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汇率佣金 > 与杠杆有关的小实验

与杠杆有关的小实验

发布时间:2021-07-09 05:01:07

① 力使杠杆转动的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方案

答:这个问题,好像不太好回答。设计时,首先要清楚什么是“杠杆转动的效果”。我的理解是,由静为动的情况。即:杠杆由静变动改变的快慢程度。改变的越快,其效果就越明显。但这个改变的快慢,好像只能主观观察判断了。
至于其效果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可猜想的可能影响因素为:动力和阻力的大小以及,二力到支点的距离。
我想,这个探究题可能是你自己想出来的吧?

② 杠杆的平衡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是什么

(1)不能只抄凭一组实验数据得袭出结论,必须在多次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才能得出结论;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实验结果偶然性出现。
(2)单位不同的两个物理量不能直接相加
1、(1)、平衡螺母水平
(2)、水平
(3)、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2、杠杆原理
3、实验前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为了消除杠杆本身自重对实验的影响。
实验中不能再旋动两端的螺母
实验中是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为了便于测量力臂。
在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避免实验结论的偶然性和特殊性。。

③ 关于杠杆的实验题

1.向右移动。
2.进行有关杠杆定律探究的实验(便于测量力臂)

④ 对比杠杆实验的第①②两步

(1)①③实验,压力大小不变,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同,所以两个实验得到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2)①②实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改变压力大小,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同,所以两个实验得到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
木块进行匀速直线运动时,木块水平方向上受到拉力和滑动摩擦力作用,两个是平衡力,所以大小相等.
故答案为: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匀速直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平衡力,摩擦力和拉力大小才相等.

⑤ 怎么做个关于杠杆的科学小模型

(1)取一根长宽适中的均匀薄木条,从木条中点开始向两端画上等间距刻度线。在中点处钻一个孔,用细线将木条悬挂在支架上即成一杠杆。如果悬后不水平,则可在翘起端绕上金属丝(或卷上胶布、粘上橡皮泥)调成水平。

钩码可用装有细砂的青霉素药瓶代替。

(2)在薄木条的中心挖一圆孔,圆孔内嵌进一段玻璃管。在支架上钉一锉成夹劈形的铁钉,将玻璃管套在铁钉上,再将杠杆调平衡即可。

(3)也可直接用学生的刻度尺(学生尺),放在三棱木块的棱上代替杠杆,用相同质量的硬币(或棋子)代替钩码进行实验,,效果也很好。

⑥ 杠杆原理小实验 切合实际

管菜市场卖菜大爷借个杆秤!

⑦ 谁有关于杠杆平衡的题目,急,周一就要交了

小强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

(1)为了便于测量力臂,他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_______位置平衡;

(2)右表是小强的实验记录,在这两组数据中,他发现实验序号为_______的一组数据是错误的。经检查,结果是测量阻力臂时读错了,阻力臂的实际值应为_______m;通过探究,小强得到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

实验序号
动力F1/N
动力臂L1/m
阻力F2/N
阻力臂L2/m

1
2
0.3
l
0.4

2
1
0.4
2
0.2

分析:关于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是这一部分的一个重要实验,实验所涉及到的主要知识有:

1. 实验的准备,如对杠杆的调节,必须让杠杆在水平方向上平衡,这是为了避免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而让杠杆在水平方向上处于平衡状态,就可以让其重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重力的力臂为零,就不会影响实验的结果了,同时也非常方便地读出各力的力臂;

2. 实验的操作,我们在这个实验中采用,我们用挂钩码的重力来作为杠杆的动力或阻力;

3. 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对实验数据的处理,我们通过对力与相关的力臂的乘积比较,得出实验的结论。即杠杆的平衡条件。而对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我们要注意这里的F1是动力,L1是动力臂,F2是阻力,L2是阻力臂,第一组的数据不满足这个关系,所以第一组数据有问题,如果动力与动力臂数值是正确的,则一定是阻力与阻力臂中的某一个有问题,或两个都有问题。

答案:(1)水平

(2)1 0.6 F1×L1=F2×L2

说明: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操作是中考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种题,它涉及到一些实验的操作方法,数据的处理方法等内容。

