或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工具,为自身提高控制汇率风险能力。主要的金融工具有远期结售汇,远期合同套期保值、货币期货套期保值、货币期权套期保值、货币掉期、出口宝(汇率锁定)等
你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相应的规避方式,现在汇率锁定业务正日渐成熟,你可以选择它!没银行那么多规定,方便!
『柒』 人民币汇率风险管理知多少
由于人民币汇率盯住单一美元, 对于采用美元结算的我国大部份进出口企业来讲, 很少绷紧汇率这“ 弦”。2005 年7 月21 日, 人民币兑美元的汇价一次性调整到8.11, 人民币升值2% 。对进口商来说, 尽管支出美元数量不变, 但用人民币购汇后再支出,相当于节约了2% 人民币成本; 对出口商来说, 收到的美元数量没有减少,但结汇后的人民币却减少了2% 。从2005 年7 月21 日后的情况看,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只是微调, 对进出口企业尚未形成剧烈的冲击,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 7 月21 日实施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调整并不是简单的一次性调整, 它很可能揭示了中国在引入一个新的渐进性的汇率形成机制。也就是说, 今后人民币汇率浮动的范围存在逐步扩大的可能性, 而且汇率变化的频率将由市场决定, 形成市场驱动型汇率制度, 而不会由央行使用行政手段来直接调整人民币汇率。因此, 进出口企业必须绷紧汇率这根“ 弦”, 学习、熟悉并与新汇率制度共存才能有效地规避汇率风险, 也才能为商战中立于不败做好准备。
出口避险
( 一) 出口报价:
1. 出口业务风险始于报价。一般来讲, 为规避汇率风险, 可用人民币报价所需的外币结算, 或在外币报价中加列汇率条款, 由卖方或买卖双方共同负担汇率风险, 但以人民币非国际流通货币来看, 由于买方无法排除汇率风险, 必定在价格上求取补偿,所以这种排除汇率风险的方法不一定真正有利。
2. 以外币报价, 不论汇率风险是否规避, 原则上成本的计算以远期汇率为准, 不能使用即期汇率, 在长期策略上, 应拓展强势货币地区市场,并以强势货币报价。对非强势货币市场必须以第三国货币计价时, 可使用美元或欧元, 因人民币对美元、欧元汇率与其它通货相比较较为稳定。如果外汇收支均采用同一强势货币, 可收汇率风险相抵的效果。
3. 采取分散市场的策略排除汇率风险。即企业可以选择不同的货币报价。例如在出口报价中, 可采用部分以美元报价, 部分以日元报价, 如美元上升, 日元下降, 或美元下降, 日元上升, 可以使汇总各货币对人民币的平均价格维持一定水平。如果在出口货物时采用一半以美元报价, 一半以日元报价, 则不论外汇市场变化如何, 对出口货款人民币总收入影响不大。理论上讲, 因报价带来的外汇风险在成交前与成交后不同, 成交后出口厂商即承担外币贬值风险, 可以卖出远期外汇或借入报价外币, 并在即期市场卖出。在报价成交前, 卖出远期外汇并不适当, 因为卖出后报价并未成交,又适逢外币汇率上升, 出口商必须以高价从即期市场买入办理交割, 会蒙受很大损失。在实际操作中, 由于汇率变化的成因受多种因素影响, 企业很难把握时机, 因此, 建议以防范汇率风险为主, 而不是投机获利。
( 二) 付款方式 出口企业可视国际市场状况与对方信用而决定取舍。付款方式除关系着信用风险外, 并涉及资金的融通。出口企业以预付款方式出口, 于收取外汇后即办理结汇, 可避免外汇贬值风险。信用证方式出口于装船后, 即期信用证办理贴息, 其它方式可商洽外汇银行办理外币垫款, 在人民币升值期间应立即结售, 在人民币贬值期间, 可用外汇存款方式暂存或投资。
进口避险
( 一) 进口计价 我国厂家进口商品一般采用外币计价, 由进口企业承担汇率风险。也有采用人民币计价外币结算的方式。 以外币计价, 就长期策略而言, 应采用弱势货币, 以强势货币进口原材料不利于我国厂家的出口及在制成品市场的竞争。外币计价的风险始于以外币签约或接受卖方以外币报价。为规避外币升值的风险, 进口企业可购买远期外汇或在外汇市场预购外汇存款或投资。在外币有明显升值倾向时, 可提前偿付货款或购买外汇存放。在外币有明显贬值倾向时, 可延期付货款或商洽外汇银行垫付外币, 等汇率稳定后结汇偿还, 可获外汇贬值的利益。
( 二) 付汇方式 在人民币升值期间, 可采用延期付款的方式, 如采用远期信用证方式。但弱势货币的利率常比本币利率高,是否真正有利应该仔细计算, 在人民币贬值期间, 应尽早结汇以避免损失。
『捌』 外汇风险管理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1、全面重视原则。涉外经济主体要对面临的外汇风险高度重视,系统地考察各种风险事件的存在和发生的概率、损失的严重程度,以及风险因素和风险的出现导致的其他问题,以便及时、准确地提供比较完备的决策信息。
2、管理个性化原则。经济主体都应寻找最适合自身风险状况和管理需要的外汇风险战术及具体的管理方法。在选择风险管理办法时,需要考虑企业发展战略、相关外汇管理政策、风险头寸的规模结构等多种因素,应因地因人而宜。
3、收益最大化原则。在确保实现风险管理目标的前提下,以最低成本追求最大化的收益,这是风险管理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因此,经济主体须根据实际情况和自身的财务承受能力,选择效果最佳、经费最省的方法。
『玖』 外汇风险管理有哪几种方法
(1)采用货币保值措施。
买卖双方在交易谈判时,经协商,在交易合同中订立适当的保值条款,以防止汇率变化的风险。在外汇风险管理中,货币保值措施主要有黄金保值条款、硬货币保值条款和一篮子货币保值条款。
(2)选择有利的计价货币。
应遵从以下原则:第一,在实行单一货币计价的情况下,付款使用软货币,收款使用硬货币。软货币就是趋于贬值或贬值压力较大的货币。硬货币就是趋于升值或币值稳定的货币。第二,在进出口贸易中,以多种货币作为计价结算货币,使各种货币的汇率变动风险互相抵消。第三,在贸易实务中,通过协商、谈判等方式尽可能地用本币进行支付,即出口商获得本币资金,进口商用本币支付货款。
(3)提前或延期结汇。
在国际收支中,企业通过预测支付货币汇率的变动趋势,提前或延迟收付外汇款项,来达到抵补外汇风险管理的目的。
(4)进、出口贸易相结合。
一是对销贸易法,把进口贸易与出口贸易联系起来进行货物交换。二是自动抛补法,在某进出口商进行出口贸易的同时,又进行进口贸易,并尽量用同种货币计价结算,设法调整收、付汇的时间,使进口外汇头寸轧抵出口外汇的头寸,以实行外汇风险管理的自动抛补。
(5)利用外汇衍生产品工具。
如签订远期外汇交易合同,即进出口企业在合同签订后,把用外汇计价结算的应付或应收款同银行叙做远期买进或卖出外汇货款的合同,通过锁定汇率波动来进行外汇风险管理,消除外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