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人体活动属于平衡杠杆的物理原理是什么
杠杆原理.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种器官组成.骨以不同形式连结在一起,构成骨骼.形成了人体的基本形态,并为肌肉提供附着,在神经支配下,肌肉收缩,牵拉其所附着的骨,以可动的骨连结为枢纽,产生杠杆运动.运动系统主要的功能是运动.简单的移位和高级活动如语言、书写等,都是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实现的运动系统的第二个功能是支持.构成人体基本形态,头、颈、胸、腹、四肢,维持体姿.运动系统的第三个功能是保护.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形成了多个体腔,颅腔、胸腔、腹腔和盆腔,保护脏器.
基本所有的活动关节都是费力杠杆。原因很简单,肌肉是附着在骨骼上且被皮肤包裹的,因此肌肉附着点相对于关节的距离总是小于肢体受外力的地方的,故而是费力杠杆。如果想要省力杠杆,估计得像异型一样肌肉长到体外去才行。体内少数几个省力杠杆之一是踮脚时脚趾为支点的杠杆。
望楼主采纳
谢谢
❷ 肌肉杠杆属于什么杠杆,为什么
属于。http://wenku..com/view/5da21634a32d7375a4178083.html你可以去看一下
❸ 人体运用省力杠杆原理所做的运动有哪些
人体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但大多数是杠杆原理的运用。杠杆是一个能绕支点转动的杆。杠杆有三种基本形式:平衡杠杆,支点位于阻力作用点与力点之间;省力杠杆,阻力作用点位于支点和力点之间;速度杠杆,力点位于阻力作用点与支点之间。人体运用最多的是速度杠杆原理,但也有平衡杠杆和省力杠杆原理。
头颈部是最典型的平衡杠杆原理,手持重物是速度杠杆原理。人在站立时,人体的重心一般位于第二腰椎前方约7厘米处。但同样是站立,如果将手臂举过头顶,重心就会相应上升。人体的重心也受性别、年龄、身体结构特点的制约。如站立时,女性的重心一般在身高的55%处,而男性的重心在身高的56%-57%处,儿童因为其头和躯干较重,重心位置比成人高。上肢发达的体操运动员比下肢发达的足球运动员的重心位置高。人体的重心越高,
稳定性就越小。
❹ 杠杆平衡的原理
杠杆原理就是“杠杆平衡条件”。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动力版和阻力)权的大小跟它们的力臂成反比。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数式表示为F1· L1=F2·L2。式中。
F1表示动力,L1表示动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从上式可看出,欲使杠杆达到平衡,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
(4)肌肉平衡杠杆运动扩展阅读:
在使用杠杆时,为了省力,就应该用动力臂比阻力臂长的杠杆,如欲省距离,就应该用动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杆。因此使用杠杆可以省力,也可以省距离。但是,要想省力,就必须多移动距离;要想少移动距离,就必须多费些力。要想又省力而又少移动距离,是不可能实现的。
杠杆原理基本有3种类型,第一类的杠杆例子是天平、剪刀、钳子等,第二类杠杆的例子是开瓶器、胡桃夹,第三类杠杆如锤子、镊子等。 杠杆分为3种杠杆。第一种是省力的杠杆,如:开瓶器等。第二种是费力的杠杆,如:镊子等。第三种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如天平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杠杆平衡
❺ 肌肉的运动原理
哈喽,大家好,我是棉言麻语,每天都会有不同的精彩资讯分享给你。
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人体的每一次呼吸肌肉都在运动着,那肌肉运动的原理又是什么?
下面我们来具体说一下。
❻ 深层肌肉和浅层肌肉的作用是什么怎么锻炼
不论是深层肌肉还是浅层肌肉,肌肉收缩牵引骨骼而产生关节的运动,其作用犹如杠杆装置1平衡杠杆运动,支点在重点和力点之间,如寰枕关节进行的仰头和低头运动。2省力杠杆运动,其重点位于支点和力点之间,如起步抬足跟时踝关节的运动。3速度杠杆运动,其力点位于重点和支点之间。
锻炼方式:
1)安排5到6个动作进行练习,每个动作做完后尽量减少休息的时间。
2)采用每个动作进行15——20次的锻炼。
3)每次安排的练习动作做2——4个循环。
4)每套动作循环结束后休息1——2分钟。
以下提供一份在家进行健身锻炼的计划表一份:
练习动作: 锻炼部位: 练习次数
体重深蹲 腿部 15——20个
俯卧撑 胸部 15——20个
仰卧起坐 腹部 尽可能多做
箭步走 腿部 15——20个
下斜俯卧撑 胸部 15——20个
坐姿收腿 腹部 尽可能多做
以上在家锻炼肌肉的方法需要用到沙发、椅子等物品,锻炼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以及身边的物品进行合理的安排。这个20分钟的健身锻炼同样可以提高身体的肌肉质量,提高人体的自身代谢率,提高人体的心肺功能,因此好处有很多。不过也有不足的地方,那就是无法满足增加肌肉块的锻炼者,这个锻炼更多的是适合保持健康,保持体型的健身锻炼者。
❼ 杠杆平衡时做圆周运动是什么意思
1.是;
2.定义是:杠杆保持静止,或是匀速转动;原因是:合力矩为零;
3.这个属于平衡状态,你弄错了;
4.对于某个质点,它的平衡是指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任何圆运动当然都是不平衡的.原因是它受到了一个或多个指向其圆心的力;
5.要看杠杆是否处于匀速运动状态,见2;
6.不一定.功才是能量转化的量度,要看这个力是否做功;
7.势能变化的原因是重力做负功;
8.这要看你说的是哪方面的能量.可以参见 怀师学堂 的答案.再补充一句,如果你说的是动能,那么: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所以第一句是对的;而第二句,根据动能定理,物体动能的改变依赖于合外力做功,所以必然是有某些力做功,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成了该物体的动能.即存在外在的能量来源促使物体运动.
