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土耳其里拉兑美元汇率暴跌股市暂停交易,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近日土耳其金融市场迎来了巨大的震荡,股市暴跌多次触发了熔断,土耳其里拉对美元的汇率也从7.2:1一度跌至了8.4:1,贬值幅度一度超过17%,而土耳其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创纪录的单日上涨超400基点,暴涨至18%,而且国债交易量在当天翻了三倍之多,而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上任才四个月的土耳其央行行长阿格巴尔被突然解职,而外界认为他被解职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他施行的升息政策与总统埃尔多安的看法有明显的度异而导致的。
而外界分析师表示随着股市的危机和土耳其里拉的快速贬值,总统埃尔多安可能在不得以的情况下继续施行加息的政策,而阿格巴尔突然被解职的事件也可能引发外界对土耳其央行的信誉和独立性的质疑,这也将加大投资者们的担忧,所以土耳其的危机可能是刚刚开始,因为失去了投资者信心的市场很难在短时间内重新建立起信心来,所以无论是土耳其股市还是土耳其的里拉仍然将持续的暴跌下去。
『贰』 听说最近股市的熔断会对人民币汇率造成影响,是这样吗最近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是多少大概会跌到多少
不会有直接影响,1美元兑换6.6人民币。人民币还是比较坚挺的。美元和人民币兑换之所以会贬值跟美联储加息有一定的关系。
『叁』 熔断机制究竟熔断了什么:恐慌情绪还是流动性
熔断机制究竟熔断了什么:恐慌情绪还是流动性
2016年01月08日 08:55
记者 孙宇婷
新年伊始,A股便连遭熔断。一时间,仅仅推出数日的熔断机制成了众矢之的,遭到各方口诛笔伐。那么,熔断机制真的是罪大恶极吗?作为一项世界各国普遍施行又行之有效的制度,为何令A股有些消化不良?我们的熔断机制与世界各国有何不同?下一步,是废除熔断机制更好,还是进一步改良,又应该如何改良?
为揭开这些问题的答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进行了深入调研。
熔断机制起源于美国,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设立的一种保护机制,即在交易过程中,当价格波动幅度达到某一限定目标时,交易将暂停一段时间。其原理类似于保险丝在过量电流通过时会熔断,以保护电器不受到损伤。
在国外,熔断机制有两种表现形式,分别是“熔而断”与“熔而不断”。前者是指当价格触及熔断点后,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内停止交易;后者是指当价格触及熔断点后,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内仍可继续交易,但报价限制在熔断点之内。目前,美国、日本、韩国和欧洲主流股指期货普遍采用“熔而断”的机制。
不过,由于门槛设置得比较高,各国至今很少触及熔断点。那么,A股在推出熔断机制后为何频频触发熔断呢?为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展开了调研。
回顾美股:熔断机制为改善流动性
美国现行熔断机制的诞生可追溯至1987年10月19日的全球股市暴跌事件,史称“黑色星期一”。当日华尔街爆发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股市崩溃,早晨9点10分,开盘钟声响后,道指在屏幕上一开始显示就已下跌了67点,卖出指令排山倒海涌来。开盘不到一小时,指数已下跌104 点;下午两点,跌250点;两小时后收盘,道指下跌了508点,由2246.74点狂跌到1738.74点,跌幅达22.6%,市值损失5030亿美元。
这场突如其来的股灾,让市场真正认识到了价格限制制度的重要性。
1988年,SEC和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批准了熔断机制。这一机制最初挂钩道指,实行两级熔断门槛:当道指下跌250点时,暂停交易1小时;当道指下跌400点时,暂停交易2小时。指数的跌幅是影响暂停交易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跌幅越大,暂停交易的时间越长。
熔断制度推出的好处显而易见,在此后的18年中,美国再没出现过大规模股灾。
