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企业的杠杆结构有哪几项指标
财务杠杆效应包含着以下三种形式:三种方式为: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和复合杠杆。
经营杠杆的含义
经营杠杆是指由于固定成本的存在而导致息税前利润变动大于产销业务量变动的杠杆效应。
经营杠杆的计量
对经营杠杆的计量最常用的指标是经营杠杆系数或经营杠杆度。经营杠杆系数,是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相当于产销业务量变动率的倍数。
计算公式为:
经营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产销业务量变动率
经营杠杆系数的简化公式为:
报告期经营杠杆系数=基期边际贡献/基期息税前利润
经营杠杆与经营风险的关系
经营杠杆系数、固定成本和经营风险三者呈同方向变化,即在其他因素一定的情况下,固定成本越高,经营杠杆系数越大,企业经营风险也就越大。其关系可表示为:
经营杠杆系数=基期边际贡献/(边际贡献-基期固定成本)
财务杠杆的概念
财务杠杆是指由于债务的存在而导致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的杠杆效应。
财务杠杆的计量
对财务杠杆计量的主要指标是财务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是指普通股每股利润的变动率相当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倍数。
计算公式为:
财务杠杆系数=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
财务杠杆效应
财务杠杆效应
=基期息税前利润/(基期息税前利润-基期利息)
对于同时存在银行借款、融资租赁,且发行优先股的企业来说,可以按以下公式计算财务杠杆系数:
财务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利息-融资租赁积金-(优先股股利/1-所得税税率)]
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的关系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为取得财务杠杆利益而利用负债资金时,增加了破产机会或普通股每股利润大幅度变动的机会所带来的风险。财务杠杆会加大财务风险,企业举债比重越大,财务杠杆效应越强,财务风险越大。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的关系可通过计算分析不同资金结构下普通股每股利润及其标准离差和标准离差率来进行测试。
⑵ 银行财务杠杆用什么指标好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财务杠杆”这个字眼,但却有很多人不是很了解。简单地来说,财务杠杆操作是借别人的钱,来帮助自己赚钱的一种方式。我们可以举个例子来说明:
假设现在有一项投资,需要十万元的资本,预估会有30%的报酬率,如果我们全部都是以自有资金来投资,那么这十万元的自有资金报酬率就30%。
但是如果我们只拿出6万元,另外4万元是利用借贷的方式,借款年利率15%,虽然表面的报酬率也是30%,但是因为我们真正拿出来的只有6万元,因此这6万元自有资金真正的报酬率,是将赚到的3万元(100熏000×30%)扣掉负担的利息费用6000元(40熏000×15%)之后,再除出来的,所以这样财务杠杆操作的报酬率高达40%(24熏0000/60熏000×100%=40%)。
依此类推,我们可以知道自有资金愈少,财务杠杆...
⑶ 综合杠杆指标是什么啊
综合杠杆综合杠杆是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共同所起的作用,用于衡量销售量的变动对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的影响程度。 什么是综合杠杆 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总是结合在一起发挥作用的。这种连锁作用,叫综合杠杆。综合杠杆作用的大小用综合杠杆系数来衡量。 综合杠杆系数(DTL)=净利润变化率/主营业务收入变化率=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 综合杠杆的运用 综合杠杆可以用于衡量销售量的变动对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的影响程度。用公式表示为: 综合杠杆系数=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率/销售量变动率=基期边际贡献/(基期息税前利润-债务利息-优先股股利/1-所得税税率) 综合杠杆系数的公式 DTL=DOL×DFL=[ (EBIT+F) / EBIT ] × [ EBIT/ (EBIT-I) ] = (EBIT+F) / (EBIT-I) EBIT: 息前税前利润; I :利息 F :固定成本
⑷ 怎样分析财务指标,它们的最佳比率是多少
财务指标一般包括以下几种:
一、偿债能力指标一、偿债能力指标
1. 短期偿债能力指标
(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一般情况下,流动比率越高,短期偿债能力越强。从债权人角度看,流动比率越高越好;从企业经营者角度看,过高的流动比率,意味着机会成本的增加和获利能力的下降。
(2)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其中:速动资产=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账款+应收票据
一般情况下,速动比率越高,企业偿债能力越强;但却会因企业现金及应收账款占用过多而大大增加企业的机会成本。
2.长期偿债能力指标
(1)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一般情况下,资产负债率越小,表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从企业所有者来说,该指标过小表明对财务杠杆利用不够;企业的经营决策者应当将偿债能力指标与获利能力指标结合起来分析。 (2)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一般情况下,产权比率越低,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越强,但也表明企业不能充分地发挥负债的财务杠杆效应。
二、运营能力指标
运营能力主要用资产的周转速度来衡量,一般来说,周转速度越快,资产的使用效率越高,则运营能力越强。资产周转速度通常用周转率和周转期(周转天数)来表示。
计算公式为: 周转率(周转次数)=周转额/资产平均余额
周转期(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周转次数=资产平均余额*计算期天数/周转额
三、获利能力指标
四、发展能力指标
具体内容参考网络链接:http://ke..com/view/622210.htm
⑸ 什么是财务杠杆指数
同学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在中国的CMA管理会计财务杠杆指数指的是总资产占总普通股权益的比例,量度财务杠杆的程度,这个比例一般是比较大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您解决问题,如您满意,请采纳为最佳答案哟。
再次感谢您的提问,更多财会问题欢迎提交给高顿企业知道。
高顿祝您生活愉快!
⑹ 评定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有哪些他们的正常值是多少
短期偿债能力
运营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2:1)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1:1)
现金比率=货币资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动负债。
没有一个固定的值,就是很不符合以上数值,也可能完全正常,查处之后要针对事实情况分析。得到的值越高越是能体现短期偿债能力,但是过高也说明资金利用力低,不到位,起不到很好的负债的财务杠杆作用。
⑺ 财务杠杆系数是指什么的与什么的比值
财务杠杆系数(DFL),是指普通股每股税后利润变动率相当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倍数,也叫财务杠杆程度,通常用来反映财务杠杆的大小和作用程度,以及评价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 财务杠杆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DFL=(△EPS/EPS)/(△EBIT/EBIT) 式中:DFL为财务杠杆系数;△EPS为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额;EPS为变动前的普通股每股利润;△EBIT为息税前利润变动额;EBIT为变动前的息税前利润。 为了便于计算,可将上式变换如下: 由 EPS=(EBIT-I)(1-T)/N △EPS=△EBIT(1-T)/N 得 DFL=EBIT/(EBIT-I) 式中:I为利息;T为所得税税率;N为流通在外普通股股数。 在有优先股的条件下,由于优先股股利通常也是固定的,但应以税后利润支付,所以此时公式应改写为: DFL=EBIT/[EBIT-I-PD/(1-T)] 式中:PD为优先股股利。
⑻ 到底什么是财务杠杆
说白了就是借别人的钱赚钱,但是借别人的钱要付利息,也就是说,如果你赚得多,而付的利息少,就可以通过借别人的钱而使自己的资本增值。
但是如果借的的钱太多了,利息负担重,就会增加财务风险。