例3. 如图所示,重力不计的杠杆OA,O作为支点,在拉力F和重为30N的重物P的作用下,恰在水平位置平衡。已知OA=80cm,AB=20cm,杠杆与转动轴间的摩擦可以忽略不计。那么接力F的力臂L= cm,拉力的大小F= N。

分析: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但是常有同学把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当作力的力臂,若把OA当作动力的力臂就是错误的,我们应该先作出力F的作用线,将力F向相反方向延长,然后做出点O到这个延长线的距离(垂直线段)即可。解直角三角形,我们可以求出这段距离是40cm,从而根据公式 F1×L1=F2×L2可以求出力F 的大小。

答案:如图先作出F的力臂根据直角三角形的特点,30°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所以L1=40cm,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F·L1=G·OB

故F= =45N

说明:在解决这类问题时,首先要正确地找出各力和各力的作用点,然后要正确地找出各力的力臂,再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来解决问题。

再如:如图若将圆形的油桶滚上台阶,请画出最小的力。

例4. 用下图所示的杠杆来提升重物时,设作用在A端的拉力F始终竖直向下,在将重物慢慢提升到一定高度的过程中,F的大小将( )

A. 保持不变 B. 逐渐变小

C. 逐渐变大 D. 先变大后变小

分析:对于动态中杠杆平衡的问题,只要还是处于平衡状态,就一定满足杠杆的平衡条件。将重物提起时,动力臂变长,阻力臂也变长,而且它们变长的比值是相同的。所以力的大小不变。

答案:A

说明:如果这个题目是力F始终与杠杆垂直,则对应的力臂不变,但是力G的力臂在变长,所以F的大小应该变大,对应的答案应该选C。类似地如图将水平放置的质量均匀的直杆慢慢抬起的过程中(力始终与杆垂直),则拉力的大小将 。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60分钟)

一、填空题

1. 我们把一根 叫做杠杆。如天平可以看作是 杠杆,撬棒可以看成 杠杆。

2. 在生产生活中,当杠杆处于 或匀速转动状态时,我们称为 。这种状态的条件是 。

3. 若某人用一根轻质的木棒挑着重为120N的物体站在水平地面上,木棒保持水平,棒AB长为1.2m,重物悬挂点离肩膀的距离为0.8m,则手对木棒的竖直向下的作用力的大小应该为 N。

4. (2007年哈尔滨市)如图所示茶壶的容积为600ml,用它最多可装水_________g;若以O为支点提壶把向杯中倒水,则它相当于一个_________ 杠杆。(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

5. (2007年湖北省宜昌市)钓鱼时,钓鱼竿可看成一根杠杆,如图所示,它是一个________杠杆,其支点位于图中的________点。要使钓起鱼时省力一些,则钓鱼者两只手之间的距离应________一些(填“增大”或“减小”)。

⑧ 小学六上关于杠杆的小实验

杠杆定理么

定理:F动*L动=F阻*L阻(F阻,L阻一定时,L动越大,F动越小)(L是力专臂长度,F是力的大属小)

小六估计是不是很懂。。。

解释:
物(重力G为F动)///物(F阻)
---------------------(杠杆)
///////////△(支点)/
|---L动-----|---L阻---|

⑨ 小明利用杠杆做了两个小实验:A:“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当杆杠静止在图(甲)所示的位置时,杆杠处


A、(1)如图(甲)杠杆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杠杆处于平衡状态.但是杠杆右端上翘,没有在水平位置平衡,调节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臂在杠杆上,便于测出力臂大小.
(2)改变支点两侧的钩码位置和个数,一般要做三次实验,得到三组数据并进行分析,得出的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避免偶然性.
(3)力臂等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拉力的方向与杠杆不垂直,力臂不等于从杠杆标尺刻度上直接读出的,因此测出的拉力大小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从杠杆上直接读取不是拉力的力臂.
B、(1)有用功为W=Gh2=2mgh2,总功W=F1h1,则机械效率的表达式η=

