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14.小华同学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时要先凋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
小华同学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时要先凋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
衡.杠杆左端偏高,应将平衡螺母向__左___调节.
(2)小华发现杠杆的支点O不在零位,位于标尺零位左侧的1 mm处.
杠杆调节平衡后,在杠杆左右两侧的15mm处各挂1只50 g的钩码,此
时杠杆_不能_(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要使杠杆平衡,左侧钩
码不动,右侧钩码应放到标尺的_13___mm的位置.
Ⅱ 小芬同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前先要调节杠杆两端的螺
(1)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就是力臂,这样做便于直接读出力臂的大小、消除杠杆重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如果杠杆左高右低,可将杠杆左端的螺母或右端的螺母向左调.
故答案为:水平,便于测量力臂,左,左.
(2)杠杆平衡条件是普遍规律,必须经过多次测量.如果只根据一组数据或几组特殊的数据得到结论,偶然性太大,
并且单位不同的两个量是不能相加的.
故答案为:实验次数太少,有偶然性;将不同单位的数据相加.
(3)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分析:
如果在两侧钩码下再各挂一个相同的钩码后:左边F1L1=2G×2L=4GL;
右边F2L2=3G×L=3GL;
F1L1>F2L2杠杆不再水平平衡,左边会下沉,所以杠杆将逆时针方向转动.
故选C.
(4)若用弹簧测力计代替钩码,则拉力的方向仍要与杠杆垂直,使力臂仍与杠杆重合,便于直接读出力臂的大小,消除杠杆重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将右侧钩码去掉后,对于左侧钩码,它使杠杆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所以拉力应该使杠杆顺时针方向转动,即竖直向上.
故答案为:竖直向上.
Ⅲ 某同学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1)如图甲,在杠杆左边A处挂四个相同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1)设杠杆的一个小格为l,一个钩码的质量为m,
甲图,由杠杆平衡条件得,4mg×3l=nmg×4l,
所以n=3(个),所以应在杠杆右边B处挂3个钩码.
乙图,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时,拉力力臂为OC,弹簧测力计倾斜拉杠杆,拉力的力臂小于OC,拉力力臂变小,拉力变大,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
(2)①“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多次测量目的是取平均值减小误差.不符合题意;
②“研究杠杆的平衡”时,改变动力(臂)和阻力(臂),多次测量目的是寻找规律.符合题意;
③“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时,换用不同定值电阻,多次测量目的是寻找规律,避免结论的偶然性.符合题意;
④“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定值电阻的电阻”时,多次测量电阻两端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值,目的是取平均值减小误差.不符合题意.
故选②③.
故答案为:(1)3;变大;拉力的力臂变小了;(2)②③
Ⅳ 按要求完成下面实验题:(1)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在没有挂钩码时杠杆的平衡位置如图(甲
(1)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需要使杠杆重心右移,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力臂等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力的方向与杠杆垂直,力臂可以从杠杆标尺刻度上直接读出来,因此第二组实验设计的好,此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杠杆垂直,便于测量力臂.
(2)质量不同的铁球从斜面的相同高度由静止释放,铁球到达水平面的速度相同,铁球的质量不同,所以实验探究物体动能大小跟质量的关系.
物体动能大小不能直接观察,而是通过小球推动木块运动距离的远近来反映.
故答案为:(1)右;二;便于测量力臂;(2)质量;铁球推动木块运动的距离;转换法
Ⅳ 小学科学简答题:怎样使杠杆保持平衡
以杠杆中心为支点,两边挂上等重的物品,两物品距离支点的距离相等。
Ⅵ 我们在科学实验室完成“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过程中,出现了以下问题,请回答.(1)实验前出现图甲
(1)由图示左端下沉.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为了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左边的螺母向右调节;
(2)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计算:左边=2×3=右边=1×L1,所以L1=6,所以应将右边的钩码向右移动2格.
(3)将图乙中的杠杆调节水平平衡后,在杠杆左右两边钩码下同时增加一个相同的钩码,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计算:左边=3×3=9;右边=2×6=12,所以右边的乘积大于左边的乘积,杠杆右边钩码的重力方向转动,即沿顺时针方向转动.
(4)案秤使用时,几个不重的砝码的重力远小于平衡盘中重得多的货物的重力,即F1<<F2;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可得:L1>>L2,说明砝码受力的力臂远大于货物受力的力臂.这就是用几个不重的砝码就能平衡盘中重得多的货物的道理.
故答案为:(1)右;(2)2;(3)顺时针转动;(4)砝码受力的力臂远大于货物受力的力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