❽ 做什么运动可以增加肌肉
进行大重量的最基本的练习。要多用杠铃和哑铃,少用联合器械和滑轮拉力器。多做力量练习,把全身的肌肉都调动起来。
基本练习包括: 胸:卧推,斜板卧推,哑铃扩胸。背:引体向上,划船练习。 肩:推举,颈后推举,飞鸟。 胳膊:杠铃、哑铃弯举,胸前下推,双臂屈伸(负重)。 腿:深蹲,伸小腿,屈小腿(联合器械)。
肌肉收缩牵引骨骼而产生关节的运动,其作用犹如杠杆装置。
①平衡杠杆运动,支点在重点和力点之间,如寰枕关节进行的仰头和低头运动。
②省力杠杆运动,其重点位于支点和力点之间,如起步抬足跟时踝关节的运动。
③速度杠杆运动,其力点位于重点和支点之间,如举起重物时肘关节的运动。
腹部训练:
一、侧身弯腰运动直立。双腿分开,两臂左右平举,上体前屈,用左手去够右脚,右臂自然上举,两腿和两臂都不要弯曲,吸气,然后还原,呼气。再换方向重复一次,连做8次。
二、屈腿运动仰卧位。双臂左右平贴地面,两腿伸直后同时屈膝提起,吸气,使大腿贴近腹部,然后呼气,缓缓还原。重复8次。
三、举腿收腹主要是锻炼下腹部肌肉。上身平卧,腿伸直并尽可能抬高,接着再缓慢放下。这一练习做完后,双膝弯曲继续做同样的动作。重复8次。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肌肉
❾ 肌肉动力骨杠杆,关节为轴
(1)如图:支点在脚尖处,人本身的重力是阻力,肌肉用力F是动力,所以动内力臂是阻力臂的两倍容,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动力是阻力的一半,这是一个省力杠杆; (2)货物的重力:G=mg=50kg×10N/kg=500N,因为使用定滑轮不省力,所以提升质量为50kg货物至少需要500N的拉力; (3)由图示可知,O点是支点,最大动力臂L 1 是球的直径,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在阻力与阻力臂一定时,动力臂最大时,动力(推力)F最小,最小推力F的作用点A及方向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1)省力;(2)500;(3)如图所示.
❿ 什么是人体的骨杠杆运动
在人体生理卫生课上已经学过,人身上有206块骨,其中有许多起着杠杆作用,当然这些起杠杆作用的骨不可能自动地绕支点转动,必须受到动力的作用,这种动力来自附着在它上面的肌肉。
肌肉靠坚韧的肌腱附着在骨上。例如肱二头肌上端肌腱附着在肩胛骨上,下端肌腱附着在桡骨上,肱三头肌上端有肌腱分别附着在肩胛骨和肱骨上,下端附着在尺骨上。
人前臂的动作最容易看清骨的杠杆作用了,它的支点在肘关节。当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松弛时,前臂向上转,引起曲肘动作;而当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松弛时,前臂向下转,引起伸肘动作。前臂是个费力杠杆,但是肽二头肌只要缩短一点就可以使手移动相当大的距离。可见,费了力,但省了距离。
在人体中,骨在肌肉拉力作用下围绕关节轴转动,它的作用和杠杆相同,称为骨杠杆。人体的骨杠杆运动有三种形式:
(1)平衡杠杆:支点在力的作用点和重力作用点之间。如颅进行的仰头和俯首运动。
(2)省力杠杆:重力作用点在支点和力的作用点之间。如行走时提起足跟的动作,这种杠杆可以克服较大的体重。
(3)速度杠杆:力的作用点在重力作用点和支点之间。如肘关节的活动,这种活动必须以较大的力才能克服较小的重力,但运动速度和范围很大。知识点杠杆原理
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有这样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这句话有着严格的科学根据,即杠杆原理。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叫杠杆。在生活中根据需要,杠杆可以做成直的,也可以做成弯的,但必须是硬棒。
阿基米德在《论平面图形的平衡》一书中最早提出了杠杆原理。他首先把杠杆实际应用中的一些经验知识当作“不证自明的公理”,然后从这些公理出发,运用几何学通过严密的逻辑论证,得出了杠杆原理,即“二重物平衡时,它们离支点的距离与重量成反比。”阿基米德对杠杆的研究不仅仅停留在理论方面,而且据此原理还进行了一系列的发明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