不过,2010年5月6日,一场惊涛骇浪不期而至,道指盘中疯狂跳水近1000点,幅度之大前所未有,市值更瞬间蒸发逾8600亿美元,创美国股市有史以来最大单日盘中跌幅。随后道指开始反弹,收盘下跌347.8点,跌幅3.2%,刷新一年多来最大跌幅。另外,标普500指数收盘暴跌3.24%,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跌3.44%,多家上市公司股价出现异动。著名咨询公司埃森哲的股价在5分钟之内从40美元跌到1美分后又迅速回到40美元价位。而高盛集团、通用电气、花旗集团、摩根大通以及福特汽车等重量级上市公司股价也无一例外上演“过山车”行情。
在美股闪崩事件发生后,为了防止未来股市急跌可能耗尽市场流动性。2010年6月,SEC在1988年创立的大盘熔断机制基础上,推出了个股熔断机制。此外,受闪崩未触发熔断机制影响,SEC将挂钩的基准指数由道指修改为标普500指数,同时将熔断机制修改为三级,熔断门槛分别为7%、13%和20%,当触发7%和13%时,暂停交易15分钟;当触发20%时,直接休市。
除针对指数的熔断机制调整外,SEC还以“限制价格波动上下限”替代之前实施的个股熔断机制,重点在阻止个股偏离一个特定的价格幅度区间,以降低暴涨暴跌所带来的市场波动以及波动所引起的后续影响。比如15秒内价格涨跌幅度超过5%,将暂停这只股票交易5分钟,但开盘价与收盘价、价格不超过3美元的个股价格波动空间可放宽至10%。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熔断机制作为非常规的制止股价异常波动的手段,使用的次数并不高。美国从1988年实行熔断机制至今,只有1997年10月27日触发过一次。
对比美股:A股熔断存四大差异
根据A股于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指数熔断相关规定,触发5%熔断阈值市场将暂停交易15分钟,尾盘阶段触发5%或全天任何时候触发7%,暂停交易至收市,基准指数选择更能全面反映A股市场总体波动情况的 沪深300 指数。
根据A股熔断机制的特点,实施过程中又分为以下几种状况:当沪深300指数波动触发5%熔断阀值,两市暂停交易15分钟,熔断结束后开始集合竞价,随后继续当天交易;当沪深300指数在14时45分及之后触发5%阈值,当日将暂停交易至收盘;当沪深300指数全天任何一个交易时段触发7%阈值,将暂停交易至收市;假如开盘沪深300指数触发7%阈值,市场将于9时30分起暂停交易至收市。
记者梳理发现,相比美股,A股熔断机制主要存在以下四大差异。
第一,熔断机制分级。美股实行的是三级熔断,有三个档次,分别是7%、13%和20%。触发前两个熔断阈值,暂停交易15分钟,触发20%熔断阈值,则直接休市。而A股市场当前实行的是两级熔断,5%和7%,任何时候触发7%熔断阈值,都将暂停交易直至休市。
第二,交易制度。美股采用的是无涨跌幅限制的交易制度,A股则是有涨跌停板限制的交易制度。对于大盘和非ST股而言,涨跌停板的限制是10%。在这种制度下,只要达到涨跌停板的限制,A股就会出现类似自动熔断的情况。
第三,覆盖范围。美股市场上,除了股指和股指期货在达到一定幅度的涨跌时会触发熔断机制外,熔断机制也适用于个股。根据道指对个股设置的“限制价格波动上下限”机制,如果某只个股的交易价格在5分钟内涨跌幅超过10%,则需暂停交易。如果该个股交易价格在15秒内仍未回到规定的“价格波动区间”内,将暂停交易5分钟。
而根据A股现行熔断制度,当沪深300指数日内涨跌幅达到一定阈值时,沪深交易所上市的全部股票、可转债、股票期权等相关品种将暂停交易,中金所的所有股指期货合约暂停交易。也就是说,即便个股的走势出现异常波动,只要不达到涨跌停板的限制,其日常交易就不会被熔断。
第四,投资者结构。根据Choice终端数据,在剔除大股东所持流通股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计算发现,截至2015年三季度末,A股公募基金、保险、券商、社保基金、QFII、私募等六大机构持股市值占同期流通市值比例为16.45%。其中,公募基金占比最高,为7.6%;其余83.55%均为散户持股。A股的“散户化”情况由此可见一斑。与此同时,美股市场上,投资基金、养老金和境外机构投资者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945年以来,机构投资者持股市值的比重已经由不足10%逐步上升至2013年的63%,占据市场绝对多数。
机构观点集锦
交银施罗德基金:熔断机制加剧流动性收缩
熔断机制设置的初衷是为了降低市场大幅波动概率,维护市场稳定,防止市场在短期内发生非理性大幅波动,但市场近期给出的测试结果和机制设计的初衷出现一定背离。
