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平衡杠杆 能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释吗 其两端的受力为质量×切线加速度
因为杠杆力臂长端的阻力小,
所以速度快,或者省力。
2. 用杠杆平衡原理算数的时候 为什么有的时候用物体的重力算 有时候用绳子对物体的拉力算
因为杠杆平衡是动力X动力臂=阻力X阻力臂,动力和阻力有时是因为重力产生的,有时是拉力产生的
3. 为什么匀速转动的杠杆也算平衡有没有什么例子
物体要处于平衡状态,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在共点力的作用下 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即加速度a=0;
2) 物体所受的合力矩要为零,即角加速度等于0,(这就是所谓的转动平衡)
因此匀速转动也是平衡
4. 为什么费力杠杆叫做速度杠杆
概念:杠杆平衡条件为动力乘动力臂等于阻力乘阻力臂,那么在杠杆平衡的条件下,动力臂(L1)小于阻力臂(L2)时,杠杆为费力杠杆。
特点:费力,省距离动力臂比阻力臂短,动力比阻力大,可以把它叫做费力杠杆。公式:L1×F1=L2×F2时,L1<L2,则F1>F2
好处:费力杠杆并非真正“费力”,而是节省动力移动的距离。这样在移动很小的情况下,可以使另一段的距离移动很多,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
动力比阻力大,动力臂比阻力臂短
也就是说:虽然费力,但是动力移动距离比阻力移动距离小,省了距离。
编辑本段
常见费力杠杆
裁缝剪刀
筷子
手臂
扇子
响板
镊子
汤勺
铁闸门
起重机
鱼竿
缝纫机脚踏板
划桨
理发师用的剪刀
5. 杠杆平衡的原理
杠杆原理就是“杠杆平衡条件”。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动力版和阻力)权的大小跟它们的力臂成反比。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数式表示为F1· L1=F2·L2。式中。
F1表示动力,L1表示动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从上式可看出,欲使杠杆达到平衡,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
(5)力量速度平衡杠杆扩展阅读:
在使用杠杆时,为了省力,就应该用动力臂比阻力臂长的杠杆,如欲省距离,就应该用动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杆。因此使用杠杆可以省力,也可以省距离。但是,要想省力,就必须多移动距离;要想少移动距离,就必须多费些力。要想又省力而又少移动距离,是不可能实现的。
杠杆原理基本有3种类型,第一类的杠杆例子是天平、剪刀、钳子等,第二类杠杆的例子是开瓶器、胡桃夹,第三类杠杆如锤子、镊子等。 杠杆分为3种杠杆。第一种是省力的杠杆,如:开瓶器等。第二种是费力的杠杆,如:镊子等。第三种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如天平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杠杆平衡
6. 水平平衡的杠杆的受力示意图
连接OB就是最长的动力臂,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要使杠杆平衡动力方向向上,据此可画出最小的动力;
7. 举一些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平衡杠杆的例子!
省力杠杆:开瓶器、榨汁器、胡桃钳、铁皮剪刀,指甲刀等。费力杠杆:镊子,钓鱼杆,理发用的剪刀,筷子,火钳等。平衡杠杆:天平,杆称等。
8. 平衡杠杆有一个力提着那个杠杆对杠杆没有任何影响和原因是什么
如果支点没有正好在杠杆的重心上,而是水平时在支点正上方或正下方的话,当杠杆没在水平方向平衡时,重力也有力臂,会影响正确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不明欢迎追问。
9. 用杠杆平衡原理算数的时候 为什么有的时候用物体的重力算 有时候用绳子对物体
看题目给你的是什么条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0. 受力平衡时杠杆为什么能转动
1.受力平衡,则质点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
2.但是,你研究转动的话,就已经不是把研究对象看成质点了。所以“会动”。
3.杠杆保持不转的条件是“力矩平衡”,不是“受力平衡”。所以用“受力平衡”评估它转不转是不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