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杠杆比例的计算公式
杠杆抄比率=正股现货价÷(认股证价格x换股比率)
Delta值:所谓的delta值,是指“当股票价格变动一单位,预期权证价格会随之变动的单位量”。它是经B-S 模型等估值模型经过数学上的微分计算所产生的数值,而且也是随时变动的。
实际杠杆比率(Effective Gearing):Delta 值乘以另一个重要指标Gearing 就可以得到权证的动态杠杆系数Effective Gearing,该系数反映了权证交易价格对于标的股票价格的敏感性,表示当正股升跌1%时,认股权证的理论价格会变动多少个百分点。
Ⅱ 初二物理关于杠杆的计算方法~~
杠杆的定义
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
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是杠杆(lever).
杠杆不一定必须是直的,也可以是弯曲的,但是必须保证是硬棒。
跷跷板、剪刀、扳子、撬棒等,都是杠杆。
滑轮是一种变形的杠杆,且定滑轮是一种等臂杠杆,动滑轮是一种动力臂是阻力臂的两倍的杠杆
[编辑本段]杠杆的性质
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叫做支点
使杠杆转动的力叫做动力,(施力的点叫动力作用点)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叫做阻力,(施力的点叫阻力作用点)
当动力和阻力对杠杆的转动效果相互抵消时,杠杆将处于平衡状态,这种状态叫做杠杆平衡,但是杠杆平衡并不是力的平衡。
杠杆平衡时保持在静止或匀速转动。
通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的直线叫做力的作用线
从支点O到动力F1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L1叫做动力臂
从支点O到阻力F2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L2叫做阻力臂
杠杆平衡的条件: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或写做
F1×L1=F2×L2
杠杆平衡条件
使用杠杆时,如果杠杆静止不动或绕支点匀速转动,那么杠杆就处于平衡状态。
动力臂×动力=阻力臂×阻力,即L1F1=L2F2,由此可以演变为F2/F1=L1/L2
杠杆的平衡不仅与动力和阻力有关,还与力的作用点及力的作用方向有关。
假如动力臂为阻力臂的n倍,则动力大小为阻力的n/1
"大头沉"
动力臂越长越省力,阻力臂越长越费力.
省力杠杆费距离;费力杠杆省距离。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5分)
Ⅲ 杠杆公式
一根长为4米的一头粗一头细的木棒,在距粗端1米处支住它可以平衡;如果在距粗端2 米处支住,且在另一端挂20N的重物,杠杆仍可平衡,那么这根棒重为多少?
在距粗端1米处支住它可以平衡说明了他的重心在距粗端1米处.
如果在距粗端2 米处支住,且在另一端挂20N的重物,杠杆仍可平衡,F1*L1=F2*L2得:
G*1m=20N*2m
解得:G=40N
所以,这根棒重为40N。
固定成本的存在而导致息税前利润变动率大于产销量变动率的械杆效应,称为经营杠杆。
计算公式:经营械杆系数=基期边际贡献/基期息税前利润或者是: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产销量变动率
可是如果知道的多一些,就可以不是一点点的而是一块块的体会呀
我再唠叨“一块”作为对“杠杆”讨论的回应:
以右手正手击球为例,在击球的过程里实际上有三个旋转圆心在起作用:第一个是以脖子为圆心,肩为直径的圆;第二个是以肩关节为圆心,从肩关节到手腕为半径的圆;第三个是以手腕为圆心,手腕到拍面上的击球点为半径的圆。