近期,流动性的边际性变化是影响当前A股市场趋势走向诸多因素中最主要的矛盾;人民币贬值带来流动性抽紧及避险情绪提升,熔断机制本身带来的市场心理性恐慌性抛售,加剧了流动性的进一步收缩。
鉴于短期人民币汇率变化决定因素在央行,尽管央行不会放任人民币汇率短期大幅贬值,但却无法预判政策维稳的时点,因此维持对A股市场谨慎判断。下阶段A股需密切关注:银行间市场流动性是否有所转好;海外风险有没有进一步大幅提升。
汇丰中国:预计熔断机制将调整
汇丰中国股票策略主管孙瑜在研究报告中称,“设计欠佳”的熔断机制导致近期A股波动率大幅上升,预计政府未来几个月将进行调整,以保护而不是挤出市场流动性。调整内容可能包括提高暂停交易或全天停止交易的门槛,缩短暂停的时间。
2015年夏季的股灾表明,A股市场的主导力量是受情绪推动的散户,需要减少交易限制才能避免市场出现“踩踏”。鉴于杠杆水平较低,流动性和市场人气基本恢复正常,预计市场波动性的短期上升将是暂时的。
麦格理:熔断并未加剧市场震荡
麦格理策略师Erwin Sanft在简报中表示,熔断机制“降低了政府临时干预的必要性,我认为许多海外投资者可能乐意看到这一点。我们认为MSCI对此会感到放心,预计他们将在6月宣布把A股纳入基准指数。”
建银国际:“恐慌”情绪或会持续几周
建银国际策略师Mark Jolley表示,股市可能进一步下跌,直到人民币汇率企稳、经济数据改善以及相关部门对股市熔断机制作出一些规定。熔断机制导致市场疲软,因为投资者试图抢在他人之前卖出股票。恐慌情绪最终将转化成买进机会。A股下挫必然会波及H股。
IG Asia Pte:熔断机制适得其反需修正
IG Asia Pte驻新加坡策略师Bernard Aw表示,新实施的熔断机制本来希望成为股市的稳定器,却似乎产生了反效果,因市场参与者蜂拥赶在交易暂停之前夺路而逃,进而放大了下跌。但这并不是说中国的熔断机制不起作用,而是需要修正以更有效。
中国很可能调整触发熔断的百分比,这或有助于完善这一机制;目前的两档触发阈值之间间隔可能太小,中国可能需要扩大触发阈值。
(每经记者据彭博资讯整理)
小贴士新加坡熔断机制
新加坡交易所2014年2月开始实行的熔断机制属于“熔而不断”,旨在当证券市场发生大规模动荡时,保障投资者权益。
当证券潜在价格较参考价格相差10%时,便会触发熔断,继而实施5分钟“冷静期”。“冷静期”内股票仍可交易,但价格波动范围限制在10%以内。“冷静期”过后,交易恢复正常,新参考价根据“冷静期”交易情况而定。
『肆』 中国执行熔断机制的执行情况怎样
熔断机制(Circuit Breaker)是指对某一合约在达到涨跌停板之前,设置一个熔断价格,使合约买卖报价在一段时间内只能在这一价格范围内交易。设置熔断机制的目的是让投资者在价格发生突然变化的时候有一个冷静期,防止作出过度反应。
熔断机制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并于2016年1月8日暂停。
引入熔断机制是在2015年股市异常波动发生以后,应各有关方面的呼吁开始启动的,有关方案经过了审慎的论证并向社会公开征求了意见。在引入后的第一周,连续两个交易日,更是在1月7日,沪深300指数迅速下体,熔断连续触发5%,7%,一天交易仅约15分钟刷新纪录,当日晚间经证监会批准于1月8日起暂停实施熔断机制相关规定。
熔断机制对股市影响是中性的,主要解决短期的瞬时异常波动,并不会改变趋势性的走势。趋势性的走势还是取决于经济基本面和市场的流动性,政策和交易制度对趋势影响不大。
就熔断机制实施后效果而言,市场反应主要受1月经济宏观环境影响:1、人民币继续大幅贬值,在岸汇率从12月初的6.40附近贬至约6.57,离岸从12月初的6.42贬至6.70附近;2、银行间流动性由于季节性和汇率贬值因素边际上收紧,同时元旦前降准预期落空,引发市场对流动性的担忧;3、2015年7月8日证监会对持股5%以上的股东和高管实施的“减持禁令”于1月到期,市场仍存在恐慌情绪。
目前对熔断机制的改革建议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讨论。一是废7保5,即仅保留5%阈值,并延长暂停时间至30分钟,废除7%阈值,打开市场交易;二是废5保7,这种观点主要是考虑两次熔断间隔较小,第一次触发没有太大意义,且触发后容易加速导致第二次触发熔断;第三种建议是彻底废除熔断机制。
熔断机制的再次开启时间仍待商榷,相信经过第一次的市场的试行效果来看,更应结合中国经济环境实情对熔断机制进行修改完善,实施相关调控措施保障投资者的回报,激发市场投资信心。
2016年3月1日,作为授权改革的起始日期,中国资本市场注册制改革将迎来关键时点,有专家表示,推行注册制改革,主要是让市场配置资源,建立中国资本市场权责清晰的一个市场结构。他强调,推行注册制改革必须深刻理解这个制度和核准制所需要的基准条件有什么差别,不能出现第二个熔断机制。在注册制推出之前,监管部门要给资本市场中介主体定义清晰的权责。
希望对你有用,谢谢!