W有
W总
×100%=
2mgh2
F1h1
×100%.
(2)钩码的悬挂点在B点时,由杠杠的平衡条件得F1?OA=G?OB;悬挂点移至C点时,由杠杠的平衡条件得F2?OA=G?OC;从图中可以看出,由OB到OC力臂变大,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有用功不变,但杠杆提升的高度减小,额外功减小,又因为总功等于额外功与有用功之和,因此此次弹簧测力计做的功将小于第一次做的功.
(3)因为第一次与第二次的有用功相等,并且第二次的额外功小,因为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因此第一次的机械效率小于第二次的机械效率;
将3只钩码悬挂在C点时,物体升高的高度不变,物重增加,由W=Gh2可得,有用功变大,但杠杆提升的高度与第二次相同,额外功与第二次相同,又因为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因此第三次的机械效率大于第二次的机械效率.
综上所述,第三次的机械效率最大.
故答案为:
A、(1)平衡;左;(2)便于测出力臂大小;(3)从杠杆上直接读取不是拉力的力臂.
B、(1)
2mgh2
F1h1
×100%;(2)大于;小于;(3)最大.

⑩ 小明所在的小组利用杠杆做了两个小实验:A:“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他们把杠杆中点置于支点上,发现

A、(1)杠杆的左端低右端高,他应该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上静止,力臂在杠杆上,便于测出力臂大小.
(2)只有一次实验总结实验结论是不合理的,一次实验很具有偶然性,要多进行几次实验,避免偶然性;
(3)由图2可知,弹簧的拉力与杠杆不垂直,不能直接从杠杆上读取力臂,由图3所示可知,弹簧拉力与杠杆垂直,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就是力臂,可以直接从杠杆上读取力臂,方便实验操作,因此实验时采用图3所示实验方案.
(4)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由于杠杆自身重力的影响,所测量的拉力变大,因此测出的拉力大小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
B、(1)有用功为W=Gh2=2mgh2,总功W=F1h1,则机械效率的表达式η=

W有用
W总
×100%=
2mgh2
F1h1
×100%.
(2)钩码的悬挂点在B点时,由杠杠的平衡条件得F1?OA=G?OB;悬挂点移至C点时,由杠杠的平衡条件得F2?OA=G?OC;从图中可以看出,由OB到OC力臂变大,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有用功不变,但杠杆提升的高度减小,额外功减小,又因为总功等于额外功与有用功之和,因此此次弹簧测力计做的功将小于第一次做的功.
(3)因为第一次与第二次的有用功相等,并且第二次的额外功小,因为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因此第一次的机械效率小于第二次的机械效率;
将3只钩码悬挂在C点时,物体升高的高度不变,物重增加,由W=Gh2可得,有用功变大,但杠杆提升的高度与第二次相同,额外功与第二次相同,又因为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因此第三次的机械效率大于第二次的机械效率.综上所述,第三次的机械效率最大.
故答案为:A、(1)右;便于测量力臂;(2)只进行一次实验就得出结论,实验结论不具有普遍性;(3)3;便于从杠杆上直接测量力臂;(4)自重;
B、(1)
2mgh2
F1h1
×100%;(2)大于;小于;(3)最大.

阅读全文

与与杠杆有关的小实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外汇论文 浏览:412
车贷金融公司显示风控 浏览:434
珠海银隆股东 浏览:179
比亚迪金融有限公司怎么样啊 浏览:8
2016年7月港元汇率 浏览:184
小米贷款人工认证不过 浏览:436
宁波银行嘉兴分行理财好吗 浏览:83
支付宝稳健型理财产品是什么 浏览:553
广州腾信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浏览:521
公司增加注册资本股东 浏览:79
恒升集团董事长是谁 浏览:118
上海发贵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638
河南农信贷款 浏览:936
金融机构上市公司合作 浏览:576
银行理财基金到期怎样赎回 浏览:928
法兰克福外汇交易市场 浏览:390
建行理财子基金运营岗 浏览:507
理财通余额怎样增加货币基金 浏览:645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仓位 浏览:683
我国绿色金融资金缺口大 浏览: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