第一个圆的技术特征。击球前左肩对准来球,击球后右肩对准出球,击球过程里肩部旋转180度以上。完成动作的动力源为腿部肌肉群和腰腹肌肉群。特别指出,有些人认为肩部旋转应该以腿为圆心,显然忽略了头部在击球过程里的稳定作用:在整个击球过程里头部应该稳定的对准来球和出球的方向。
第二个圆的技术特征。因为肘关节在击球的过程里应该始终保持弯曲的状态,所以旋转半径应该以肩关节到手腕的直线距离为准。其技术特征是,击球前拍柄底部的商标对着来球的方向,击球后拍柄底部的商标对着出球的方向。中间过程可以视为黑箱不予考虑。完成动作的动力源主要是胸肌和上臂肌肉群。
第三个圆的技术特征。在前两年的《网球天地》里有一篇文章说,手腕的击球动作,犹如汽车的风档雨刷的动作,我以为这个表述非常形象和准确。文章在第几期我已经记不住了,急切中也无法立刻找到这篇文章,有兴趣的朋友请自己找找。完成动作的动力源主要是手指和小臂的肌肉群。
显然,三个圆不是在同一个平面上。一般的讲,三个圆的平面夹角越大,球的旋转也越强烈而球速也越慢,反之,三个圆的平面夹角越小,球的平击的成分就越高,球速也越快。
探讨击球过程里三个圆的意义。第一,完善击球的技术动作。要充分认识转肩的重要性,因为第一个圆是其他两个圆的旋转基础。我们常见初学者击球前后都是以身体的正面对着网球,完全没有转建动作。第二,驱动任何一个圆旋转的肌肉群的力量的提高,都有助于球速的提高,这为体能训练的方式提供了一种依据。
杠杆原理加速用的应该是第三个杠杆。
由于杠杆原理很容易引起误解,
所以我想换个角度,说通俗点。
我们说来说去无非就是想要提高击球的功率。功率大,球的旋转和速度就大。
如何提高功率?
P=FV(P:功率,F:力,V:速度)
根据这个公式,增大击球时拍弦对球作用力和拍头的速度就可以提高功率。
如何增大作用力?
我说个简单的实验。你用手掌去推一下你面前的一堵墙。你觉得在什么情况下自己能使出最大的力?是大臂(手肘)贴近身体时还是大臂(手肘)远离身体时?
我想,如果你是正常人的话,都会觉得大臂贴近身体更能使上力的。
所以,击球时大臂(手肘)贴近身体的话作用力将更大。
如何提高速度?
提高速度的关键就在于提高加速度。你的拍子在击球前的加速度越大,击球时的拍头速度自然越大。
那又如何增大加速度呢?
F=ma
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力与加速度是成正比的。
也就是,在你加速球拍的时候,你对拍子(在加速方向)的作用力越大,拍头加速度就会越大,击球瞬间的拍头速度也会越大。
看看,我们又回到作用力的问题上了。如何增大作用力,请看上面。
所以,加速球拍时大臂(手肘)贴近身体的话速度将更大。
所以,且不说难以控制,对普通人来说,张开大臂的挥拍方法根本就不能更好的加速。
盲目学习费德勒的正手只会更糟。(特别是根据图片学习的话)
Ⅳ 杠杆原理及公式
1.
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2.
公式:F1×L1=F2×L2变形式:F1:F2=L1:L2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那么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
3.
杠杆静止不动或匀速转动都叫做杠杆平衡。
4.
通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的直线叫做力的作用线
5.
从支点O到动力F1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L1叫做动力臂
6.
从支点O到阻力F2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L2叫做阻力臂
7.
杠杆平衡的条件(文字表达式):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动力臂×动力=阻力臂×阻力,即L1×F1=L2×F2,由此可以演变为F1/F2=L1/L2杠杆的平衡不仅与动力和阻力有关,还与力的作用点及力的作用方向有关。
8.
假如动力臂为阻力臂的n倍,则动力大小为阻力的1/n"大头沉"
9.
动力臂越长越省力,阻力臂越长越费力.
10.
省力杠杆费距离;费力杠杆省距离。
11.