『伍』 潘向东:两次熔断后,汇率还会跌多少
今年以来,资本市场已经出现两次熔断,市场呈现比较剧烈的震荡。最近我们看到,离岸与在岸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都出现了一轮贬值。
首先,关注流动性,
一是我们认为2016年的宏观经济形势是偏稳的,经济增速在6.5%-7.0%之间,变化不是特别大,但对于流动性风险要采取一个谨慎的态度。由于美元进入强势周期,联储当前已经进入一个加息周期,并非2015年12月加息一次之后就停止加息行动。加息周期的开启,导致美元偏强势。全球资金可能回流美国。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背景下,我国于去年8月份开启了新一轮汇改,今年10月份人民币正式成为SDR货币篮子中的一员,人民币自由兑换正在逐步实现。在美元偏强势的背景下,很多投资者就会把资金重新配置到美国。这样就容易导致一种局部的市场失衡。虽然有中国央行的干预,大的风险是没有的。但由于干预的滞后性特征,所以短期的局部市场失衡会影响到市场,影响到流动性。
二是我们注意到新兴经济体的风险。回顾历史,历次美元进入强势周期,新兴经济体均产生了危机,例如20世纪80年代的拉美危机、90年代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俄罗斯的三次经济危机、巴西的货币危机、阿根廷的债务危机以及墨西哥的金融危机都是在美元进入强势周期的背景下发生的。由此可见,新兴经济体在美元强势的背景下,发生危机的可能性很高。当下,美元再次走强,我们有理由担心新兴经济体的金融风险,而且必须注意风险的全球传导,因此也会影响到中国国内的市场,这种情况下,会导致国内局部的流动性紧张。
三是金融改革带来的一些金融不稳定。从2012年以来,国内市场经历了几次大的波动,2013年6月的“钱荒”,肇因于银行表外业务的迅速兴起扩张,之后2014年金融市场开始加杠杆,2015年上半年市场出现了非理性的快速上涨,6月之后又出现了非理性下跌。其实,这些波动都是源于金融改革不断推进过程中释放的局部不稳定性。最近的例子就是熔断机制的推出,这无疑也是金融改革的举措,但它也带来了市场的动荡。换言之,金融改革的过程中金融风险会相伴而生,假若金融监管当局,对改革进程中所出现的风险,未予足够的重视,没有良好的应对机制,风险就会在市场上演化、扩散。
其次我们来看汇率,最近,我们注意到人民币汇率的下跌。现在我们看到离岸、在岸市场人民币汇率都出现了明显的下跌。
一是我们应当注意到人民币是一个综合均衡汇率,能够影响人民币汇率形成的因素很多,比如利率、物价、经济增长、资本流出等原因。近期人民币的贬值压力主要源于两个方面的因素。第一个方面的因素是经济增长,中国经济不断回落,出口出现了负增长,在这种情况下,决策当局有必要启动货币贬值来维系经济增长。因为许多制造业对汇率是相当敏感的,如果汇率适度贬值,对于这些制造企业的订单增加以及利润提升都会有积极的影响。2005年以后,人民币处于不断升值的通道之中,生产要素价格也在不断上涨,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被削弱。在这种背景下,这几年来制造业企业开始向东南亚等地搬迁。在这个过程中,国际金融危机发生,我国的出口出现快速回落,这都使得我国在国际进出口贸易中的竞争力有所下降。就一个开放经济体来说,汇率会有一个内在的动能对上述不均衡进行自发调整,也就是说,假若过去几年人民币汇率的升值过度,或者生产要素的价格上涨过度,就导致了进出口加工制造业的搬迁,导致了出口的负增长,那么此时有必要通过汇率贬值的方式对这种不均衡进行校正。
二是从国际收支角度考量,2014年以来我们的资本项目呈现不断流出的态势。市场在用脚投票。第一,大家都感受到经济增长在回落。第二,我们有一定消费能力的人群,特别是东部地区有一定消费能力的人群,会感受到国内的物价比国外的物价贵。这些人群会把资金兑换成美元或者其他的一些货币。基于以上两个因素,人民币贬值的压力客观存在。
下面我们对人民币汇率未来的走势做一个展望。第一,未来人民币每年贬值的幅度在3%-5%。与之对应的是2005年汇改以后,每年人民币升值的幅度也是3%-5%。第二,汇率的回归均衡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们认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会在1美元兑6.7人民币的位置寻找一个均衡点,这种均衡进程以与去年811汇改类似的一次性贬值形式加以实现的可能性偏小,这种均衡进程应该是贬值-企稳交替出现的渐进过程。
