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降低企业杠杆率是供给侧改革的主要内容
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及附件《关于市场化银行债股转股权的指导意见》,明确要以市场化、法治化方式降低企业杠杆率,开展市场化债转股,以有效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助推经济转型升级。
降杠杆的具体途径则有七方面,包括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强化自我约束、盘活企业存量资产、优化企业债务结构、有序开展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依法依规实施企业破产、积极发展股权融资等。
B. 供给侧改革去杠杆是什么意思
由政府调节变为市场调节。
C. 供给侧结构改革能提高杠杆效率吗
杠杆,在这里指利用金融手段拉动提升经济的手段。可是过于宽松的金融政策,导致了过度通货膨胀,以及产能过剩。这两年的经济萧条的原因就来自2010年的杠杆“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后来膨胀到10万亿)。
D. 请问大家在供给侧改革中去杠杆的杠杆指的是什么
杠杆,在这里指利用金融手段拉动投资提升经济的手段。可是过于宽松的金融政策,导致了过度通货膨胀,以及产能过剩。这两年的经济萧条的原因就来自2010年的杠杆“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后来膨胀到10万亿)。
E. 供给侧改革强调在金融领域强化杠杆作用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今后一个重要的任务,主要是三个方面:一个是化解过剩产能,二是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三是新兴产业的支持和培育。供给侧改革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点任务是五项,就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供给侧的改革是根据经济进入新常态之后从现实出发做出的一个重大部署。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通过改革的办法来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的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改善供给质量,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点任务是五项,就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去产能方面,准备先从钢铁和煤炭两个行业入手,因为钢铁和煤炭现在产能过剩的情况比较突出。至于僵尸企业的处置,各地就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它的范围,采取具体措施,中央也会有一定的支持政策,来推动化解过剩产能和处置僵尸企业。
去库存方面,关键还是房地产库存,特别是三、四线城市。昨天发布的消息应该是个利好消息,对去库存会起到促进作用,现今也正在鼓励新市民购房,推动保障房的建设,特别是货币化安置的政策。货币化就是享受保障房的这些群体,政府不一定去盖保障房,可以把现有存量的商品房收购集中起来,再安排给这些需要有保障性住房或者棚户区改造的群体,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来化解房地产的库存。
去杠杆方面,主要是企业的杠杆,从金融系统一直到企业,都会非常稳妥地来处置。
降成本方面,现已在调查制定方案,特别是制度性交易成本,另外还有不合理的收费,还有其他一些过重的企业负担,都要降下来。
补短板方面,主要是通过加大投资的力度来补短板,促进结构的调整。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今后一个重要的任务,主要是三个方面,一个是化解过剩产能,二是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三是新兴产业的支持和培育。
F.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去杠杆是指什么
金融
贷款
G. 供给侧改革强调在金融领悟强化杠杆作用
要更好地发挥金融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杠杆作用。要大力支持转型升级,发挥好产业基金作用,利用政府融资和担保平台,引导和撬动金融资金,支持优势产业发展,培育发展新动能,促进过剩产能化解。要大力支持民生事业,多创新一些适销对路的金融服务、金融产品,加大金融扶贫力度,使金融在更大范围发挥作用。
要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坚持把防范金融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生命线,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这个底线。要加大监管力度,落实“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监管责任,加强对金融风险的识别反应、预警防范和化解处置。要妥善处置风险,高度关注非法集资、企业资金链断裂等方面的风险,多方联动、精准施策,发现问题要果断处理。要依法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加大对金融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进一步规范金融市场秩序。
金融改革发展涉及方方面面,离不开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大政策扶持、资金支持、人才引进力度,加强诚信体系建设,营造良好金融发展环境。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做好管理、协调和服务工作。
H.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去杠杆 企业怎么做
战术上主要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
参考:http://pinglun.eastday.com/p/20151223/u1ai9150380.html
I. 如何从去杠杆方面理解供给侧 改革
杠杆就像一个天平,一边是需求另一边是共给,共给侧改革就是说需求大于有效共给,应该增加共给才能使共给需求这个天平保持平衡
J. 供给侧中“去杠杆”是什么意思
在这里指利用金融手段拉动投资提升经济的手段。
所谓杠杆,从广义讲,则是指通过负债实现以较小的资本金控制较大的资产规模,从而扩大盈利能力或购买力。古希腊著名科学家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经济意义上的“杠杆”,可以通俗理解为“四两拨千斤”,即通过借债,以较小规模的自有资金撬动。
当资本市场向好时,高杠杆模式带来的高收益使人们忽视了高风险的存在,等到资本市场开始走下坡路时,杠杆效应的负面作用开始凸显,风险被迅速放大。对于杠杆使用过度的企业和机构来说,资产价格的上涨可以使它们轻松获得高额收益,而资产价格一旦下跌,亏损则会非常巨大,超过资本,从而迅速导致破产倒闭。
金融危机爆发后,高“杠杆化”的风险开始为更多人所认识,企业和机构纷纷开始考虑“去杠杆化”,通过抛售资产等方式降低负债,逐渐把借债还上。这个过程造成了大多数资产价格如股票、债券、房地产的下跌。
综合各方的说法,“去杠杆化”就是一个公司或个人减少使用金融杠杆的过程。把原先通过各种方式(或工具)“借”到的钱退还出去的潮流。
(10)杠杆供给侧扩展阅读:
“去杠杆化”对当前的资本品和资本市场的影响
美国债券之王比尔·格罗斯的最新观点是,美国去杠杆化进程,已经导致了该国三大主要资产类别(股票、债券、房地产)价格的整体下跌。
格罗斯认为,全球金融市场目前处于去杠杆化的进程中,这将导致大多数资产的价格出现下降,包括黄金、钻石、谷物这样的东西。“我们经常说总有机会存在于市场的某个地方,但我要说现在不是时候。”
格罗斯表示,一旦进入去杠杆化进程,包括风险利差、流动性利差、市场波动水平、乃至期限溢酬都会上升。资产价格将因此受到冲击。 而且这个进程将不是单向的,而是互相影响、彼此加强的。
比如,当投资者意识到次贷风险并解除在次级债券上的投资杠杆时,那些和这些债券有套利关系的其他债券、持有这些债券的其他投资者、以及他们持有的其他品种,都会遭受影响。这个过程可能从有“瑕疵”的债券蔓延到无瑕疵的债券,并最终影响市场的流动性,进而冲击实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