等臂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可以用它来称量。在力学里,典型的杠杆(lever)是置放
Ⅳ 杠杆机械效率计算公式
杠杆的机械效率
很普通假如不计摩擦等浪费的力。机械效率就为1,也就是100%,就是有用功回=总功假如计算摩答擦等浪费的力,机械率也很高,因为浪费的力很小,就是
机械效率=W有用/W总(W有用+W无用)
无用功就是摩擦力做的功实际上就是普通的机械效率公式
,没什么特别的
Ⅵ 如题:杠杆长度1米,需要多大的力气缸才能顶起100公斤的物体旋转(并告诉详细的计算公式)
至少5位
F*200 >= 100kg*1000
F>=5*100Kg
Ⅶ 杠杆计算公式
设动力F1、阻力F2、动力臂长度L1、阻力臂长度L2,则
杠杆原理关系式为:F1L1=F2L2
可有以下四种变换式:
F1=F2L2/L1
F2=F1L1/L2
L1=F2L2/F1
L2=F1L1/F2
杠杆五要素:
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通常用字母O来表示。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通常用F1来表示。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通常用F2来表示。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通常用L1表示。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通常用L2表示。
(注:动力作用线、阻力作用线、动力臂、阻力臂皆用虚线表示。力臂的下角标随着力的下角标而改变。例:动力为F3,则动力臂为L3;阻力为F5,阻力臂为L5。)
(7)气缸活动杠杆计算公式扩展阅读:
杠杆的平衡条件 :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公式:
F1×L1=F2×L2变形式:
F1:F2=L2:L1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那么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
公式:
F1×L1=F2×L2一根硬棒能成为杠杆,不仅要有力的作用,而且必须能绕某固定点转动,缺少任何一个条件,硬棒就不能成为杠杆,例如酒瓶起子在没有使用时,就不能称为杠杆。
动力和阻力是相对的,不论是动力还是阻力,受力物体都是杠杆,作用于杠杆的物体都是施力物体。
Ⅷ 杠杆受力计算
Fc*Lc-Fb*Lb=0
50*6-Fb*1=0
Fb=300公斤力
Ⅸ 杠杆原理及公式
杠杆的平衡来条件:动力×动源力臂=阻力×阻力臂。
公式:F1×L1=F2×L2变形式:F1:F2=L1:L2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那么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
杠杆静止不动或匀速转动都叫做杠杆平衡。
通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的直线叫做力的作用线
从支点O到动力F1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L1叫做动力臂
从支点O到阻力F2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L2叫做阻力臂
杠杆平衡的条件(文字表达式):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动力臂×动力=阻力臂×阻力,即L1×F1=L2×F2,由此可以演变为F1/F2=L1/L2杠杆的平衡不仅与动力和阻力有关,还与力的作用点及力的作用方向有关。
假如动力臂为阻力臂的n倍,则动力大小为阻力的1/n"大头沉"
动力臂越长越省力,阻力臂越长越费力.
省力杠杆费距离;费力杠杆省距离。
等臂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可以用它来称量。在力学里,典型的杠杆(lever)是置放
Ⅹ 杠杆原理的计算公式!在线等!!!!!!!!!
F1*L1=F2*L2力乘以力臂等于力乘以力臂
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力臂: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杠杆平衡是指杠杆处于静止状态下或者匀速转动的状态下
(10)气缸活动杠杆计算公式扩展阅读:
杠杆可以让“小力”做出“大力”能做的功。
任何机械所输出的能量,都不可能比输入它的能量还多,这是“能量守恒定律”的要求。因此,对于一个理想的机械,它的“能量输出”最多与“能量输入”是相等的,这个时候,机械所输出的功,等于输入它的功。
可以想象一个用杠杆来翘起物体的例子。在过程中,杠杆所输出的功,是“物体的重量”与“物体被抬起的高度”(或者说“输出距离”)的乘积。而输入杠杆的功,则是人所施加的“力”与“向下压的距离”(或者说“输入距离”)的乘积。
在理想的情况下,“输出的功”与“输入的功”相等,也就是“物体的重量”与“输出距离”的乘积,等于“力”与“输入距离”的乘积。这就意味着,在物体的重量一定的前提下,“力”的大小取决于“输入距离”与“输出距离”的比例。
通过调整“力”和“物体”与“支点”的相对远近,使“输入距离”大于“输出距离”,或者对于上面的例子来说,只要让下压的距离稍大于物体需要被抬起来的距离,那么用“小力”所做出来的功,便完全可以等同于一个“大力”所做的功。能够看出,这就是杠杆省力的背后的原因。
参考资来源:杠杆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