在人民币汇率重新寻找均衡的过程中,市场上对于央行能否有效控制汇率风险产生了一定的担忧,担忧人民币汇率出现当前走势的情况下,资本流出是否会失去控制。当前,我国仍然处于持续的贸易顺差状态。回顾金融危机历史,没有哪个国家在贸易顺差的状态下出现汇率危机。只有一个国家在贸易方面出现持续逆差的情况下,一个国家才需要举借国际债务来维持国际收支平衡。在贸易顺差的情况下,国际资本会通过贸易顺差不断流入国内。国际金融巨鳄也不会攻击一个贸易顺差的国家,特别是贸易顺差大国。当时索罗斯攻击英镑,也是因为英国出现了持续的贸易逆差。根据贸易余额理论,市场会判断该国汇率被高估。同时,一个国家若通过大规模举借外债维持国际收支平衡,市场会对该国主权信用水平产生怀疑,这也会增加汇率危机发生的风险。但如德国、日本等持续产生贸易顺差的国家,其发生汇率危机的风险是很小的。
另外,当前我国出现的资本外流加剧的一个重要因素,源于新年给予人们新的一年的换汇额度,但这并不是一个常态,短期的换汇高点,并不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央行有足够的力量干预,所以未来不会出现持续性的大幅贬值。只要未来中国经济逐步企稳,对人民币的信心自然就会增强。市场担心资金流出的问题难以把控,这显然有点多余。巨额的外汇储备,换汇的有限管制以及连续的贸易顺差,完全可以应对短期内资金的流出。因此,没有必要去过度的担忧所带来的金融风险。但如同我们年度策略指出的,我们需要注意市场局部的不均衡,对可能产生的局部流动性紧张,还是需要警惕,也需防范。
『陆』 股市熔断是如何的哦。
指数熔断机制自今年1月1日起实施,目前已在两个交易日连续触发两档熔断,引起市场热议,有观点把市场的下跌都归罪于熔断机制。
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对熔断机制的误解。熔断机制成为了股市下跌的“替罪羊”。
实际上,仔细分析来看,市场的下跌实际上是多因素叠加的结果。
一是受人民币兑美元(6.5926, 0.0381, 0.58%)汇率持续大幅下跌影响。2016年以来4个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连续调降,中间价累计贬值达1.09%。今日,人民币即期汇率继续大幅贬值。由于市场大多预期人民币将继续贬值,增加资金外流压力,同时,市场预期宽松的货币政策导向可能会发生微调引发市场压力加大。
二是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拖累国内股市。昨日,欧美股市普遍下跌,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下跌1.47%,标普500指数下跌1.31%;英国富时100指数下跌1.04%。亚太股市也普遍走低,国际油价创11年以来新低。
三是市场对股指熔断机制不适应。引入指数熔断机制时一项全新的制度,在我国还没有经验,市场对新的规则有一个逐步调整适应的过程,对熔断机制下的市场运行方式不适应,容易产生较大的。“磁吸效应”,即在接近熔断阈值时部分投资者提前交易,导致股指触碰熔断阈值,这是熔断机制本身固有的特征,境外实施熔断机制的市场也存在这一情况。
但目前我国市场以个人散户为主,容易形成一致预期和羊群效应。
因此,可以看出,股市的下跌是主要是由于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共振导致的。
相信很多人都记得,去年6、7月份股市异常波动的时候,市场中对熔断机制的呼声非常高,为此,监管层对熔断机制的业务方案经过了审慎的设计论证过程并公开征求了意见,对于收到的4800多条意见和建议反复研究,包括对与涨跌停板制度的衔接问题进行了多次论证,形成操作实施方案。
当初引入指数熔断机制的主要目的是为市场提供“冷静期”,避免或减少大幅波动情况下的匆忙决策,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从境外经验看,熔断机制的引入不是一步到位的理想化过程,也没有统一的做法,而是在实践中逐步探索、积累经验、动态调整。
为此,沪深证券交易所和中金所[微博]暂停实施指数熔断相关规定可谓非常及时,在前期探索实践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组织有关方面研究改进方案,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不断完善相关机制。对于监管层的这种发现问题,及时完善的做法,也是尊重市场的重要表现。
笔者认为,熔断机制的完善不是一步到位的,市场需要给这个新的制度更多完善的时间,只有这样资本市场才能更加健康稳定的发展。
『柒』 楼盘熔断是什么意思
楼盘“熔断机制”,就是为其单日或一定时间内的价格波动幅度规定区间限制,一旦成交价触及区间上下限,交易则自动中断一段时间。“熔断机制”是原本为了防止价格的剧烈波动导致股灾出现,实施的价格限制制度。
所以,其概念并非仅限一个“降”字。熔断机制的作用在于防止“股灾”,但它损害了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熔断机制下,市场价格不能及时地反映交易者的交易意愿,容易导致价格扭曲和有效性下降。
重要信号:
1、房地产市场只涨不跌预期已改变
一线城市新盘滞销,二线热点城市割肉卖房,地方政府设立房价涨跌报备制度……种种迹象表明,无论是购房者,还是开发商,包括地方政府,对房地产市场只涨不跌的预期正在改变。
整个楼市的流动性在变慢,交易周期在拉长,市场关注度也在下降。一个好的调控,首先要改变的是人们的单边预期。
2、地方政府楼市政策出现“两头调控”倾向
所谓“两头调控”,就是既防止涨,又要防止跌,特别是防止大跌。本轮调控,是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线城市楼市普涨的背景下出台的。当是时也,调控的主要目标,就是防止房价大涨。
而如今,随着预期的改变,一些地方政府在政策考量上把涨、跌都纳入进来,涨,不行,大跌,也不行。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进一步下行,相关的倾向可能会更加鲜明。其实,中央的调控,目的也是为了维护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何为平稳?大涨大跌,都是不平稳。
3、政策效应走向显现,房地产市场将平稳运行
房地产市场的变化,与从中央到地方的持续调控密不可分。分类调控、因城施策等多种调控政策力度不减,一些地方还推出了“限购、限售、限价、限商、限贷”等综合性政策措施,遏制了房价快速上升的苗头,政策效应不断显现,楼市虚火几已熄灭。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只要各级政府继续不放松调控政策,房地产市场的平稳运行将成为大概率事件。当然,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个别地方的楼市有可能出现的“异动”苗头,各级政府还需要保持高度敏感,堵死炒作漏洞,坚决落实“房住不炒”的定位。
『捌』 谁是股市汇市双双重挫元凶,人民币汇率会破7吗
从多数新兴经济体来看,汇率的贬值对于股市而言并不是一件好事。由于新兴经济体的股市往往是一种风险更高的资产,对其投资的意愿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国内经济与金融体系的稳健性,而汇率的预期便是市场对于经济体稳健性预期的一种,如果国内外经济条件发生变化,导致汇率贬值,一方面会影响市场风险偏好,另一方面可能引起货币政策的收紧,造成国内证券市场的下跌。而证券市场的下跌又会造成市场信心下降,对汇率产生进一步的冲击。
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国内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相对有限,汇率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货币当局的控制,因此汇率与股市的关系存在不对称性。在多数情况下,汇率波动与股市的关系并不特别显著。但是在市场风险偏好本身就相对较弱时,汇率的波动可能会对市场信心带来进一步的冲击,如811汇改、熔断潮之时,国内市场都展现出了与其他新兴经济体相似的特征。
『玖』 如何看待1.7晚上证监会突然暂停熔断机制
年初开始实行熔断机制,之后几天市场表现一直不好,该机制可能真的导致市场波动放大。这轮股市的快速下跌并非熔断机制引爆的,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大量的减持潮、汇率问题、再加上市场的估值结构不太合理。虽然监管层推出了一定政策限制大股东减持,但是还是有些减持的漏洞并未堵上。因此 熔断机制什么的就不用纠结了,踏踏实实把经济搞好了比什么都强。
『拾』 哪里可以看离岸人民币的汇率走势今天股市又熔断提早收市
离岸人民币是境外的交易品种,这个股票软件里没有。你可以下载嘉盛外汇的MT4模拟软件,里面能看到走势,代码是USDCNHpro,你也可以通过嘉盛做离岸人民币的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